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做好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工作,深入推進創新型
城市建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增創省會發展新優勢,加速提升我市創新能力和創新發展水平,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維護省會穩定,發展省會經濟,建設美麗泉城”的發展目標,以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為導向,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營造創新友好環境為突破口,按照“頂層設計、系統推進、突出特色、引領示範”的工作思路,整合區域創新資源,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特色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二)發展目標。到2015年,將我市建成全省創新資源集聚的核心區、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引領區、創新體制機制的試驗區、宜居與可持續發展的示範區,在全省率先建成創新能力強、經濟發展後勁足、城市功能完善、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生態環境友好、實現低碳經濟發展的創新型區域中心城市,進入全國創新型城市的先進行列。
1.科技支撐取得新突破,集聚創新資源能力顯著提升。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以上,財政對科技投入增幅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全社會研發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2.65%,企業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比重達3%以上,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主動力。擁有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350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000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50名,萬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700人,萬人擁有高技能人才350人。全民科學素養水平明顯提高。
2.創新能力建設取得新突破,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度顯著提升。培育技術創新示範企業100家,各級企業技術中心、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00家以上,其中,新增國家級5個、省級30個。高新技術產品中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比重達65%以上。萬人專利申請量達30件。創建省級以上名牌300個、著名商標300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50%以上。濟南高新區等各類園區引領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龍頭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3.
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發展能力顯著提升。圍繞高端高質高效產業發展目標,打造生物、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特色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6500億元。以創新為驅動的產業體系基本形成,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3∶42∶55。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的比重達到60%。發揮省城區位優勢,引領和支持全省相關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4.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創新服務輻射能力顯著提升。建設2-3個國家級重大創新平台,建成各類生產力促進機構40個以上,實施標誌性產學研工程項目100個,新建產學研中試基地50處。創業投資和風險投融資機構達到10家以上,形成較為完善的創新融資體系。形成以省會都市圈為核心,輻射服務全省的“組織網路化、功能社會化、服務產業化”的創新服務網路。
5.創新機制環境取得新突破,示範帶動作用顯著提升。創新政策體系更加健全,創新決策機制和協調推進機制日益完善,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實際的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模式。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健全推進均等化長效機制。城市承載能力顯著增強,基本步入綠色城市、可持續城市與低碳城市發展道路。
二、主要工作與重點任務
(一)加強管理創新,最佳化創新發展環境。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強化政府在創新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進一步促進政府部門從科技資源配置的主體轉變為科技資源配置方式的制定者、配置過程的監督者、配置績效的評估者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深入推進行政審批、政府投資監管、國有資產監管等方面的制度改革,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切實將政府管理經濟社會行為納入依法運轉軌道。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充分發揮內部監督、新聞輿論監督和人民民眾監督作用,促進政府管理職能更好地適應創新型城市建設要求。
完善創新政策體系。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出台的關於推動自主創新的各項政策,加大創新政策導向作用,通過財政引導和產權激勵等政策,推動重點領域重大關鍵技術的研發。完善政府資源配置和公共服務向自主創新主體傾斜的配套制度。提高政府採購中創新產品和服務的比例,支持符合我市經濟發展方向,具有良好產業基礎和發展前景的科技成果產業化。
