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畫(南陽烙畫)

烙畫(南陽烙畫)

烙畫(南陽烙畫),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烙畫(南陽烙畫),起源於秦漢,鼎盛於明清,發展於現代,素以南陽三大寶之首而蜚聲海內外。烙畫(南陽烙畫)是利用碳化原理,通過控溫技巧,以不施任何顏料和以烙為主套色為輔的表現手法,在竹木、宣紙、絲絹等材料上勾劃烘燙,把中西繪畫藝術和烙畫(南陽烙畫)藝術融為一體,形成了古色古香、純正精美、典雅獨特的東方藝術風格。

2021年5月24日,烙畫(南陽烙畫)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Ⅶ-12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烙畫(南陽烙畫)
  • 批准時間:2021年5月24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
  • 遺傳編號:Ⅶ-125
歷史淵源,總體脈絡,烙畫王傳說,烙畫重現,文化特徵,藝術特徵,基本技法,製作工序,題材作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總體脈絡

據史書記載,烙畫起源於西漢,興盛於東漢。後由於連年災荒戰亂,曾一度失傳。到了光緒三年(1877年),才被南陽的民間藝人趙星三重新發現整理。關於南陽烙畫的起源和發展,在民間還留下了許多優美動聽的故事。

烙畫王傳說

西漢末年,南陽城裡有一姓李名文的烙花工匠,是遠近聞名的烙畫能手,人稱“李烙花”。老兩口以烙花為營生。有一天,“李烙花”在紫山邊的一棵大樹下小憩,(紫山今距南陽城西北約三十里)忽然有一男孩朝他跑來跪在他面前,說有壞人追殺。求他相助,這小孩正是年僅十二歲的劉秀,被王莽追殺。“李烙花”把劉秀扮作逃飯的啞巴,引到一塊隱蔽的大石板面前,讓他睡在上面,躲過了莽兵的追殺。臨分手時,“李烙畫”看他可憐,送給他一隻精美的烙畫葫蘆作為盤纏。劉秀和“李烙花”分手後,歷經了千辛萬苦,終於於公元25年建立東漢王朝,定都洛陽,號稱光武帝。此時身為帝王的劉秀並沒有忘記昔日“李烙花“的救命之恩,差遣心腹攜帶葫蘆暗中查訪,找到“李烙花“後,即宣進京賜銀千兩,加封“烙花王”,並把南陽烙畫列為貢品,供宮廷御用。從此,南陽烙花便蓬勃發展,名揚四海。

烙畫重現

據志書記載,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擅長繪畫的南陽人士趙星在一次吸食鴉片時,菸癮過後,頓生畫興,以燒紅的煙扦代筆在煙槍桿上烙燙作畫,得一小品,喜出望外。繼而又在其它木玩上施藝,均獲成功。隨潛心究研,久而久之,琢磨出一整套烙畫工藝。其烙畫作品也逐漸成為達官貴族之間禮尚往來饋贈之佳品。以後,趙星三又收了四個弟子:大徒弟李潘之能寫會畫,精通各種花色,技藝嫻熟;二徒弟邱義亭擅長博古;三徒弟楊殿奎專功花鳥;四徒弟張西凡則精通山水。
烙畫(南陽烙畫)
烙畫(南陽烙畫)作品
20世紀20年代,烙畫產品遠銷京、津、汴、洛等地。
1929年出版發行的《河南新志》將烙畫產品列為中州特產,此時南陽城內作坊已達10餘家。
1954年,南陽市人民政府將南陽市區的烙畫藝人集中起來,成立城鎮集體所有制南陽烙花合作社(今南陽市烙畫廠前身),工具得到了革新。產品從烙花筷子、木尺、打子把等小件發展到木板烙、家具烙、宣紙烙、絲絹烙等等。
1950年代後期烙畫(南陽烙畫)逐漸被藝人向大型方向發展。
1959年南陽市烙畫廠藝人集體創作烙制的木板烙花《黃河在前進》作為建國十周年獻禮走進人民大會堂河南廳。
20世紀60至90年代,南陽烙畫為南陽出口創匯主力之一,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世界藝林一絕”。

