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

濟南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

《濟南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是條為了規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氣象災害防禦條例》、《濟南市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由濟南市人民政府於2017年12月22日發布,自2018年2月2日起施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南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
  • 發布機關:濟南市人民政府
  • 發布日期:2017年12月22日
  • 實施日期:2018年2月2日
  • 發文字號:濟南市人民政府令第259號
發布信息,辦法全文,內容解讀,修訂信息,

發布信息

濟南市人民政府令
第259號
《濟南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 已經2017年12月12日市政府第17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18年2月2日起施行。
濟南市市長 王忠林
2017年12月22日

辦法全文

第一條為了規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氣象災害防禦條例》、《濟南市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發布與傳播氣象災害預警信號,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是指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台向社會公眾發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第四條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一般由名稱、圖示、標準和防禦指南組成。
本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分為暴雨、暴雪、乾旱、雷電、大風、冰雹、大霧、高溫、寒潮、道路結冰、霜凍、颱風、沙塵暴等。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級別依據氣象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一般劃分為四級:Ⅳ級(一般)、Ⅲ級(較重)、Ⅱ級(嚴重)、Ⅰ級(特別嚴重),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同時以中英文標識。
第五條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發布與傳播堅持及時、規範、準確、無償的原則。
第六條市、縣區人民政府(含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市南部山區管委會,下同)應當加強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工作的組織和協調,建立暢通、有效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渠道,組織有關部門建立氣象災害應急聯動機制。
第七條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確定人員協助氣象主管機構和有關部門開展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信息傳遞、應急聯絡等工作。
第八條市、縣級氣象主管機構依據職責負責本級行政區域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的管理工作。
第九條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應當由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台依照職責和許可權統一向社會發布。
其他組織和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號。
第十條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應當標明發布單位名稱和發布時間,並指明氣象災害預警區域。
同時出現或者預報可能出現多種氣象災害時,氣象台可以按照相對應的標準同時發布多種氣象災害預警信號。
第十一條氣象台應當依託氣象監測網路,加強災害性天氣動態監測,依據氣象監測信息,對氣象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進行研判,確定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級別,依照許可權及時通過廣播電台、電視台、報紙、政府網站等媒體和電信運營企業向社會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同時報告本級人民政府並通報有關部門。
第十二條廣播電台、電視台、報紙、政府網站等媒體和電信運營企業應當與氣象台建立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傳播合作機制,暢通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和傳播渠道。
第十三條廣播電視、經濟和信息化等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廣播電台、電視台、報紙、政府網站等媒體和電信運營企業做好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傳播的有關工作。
第十四條廣播電台、電視台、報紙、政府網站等媒體和電信運營企業傳播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應當使用氣象台直接提供的適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並標明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氣象台名稱、發布時間和氣象災害預警區域。
廣播電台、電視台、政府網站等媒體和電信運營企業應當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和要求播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
第十五條氣象主管機構應當與政府應急管理機構以及廣播電視、經濟和信息化、公安、民政、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城鄉交通運輸、城鄉建設、城鄉水務、農業、教育、衛生計生、安監、林業和城鄉綠化、旅遊等有關部門建立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傳播聯動機制,實現信息實時共享。
各有關部門接收到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應當及時向本行業、本系統傳播,並組織做好防禦工作。
第十六條市、縣區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應當根據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時研判氣象災害可能對本地區、本行業造成的影響,並按照相關規定做好啟動應急預案的準備工作。
第十七條機場、車站、廣場、高速公路、大型商場、旅遊景點、交通樞紐等管理單位應當利用電子顯示屏、廣播、公告欄、城市移動電視等信息接收與播發設施,及時傳播氣象災害預警信號。
第十八條學校、幼稚園、醫院、養老院、療養院以及在社區設立的老、幼、病、殘等特殊人群活動或者服務場所的管理單位,接收到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後,應當採取有針對性的傳播方式,並提示防範措施。
第十九條煤礦生產、非煤礦山開採、建設工程施工、危險品生產與儲存、野外作業等易受氣象災害影響的行業應當建立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傳播工作制度,安排專人負責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傳播工作,保障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傳播渠道暢通。
第二十條農村偏遠地區應當利用有線廣播、高音喇叭等方式及時傳播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對於居住分散、處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傳播盲區的村(居)民,村(居)委會應當採取有效的告知方式。
第二十一條鼓勵社會組織、機構和個人通過微信、微博、QQ等信息傳播方式,以轉發的形式及時、準確、規範地傳播氣象災害預警信號。
第二十二條氣象台應當依據氣象監測動態以及變化趨勢,及時對所發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進行更新或者解除。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更新或者解除時,氣象台應當及時報告當地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傳播合作單位。
第二十三條廣播電台、電視台、報紙、政府網站等媒體和電信運營企業不得拒絕傳播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不得傳播非氣象台直接提供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不得擅自更改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內容,不得傳播虛假、過時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
第二十四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氣象主管機構及其所屬氣象台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導致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出現重大失誤並造成重大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氣象主管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一)非法向社會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
(二)廣播電台、電視台、報紙、政府網站等媒體和電信運營企業未按照規定或者要求播發、刊登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內容解讀

,《濟南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18年)2月1日起實施。根據《辦法》規定,除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台外的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號,非法發布的最高將被處以五萬元罰款。
《辦法》是濟南市政府通過的首部氣象政府規章,標誌著濟南市氣象地方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對於促進濟南市氣象法規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辦法》共二十六條。規範了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分類和分級、政府和部門職責、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統一發布制度、部門的聯動機制等;建立了氣象台與廣播電台、電視台、報社、網站和電信運營商在預警信號傳播中的合作機制;明確了部門的責任義務以及承擔的法律責任;規定了人員密集區、高危行業、特殊人群和農村偏遠地區預警信號傳播的責任單位和傳播渠道。
根據《辦法》規定,濟南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分為暴雨、暴雪、乾旱、雷電、大風、冰雹、大霧、高溫、寒潮、道路結冰、霜凍、颱風、沙塵暴等類別。預警信號的級別依據氣象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一般劃分為四級:Ⅳ級(一般)、Ⅲ級(較重)、Ⅱ級(嚴重)、Ⅰ級(特別嚴重),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同時以中英文標示。

修訂信息

《濟南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修改說明
根據《關於開展我市現行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全面清理工作的通知》(濟司通〔2019〕17號)要求,對照上位法和《關於濟南市市級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我局對現行有效的《濟南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進行梳理和修改,現對《濟南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修改做以下說明。
1.修改內容:第六條、第十六條、第二十四條“市、縣區人民政府……”修改為:“市、區縣人民政府……”。
2.修改內容:第十三條“廣播電視、經濟和信息化等……”修改為:“文化和旅遊、工業和信息化等……”。
3.修改內容:第十五條“氣象主管機構應當與政府應急管理機構以及廣播電視、經濟和信息化、公安、民政、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城鄉交通運輸、城鄉建設、城鄉水務、農業、教育、衛生計生、安監、林業和城鄉綠化、旅遊……”修改為:氣象主管機構應當與應急管理、文化和旅遊、工業和信息化、公安、民政、自然資源和規劃、生態環境、城鄉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城鄉水務、農業農村、教育、衛生健康、園林和林業綠化……
濟南市氣象局
2019年9月4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