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館背景
1966年2月1日,河南省政府追認焦裕祿同志為革命烈士。1966年2月7日,《
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向毛澤東同志的好學生——焦裕祿同志學習”,同時發表了“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的長篇通訊。此後,焦裕祿的事跡很快傳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中華大地掀起了向焦裕祿同志學習的熱潮,為推動淄博市學習焦裕祿活動的開展,中共淄博市委決定:在焦裕祿的故鄉——博山區崮山鎮北崮山村修建“焦裕祿事跡展覽館”。
1967年1月正式開館,歷時11年於1987年閉館。1989年5月14日,焦裕祿同志逝世25周年紀念日,“焦裕祿事跡展覽館”經修復後重新開館,並更名為“博山焦裕祿紀念館”。1994年,擴建面積1725平方米。1999年市委、市政府又籌資20萬元對焦裕祿紀念館進行了整修,更換了所有的展板,使形式更新穎、內容更豐富;整修和新建了部分減數,使古樸典雅的特色更鮮明。整修後,藍天、綠樹、白牆、紅瓦,營造處了高雅、莊嚴、肅穆、潔淨的參觀學習環境。這個省、市、區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占地面積達4475平方米,建築面積568.32平方米。成為對廣大幹部民眾,特別是對黨員、青年團員、少年隊員進行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等傳統教育的課堂。截止目前,已接待朝鮮、越南、
葉門、日本、美國、前國蘇聯等中外參觀者達120餘萬人。
焦裕祿紀念館由個展室,通過文字、照片、書法、繪畫、音像、群雕、實物等真實、形象、生動地再現了焦裕祿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
展室介紹
焦裕祿紀念館由3個展室,通過文字、照片、書法、繪畫、音像、群雕、實物等真實、形象、生動地再現了焦裕祿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走進焦裕祿紀念館,迎面立在前院中心的是一座用漢白玉雕刻成的焦裕祿同志的半身像,雕像後面,在連線兩個展室高高的建築物上,是江澤民主席親筆題寫的金光閃閃的“焦裕祿紀念館”館名,在其左右兩側第一、二展室的後牆上長20餘米,高5米的2幅大型玻璃
馬賽克壁畫,向參觀者展示的是焦裕祿同志和廣大人民民眾一追洪水、查封口、探流沙,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翻淤壓沙、植樹造林、興修水利,改變蘭考貧窮落後面貌的生動場景。往前不遠的映背牆上江澤民主席的題詞“向焦裕祿同志學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幾個大字在綠樹和鮮花的映襯下,更加光彩奪目。
第一展室
第一、二展室主要是介紹焦裕祿同志的生平事跡。第一展室包括《前言》、《青少年時代》、《在工業戰線上》、《縣委書記的榜樣》四部分,介紹了焦裕祿同志苦難的童年和盼翻身求解放,走上革命道路的經過;回響黨的號召,投身工業戰線,深入車間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成為工業管理的內行的事跡;被組織派往蘭考任縣委書記後,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統一縣委班子的思想,親自掂一掂三害的分量,繪製宏圖,帶領蘭考人民為戰勝三害,改變窮窮落後面貌,鞠躬盡瘁的感人事跡。在這裡,你將看到鄧小平題寫的“焦裕祿”書名,以及焦裕祿生前用過的《
毛澤東選集》、專押
惡霸的親筆信、焦裕祿辦公室復原等內容。
第二展室
第二展室包括:《揮淚繼承壯士志,誓將遺願化宏圖》、《全國學習焦裕祿》、《焦裕祿的願望實現了》、《在焦裕祿精神鼓舞下》、《結束語》。主要介紹了焦裕祿逝世後,全國掀起了學習焦裕祿的熱潮的情況;在焦裕祿精神鼓舞下,蘭考人民和焦裕祿故鄉人民戰天鬥地,發生的巨大變化。在第二展室,你將看到
毛主席接見焦裕祿的二女兒的珍貴歷史照片,外國參觀者盛讚焦裕祿的留言。還將看到一組由全國著名雕塑家仇志海同志創作的以焦裕祿的名言“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為主題的群雕,它傳神地再現了焦裕祿帶領民眾查風口、探流沙的高大形象。
第三展室
第三展室主要是錄音、錄象和書法、繪畫部分。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人民民眾讚揚
焦裕祿精神的書法、繪畫作品,焦裕祿的夫人
徐俊雅和子女們回憶焦裕祿同志、介紹各自成長曆程的電視專題片等內容。
此外,以焦裕祿紀念館為中心,
焦裕祿故居、焦裕祿上學的私塾舊址、1964年2月焦裕祿離開家鄉,參加革命17年後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回到家鄉,在小崮山上與
村幹部一起繪製植樹造林,美化家鄉藍圖、祭拜祖先,對子女進行
革命傳統教育等景點也將陸續對外開放。
焦裕祿紀念館將進一步完善配音、配樂解說,充分利用電腦、國際網際網路等現代化手段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內部管理,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廣泛爭取各級領導和廣大人民民眾的支持,把這一教育基地建設的更好!