文化特徵

藝術特徵

烙畫(南陽烙畫)色調以烙為主,套彩為輔,色澤沉穩,古色古香,厚重典雅。

基本技法

構圖
烙畫(南陽烙畫)在其長期的發展演變中建立了許多符合自身審美要求的構圖法則,在構圖上有“五字法”的形象性的概括描述“之”字是左推右讓、“甲”字是上重下輕、“由”字是上輕下重、“則”字是左實右虛、“須”字是左虛右實。種種法則,使第三方在研究、學習烙畫(南陽烙畫)構圖時有了較為明晰的思考方向。
布勢
烙畫(南陽烙畫)很講究布勢,即所謂“遠觀其勢,近觀其質”。有的畫雖然技術上很精到,但看上去卻雜亂無章,這正是對“勢”的把握不夠所致。如吳昌碩的《錯落珊瑚枝》,主要的枝幹和樹葉構成大勢,單獨下垂的小枝構成小勢。畫中的局部形象越多,勢的把握也就越複雜,越難以控制,同時也就顯得更加重要。勢的存在形式可分為橫勢、豎勢、曲勢、斜勢、團勢、放射勢。
烙畫(南陽烙畫)
烙畫(南陽烙畫)作品
主賓
畫面的構成要有主有賓,更不能喧賓奪主,需要營造一個構圖中心,從而達到最充分地表現主體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主體居前、主體居中、主體居大等。
取捨
形象素材過多會使畫面繁雜囉嗦,畫蛇添足,削弱主題;過少則又不足以說明主題。取捨是相對的,取多少、舍多少,取什麼、舍什麼,要根據繪畫風格和畫家的個性追求具體分析,沒有硬性的規定。
疏密
密就是凝聚,是畫面物象和線條的集中處;疏則反之。一幅畫的構圖,所畫各種物象及線條的安排應該有疏有密。從而產生有節奏、有彈性的藝術效果。“密不透風,疏可跑馬”,清人鄧石如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畫面中“疏”與“密”的關係。“疏”得不當,會使畫面凌亂、鬆弛、沒有精神;“密”得不當,會使畫面板結、沉悶、滯重無光。要么以點為密,以面為疏;要么以面為密,以點為疏。“疏”有賴於“密”的安排,“密”有賴於“疏”的襯托,應該強調兩者的差距,形成疏密的強烈對比,這樣畫面才會有生氣。
虛實
太虛則畫面會感覺太空,稀軟無力,輕飄而無所歸依,必須以實補之定神;太實則又會造成畫面凝重阻塞,難有喘息之地,就要以虛來調節緩衝。應以淡者為虛,濃者為實。疏者為虛,密者為實。動者為虛,靜者為實。輕者為虛,重者為實。次者為虛,主者為實。白者為虛,黑者為實。潘天壽說:“吾國繪畫,向以黑白二色為主色,有畫處,黑也,無畫處,白也。白即虛也,黑即實也。虛實之關聯,即以空白顯實有也。”遠者為虛,近者為實。少者為虛,多者為實。
開合
一幅畫的章法常以“開合”作為構圖布局。所謂開合,也叫“分合”。“開”即是開始,“合”即是結尾的意思。開與合在畫面上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猶如用筆,起筆為開,收筆為合;一幅畫中沒有開、合也不行。一幅畫中有貫穿全局的大開合,同時還有若干小開合。小開合要服從大開合的指向,並起到豐富畫面構成的作用。有開勢就要有收勢,只有開合處理得好,畫面才具有完整性。
烙畫(南陽烙畫)
烙畫(南陽烙畫)作品
空白
空白在這裡並不是“沒有”的意思,而是同形體、線條、色彩一樣,構成畫面特殊的有機組成部分。正所謂“筆不到而意到,意不到而神到”。傳統葫蘆烙畫差不多都留有空白。清鄧石如說:“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通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葫蘆烙畫對空白的認識是十分豐富的。一般有如下幾種存在方式:表示天、地的地方、於繁密的地方、主體周圍、不畫背景形式美的需要。
對比
畫面上幾乎所有構成因素都和對比有關,都要注意它們的大小、長短、遠近、高低、剛柔、動靜、明暗、曲直的變化。對比在構圖中的表現:疏密對比、聚散對比、大小對比、高低對比、色彩對比、動靜對比、曲直對比、形象對比等。
均衡
造型藝術中的均衡,就是要利用不同分量的形體、色彩、結構等造型因素,在畫面上達到力的平衡,以求得莊重、嚴謹、平和的藝術效果。畫面中求得均衡的方式很多,如:利用物象的屬性。有生命體與無生命體相比,前者重,後者輕。在構圖中,可以利用這種屬性來取得畫面均衡。利用色彩的比重。畫面的一方色彩濃艷集中時,在相應的反方向要有所呼應。利用力的走勢。當畫面主要的力的走勢偏向一方時,可以用輔助力的走勢拉回,以求得均衡。利用運動和視覺方向。利用物體的大小、繁簡。
色彩
色彩的使用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色彩的和諧、色彩的對比、色彩有冷暖、明暗之分,有動靜、收放之別。一般地說,冷色比較靜和收斂,暖色反之;也有主色與副色的關係。葫蘆烙畫的色彩由兩大要素組成:一是顏色,二是墨色。古人云:“墨分五色。”如李方膺的《鮎魚圖》,全圖以墨色為本,濃淡虛實,趣味橫生,具有較強的表現力。
烙畫(南陽烙畫)
烙畫(南陽烙畫)作品
背景
背景在處理上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選取素材要符合主題思想的需要。背景是主題內容的補充部分,必須是有助於創造具有典型意義、典型環境、最能說明和延伸畫面主題思想的內容。背景素材在使用量上要精練、純化,並非多多益善,不要把與主題有關的素材都搬到畫面中。布局要合理。背景一般是布置在畫面主體的後面。背景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有象背景,一類是無象背景。所謂有象背景,是指主體以外的畫面空間都由具體的物象組成。無象背景與有象背景正好相反,主體形象之外的畫面空間沒有具體的形象,或用顏色平塗,或全白全黑,或用筆觸及其他抽象效果作為襯托。
拓稿
對於沒有一定功底的葫蘆烙畫愛好者來說,拓稿是他們進行葫蘆烙畫底稿最好的辦法,可把選好的圖案列印在紙上,用膠水把複寫紙粘在圖案後面,用膠帶把制好的拓稿粘在需要烙畫的葫蘆上,用筆把圖案描一遍,選好的圖案就會很輕鬆的複製到葫蘆上了。把稿子拓到葫蘆上,最好用陳舊的複寫紙。

