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劃沿革
明、清時期,屬周安鄉卅六、卅七、卅八、四十三都。民國三十八年(1949)稱天桂鄉,轄13保、153甲。解放初期屬第五區。1950年4月,劃分為排山、雙峰、高陽、
馬家鄉,屬天桂區。同年8月,劃分為廟前、建設、雙峰、牌門、排山鄉,仍屬天桂區。1952年2月,劃分為荷塢、戰勝、雙勝、排門、群樂、廟前、排山、建設、雙峰、新劃、雙橋10個小鄉,屬六區。1956年撤區並鄉,合併為雙橋、排山、群樂、雙峰鄉。1957年4月,又合併為雙橋、排山鄉,為縣直屬大鄉。1958年11月兩鄉合併,成立金星人民公社。1959年3月,改稱排山人民公社。1961年9月至1964年5月,曾分設為排山、群樂人民公社。1984年9月撤社設鄉。1993年3月撤鄉設鎮。排山鎮原設排山、過家、卅八都、墩頭、長麻豐、塘上、黃獅、自村、牌門、王坑、荷塢、西山底、下余、余坡溫14個行政村、176個村民小組,共有自然村130個。總戶數7635戶、24900人。2002年10月,長麻豐村併入墩頭村,自村併入王坑村,排山鎮現有12個行政村,總戶數6328戶,總人口25470人。2007年至今,排山鎮現共設排山居、卅八都村、墩頭村、塘上村、王坑村、黃獅村、牌門村、余坡塭村、西山底村、下余村、荷塢村共11個村居。
交通運輸
排山鎮交通網路發達。新建了4條水泥路,即
迎賓路,長230米、寬30米;天桂路,長500米、寬36米;望仙路,長385米、寬30米;
小康路,長210米,寬14米;排山鎮區改造老街1條,長500米、寬6米,全部澆築了
水泥路面;排山鎮共完成通村組公路水泥路面硬化30多公里,村村公路實現了硬質化;有廣豐——東陽——
浙江省江山市公路穿過境內,每天有班車往來。新客運站正在規劃建設當中,新客運站建成,將增加5條公交班車線。
基礎設施
排山鎮改造老街1條,長500米、寬6米,全部澆築了水泥路面,兩旁新建了兩層以上商住樓房;新建了4條水泥路,即
迎賓路,長230米、寬30米;天桂路,長500米、寬36米;
望仙路,長385米、寬30米;小康路,長210米,寬14米。設有排山墟,農曆一、四、七為墟期。建有農貿市場,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設有小豬、
苧麻、家禽、豬肉等專業市場。各業商店門類較為齊全,共有各類商店110多家,年營業額158萬元。設有程控電話端局,交換機容量2000門,排山鎮已安裝程控電話1625部。公路交通有廣豐——
管村——浙江省江山市公路穿過境內,每天有班車往來。排山鎮文化衛生設施齊備。設有
程控電話端局,
交換機容量2000門,排山鎮已安裝程控電話1625部。設有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建有地面衛星接收站6個,
有線電視終端用戶2498戶。有中學1所,教職工89人,在校學生2326人;國小13所,教職工167人,在校學生3581人;學前班2所,教職工5人,學生120人。有中心醫院1所,醫務人員28人,病床8張;村衛生所12所,個體診所37個,鄉醫43人。現鎮中心文化站、中心國小新校舍正在籌建當中,中心衛生院也開始擴建改造。
自然資源
排山鎮旅遊、礦產、農業資源豐富。境內天桂岩,景觀奇特,古人譽為“江東第一洞天”,其岩頂石刻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與桐畈的東岩、銅鈸山的白花岩合稱廣豐三岩。天桂岩附屬文物“廣福羅漢院”又名
西岩寺,內有宋代文學家周敦頤撰聯和宋高宗賜額,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另有洗心居也為遊客觀光勝地。境內有石灰石、煤炭、膨潤土、珍珠岩、鋁土、硫紋石等多種礦產資源。農作物主要有四季蔥、蔬菜、
牛角椒、花卉苗木、油茶、天桂梨、烤菸、吊瓜、
中草藥、種豬、家禽等。
經濟發展
2000年,排山鎮有耕地面積1073公頃,糧食年總產量9492噸,經濟作物主要是
油茶子、苧麻和
曬煙;
油菜面積667公頃,年產菜油50餘噸。山羊飼養量較多,戶平0.7隻。2000年,排山鎮農業總產值1249萬元,工業總產值1000萬元,民營企業總產值1390萬元。排山鎮年財政收入1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50元。2002年,排山鎮有耕地面積998.94公頃,其中水田918.25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10263噸,全年農業總產值1658萬元,財政收入32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95元。