灘涂養殖

灘涂養殖

灘涂養殖是海洋水產業之一,指利用位於海邊潮間帶的軟泥或砂泥地帶加以平整,築堤、建壩等進行海水養殖。

基本介紹

  • 外文名:shoaly culturing
  • 定義:利用海邊潮間帶進行海水養殖
  • 生物:貽貝、扇貝、蛤、牡蠣等
  • 作用:經濟效益
  • 學科:海洋學
簡介,灘涂養殖環境中生物組成,灘涂養殖生物,灘涂養殖環境中的微生物組成,灘涂養殖環境中的底棲生物群落,灘涂養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灘涂養殖貝類污染自身養殖環境,灘涂養殖改變原來生物的生存環境,發展灘涂養殖可能會造成生物入侵,灘涂養殖可誘發赤潮,建議與對策,

簡介

灘涂養殖指利用潮間帶和低潮線以內的水域,直接或經整治、改造後從事海水養殖、增殖和護養、管養、栽培。通常直接利用灘涂進行養殖的,以貝類(如貽貝、扇貝、蛤、牡蠣、泥蚶、縊蟶等)、海藻類(如海帶、紫菜等)為主;經整治或改造後建成潮差式、半封閉式或封閉式的魚塭(亦稱魚港)進行養殖的,以魚(如鯔魚、梭魚、鯛魚、石斑魚、鯧魚、鰻魚、遮目魚、非洲鯽魚等)、蝦類(如對蝦)居多。

灘涂養殖環境中生物組成

灘涂養殖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有限,但卻是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不同生物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是不同的。

灘涂養殖生物

灘涂養殖主要是貝類養殖,在該生態系統中,貝類等種群是優勢種群,貝類養殖在我國海洋灘涂養殖資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目前已開展人工養殖和人工育苗的種類有泥蚶、縊蟶、泥螺、文蛤、青蛤、西施舌、菲律賓蛤仔、彩虹明櫻蛤等。
研究指出,淺海中的濾食性貝類不僅影響水體中營養鹽的循環,而且對沉積物中的營養鹽循環也會產生影響。
一方面貝類濾食水體中的浮游植物和有機碎屑等,使其組成和密度發生變化;另一方面,貝類又可向水體中排泄無機營養鹽,如銨等,還將糞和假糞排放於底泥中,改變了底泥的數量和質量,增加了底泥中的營養鹽濃度,而底泥中的沉積有機物經礦化作用和再懸浮作用,又可使沉積物中的營養鹽重新進入水體進行物質循環,為貝類及其他生物的生長提供營養條件。
但如果養殖物種超過養殖環境的負荷能力,養殖區生態環境將會受到影響。以水產養殖大省浙江省為例,近年來,浙江省沿海灘涂貝類養殖業發展很快,但由於在養殖規模、養殖方式和養殖品種方面缺乏必要的規劃和控制,加上養殖技術、飼料加工、水產動物免疫和病源生物研究與疾病防治的滯後,給近岸局部海域的生態環境帶來負面影響,水域營養指標升高,下層水體貧氧,底層沉積物中有機質和營養鹽含量升高,有害微生物和嗜污生物占優勢,海洋環境富營養化程度加重。
另外,其他的養殖生物如魚、蝦、藻等也會對養殖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其過程與貝類養殖類似。

灘涂養殖環境中的微生物組成

在灘涂養殖生態系統中,微生物在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占有重要地位。養殖灘涂中主要的菌群包括異氧細菌、反硝化細菌、氨化菌和硫酸還原菌等。這些細菌在營養鹽的循環、有機物的運輸和礦化以及能量流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灘涂污染物的降解、環境淨化、生態平衡的保持也具有重要意義。
灘涂養殖環境中的微生物組成還可作為灘涂養殖的影響指標。薛超波等對寧波市北侖區灘涂養殖區進行了研究,發現灘涂中異養細菌的菌群組成中革蘭陽性菌占有絕對優勢,說明灘涂貝類養殖環境受到大陸的明顯影響,隨著河川入海、人類頻繁的活動和海、氣界面的交換,陸地土壤和淡水裡大量的細菌被攜帶入海洋環境。[4]而灘涂底層中革蘭陽性菌的比例高於表層,則反映出由於潮汐的活動,灘涂表層的菌群組成受到海水明顯的影響。反硝化細菌、氨化細菌、硫酸還原菌均是灘涂沉積物環境中與營養鹽轉化關係密切的生理類群,對灘涂養殖環境起著一定的“緩衝”作用,有利於海區的自然平衡。但其大量出現,必然是環境惡化的結果。另外,也有很多學者研究發現,養殖環境中微生物組成的改變是環境受到污染的結果。