加強規劃引導。按照國家關於創新型試點城市發展戰略部署和濟南市科技創新實際,進一步明確城市創新發展的戰略定位,納入全市、縣(市)區“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加強規劃管理的統籌協調、執行和評估,提高規劃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健全以科學規劃引領科學發展的機制。
(二)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實現創新資源高效整合。建設山東省創新資源的集聚區、擴散區,通過省市共建、完善濟南都市圈技術轉移機制、加強區域間合作創新,促進創新資源的整合利用,發揮創新型城市試點的示範帶動作用。
1.充分發揮駐濟高校、科研機構的原始創新優勢和人才培育優勢,促進科技和人才等創新資源的高效整合。探索與高校、科研機構的新型合作模式,加快建立開放、流動、協作的知識創新體系。充分藉助山東省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合作平台,繼續加強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山東大學、省科學院、省農科院、省醫學科學院等院所的合作,重點針對我市優勢產業開展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究、套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套用研究。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扶持建設一批重點學科、科研基地,形成一批一流的科技團隊和學科帶頭人。進一步拓展大學科技園建設規模,促進產學研結合,使之成為高層次人才培養中心、創新人才集聚地和高技術研發基地。建設一批省、市重點實驗室,高起點引進3-5家國內頂尖的權威科研機構或一流的國際研發機構。採取多種形式鼓勵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科研人員與企業共享資源、合作研發,組建開放型或實體型創新研究機構和聯合開發機構,共同培養創新人才、進行高層學術交流、開展原始創新以及共性和關鍵性技術聯合攻關。
2.省市共建重大創新服務平台,為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建設山東信息通信技術研究院公共研發服務平台,以山東信息通信技術研究院為核心,形成功能完善的信息通信技術研發中心,搭建國內一流的技術創新支撐平台,推進科技創新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成為全國信息通信技術產業創新資源的重要承載地和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高速發展的“創新引擎”。滿足科技創新創業需求,營造良好創新環境,面向科研,面向企業,提供技術支撐、人才培訓、儀器設施共享服務。
建設山東省重大新藥創製平台。由山東大學聯合山東海洋大學、山東省藥科院、山東省醫科院、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省中藥研究院和濟南高新區共同承建,包括先導化合物發現最佳化單元平台等12個子平台。建成以濟南高新區為重點、技術鏈與產業化鏈相銜接、“一區六基地二十個示範企業”為主要內容、區域相對集中、服務能力完善、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現代新藥研究與成果轉化體系。將濟南高新區新藥孵化基地建設成為國內最主要的藥品研發成果轉化基地。3.進一步完善創新服務平台建設,為創新資源的集聚、擴散提供社會化、網路化服務。以完善技術轉移服務體系和服務支撐平台建設為重點,強化技術成果轉化的中間環節,提高轉化速度和轉化效益,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推動產學研合作創新。大力推動我市各類創新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紮實推進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平台建設。完善大型科學儀器公共服務平台的評價方式和運行機制,提高儀器設備的綜合利用效益和服務質量。
建立完善科技文獻資源共享服務系統平台。對科技文獻信息資源、網路資源、信息網路技術進行統一設計和建設,與國家、省形成科技文獻資源共享服務平台。建設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專項平台,完善智慧財產權信息利用服務系統、專利技術交易系統和智慧財產權專家諮詢系統。
切實加強科技創新創業孵化服務平台建設。按照發展形式多樣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管理服務網路化的總體要求,培育一批專業性、綜合性孵化器。提升創業服務中心服務支撐功能,保證科技創業成功率,實現孵化功能和服務效能新突破。支持國內外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及其他投資主體創辦多元化科技企業孵化器,鼓勵創辦針對不同對象和不同行業的專業型科技企業孵化器,實現政府、高校、企業以及各類孵化器之間的互動式發展。
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服務平台建設。建立產學研“綠色通道”,與國內外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建立協作共建機制,支持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特色主導產業發展。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企業立足自身優勢,以引進高層次人才與核心技術、聯合開發產業化項目為重點,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科技創新載體,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積極做好國際科技合作平台建設。以重大科技合作項目為紐帶,以特色園區和留學生創業園為載體,建設一批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加強與國外大學、科研機構、企業集團在區域農業創新體系、現代農業、醫療衛生、信息技術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組建重點實驗室。加強中烏高科技合作園的建設,使其成為國際科技合作、科研成果孵化的重要平台與載體。