相關信息
紀念館落成
烈士陵園
是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同志安葬的墓地,位於河南省
蘭考縣城關北黃河堤頂上,緊靠蘭(考)菏(澤)公路西側,南跨五午千渠,占地約50000平方米,分堤頂堤下兩段。1966年建成。
1994年5月在烈士陵園內建成焦裕祿紀念館,江澤民總書記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基本陳列共分6個部分,介紹焦裕祿領導蘭考人民根治三害的事跡。從紀念館向北的堤上是墓區,
烈士墓坐北朝南坐落在堤頂中間,用漢白玉長條石砌成,長4.9米,寬2.3米,高1米。墓前立有
漢白玉石碑,碑高2米、寬0.6米、厚0.18米,正面鐫刻著、焦裕祿烈士之墓”,碑首鑲嵌烈士的瓷像,碑陰記載烈士的生平事跡,墓周圍有鐵索環繞。墓區是16米見方的平台,墓北面為高7米的屏風牆,上面鑲有“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的金字。南面的台階與小廣場相連,墓區和廣場周圍廣植松柏花草,外面是泡桐林。
焦裕祿烈士陵園周圍劃有保護範圍,並建有專門的管理機構。今天,莊嚴的陵園,已在為國內外各界人士憑弔和悼念焦裕祿同志之地,成為對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課堂,無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瞻仰者不絕。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故居
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
崮山鎮北崮山村內,這裡就是
焦裕祿同志誕生地,距焦裕祿紀念館300餘米。應參觀者和廣大遊客要求,崮山鎮在上級黨組織的支持下,對
焦裕祿故居在原來基礎上進行了修繕整修,設立了陳列室,陳列了焦裕祿生前使用過的生活用品,使用過的農具、家具等物品,介紹了焦裕祿同志的生平以及童年中的一些小故事,部分珍貴文物是首次與觀眾見面。
人物介紹
焦裕祿,1922年8月16日出生於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源泉鎮北崮山村。童年時,因家境貧困,只上過幾年國小。12歲那年,父親被地主的高利貸活活逼死,他被日本鬼子抓到遼寧
撫順煤礦做“特殊勞工”,後憑機智、勇敢逃出了人間魔窟。1945年參加革命工作,次年1月份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前期,曾任區武裝部分隊長,土改複查組組長。後隨軍南下,到了河南省
尉氏縣,任副區長、區長。中共區委副書記、青年團縣委書記、青年團陳留地委和鄭州地委宣傳部部長、第二副書記。1953年6月,調到洛陽礦山機械廠任車間主任、科長,黨委委員。1962年6月,調回尉氏縣任縣委書記處書記。1962年12月,被調到
蘭考縣任縣委書記,消除“內澇、風沙、鹽鹼”三害,改變蘭考的貧困落後面貌,他積勞成疾,身患肝癌,但仍忍受著巨痛堅持工作,1964年5月14日逝世於鄭州,終年42歲。
參觀旅遊
住宿指南
有淄博萬傑國際大酒店、淄博玫瑰大酒店、山東世紀之星商務酒店、淄博如家快捷酒店(共青團路店)、淄博如家快捷酒店(西六路店)等。
周邊景區
原山國家森林公園、聊齋城、中國古車博物館、博山開元溶洞、魯山森林公園、淄川奎盛園風景區、安平故城、碑碣墓誌、北魏造像、碧霞元君行宮、昌國故城、磁村古瓷窯址、逢陵故城、高陽故城、觀狐園、華嚴寺、匯龍橋、稷山洞石墓群、姜太公旅遊中心、萊蕪故城、寨里大張古瓷窯址、留仙湖公園爐神廟、馬鞍山抗日遺址、馬踏湖風景區、萌山風景旅遊區、蒲松齡故居、蒲松齡書館、齊長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