工業總產值5674萬元,其中民營企業35個,年產值3890萬元。排山鎮文明開放,行政服務優質高效。堅持以誠招商,以信待商,實行了招商引資重獎制:引進一個千萬元項目進園區,且當年投產的(以區招商局認定為準),一次性獎勵引資中介人3萬元;引進一個5千萬元項目進園區,且當年投產的,一次性獎勵引資中介人5萬元;新上招商引資項目,且當年實現稅收5萬元以上的,按鎮財政可用財力的10%獎勵。同時,深化機關效能建設,提高辦事效率,全面推行政務公開,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及時有效地幫助企業和客商解決遇到的問題,致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人文環境。“巢好鳳來棲,花香蝶自來”。如今,排山鎮已有民營企業40多家,其中財稅過百萬的企業有2家。
排山鎮經濟、社會發展前景廣闊。排山鎮黨委、政府響亮提出了“三年過千萬,城鄉大變樣,五年翻一番,廣豐區進前三”的發展目標。通過排山鎮上下的共同努力,“城鄉大變樣、廣豐區進前三”的目標已經實現。2006年,排山鎮生產總值2.42億元,同比增長18.6%;財政收入688萬元,同比增長26.8%;農民人均純收入4366元,同比增加318元。排山鎮經濟各項指標考核在廣豐區列8位,比2005年12位上升4個位次。2007年,排山鎮黨委、政府審時度勢,及時提出了實施“11588”工程的經濟發展思路,即:完成財政總收入1000萬;實現國有土地出讓收入100萬、徵收社會撫養費100萬;完成招商引資額5000萬;啟動並完成八個城建建設項目;抓好八個示範點的新農村建設。藍圖已繪就、豪邁踏征程,相信在排山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排山的明天一定將更加美好燦爛。
2011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94億元,比上年增長29.7%;2011年,全鎮完成財政收入1680.2萬元,比上年增收 581.2萬元,同比增長53%,財政收入增幅排全縣第10位;其中國稅收入1168萬元,比去年增收601.6萬元,同比增長106.21%;地稅收入512.2萬元,比去年增收192.8萬元,同比增長60.36%。農民人平純收入達到7150元,同比增長9%。
二、招商引資實現新跨越。鎮政府強化“抓招商就是抓發展、抓項目就是抓建設”的理念,進一步充實招商引資隊伍,加大招商引資投入,項目建設取得新的進展。2011年,全鎮新簽約項目8個,新開工項目8個,新建成投產項目6個。其中總投資一億元的江西茂華紡織有限公司成功落戶工業園區,全鎮新增規模以上企業3家,培育了合信康寧、茂華紡織等一批高科技、環保型、附加值高的加工製造企業。
三、農業工作取得新發展。農業產業化進程逐步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強,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一是實施結構調整,發展現代農業。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積極發展高效、特色農業,努力形成基礎設施配套化,作物品種優良化,生產方式組織化的“三化”生產模式。全鎮成功實施土地流轉發展馬家柚種植面積達2600多畝,馬家柚種植走上規模化發展道路。二是培育種養大戶,壯大畜牧產業。2011年全鎮共新增5個村級特色種養業示範基地。新增2個縣級農業龍頭企業,即江西國禮農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和廣豐縣金柚源種養專業合作社,示範帶動廣大農民積極發展特色種養殖業。三是加強水利建設,夯實農業基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檔案精神,完善全鎮水利基礎設施建設。2011年,全鎮共完成3座水庫乾渠500米整治工作及引水渠全面清淤工作;整治堰塘12口;大力開展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3座小<二>型以上水庫已於去年10月份順利開工。
