行政區劃
煌固鎮面積:114.6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3172人(2017年),轄八都村、沿坂村、
樟宅橋村、煌固村、麥梗塢村、
後田村、黃塘村、
五村村、觀上村、
彭宅村、
丁宅村、東山村、
嶺下村、汪村村、山底村、塘里村等共16個行政村委會。煌固鎮政府駐八都村山底街。
自然資源
煌固鎮地處群山連綿的
丘陵山區,地表層為易風化頁岩和黃土壤、饒北河將煌固鎮一分為二,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是一個同,山清水秀、資源豐富的傳統型農業鄉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氣溫17.8度,屬亞熱帶季風濕潤型氣候。日照豐富,無霜期長,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盛產甘庶、
茶葉、板栗、
竹筍、
花生、
紅薯等,蔬菜種類繁多規模種植的品種有
榨菜、花芥菜、
白蘿蔔等。地下礦產資源石煤、高嶺土、重晶石、五氧化二釩儲量豐富,開發前景廣闊,此外,還有岩石仙山、神龜探海、
象鼻岩等10餘處自然景觀。
城鎮建設
煌固鎮確定了打造廣信區北方重點鎮的定位。圍繞這一定位,按照“突出重點、量力而行、注重特色、打道精品”的準則,全力實施好一批城鎮功能項目建設,有計畫、有目的地吸納人口向鎮區集中,從而做大做強城鎮,增添城鎮輻射帶動功能。
客運站、
自來水廠擴建等幾個功能性項目已全面啟動,11萬伏
變電站建設已接近尾聲,為煌固鎮改善投資環境,加快經濟發展的創造了有利條件;黃塘集中建房點和造田工程進展順利,並已初顯成效;麥埂塢路邊坊綜合用地項目已在掛牌當中。按照建管結合拉升城鎮品位的原則,煌固鎮也十分注重加強對鎮區的管理,進一步加強了城鎮管理隊伍建設,完善城鎮管理的措施,確保鎮區的整潔、衛生、有序;饒北河八都段1500米“一河兩岸”項目建設已提上了政府工作日事議程,已完成了項目規劃測設,正集中精力申報爭取上級立項,解決項目建設資金和項目建設配套用地。
工業經濟
發展是第一要務,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打造工業發展平台,做大經濟總量,提升經濟質量,增強鎮域經濟的綜合實力。著力打造工業發展平台,加快麥埂塢加工工業基地和煌固村能耗工業基地的平台建設,啟動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功能,提高集聚度、專業度;繼續貫徹全民創業“三十條”,充分激發廣大民眾的創業積極性,推動民營經濟上規模上水平。全力抓好招商引資,加強招商引資的領導力量,提高服務水平,力爭引進過5000萬元項目進開發區2個以上,同時積極引進中小企業落實煌固鎮麥埂塢工業基地,帶動就業1000人次以上;培植壯大民營經濟,推進落戶鎮區的海星木業、金大地食品、等企業的做優做強 ,通過城鎮功能完善和服務水平提升,發展個體工商戶,民營企業。在工業經濟的強力帶動下,實現生產總值超2億元,實現財稅1800萬元達到2000萬元。
平安城鎮
按照
以人為本的要求,遵循以發展求和諧,以和諧促發展的基本思路,著力構建煌固鎮的和諧。把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擺在戰略地位來抓,加快11萬伏變電站建設的掃尾和調試工作,為煌固鎮加快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快新自來水廠的建設,切實改善煌固鎮居民的生活條件,加快完善汪村—山底通村的
公路建設,早日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加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施饒北河的綜合治理工程,實施
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加強農民的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就業的能力,提高服務農業水平,為農民提供信息、技術服務,提升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擴大農民的就地轉化能力;切實維護社會穩定,進一步做好信訪工作,完善工作機制,綜合運用
政策、
法律、
經濟等多種手段,把矛盾解決在萌牙狀態;加強矛盾排查調處中心的建設,積極調處民事糾紛,防止“民轉刑”;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建設,加大技防投入力度,依法打擊犯罪,促進人民安居樂業;
社會事業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開展農村低保工作,做到應保盡保。繼續開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擴大參合率。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範圍,村幹部、企業職工參保面達95%以上;加快社會事業發展 ,完善上饒縣三中建設,確保上饒縣縣三中的軟硬體質量繼續在農村中學中名列前茅。調整教育布局,合理配置撤併鄉鎮後的教育資源;穩定低生育水平,努力降低煌固鎮人口出生率,切實提高人口素質;加強衛生監督,維護醫療秩序;加強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設,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加強政府的自身建設,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打造人民滿意的政府。
所轄村屯
五村村位於煌固鎮東南部,距煌固鎮鎮政府所在地6公里,梨溫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全村總人5300人,耕地面積1460畝,現有中共黨員104名,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940元。五村村民歷來崇尚經商和習武,在滄桑世變和沉浮演變中,已凝聚形成誠實守信、豪爽正直的五村精神,同時也造就了為數不少的商賈名人和俠義志士。坐落在饒北河畔的溪西、田蓬自然村(共136戶、481人),生態環境優美,商儒文化底蘊濃厚。以
輪胎修補和建築行業為龍頭的產業發展勢頭基猛,已在長三角占有一席之地,2006年,溪西、田蓬自然村得風氣之先,以“六改四普及”為主要內容,順民心,集民智,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內使村容村貌和村風民風有了質的飛躍,為本行政村的新農村建設的全面實施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樟宅橋位於煌固鎮北部,上樂公路穿境而過,2480餘人。該村環境清幽,古樟林立。
馬鞍山出土的西周古墓,始建於
明朝的樟宅石欄橋凸顯了其厚重的人文底蘊。坐落在上樂公路東側的塘尾古塘始建於
唐朝末年,該塘擁有水田面40餘畝,塘水常年清澈,永不乾涸,四周垂柳綠樹,景色別致。依山傍水而立的孫家、裡屋、花旦、後背山四個自然村(209戶,698人),得風氣之先,作為先期實施的新農村建設示範點,通過環境整治活動的開展,短期內使村容更趨和諧,村風民風更趨文明,走出了一條極具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好路子。
取得成績
煌固鎮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引,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打造“親民、為民、富民”好班子為抓手,以基層組織建設和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重點,按照“工業強鎮、農業穩鎮、三產旺鎮、‘草根’富鎮”的整體目標和“常規工作抓創新、重點工作抓特色、整體工作抓突破”的工作思路,實現了“六個一”的工作目標,即建立一套機制、強化一支隊伍、打造一個亮點、培育一個產業、取得一個突破、實現一個保障,從而促進了鎮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2007年,財政收入達1418萬元;基層組織建設、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新農村建設等工作在全縣年度考核中名列前茅。近年來,各項工作成績突出,獲得了2006年度廣信區鄉鎮(街道)綜合考核第二名;2006年度上饒市新農村建設先進鄉(鎮);2006年度廣信區新農村建設工作考核第一名;2007年廣信區鎮(鄉、街道)綜合考核第三名;先進鄉鎮黨委;招商引資先進單位;2007年度廣信區新農村建設工作考評第一名;2007年度鄉(鎮)工業經濟發展第二名;2007年度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