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流III飛機

灣流III飛機

灣流III飛機是美國宇航局研製的新型可變形翼飛機,主要特點是具有自適應柔性後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灣流III
  • 外文名:Gulfstream III
  • 生產公司:灣流航空航天公司
  • 首飛:1979年12月2日
  • 服役時間:1967年12月
  • 氣動布局:平直翼
  • 發動機數量:雙發
  • 飛行速度:亞音速
基本介紹,性能參數,技術數據,性能數據,結構特點,技術測試,擴展內容,灣流公司,灣流II,

基本介紹

“灣流”III飛機是灣流II改進型,與“灣流”Ⅱ型的主要區別在於重新設計的機翼上帶有翼梢小翼,增加了機身長度和燃油容量,燃油效率提高了18%。1978年春灣流公司宣布研製,1979年12月2日第一架原型機首次試飛,1980年9月22日獲美國聯邦航空局型號合格證。至1988年9月停產,總生產量達206架。

性能參數

技術數據

  • 乘員:23人
  • 機長:25.3米
  • 翼展:23.7米
  • 機高:7.4米
  • 空重:16,576千克
  • 發動機:2×Rolls-Royce Spey 511-8
  • 最大起飛重量:31,615千克

性能數據

  • 最大飛行速度:928千米每小時
  • 最大航程:6,760千米

結構特點

後掠式下單翼,帶翼翹;機身後部兩側安裝兩台羅爾斯·羅伊斯157Spey渦輪風扇發動機;機身兩側每側5個舷窗;後掠式T型尾翼,後掠式水平尾翼。加長型。有翼翹,較“灣流”Ⅱ型增大了載油量。

技術測試

美國宇航局正在測試下一代航空器上使用的可變形機翼,來自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和富萊克斯公司的工程師近日圓滿完成了新的變形翼的試飛。這項技術不僅能夠為機身減重,還能夠節省可觀的燃料,每年在燃料費用上的開支能夠降低數百萬美元。同時,可變形翼還能在起飛和著陸時降低飛機噪音,這是航空器設計上的一次小飛躍。本次飛行位於美國宇航局阿姆斯壯飛行研究中心進行,測試最新研發的自適應柔性後緣(ACTE)飛行控制面。
自適應柔性後緣技術可以改造現有的飛機機翼,或者集成到新的機體中,實現對機翼結構重量的減輕,改善空氣動力性能,促進改善燃油經濟性和運營的高效性。雖然自適應柔性後緣能夠在一定範圍內變形,但試飛時只以某個固定的角度飛行,在最小的風險下收集數據。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項目主管皮特·弗里克稱我們很高興飛完了所有飛行測試項目,沒有遇到任何明顯的技術問題,一旦該技術成熟,就能夠大幅度提高航空器的效率,在軍用和民用領域發揮巨大作用。

擴展內容

灣流公司

灣流宇航公司是目前世界上生產豪華、大型公務機的著名廠商。1999年由通用動力公司完全收購,其主要產品為“灣流”系列飛機。 1958年公司前身格魯門飛機公司推出專為商務套用設計的第一架公務機“灣流”Ⅰ;1966年出廠的“灣流”Ⅱ創立了大型座艙公務機市場。1973年,阿倫·E·保爾森以200萬美元從格魯門公司購買了灣流飛機的生產線並接管了灣流各項計畫,灣流公司誕生了。隨後灣流公司先後研製生產了“灣流”Ⅲ、Ⅳ、Ⅴ型公務機,目前僅生產“灣流”IV-SP、“灣流”Ⅴ系列。

灣流II

灣流II是灣流III的前身。G-1159“灣流”II是“灣流”I的噴氣式發展機型,1965年5月17日發布。除了發動機,“灣流”II與“灣流”I的明顯不同之處還包括前者採用了新的後掠式機翼和T型尾翼。“灣流”II於1966年10月2日首飛,1967年12月開始服役。1978年,美國灣流公司收購格魯曼公司的GA飛機生產線後推出了改進型“灣流”III飛機,該機型於1979年12月2日首飛。交付情況如下:“灣流”II共258架,“灣流”III共206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