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培養基

澱粉培養基是由牛肉膏、蛋白腖、氯化鈉、可溶性澱粉、水、瓊脂等製作而成的實驗器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澱粉培養基
  • 主料:牛肉膏、蛋白腖、氯化鈉
  • 做法:高溫滅菌篩選
  • 作用:篩選澱粉酶
成分,製法及作用,實驗步驟,

成分

牛肉膏 0.5g
蛋白腖 1g
氯化鈉 0.5g
可溶性澱粉 0.2g
水 100mL
pH   7.0~7.2
瓊脂 2g
滅菌 115℃,0.1Mpa,20min

製法及作用

高溫滅菌後倒平板。
篩選澱粉酶產生菌時
取0.02mol/l碘液或盧戈氏碘液滴加在澱粉平板中菌落周圍,觀察形成透明圈的結果

實驗步驟

以18~24h的純培養物,點接於澱粉瓊脂平板(一個平板可分區接種)或直接移種於澱粉肉湯中,於36±1℃培養24~48h,或於20℃培養5天。然後將碘試劑直接滴浸於培養表面,若為液體培養物,則加數滴碘試劑於試管中。立即檢視結果,陽性反應(澱粉被分解)為瓊脂培養基呈深藍色、菌落或培養物周圍出現無色透明圈、或肉湯顏色無變化。陰性反應則無透明圈或肉湯呈深藍色。
澱粉水解系逐步進行的過程,因而試驗結果與菌種產生澱粉酶的能力、培養時間,培養基含有澱粉量和pH等均有一定關係。培養基pH必須為中性或微酸性,以pH7.2最適。澱粉瓊脂平板不宜保存於冰櫃,因而以臨用時製備為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