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與分析化學(201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無機與分析化學(201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無機與分析化學》是由和玲李銀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17-09-22出版的iCourse·教材。該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學、化工、環境、材料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供社會學習者學習“無機與分析化學”課程時參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機與分析化學
  • 作者:和玲、李銀環
  • 類別:iCourse·教材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9月22日
  • 頁數:424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40482928
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按照化學反應基本原理、物質結構、化學分析、儀器分析四個模組進行內容組織,首先介紹化學反應基本規律、物質結構理論基礎等方面的基本知識,然後介紹無機化學四大平衡及與之對應的四大滴定分析方法,並對幾種較為常用的儀器分析方法做了簡要概述。

教材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化學的分支
1.2 無機化學與分析化學的發展趨勢
1.2.1 無機化學的發展趨勢
1.2.2 分析化學的發展趨勢
1.2.3 “無機與分析化學”課程的任務和內容
化學視野——化學的20世紀回顧與21世紀展望
化學反應基本原理篇
第2章 化學熱力學基礎
2.1 熱力學基本概念
2.1.1 系統和環境
2.1.2 狀態和狀態函式
2.1.3 過程和途徑
2.1.4 熱與功
2.1.5 熱力學能
2.1.6 化學反應計量式和反應進度
2.2 熱力學第一定律
2.3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2.3.1 等容反應熱
2.3.2 等壓反應熱與焓
2.3.3 標準狀態與熱化學方程式
2.3.4 標準摩爾生成焓
2.3.5 標準摩爾燃燒焓
2.3.6 化學反應的標準摩爾焓變
2.4 Hess定律
2.5 自發變化與熵
2.5.1 自發變化的共同特徵
2.5.2 混亂度與熵
2.5.3 熱力學第三定律和標準熵
2.5.4 熱力學第二定律和化學反應熵變
2.6 Gibbs函式
2.6.1 Gibbs函式與化學反應方向判據
2.6.2 標準摩爾生成Gibbs函式
2.6.3 Gibbs函式判據的套用
化學視野——Gibbs相律
思考題
習題
第3章 化學動力學基礎
3.1 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
3.1.1 平均速率與瞬時速率
3.1.2 等容反應速率
3.2 化學反應速率理論
3.2.1 碰撞理論
3.2.2 過渡態理論
3.3 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3.3.1 基元反應與複雜反應
3.3.2 質量作用定律
3.3.3 由實驗確定反應速率方程
3.3.4 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3.4 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3.4.1 范特霍夫經驗規則
3.4.2 阿倫尼烏斯經驗公式
3.5 催化劑與催化作用
化學視野——燃燒反應與爆炸反應
思考題
習題
第4章 化學平衡
4.1 標準平衡常數
4.1.1 可逆反應
4.1.2 化學平衡及特徵
4.1.3 標準平衡常數
4.1.4 標準平衡常數的測定
4.2 K與Gibbs函式變的關係
4.3 標準平衡常數的套用
4.3.1 判斷化學反應進行的程度
4.3.2 判斷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4.3.3 計算平衡系統的組成
4.4 化學平衡的移動
4.4.1 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4.4.2 壓力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4.4.3 惰性氣體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4.4.4 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化學視野——多尺度複雜化學系統模型
思考題
習題
物質結構篇
第5章 原子結構
5.1 氫原子光譜與玻爾原子軌道模型
5.1.1 氫原子光譜
5.1.2 玻爾原子軌道模型
5.2 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及波動方程
5.2.1 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5.2.2 粒子的波動方程——Schrödinger方程
5.3 氫原子結構和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
5.3.1 氫原子基態波函式與軌道能量
5.3.2 電子云圖
5.3.3 氫原子的激發態波函式與角度分布圖
5.3.4 徑向分布函式D(r)