四、城鎮化進程邁上新台階。嚴格按照“六改四普及”的要求,通過抓好改路、改水、改廁、綠化等各項工作,極大地改善了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一是切實抓好鎮村基礎設施建設。藉助廣管公路改造升級的機會,完成鎮區主幹道升級改造工作,投資40餘萬元,鋪設排水管道330多米,綠化面積1200多平方米,安裝路燈33盞,鎮村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各村共完成了通村公路水泥路面硬化5.2公里,完成了排山至西山底公路建設的立項審批。二是做好黃獅富民小區、排山居金雞嶺小區、王坑自村白虎頭小區、余坡塭下塢弄口小區規劃安置工作,嚴格控制零星建房,有效保護耕地。三是深入開展各類集中整治活動。加強鎮區綜合治理,修建垃圾中轉站1個,配置垃圾清運車4輛,果皮箱700個。四是推動新農村建設進入全縣先進行列。2011年全鎮新農村建設資金總投入240多萬元,完成新農村建設點7個,涉及戶數370戶,人口1740人;完成改水203戶,改廁192戶,拆除路障房廢棄欄舍25處,實施街道改造800餘米,大力推進農村沼氣池建設項目。
2011年,全鎮全年門診補償9013人次,補償金額高達62.2萬元。切實優惠了人民民眾,大大改變了農民因病返貧的現象。
社會保障體系日臻完善。堅持民生優先的原則,以提高民眾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為核心,切實解決好睏難群體生活。認真落實城鄉低保政策,2011年排山鎮發放農村低保金130.2萬元,發放城市低保金50.16萬元,發放農村五保資金3.078萬元。為118名大、中、小學生在讀貧困生和孤兒申報助學補助。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9戶。投資40萬元對鎮敬老院進行提檔升級,改善了鎮敬老院的基礎條件。結合開展“千名幹部下基層,排憂解難促發展”等活動,走訪了重病、大病的黨員民眾83戶,切實為困難民眾解決了基本生活問題。為400名原雙山煤礦職工辦理養老保險。
勞務輸出
該鎮把加大勞務輸出作為增加民眾收入的主要措施,建立了鎮、村二級勞務輸出網路,積極抓好農民就業前的培訓工作,分批次組織農民進城參加培訓,以培訓促就業,以就業促培訓,確保“培訓一批、轉移一批、致富一批”。排山鎮就有8000多名農村人口到外地務工經商。排山鎮既重視輸出勞務,更重視回歸創業,大力整合現有的旅遊、煤礦、農業、林業、養殖業資源,開發了一批前景好的產業及項目。外出打工能人周雲水返鄉創辦的廣雲生態農業養殖有限公司,現已達到了年產種豬、肉豬5000頭的規模,解決農村剩餘勞力近30人。
社會事業
為了不斷激活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活力,排山鎮還在為民辦實事上狠下功夫,全面提升幹部為民服務的能力。首先,設立和完善鎮村兩級便民服務機構。在鎮一級設立了便民服務中心,包括計生服務、法律諮詢、民政低保、科普推廣、建房審核、維穩
信訪、
農村醫保等崗位,推出了“一口受理、全程代辦、按時辦結”的服務承諾,在各行政村設立為民服務代辦點,有村幹部擔任代辦員,免費為民眾代辦力所能及的各類事項。鎮村兩級便民服務機構的設立極大地方便了民眾,每年為民眾辦理各類事項達2600多件;積極開展結對幫扶活動。通過開展黨員與孤寡老人“手拉手”、與困難民眾“一幫一”結對子、黨員與留守兒童結對子等活動,積極送信息、送服務、送溫暖。鎮班子成員每人都聯繫了1-2戶困難民眾,每年個人幫扶資金1萬餘元。排山鎮兩級黨員幹部與困難民眾結對達110多戶,與
留守兒童結對達500多對,每年的幫扶資金達8萬餘元;實實在在為民辦好事。按照“城鄉大變樣”的目標,排山鎮鎮財政投入了250餘萬元,對鎮區進行美化、綠化、亮化改造。還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模式,成立了鎮城管中隊,確保了城鎮管理的制度化和規範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鎮區面貌煥然一新。同時,計畫投入350餘萬元,對排山居新農村建設示範點進行橋樑、河堤、下水道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在城鎮總體建設上,努力做好文化站、
衛生院擴建、客運站、
自來水廠等十大工程。一座投資100餘萬元的新文化站即將建成。這些工程的建設和投入使用將大大完善鎮區功能,為排山鎮民眾的物質文化生活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結合新農村建設,高標準編制規劃,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12個新農村建設點共投入資金近300餘萬元,進行了村莊整治、下水道建設、水泥路面硬化、改水改廁等工程,新農村建設點面貌煥然一新,生產生活環境大大改善。鎮投入80多萬元新建了一座設施齊全、功能完備,占地7000平方米的敬老院,能夠為82名老人提供集中供養。完成了村道硬化30多公里,實現了行政村水泥路網的全面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