(三)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1.加快形成有利於企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機制、分配機制、融資機制,促進企業真正成為研究開發投入、技術創新活動和創新成果套用的主體。加快發展重汽、浪潮、中創、二工具機、齊魯製藥、福瑞達、力諾、聖泉、九陽等一批自主創新骨幹企業,形成若干具有國內比較優勢和領先水平的名牌產品群,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2.發揮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資源優勢,提升企業技術研究水平。支持行業特色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強的大中型企業建設企業技術中心,與高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高層次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及產學研中試基地等技術研究開發機構。通過體制創新、吸納人才、完善激勵機制、加大投入等措施,提高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市場化水平。以行業協會為主,政府部門推動,建立若干為中小企業服務的行業技術創新中心,增強中小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密切跟蹤數控工具機及重型鍛壓設備、新材料技術、計算機軟體、醫藥化工、生物技術、新能源等重點技術領域的發展動態,培育50家以上企業成為國家級、省級專利試點企業。
3.深入實施“專利、品牌、商標、標準”四大戰略,推動企業核心競爭力升級。鼓勵和扶持龍頭企業通過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提升已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品牌檔次,將產業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培育一批具有專利權的核心技術,加速專利技術產業化。以增強企業創造專利能力為主線,將專利工作貫穿於企業技術創新及生產經營全部環節。加強引進創新和集成創新,不斷增強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出能力。
4.加快科技園區建設,充分發揮創新載體功能。以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建設為契機,加快濟南高新區發展步伐。著力打造軟體、計算機、網路通訊、數字裝備等四大產業集群,形成“創新、產業、輻射、環境”四大高地,建成集創業孵化、風險投資、中介服務於一體的信息技術創業基地。推進齊魯軟體園、創業服務中心、留學生創業園、大學科技園、環保科技園、出口加工區等特色園區建設,增強科研服務、成果轉化、企業孵化和產業承載功能。加快濟南經濟開發區、明水經濟開發區、濟北經濟開發區等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產業承載能力,形成管理體制先進、產業結構合理、科技創新體系健全、區域功能清晰、支撐服務體系完善、能夠吸引更多創新型企業創業發展的集聚地和制高點。
(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現代產業體系。
1.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高新技術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為支柱的工業結構。立足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做大做強軟體服務業,以創建中國軟體名城為契機,加快建設軟體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軟體出口創新基地、國家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國家動漫產業發展基地,培育國內最具競爭優勢的特色軟體產業集群,加快軟體服務業服務化、網路化、高端化和國際化進程。重點發展基礎軟體、工業軟體、信息安全軟體等八大類軟體,實施“雙十”和“雙百”工程,推進四大平台建設,著力打造“一城五區”軟體服務業功能布局。大力發展信息裝備製造業,以浪潮等骨幹企業為龍頭,著力發展計算機設備製造業,力爭建成全國最大的伺服器及計算機外圍設備生產基地。加快12英寸積體電路生產線項目建設,推進濟南光電子產業園建設,加快網路設備、通訊設備、專用電子設備開發生產建設項目,逐步形成配套完善的生產協作體系。發展消費類電子產業,重點加快數位電視機頂盒、數字多媒體終端產業化進程,發展壯大智慧型家電產業。
新能源產業。加快新能源推廣利用步伐,突出發展太陽能利用產業,完善產業發展保障體系,走規模化、國際化和集群化發展路子。重點發展太陽能光熱產業、太陽能發電產業、生物質能產業、地熱風電裝備製造業。
生物醫藥產業。以國家規劃建設重大新藥創製平台為契機,加快建設產業發展聚集化、產業水平國際化的生物技術產業體系,充分發揮科技企業孵化器的資源整合優勢,加快發展化學藥物製造、生物製藥、生物醫學工程、綠色農用生物製品、生物服務六大產業。
高端裝備製造業。大力發展交通裝備製造業,加快實施龍頭企業帶動戰略,圍繞建設國內最大的重型汽車研發生產基地和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轎車、機車生產基地,堅持整車發展與零部件升級並舉,著力構建協作配套體系,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實施一批發動機、變速箱、驅動橋等關鍵總成以及高技術零部件配套項目。積極推動機械裝備製造產業,發揮核心企業龍頭帶動作用,擴大重點產品生產規模,強化行業資源整合,提高社會化協作配套程度,形成較為完備的機械裝備產業體系。實施大型數控工具機、鋼結構數控加工設備等一批生產項目,鞏固濟南市在全國鍛壓設備和數控壓力機方面位居首位的市場優勢。
2.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在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的同時,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拓展金融服務領域,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和條件,最佳化空間發展布局,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建立完善符合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具有高效服務功能的金融體系,大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打造“誠信濟南”品牌。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積極傳承歷史文化精髓,凝聚深厚文化積澱,整合文化資源,拓展產業領域,推進文化創新,建設精品工程,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文化傳媒網路,打造現代文化品牌,建設區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進一步推進物流園區建設,實施蓋家溝、擔山屯、郭店等三大物流園區和國際貨櫃分流中心,以及空港、邢村、桑梓店等4個物流中心的規劃建設和改造提升,強化物流平台支撐,完善現代物流體系,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建設面向全國的區域性物流中心。