5.4 多電子原子的核外電子運動狀態
5.4.1 Pauling近似能級圖
5.4.2 Cotton能級圖
5.4.3 禁止效應和鑽穿效應
5.4.4 基態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
5.5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
5.5.1 元素周期表
5.5.2 核外電子排布與元素周期表的關係
5.5.3 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周期性
化學視野——掃描電子顯微鏡
思考題
習題
第6章 分子結構
6.1 價鍵理論
6.1.1 共價鍵的形成和本質
6.1.2 價鍵理論的基本要點
6.1.3 共價鍵的鍵型
6.2 雜化軌道理論
6.2.1 雜化軌道理論的要點
6.2.2 雜化軌道類型
6.3 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
6.3.1 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的基本要點
6.3.2 分子幾何構型的預測
6.4 分子軌道理論
6.4.1 分子軌道理論的基本要點
6.4.2 分子軌道能級圖
6.4.3 分子軌道理論套用舉例
6.5 鍵參數
6.5.1 鍵級
6.5.2 鍵能
6.5.3 鍵長
6.5.4 鍵角
6.5.5 鍵矩與部分電荷
化學視野——分子自組裝與超分子化學
思考題
習題
第7章 固體結構
7.1 晶體結構與類型
7.1.1 晶體的結構特點
7.1.2 晶格理論
7.1.3 晶體類型
7.2 金屬鍵與金屬晶體
7.2.1 金屬晶體的結構
7.2.2 金屬鍵
7.3 離子鍵與離子晶體
7.3.1 離子鍵
7.3.2 離子晶體的結構
7.3.3 晶格能
7.3.4 離子極化
7.4 共價鍵與原子晶體
7.4.1 原子晶體結構
7.4.2 原子晶體特點
7.5 分子晶體與混合晶體
7.5.1 分子晶體
7.5.2 混合晶體——石墨
7.6 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
7.6.1 分子間作用力
7.6.2 氫鍵
化學視野——晶體缺陷
思考題
習題
化學分析篇
第8章 定量分析基礎
8.1 分析化學的任務和作用
8.2 定量分析方法分類
8.2.1 化學分析法
8.2.2 儀器分析法
8.2.3 化學分析法與儀器分析法的比較
8.3 定量分析的一般過程
8.3.1 樣品採集
8.3.2 樣品的預處理及分解製備
8.3.3 數據分析及結果報告
8.4 定量分析中的誤差
8.4.1 準確度與誤差
8.4.2 精密度與偏差
8.4.3 準確度與精密度的關係
8.4.4 誤差產生的原因和減免的方法
8.5 分析結果的數據處理
8.5.1 隨機誤差的常態分配
8.5.2 t分布曲線
8.5.3 顯著性檢驗
8.5.4 過失誤差的判斷(可疑值的取捨)
8.6 有效數字及運算規則
8.6.1 有效數字
8.6.2 有效數字的修約及運算規則
化學視野——探測火星
思考題
習題
第9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
9.1 滴定分析法
9.1.1 滴定反應的條件和滴定分析法的分類
9.1.2 基準物質和標準溶液
9.1.3 標準溶液濃度表示法
9.2 滴定方式及分析結果的計算
9.2.1 直接滴定法
9.2.2 返滴定法
9.2.3 置換滴定法
9.2.4 間接滴定法
9.2.5 滴定分析誤差
化學視野——微流控晶片
思考題
習題
第10章 酸鹼平衡與酸鹼滴定法
10.1 酸鹼理論
10.1.1 酸鹼電離理論
10.1.2 酸鹼質子理論
10.1.3 酸鹼電子理論
10.2 溶液中各型體的分布
10.2.1 一元弱酸(鹼)溶液
10.2.2 多元弱酸(鹼)溶液
10.3 酸鹼溶液pH的計算
10.3.1 一元酸(鹼)溶液
10.3.2 多元酸(鹼)溶液
10.3.3 兩性物質溶液
10.4 緩衝溶液
10.4.1 同離子效應和鹽效應
10.4.2 緩衝溶液
10.5 酸鹼指示劑
10.5.1 指示劑的作用原理
10.5.2 指示劑的變色範圍
10.5.3 混合指示劑
10.6 酸鹼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10.6.1 強鹼滴定強酸
10.6.2 強鹼滴定弱酸
10.6.3 強酸滴定弱鹼
10.6.4 多元酸(鹼)的滴定
10.7 酸鹼滴定法的套用
10.7.1 酸鹼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10.7.2 酸鹼滴定法套用示例
化學視野——緩衝溶液的套用
思考題
習題
第11章 沉澱溶解平衡與沉澱滴定法
11.1 沉澱溶解平衡
11.1.1 沉澱溶解平衡原理
11.1.2 溶解度和溶度積
11.2 沉澱的生成和溶解
11.2.1 溶度積規則
11.2.2 溶度積規則的套用
11.2.3 同離子效應和鹽效應
11.3 分步沉澱和沉澱的轉化
11.3.1 分步沉澱
11.3.2 沉澱的轉化
11.4 沉澱滴定法
11.4.1 滴定曲線
11.4.2 莫爾法
11.4.3 佛爾哈德法
11.4.4 法揚司法
11.5 重量分析法
11.5.1 重量分析法對沉澱形式的要求
11.5.2 重量分析法對稱量形式的要求
11.5.3 沉澱的純度和沉澱條件的選擇
11.5.4 重量分析結果的計算
化學視野——納米科技
思考題
習題
第12章 氧化還原平衡與氧化還原滴定法
12.1 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和化學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12.1.1 氧化還原反應
12.1.2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12.2 化學電池
12.2.1 原電池
