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門,槍膛或炮膛上的孔,用以對火藥點火(如前裝式炮膛室頂上的孔或尾裝式炮閂的軸線上的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門
- 拼音:huǒmén
- 釋義:槍膛或炮膛上的孔
- 出處:《活人塘》
漢語詞語,中醫術語,
漢語詞語
指槍炮、炸藥包等發火引爆的裝置。
《虞初新志》卷十引 清 董以寧 《金忠潔公傳》:“﹝ 張彝憲 ﹞借驗放十六門火器,誣指十六位無火門,劾以故悞軍機。”
陳登科 《活人塘》六:“埋進炸藥,一個翻身,滾下二百多米遠,摸摸拉線已斷了,忘記插進火門。”
中醫術語
有餘之氣名為火,妄動須知爍至陰,實者瀉之虛者補,重升輕降理誠深。
氣從左起肝之火,陰火還從臍下 生,腳下熱來侵腹者,斯人虛極藥難平。
心火黃連肺黃芩,肝膽之火柴連親,芩連可瀉三焦火,髒火偏宜青黛 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