3.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以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發展特色增效農業為目標,加強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高新技術研究,繼續實施“十、百、千”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工程,力爭在農業良種選育與繁育技術、綠色有機農業生產技術、農業信息技術、食品安全生產技術、農產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培育壯大一批農村科技型龍頭企業。按照省會城市需求特點,重點發展都市農業、生態農業、休閒觀光農業等新模式,推動星火產業帶、示範園區、品牌生產基地和農產品物流中心建設。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大幅度提高節水灌溉水平。推進生態村建設,推廣太陽能、風能、沼氣綜合利用。
4.發展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建立強有力的保障和支撐體系,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逐步改變粗放型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形成企業和社會自覺節約資源的長效機制,以資源的有效利用促進全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低碳城市發展目標。加強對高耗能行業和重點用能單位的管理,推廣套用節能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積極擴大清潔能源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套用範圍,合理規劃城市交通運輸發展模式,提高綜合交通運輸系統效率。鼓勵套用節能材料和節能技術,加快建築節能一體化進程。強化城市計畫用水,大力推廣節水保泉、水體控制和治理技術,推進城市供水和污水處理市場化。加快高耗水行業節水技術改造,大力推廣套用農業節水。發展城市污水治理成套設備、脫硫除塵成套設備、秸稈氣化成套設備、廢塑膠綜合利用設備等環保設備製造,搞好環保工程及技術開發服務和資源綜合利用。5.依靠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工業。圍繞新型工業強市戰略,完善技術支撐體系、套用示範體系和中介服務體系,突出抓好汽車、鋼鐵、石化、機械裝備、建材、食品藥品等重點行業的改造,推進濟鋼、重汽、濟柴、煉油、二工具機等一批重大信息化建設項目,促進企業提升經濟效益、生產能力、管理水平、創新能力和產品市場占有率。建立以軟體企業和大型企業研發中心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支撐體系。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和套用技術,提高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工業的技術水平。
(五)加快建設數位化城市,提升城市管理現代化水平。
1.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寬頻、移動高速、多媒體城域網,形成覆蓋全市城鄉、具有國內先進水平、適應經濟社會信息化發展需要的“信息高速公路”體系。圍繞城市綜合體建設,加快信息基礎設施配套,建立健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協調處理機制,推進光纖管道、通信鐵塔等基礎設施集約化套用。加快下一代網際網路和精品寬頻網路建設,提高網路承載能力,提升網際網路接入頻寬標準。基本建成基站布局科學、通信覆蓋全面,服務水平領先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制定“無線城市”建設規劃、技術標準及套用扶持政策,統籌建設與第三代移動通信和固定通信網相補充的寬頻無線網路,推廣無線寬頻新技術和新業務套用。
2.推進數位化城市建設。以信息化為載體,全面推進城市現代化管理與技術創新,帶動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各類資源最佳化配置,實現城市管理現代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大力推進政府行政管理、公眾服務和教育、醫療與公益性服務的信息化進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管理技術提高交通運輸、商品流通、信息服務、金融保險等產業的科技含量和社會效益,提升社會信息化及電子商務套用水平。加快交通信息通訊、網路、自動控制、交通工程等技術研究,構建高效的智慧型交通系統。
3.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推進城市管理的法制化、規範化、科學化,加強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加強市容市貌管理,改善城鄉整體面貌,推進城市維護體制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建設城市公共安全應急指揮系統,高標準建設和改造防汛、消防、人防、氣象、防震等設施,完善防災減災規劃和應急預案,全面建立起由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救災指揮系統、減災行動系統組成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提高處置突發性事件能力,維護城市安全運行,為創新型城市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六)加快社會事業創新,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1.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加大對公共服務的投入,確立以保障基本公共服務為重點的公共財政體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高供給能力和供給水平。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2.建立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長效機制。研究制定適合我市實際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規劃體系。明確基本公共服務的門類、結構和重點,建立重點突出、門類齊全、比較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制定動態的基本公共服務標準,落實公共服務責任。制定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並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總體要求相銜接、相適應,分階段、有重點、按步驟地予以實施。