12.2.2 電解池
12.2.3 化學電池電極及分類
12.3 電極電勢
12.3.1 電極電勢的產生
12.3.2 標準電極電勢及其測定
12.3.3 電極電勢與Gibbs自由能的關係
12.4 影響電極電勢的因素
12.4.1 能斯特方程式
12.4.2 濃度、酸度對電極電勢的影響
12.4.3 條件電極電勢
12.5 電極電勢和電池電動勢的套用
12.5.1 判斷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相對強弱
12.5.2 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方向
12.5.3 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程度
12.5.4 計算反應的平衡常數
12.6 元素電勢圖及其套用
12.6.1 元素電勢圖
12.6.2 元素電勢圖的套用
12.7 氧化還原反應平衡常數和反應速率
12.7.1 氧化還原反應的條件平衡常數
12.7.2 氧化還原反應的反應速率及其影響因素
12.8 氧化還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12.8.1 氧化還原滴定曲線
12.8.2 氧化還原滴定法中的指示劑
12.8.3 氧化還原滴定前的預處理
12.9 氧化還原滴定法分類
12.9.1 高錳酸鉀法
12.9.2 重鉻酸鉀法
12.9.3 碘量法
12.10 氧化還原滴定法的套用
化學視野——化學電源簡介
思考題
習題
第13章 配位解離平衡與配位滴定法
13.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及命名
13.1.1 配合物的定義、組成及命名
13.1.2 配合物的類型
13.2 配合物的化學鍵理論
13.2.1 配合物的價鍵理論
13.2.2 配合物的晶體場理論
13.3 配位解離平衡
13.3.1 配位解離平衡常數
13.3.2 配位解離平衡的移動
13.4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13.4.1 EDTA及其配合物的性質
13.4.2 副反應係數和條件穩定常數
13.4.3 配位滴定曲線
13.4.4 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13.4.5 金屬指示劑
13.5 提高配位滴定法選擇性的方法
13.5.1 控制溶液的酸度
13.5.2 加入掩蔽劑
13.5.3 解蔽作用
13.6 配位滴定方式及套用
化學視野——配合物的套用
思考題
習題
儀器分析篇
第14章 分光光度法
14.1 光的吸收與光譜的產生
14.1.1 物質的顏色與光的吸收
14.1.2 分子吸收光譜的產生
14.2 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爾定律
14.2.1 朗伯-比爾定律
14.2.2 朗伯-比爾定律的偏離
14.3 分光光度計及測定方法
14.3.1 分光光度計的基本構造
14.3.2 定量分析方法
14.4 顯色反應及顯色條件的選擇
14.4.1 顯色反應及顯色劑
14.4.2 顯色條件的選擇
14.4.3 干擾物質及其消除方法
14.4.4 吸光度測定條件的選擇
14.5 分光光度法的套用
14.5.1 單組分的測定
14.5.2 配合物組成的測定——等摩爾比法
化學視野——分子螢光分析法
思考題
習題
第15章 現代儀器分析方法簡介
15.1 色譜分析法
15.1.1 色譜分析法概述
15.1.2 氣相色譜法分離原理
15.1.3 定性和定量分析
15.2 原子吸收光譜法
15.2.1 原子吸收光譜法基本原理
15.2.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15.2.3 定量分析方法
15.3 紅外吸收光譜法
15.3.1 紅外吸收光譜法的基本原理
15.3.2 紅外光譜儀及工作原理
15.3.3 紅外光譜的定性分析方法
15.4 質譜分析法
15.4.1 質譜儀的構造
15.4.2 質譜分析原理
15.4.3 質譜結構解析
15.5 核磁共振波譜法
15.5.1 核磁共振波譜法的基本原理
15.5.2 核磁共振波譜分析方法
15.6 電位分析法
15.6.1 指示電極和參比電極
15.6.2 直接電位法
15.6.3 電位滴定法
化學視野——熱裂解-氣相色譜/質譜法
附錄
附錄1 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導出單位及常用換算關係
附錄2 一些物質的熱力學數據
附錄3 弱酸和弱鹼在水中的解離常數
附錄4 常見難溶化合物的溶度積常數
附錄5 標準電極電勢與條件電極電勢(298.15 K)
附錄6 常見配離子及配合物的穩定常數
主要參考書目
元素周期表

教學資源

  • 課程資源
《無機與分析化學》是與“愛課程”網西安交通大學和玲教授主講的中國大學MOOC“無機與分析化學”配套使用的教材。

作者簡介

和玲,女,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化學系 教授/博導。現任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大學化學部主任。主要從事含氟/矽聚合物多功能材料、文化遺產保護材料、天然高分子分析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李銀環,女,西安交通大學化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套用化學系主任。主要從事分析化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分子光譜分析、非線性增強吸收光譜分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