製作工序

烙畫(南陽烙畫)亦稱烙花、燙畫、火筆畫,是根據炭化原理,以高溫烙具在可炭化材料上勾勒烘燙,呈現自然的淡黃、中黃、棕、黑等變化,達到近似中國畫墨分五色的筆墨效果,主要工序有構圖、選材、起烙樣、烘燙、題款、裝裱等;技法有平烘、撕毛、點皴等。

題材作品

烙畫(南陽烙畫)作品有18個系列,136個品種,上千個花色。題材涵蓋人物、山水、花鳥等;作品包括冬青木筷子、筆筒、葫蘆、台屏等小件日常用品,屏風、家具等大家家具用品,木板烙畫、宣紙烙畫、絲絹烙畫等裝飾用品。烙畫筷子有花鳥、人物、山水等;木板烙畫有不同規格樣式的烙畫作品,大至壁掛、站屏、小至台屏等;絲絹烙畫大至十幾米的長卷巨製,小至袖珍手卷等,還可根據用戶需求製作各種烙畫作品。代表作品有《黃河在前進》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烙畫(南陽烙畫)具有烙畫產生歷史的根源性特點,工具、烙制姿勢、材料、工藝、產品、製作機構的演進性特點,色澤、技法、題材、畫面的藝術性特點。其核心要素在於依據不同材質的炭化特點,通過對烙筆溫度、運筆速度、按壓力度的控制,同時借鑑中國傳統繪畫技巧,創造出獨特的藝術表達語言和技法,具有重要的價值。
一是歷史價值:通過追溯南陽烙畫的傳承脈絡,對研究中國烙畫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歷史價值;南陽烙畫的演進也體現了社會的變遷,以及人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
烙畫(南陽烙畫)
烙畫(南陽烙畫)作品
二是文學價值:南陽烙畫或將詩文故事轉為畫意圖形,或直接勾劃詩詞歌賦,是文學經典的重要傳播載體。
三是藝術價值:南陽烙畫色澤沉穩、古色古香、厚重典雅,具有藝術的複合型、審美的傳統性,直接影響了麥稈畫等民間藝術。
四是科學價值:南陽烙畫選擇可控熱源,經過加熱使烙畫材料發生炭化反應達到作畫目的,體現了科學與藝術的有機結合。
南陽烙畫是人駕馭火、利用火的典型範例,體現了民眾的創造力和審美追求,豐富了中國火文化;南陽烙畫繼承了中國傳統繪畫風格,並形成獨特的藝術表達語言,豐富了中國傳統藝術。

傳承狀況

複雜的工藝,嚴苛的選材標準,漫長且困難的烙畫學習過程,種種現實的困難擺在烙畫的傳承與推廣工作面前,讓這項古老的工藝技藝距離大眾依然很遠。大眾對烙畫的了解程度不高,烙畫隨時面臨著失傳的危險。一方面,傳承人學習烙畫工藝不僅需要高超的作畫技藝,還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時間成本,隨之帶來的經濟上的壓力也讓很多有意學習烙畫的年輕人遇難而退。另一方面,作品產量低,製作一幅優秀的烙畫作品講究構圖、布勢、取捨等諸多因素,因此創作一副精品畫作需耗費大量的心血及時間。

傳承人物

白麗,河南省南陽市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代表項目:烙畫(南陽烙畫)。

保護措施

2019年12月14日,由南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的“南陽烙畫”免費培訓班在“南陽烙畫”傳習基地開課。
2021年9月18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南陽市烙畫廠獲得“烙畫(南陽烙畫)”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烙畫(南陽烙畫)項目保護單位南陽市烙畫廠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21年5月21日,南陽市烙畫廠舉辦烙畫(南陽烙畫)作品展,烙畫(南陽烙畫)作品參與展示。
2021年6月18日,由文化和旅遊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百年百藝·薪火相傳”中國傳統工藝邀請展在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舉行,烙畫(南陽烙畫)作品參與展示。
榮譽表彰
1984年,烙畫(南陽烙畫)作品獲得國家銀質獎。
2020年11月19日,烙畫(南陽烙畫)項目獲得“銳意進取獎”。
社會活動
2020年11月26日,南陽市臥龍區在南陽市烙畫廠舉辦2020年烙畫技能大賽。
2021年2月2日,南陽市臥龍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南陽市烙畫廠舉辦“南陽烙畫展非遺過大年”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