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書院(廣東梅州古代書院)

濂溪書院(廣東梅州古代書院)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濂溪書院,又名周溪書院,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城郊外東北部周溪河畔,為明代程鄉縣縣令劉彬於明弘治二年(1489)創建,是紀念北宋著名思想家、理學創始人周敦頤(號濂溪)而設的書院,也是明清梅州生員、學子的講學讀書之所。濂溪書院在明末清初因戰亂荒廢,清康熙十二年,程鄉知縣王仕雲修復舊觀,書院一直沿用到清中葉才荒廢。2021年,梅江區紀委監委結合梅江十里梅花長廊規劃建設,重建濂溪書院,打造梅江特色廉政文化主題基地,而這也是廣東省第一所由官方重建的濂溪書院。

濂溪書院占地面積約750平方米,布局為一中廳、兩迴廊、前後門、三面圍欄。布展內容包括周敦頤與濂溪書院的由來變遷、中國古代監察制度、歷史上梅江區籍監察官員代表的事跡等內容。與周溪河流域人居環境、客家人文歷史等相融相合,將廉政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濂溪書院
  • 地理位置:廣東省梅州市梅城
  • 建立時間明代弘治二年(1489) 
  • 建設者:劉彬(明代程鄉縣縣令) 
簡介,歷史沿革,重建,古代詩詞,

簡介

濂溪書院占地面積約750平方米,布局為一中廳、兩迴廊、前後門、三面圍欄。布展內容分為四個部分:一是周敦頤與濂溪書院的由來變遷;二是劉元城與梅城書院的歷史;三是中國古代監察制度;四是歷史上的梅江區籍監察官員代表的事跡。

歷史沿革

周溪河上之所以橫跨一座濂溪橋,因為當地也曾有過一間濂溪書院。據史書,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周敦頤任廣南東路轉運判官,熙寧三年(1070),擢升為提點刑獄。現在留存的梅州地方史志沒有明確記載周敦頤來過梅州,原因之一是北宋中葉以前梅州地方史料的失傳。如《康熙程鄉縣誌》的《職官年表》對梅州知州的記錄,上限是元祐年間(1086-1094)的揭陽進士陳希伋,已在周敦頤任職廣東的時間以後。在粵期間,周敦頤深入巡視過惠州、連州、端州、德慶府、東莞和其他數郡,巡視所管轄的地區不怕勞苦,周敦頤來過梅州的可能性極大。後人為紀念這位思想家,把這梅城附近的一條小溪命名為周溪,與梅江程江並列,代代口頭流傳。
明孝宗弘治年間,江西永豐籍進士劉彬擔任程鄉知縣,基於他對周敦頤道德學問、思想精深的仰慕,更基於周敦頤與梅州的歷史淵源,決定在周溪河畔建立濂溪書院。他在今盤龍岃東北的一個狀如片月的地方——曲池,築堂池上,書院前的照壁上畫一太極圖,二進為講堂,左右為樓,外邊挖兩座石欄水井,名叫“天泉”,門外東側有雲步橋,橋北有雲洞,作雲谷堂。劉彬又派下屬前往禮拜當時的廣東大儒陳白沙(獻章),陳白沙是廣東新會人,以提出心學聞名於中國思想史,他聽到當時的程鄉如此禮崇周敦頤,非常高興,慨然命筆,寫下《程鄉縣社學記》,對程鄉的社學尤其是作為北社學的濂溪書院大加讚譽。
到了清代中葉,原來的濂溪書院演變成北社學的建築遺址,已經在風雨中飄搖。李繡子翰林擔心濂溪書院傳承的風雅韻致,隨著書院的荒廢而流失,但現代在濂溪書院舊址對岸的天字岃上,在周溪河畔的饒公橋旁,承載著梅州近現代文化教育旗幟的高等學府陸續誕生。

重建

濂溪書院重新修建後,在饒公橋至梅江出口段以點帶線設定廉石、廉刻景觀,融廉入景、以景顯廉,與周溪河流域人居環境、客家人文歷史及攀桂坊人文資源等相融相合,將廉政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為十里梅花長廊增添一道亮麗的廉政風景線。
濂溪書院治學思想涵育了梅江人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人格秉性。2021年以來,梅江區委、區政府結合梅江十里梅花長廊規劃建設,在周溪河畔重建濂溪書院,打造梅江特色廉政文化主題基地,這也是廣東省第一所由官方重建的濂溪書院。
2021年9月25日,梅江區濂溪書院暨區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啟用儀式在梅江區金山街道周溪村舉行。

古代詩詞

明末翰林李士淳(二何)曾以詩為證:
水抱周溪為建橋,
登瀛早取姓名標。
派來濂洛淵源遠,
秀拱花洲采色饒。
先哲曾拈無極秘,
平川豫播狀元謠。
期將忠孝酬廷獻,
溫飽何庸負立朝。
這首詩說明狀元橋下的周溪,是為紀念周敦頤而取名的,通過他和他的弟子程顥、程頤的思想文化傳播,讓嶺東的梅州文運開發也受到影響。於是周溪與梅江的交匯地,衍生了“預播狀元謠”的讖語。
濂溪書院在歷史的風雨中淡去,但濂溪橋卻依然屹立在周溪,也是目前周溪河上的幾個古老石拱橋中仍舊發揮重要交通功用的橋樑。
生長於周溪河畔的翰林詩人李黼平曾有詩描繪濂溪(周溪)書院:
劉侯昔講學,游息傳茲地。
因山展翠屏,疊石鋪碧砌。
諸生守錦蕞,習禮以時至。
溪聲當窗落,清流洗胸次。
家通鄭玄經,人識揚雄字。
我來已陳跡,雲物邈殊異。
風輕鬆濤作,日暖柳花墜。
剜蘚讀舊碑,空留白沙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