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州影戲

灤州影戲

灤州影戲,中國地方影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遺名錄,被譽為“掌上逸出的乾坤”,起源於明朝萬曆年間,由灤州人黃素志改進,因清初隨清軍駐防而廣為流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灤州影戲
  • 別名:灤州皮影、冀東皮影 
  • 類型:中國地方影戲
  • 起源:明朝萬曆年間 
  • 起源地:河北灤州 
發展歷史,影戲類型,代表人物,

發展歷史

冀東各路影戲的統稱。傳說始於金代。明成祖定都燕京,徙直隸蘇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民實畿輔,江浙影戲即於此時傳入灤州,並與原有福影結合,形成獨具風格的皮影戲。20世紀初,福影尚在冀東的遷安、遷西、盧龍、撫寧一帶流傳,又稱大影、腹影或府影。所以稱大影,是因為影人比樂亭的影人大近一倍多。

影戲類型

福影影人長73厘米,由驢皮雕刻,眉目口鼻仿照真人形象,刻工較粗糙,但影人騎的馬及其他動物,雕刻講究,且多為專用。影窗高1米、長2米,用大馬勺點燃7個用棉花搓成的燈芯照明。唱腔有哭腔、抬腔兩種。抬腔由全班人跟著唱。有九腔十八調之說。伴奏只有打擊樂,無絲弦樂器。
之所以叫“福影”,是因此種影戲多為人們祈福消災、酬神還願演唱。
之所以稱腹影,是因為影卷只有道白,沒有唱詞。該唱的地方,由演員根據劇情即興編詞,取“腹稿”之意。舊時長城以南的灤河以東地方,包括遷西、遷安、盧龍、撫寧、灤縣、灤南、樂亭、昌黎在內,屬河北永平府治。所謂府影,即永平府之影戲。福影是灤州影戲的“原始形態”。

代表人物

樂亭影興盛之後,灤州影分東、西兩路。東路以樂亭影為中心,形成於唐山東部渤海之濱。這裡土質肥沃,交通便利,自古文化較發達。富戶官宦人家多以自請藝人,組織自家的影戲班為光耀門庭、造福桑梓、高台教化的善事,進而亦成為一種商業演出。特別是一些喜愛影戲,又善編寫的文人,直接參與劇本和唱腔的設計,豐富發展了東路影戲的唱腔。其以富於音樂性的樂亭方言為基礎,吸收了樂亭大鼓曲調和當地民歌、吹歌等民間音樂,使東路影戲的唱腔向優美、抒情型轉化,形成旋律婉轉、抒情柔美、起伏跌宕、節奏多變的特點。腔調感人,悲唱催人淚下,民間有“柔派”之稱。主要代表藝人有王華、韓增、李紫蘭、張繩武、齊懷、孫品娜、康雅亭、周文友、李秀、高榮傑、曹輔全、張占科等。
西路形成於唐山北部燕山山脈和丘陵地帶,以遵化、玉田、豐潤等地最為活躍。西路雖然晚於東路,但由於影戲在北部山區興起後,深受當地民眾歡迎,不少人投師學藝,且由於山區人民性格豪放、語音剛健,形成不同於東路影的特有風格:唱腔高亢粗獷,節奏簡明輕快,語音質樸剛健,民間有“快馬擎刀”之說。西路影一些名望較高的藝人首先帶班衝出山區,到東西路薈萃的唐山演出。主要藝人有張茂蘭、蘇旭、蘇勉、張鳳閣、鄭火亨、李盛、張豁鳴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