3.創造宜居宜業的城市發展環境。從打造城市現代特色、宜居特色、自然特色、生態特色、歷史文化特色入手,實施城市綜合體建設、新區建設、暢通建設、設施建設、特色建設和居住提升、生態提升、管理提升等八大工程,力爭到2015年建設成為全國最具魅力特色的宜居宜業城市之一。
(七)實施創新人才戰略,健全人才支撐體系。
1.培養造就高素質創新人才。加強創新人才的開發和培養,完善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按照經濟和社會長遠發展以及創新型城市建設的需要,大力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工程、“泉城學者”建設工程、泉城企業家培養提升工程、高技能人才提升工程、社會工作人才發展工程、創業人才扶持工程、“濟南名士”打造工程、泉城人才環境最佳化工程、創新團隊建設工程、現代農業人才開發工程等10項重大人才工程,著力最佳化人才發展環境,以培養創新能力和弘揚科學精神為核心,充分發揮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2.引進吸納高層次創新人才。加大高層次創新人才引進力度,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和留學人員來濟創業。在科研創新領域,重點支持引進兩院院士、國家級實驗室和重點學科負責人和泰山學者、重大科研或工程項目主持人、博士生導師等領軍人物,以及具有才幹的留學人員和原創能力的學術帶頭人。廣泛吸納各類優秀人才,匯聚一批在國內外具有學術技術領先水平的專家學者和全市各行各業的專業技術骨幹,占據人才制高點,更好地為省會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3.營造有利於人才輩出的良好環境。建立科學的創新人才使用機制、管理制度,不斷激發人才的創業熱情和創新活力。繼續改革和完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消除人才流動的體制障礙,引導科技人才向關鍵行業、重點企業、科研和生產一線集聚。加快創新人才市場服務體系建設,建立統一的人才基礎信息庫,促進各類創新人才互動合作,逐步形成覆蓋全市、輻射周邊的創新人才市場網路。
(八)營造創新文化氛圍,提高全民創新意識。樹立創新發展觀念。按照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總體要求,把發展觀念統一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統一到指導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實踐上來,進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強化搶抓機遇、奮發有為意識,開拓創新、勇於突破意識,跨越發展、爭創一流意識,科學務實、精緻高效意識,努力使思想境界與創新發展的要求相符合,與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目標相一致。大力培育創新文化,倡導勇於創新、開放包容的創新文化,培育寬容失敗、敢冒風險的創新理念,培育尊重個性、支持冒尖的創新意識,培育敢為人先、敢於冒險的創新品質,形成理解創新、支持創新、參與創新的良好風尚。搞好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引導全社會樹立創新光榮的價值觀,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激勵社會各界共同投身於創新型城市建設事業。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創新工作機制。調整充實市創新型城市建設推進委員會成員,指導協調、督查落實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各項職能。各縣(市)區政府及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建立相應組織協調機制,具體負責本區域、本部門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納入重要工作日程,統籌安排,全面推進。
(二)強化工作調度,密切協調配合。加強與科技部、省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適時調度工作進度,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共同推進試點工作。各級各部門結合各自發展環境和優勢,選準創新工作切入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對涉及多個部門的工作,要加強整體聯動,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共同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強大合力。
(三)建立考評機制,加強督導檢查。明確各級各部門在建設創新型城市過程中的工作目標和責任,推動其紮實有效地做好各項工作,確保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有計畫、有步驟地全面推進。加強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管理,強化考核監督,形成良好的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管理機制。
(四)加快投融資體系建設,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將科技投入作為預算保障的重點,逐步提高財政對科技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保證科技經費的增長幅度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在現有創新型城市建設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圍繞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要求,加大專項資金和配套資金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資金髮放、使用、監管、效果評價辦法,提高資金保障程度和使用效益。加強創業投資和風險投資體系建設,鼓勵和引導金融資本、民間資本進入高新技術投資領域,逐步完善激勵政策體系,通過多種政策手段,降低科技投入風險,激勵企業、個人和科技風險投資機構不斷增加投入,提高投資回報率。加強與金融機構、擔保公司的聯繫溝通,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向高新技術產業。鼓勵支持企業在國內外以債券、股票等形式吸納社會資金,逐步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融資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