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樹鵲

灰樹鵲

灰樹鵲(學名:Dendrocitta formosae)中型鳥類,體長多為31~39厘米。頭頂至後枕灰色,其餘頭部以及頦與喉黑色。背、肩棕褐或灰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灰白色或白色,翅黑色具白色翅斑,尾黑色,中央尾羽灰色。胸、腹灰色,尾下覆羽栗色。野外特徵明顯,容易識別。中國還未見有與之相似的種類。

性怯懦而吵嚷,立於低處等待獵物,於地面或樹葉間捕食,常在樹冠的中上層穿行跳躍。有時吵鬧成群或與其他種類混群活動。叫聲為粗獷的金屬般鏗鏘聲“klok~kli~klok~klikli”。也作粗啞樂音,告警時嘰喳作叫。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地理分布,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額、眼先、眼上黑色,頭的兩側、頦、喉暗煙褐色,頭頂至後頸灰色。背、肩棕褐或灰褐色,腰及尾上覆羽灰色或灰白沾褐。翅和翅上覆羽黑色,除第一和第二枚初級飛羽外,所有初級飛羽基部均有一白色斑,在翅上形成明顯的白色翅斑,飛翔時更為明顯。尾羽黑色或中央一對尾羽暗灰色,端部黑色,外側尾羽黑色,其最基部亦為灰色。下體頦,喉暗煙褐色,頸側和胸較淡,兩脅和腹灰色或灰白色,尾下覆羽栗色,覆腿羽褐色。虹膜紅色或紅褐色,嘴、腳黑色。
亞種在細部上有所不同,四川亞種(D.f.sapiens)、華南亞種(D.f.sinica)及海南亞種(D.f.insulae)腰白,尾全黑;指名亞種中央尾羽基部灰色;雲南亞種(D.f.himalayensis)腰灰色,尾較長,中央尾羽灰色,僅尾端黑色;海南亞種體型較小,色彩暗淡,初級飛羽白色斑塊也小。
大小量度:體重♂70~120g,♀75~125g;體長♂310~391mm,♀318~393mm;嘴峰♂28~34mm,♀29~32mm;翅♂133~151mm,♀135~148mm;尾♂155~232mm,♀151~210mm;跗蹠♂26~32mm,♀25~32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山地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次生林,也見於林緣疏林和灌叢

生活習性

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樹棲性,多棲於高大喬木頂枝上,喜不停地在樹枝間跳躍,或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喜鳴叫,叫聲尖厲而喧鬧。
遷徙:留鳥。
主要以漿果、堅果等植物果實種子為食,也吃昆蟲等動物性食物。

地理分布

原生種分布地:孟加拉、不丹、中國、印度、寮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越南。
灰樹鵲地理分布灰樹鵲地理分布
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和長江以南各省區,西至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東南部,東至江蘇、浙江,南至廣東、香港、福建、海南島和台灣。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主要繁殖在山腳平原到海拔2100米的山地森林中,營巢於樹上和灌木上,巢由枯枝和枯草構成。每窩產卵3~5枚。卵乳白色或淡紅色,偶爾也有淡綠白色,被有灰褐色或紅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常常在鈍端形成圈狀或帽狀。雌雄親鳥輪流孵卵,雛鳥晚成性。

亞種分化

灰樹鵲(8亞種)
序號中文名學名命名人及年代
01
灰樹鵲緬泰亞種
Dendrocitta formosae assimilis
Hume,1877
02
Dendrocitta formosae formosae
Swinhoe,1863
03
Dendrocitta formosae himalayensis
Jerdon,1864
04
Dendrocitta formosae insulae
Hartert,1910
05
灰樹鵲西喜馬拉雅亞種
Dendrocitta formosae occidentalis
Ticehurst,1925
06
Dendrocitta formosae sapiens
Deignan,1955
07
灰樹鵲印度亞種
Dendrocitta formosae sarkari
Kinnearet al,1930
08
Dendrocitta formosae sinica
Stresemann,1913
註:表格信息來源參考。

種群現狀

全球種群未量化。但據報導稱,該物種在原產地較常見或很常見(Madge and Burn 1993)。各地種群數估算如下:中國大陸約有10,000~100,000繁殖對;中國台灣約10,000~100,000繁殖對(Brazil 2009)。
種群趨勢:下降。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2年評估。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註:第424項 灰樹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