灘涂養殖環境中的底棲生物群落

底棲生物在灘涂貝類養殖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並且可以用來監測灘涂生態環境的污染狀況。
大型底棲生物種類繁多,各地區灘涂中種類各不相同,如福建湄洲灣大型底棲動物種類就有101種,其中環節動物52種,占總種數的51.49%;軟體動物25種,占總種數的24.75%;甲殼類18種,占17.82%;脊索動物3種,占2.97%;腔腸動物、扁形動物、棘皮動物各1種,各占0.99%。
海洋中的各類污染物能夠以不同的方式進入到沉積物中,引起底質環境的變化,進而影響底棲生物的結構和組成,而底棲生物也可以通過攝食、排泄、掘穴等生命活動影響沉積物中污染物的分布,因此可以利用底棲生物的結構和組成來反映底質環境的污染狀況。早在1916年,德國學者Wilhelmi就首先提出了利用小頭蟲(Capitella)來指示海洋污染,開闢了利用底棲生物來評估環境污染的全新領域,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興趣。我國底棲生物的污染生態學的研究開始於1980年代,並且發展很快,為我國的海洋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黃邦欽通過分析廈門和香港兩地的微藻種類組成、結構、豐度、生物量和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揭示了微藻在海洋生態環境變化(如富營養化)中的指示作用。
大型底棲生物,特別是大型底棲動物的生物量、分布密度和次級生產力等因素在灘涂養殖生態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從底棲生物群落組成可以明確資源配置因子,為合理配置資源提供依據,但僅從生物群落組成和數量分布上尚不足以解釋灘涂養殖對海洋環境和生物群落的影響。

灘涂養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灘涂養殖貝類污染自身養殖環境

灘涂養殖貝類作為一種濾食性動物,具有很強的濾水能力。養殖過程中,貝類可通過濾水體攝取有機顆粒、浮游植物和污染物等,並產生生物沉降,實現有機物、污染物等由水體向底質搬運的過程。這樣就使得大量的有機物和營養鹽被滯留在底質中,底質中的微生物作用,主要是還原作用隨之加強,消耗水底溶解氧,使得水體處於缺氧或無氧狀態,還會產生H2S等惡臭氣體,使水體水質變差,不僅污染自身養殖環境,也嚴重影響周邊海域環境。

灘涂養殖改變原來生物的生存環境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沿海灘涂養殖增多,大規模的圍墾工程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對沿海環境的大規模改造,破壞了原有棲息生物的生存環境,對海洋生態系統構成巨大威脅。首先,這些工程建設可能改變潮流方向,使水流不暢、流速減緩、懸浮物增加、透明度降低以及加速內灣淤積,原來的岸線環境破壞後影響棲息於其中的生物,那些依靠水流濾食生物的底棲動物首先面臨威脅,原來的沙質可能變成泥質,群落結構就將發生變化。其次,圍墾工程導致灘涂原生生物生存區域大面積減少,並引起局部潮間帶發生沖淤變化,灘涂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發展灘涂養殖可能會造成生物入侵

隨著灘涂養殖業的發展,人為引進魚、蝦、貝、藻等物種成為一大發展趨勢,但這種行為可能對原有的種群環境造成入侵,極易引發生態災難。外來種會排擠掉原先的關鍵種,改變當地生物的遺傳多樣性,從而導致群落組成結構、營養結構的激烈變化,最終引起生物多樣性下降和生態環境衰退等不良後果。

灘涂養殖可誘發赤潮

灘涂養殖區由於受到餌料殘渣、養殖生物排泄物等的污染,富營養化水平是很高的。而為了保持較好的水質條件,通常要與近岸海水進行水交換,養殖區中顆粒和溶解的有機物質及無機營養鹽大量排入外海區。在局部地區養殖面積過大、排出的廢水超過原來該海區的自淨能力時,將加速海區的富營養化進程,特別對於水流不暢的區域,會更頻繁地出現赤潮現象。

建議與對策

灘涂養殖業的發展在給人類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增加了環境的負擔。我們要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合理利用灘涂資源,保護沿海灘涂環境。因此,應在規範灘涂養殖業方面下功夫,以確保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第一,合理規劃,發展生態養殖模式。要根據灘涂的底質條件、水質條件、海區生物組成等因素,對灘涂養殖布局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調整養殖結構,最好對灘涂進行分區養殖。
第二,大力推進生物修復技術的研究與套用。生物修復技術是一門發展較為成熟的技術手段,是治理環境污染的有效措施。因此應開展灘涂養殖環境生物修復的改進和研究,同時還應該藉助現代生物技術,構建並生產高效的基因工程菌,用以快速高效地降解養殖環境中的污染物,恢復灘涂養殖環境,推動我國灘涂養殖業的發展。
第三,加強對灘涂養殖區的監測和管理。對灘涂養殖區要安排專門人員進行長期的監測,預防海區重大災害的發生。並要加強養殖區的規劃和管理,制定詳細的養殖發展規劃,執行有關養殖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條例和綜合利用海岸帶管理條例,評價各養殖區的養殖容量和養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對水產種苗、飼料、藥物質量進行嚴格管理,對養殖用藥和養殖產品安全進行管理,對養殖者進行養殖科學教育指導和技術培訓等。
總之,在灘涂開發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應該綜合利用經濟、行政和法律手段,逐步改善灘涂環境,合理規劃灘涂養殖,規範養殖秩序,重視生態效益,發展新工藝和新技術,以贏得我國水產養殖業的長遠利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