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貝類

在人工控制下貝類生長繁殖的生長過程。貝類一般為草食性,主要攝食藻類及有機碎屑等,餌料基礎豐富。河口內灣一帶營養鹽含量高,能生長大量浮游植物,江河徑流及注入的城市污水中常帶有大量有機質,成為貝類豐富的食物源,是貝類養殖的理想場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養殖貝類
  • 外文名:cultivated shellfish
  • 特點:不需投餌
  • 對象:不需耗資建立養殖地
  • 包括:扇貝、縊蟶、泥蚶
總體介紹,貝類養殖環節,

總體介紹

淺海養殖貝類不需投餌,可養海面遼闊;灘涂養殖一般也不需耗資建立養殖地,放養苗種後一般1~2年即可採收,成本低而收入高,因此,貝類養殖已成為水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主要養殖貝類的國家有美國、法國、英國、日本及中國等。已養殖的貝類有近百種,主要有牡蠣、貽貝、扇貝、縊蟶、泥蚶、蛤仔、鮑等;也有淡水蚌養殖。
20世紀70年代以後,有些工業化國家在沿岸水域污染嚴重或缺少淺海灘涂的情況下,利用陸上人工塘試養貝類,依靠投餌和循環過濾水系統精養牡蠣,使貝類養殖發展到全人工化階段。此外,貝藻套養既可充分有效地利用場地及器材,又使兩者產生互利的生態效益,如中國的貽貝或扇貝與海帶套養,褶牡蠣與紫菜套養等,均達到增產目的。馬來西亞實施的對蝦、泥蚶混養,效果也很好。

貝類養殖環節

場地選擇 根據貝類不同發育階段的不同生理要求,必須對海區的理化、生理因子如波浪、潮汐、水流、水深、底質、鹽度、溫度、水質、餌料生物、敵害生物和貝類資源等進行調查研究,據此確定海區的安全程度。一般將養殖海區分為采苗、養成、育苗、避洪等不同作業區。將養殖海區選擇在方便生產和生活及交通方便的地方。
采苗和育苗 即採集野生苗種和人工育苗。采苗是指採集剛進入底棲生活了數月的小貝,采苗季節大多在貝類繁殖的最盛期,提前或滯後都將極大影響采苗量。采苗方法根據不同生活習性分為兩大類:①對埋棲或穴居貝類采苗時於潮間帶的中、下區進行翻耕,清除敵害生物和其他雜物,使稚貝易於鑽入土中,經一段時間管理後,經篩選或浮選收集貝苗。②對固著或附著種類則須設定采苗器,以提供人工基質使稚貝附著,然後取出放入網籠內培育。人工繁殖貝苗包括親貝的培養和選擇、人工授精、幼貝飼養、采苗及餌料培養等,通過控制親貝的生活條件加速貝類生長,並為選育優良品種提供條件。
養成 養成場選擇在餌料豐富的海區。雙殼類貝類的養成方式有:海底式,即將貝苗按一定密度分撒在海底泥沙或貼近海底的固形物上;立樁式,即以樹立於海底的木樁、水泥柱、石板、竹竿等為養殖基;垂下式,即將養殖基懸掛水中以養殖附著或固著生活的貝類;網籠式,主要用於養成某些易逃逸或珍貴的貝類,如珠母貝和扇貝等。
育肥 貝類經養成期後,一般個體的大小已達商品規格時可予收穫。但為了增加貝類軟體部的肥滿度,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在收穫前將貝類從養成場移到餌料豐富的育肥場進行育肥,促進軟體部迅速增長。
收穫 貝類的生長速度有逐漸降低的特點,為提高海區利用率,一般應在生長速度明顯下降的年齡收穫,時間短的只有幾個月至1年,如褶牡蠣等;一般為2~3年,如長牡蠣、泥蚶、貽貝等;而珠母貝則需5~6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