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傳染病

炭疽傳染病

簡介,致病原理,病原學,病理,傳染性,
炭疽傳染病

簡介

炭疽病是由炭疽桿菌引起食草動物的急性傳染病。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人因接觸病畜及其產品或食用病畜的肉類而發生感染。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皮膚壞死潰瘍、焦痂和周圍組織廣泛水腫及毒血症症狀,偶而引致肺、腸和腦膜的急性感染,並可伴發敗血症。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桿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傳染性疾病。該病是牛、馬、羊等動物傳染病,但偶爾也可傳染給從事皮革、畜牧工作的人員,該細菌由Robert Koch在1877年首次發現。炭疽桿菌的芽孢可以抵禦很強的紫外線,高溫等惡劣環境,在適合的環境下,芽孢會從新開始活動,變成有感染能力炭疽桿菌。

致病原理

病原學

炭疽桿菌 系一需氧或兼性厭氧無鞭毛的粗大桿菌,長4一8μm,寬1一15μm 。菌體兩端平削呈竹節狀長鏈排列,革蘭染色陽性。在人體內有莢膜形成並具較強致病性,無毒菌株不產生莢膜。炭疽桿菌生活力強,在一般培養基上生長良好。炭疽桿菌繁殖體於56℃2小時、75℃1分鐘即可被殺滅。常用濃度的消毒劑也能迅速殺滅。在體外不適宜的環境下可形成卵圓形的芽胞。芽胞的抵抗力極強,在自然條件或在醃漬的肉中能長期生存。在土壤里可生活數十年,在皮毛上能存活數年。經直接日光曝曬100小時、煮沸40分鐘、l40℃乾熱3小時、110℃高壓蒸汽60分鐘、以及浸泡於10%甲醛溶液15分鐘、新配苯酚溶液 (5%)和20%含氯石灰溶液數日以上,才能將芽胞殺滅。
炭疽桿菌的抗原組成有莢膜抗原、菌體抗原、保護性抗原及芽胞抗原4種。莢膜抗原是一種多肽,能抑制調理作用,與細菌的侵襲力有關,也能抗吞噬,有利於細菌的生長和擴散;菌體抗原雖無毒性,但具種特異性;保護性抗原具有很強的免疫原性;芽胞抗原有免疫原性及血清學診斷價值。
炭疽桿菌繁殖體能分泌炭疽毒素,此毒素由第I因子(水腫因子,EF)、第Ⅱ因子 (保護性抗原,PA)及第Ⅲ因子 (致死因子,LF)所組成的複合多聚體。3種成分個別注人動物體內均無毒性,但保護性抗原加水腫因子或致死因子則可分別引起水腫、壞死或動物死亡。

病理

當一定數量的芽胞進入皮膚破裂處、吞入胃腸道或吸入呼吸道時,如果人體抵抗力低下或減弱,病原菌借其莢膜的保護,首先在局部繁殖,產生大量毒素,導致組織及臟器發生出血性浸潤、壞死和嚴重水腫,形成原發性皮膚炭疽、腸炭疽及肺炭疽等。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致病菌即迅速沿淋巴管及血循環進行全身播散,形成敗血症和繼發性腦膜炎。皮膚炭疽因缺血及毒素的作用,真皮的神經纖維發生變性,故病灶處常無明顯的疼痛感。如人體健康,而進入體內的芽胞量少或毒力低,則可以不發病或出現隱性感染。
炭疽桿菌的致病主要與其毒素中各組分的協同作用有關。炭疽毒素可直接損傷微血管的內皮細胞,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導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加之急性感染時一些生物活性物質的釋放增加,從而使小血管擴張,加重血管通透性,減少組織灌注量;又由於毒素損傷血管內膜,激活內凝血系統及釋放組織凝血活酶物質,血液呈高凝狀態,故DIC和感染性休克在炭疽中均較常見。此外,炭疽桿菌本身可堵塞毛細血管,使組織缺氧缺血和微循環內血栓形成。
炭疽的主要病理為各臟器、組織的出血性浸潤、壞死和水腫。皮膚炭疽局部呈癰樣病灶,四周為凝固性壞死區,皮下組織呈急性漿液性出血性炎症,間質水腫顯著。末梢神經的敏感性因毒素作用而降低,故局部疼痛不著。肺炭疽呈現出血性支氣管炎、小葉性肺炎及梗死區,縱隔高度膠凍樣水腫,支氣管及縱隔淋巴結高度腫大,並有出血性浸潤,胸膜及心包亦可累及。腸炭疽的病變主要分布於小腸,腸壁呈局限性癰樣病灶及瀰漫性出血性浸潤,病變周圍腸壁有高度水腫及出血,腸系膜淋巴結腫大;腹腔內有漿液性血性滲出液,內有大量致病菌。腦膜受累時,硬腦膜和軟腦膜均極度充血、水腫,蛛網膜下腔除廣泛出血外,並有大量菌體和炎症細胞浸潤。有敗血症時,全身其他組織及臟器均有廣泛出血性浸潤、水腫及壞死,並有肝、腎濁腫及脾腫大。

傳染性

炭疽散布於世界各地,尤以南美洲、亞洲及非洲等牧區較多見,呈地方性流行,為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來由於世界各國的皮毛加工等集中於城鎮,炭疽也暴發於城市,成為重要職業病之一。目前本病在國內的發病率已逐漸下降。
(一)傳染源 患病的牛、馬、羊、駱駝等食草動物是人類炭疽的主要傳染源。豬可因吞食染菌青飼料;狗、狼等食肉動物可因吞食病畜肉類而感染得病,成為次要傳染源。炭疽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具傳染性。
(二)傳播途徑 人感染炭疽桿菌主要通過工業和農業兩種方式。接觸感染是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徑。皮膚直接接觸病畜及其皮毛最易受染,吸入帶大量炭疽芽胞的塵埃、氣溶膠或進食染菌肉類,可分別發生肺炭疽或腸炭疽。套用未消毒的毛刷,或被帶菌的昆蟲叮咬,偶也可致病。
(三)易感者 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取決於接觸病原體的程度和頻率。青壯年因職業 (農民、牧民、獸醫、屠宰場和皮毛加工廠工人等)關係與病畜及其皮毛和排泄物、帶芽胞的塵埃等的接觸機會較多,其發病率也較高。一次感染後有較持久的免疫力。
全年均有發病,7一9月份為高峰。吸入型多見於冬春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