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底松》是白居易於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所作。白居易時任左拾遺,為報答憲宗知遇之恩盡言官之責,作大量諷喻詩,希望憲宗補察時政。《澗底松》便是其中一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澗底松
- 創作年代:元和四年(809)
- 文學體裁:諷喻詩
- 作者:白居易
作品原文,詞句注釋,作品鑑賞,
作品原文
念寒雋也
有松百尺大十圍,坐在澗底寒且卑。
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
誰喻蒼蒼造物意,但與乏材不與地。
貂蟬與牛衣,高下雖有殊。
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
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歷歷天上種白榆。
詞句注釋
1.度:度量
2.蒼蒼:深清色,此指天
3.歷歷:分明的樣子
4.白榆:星名,這裡把白榆當作榆樹。
作品鑑賞
《澗底松》就是這一時期所作的諷諭詩中五十首新樂府中的一篇。
“百丈澗底死,寸莖山上春”,何等沉痛!與左思詩相比,雖含蓄不及左而憤慨切直實有過之。然而白居易仍覺不盡意,又直以《澗底松》為題,寫了這首政治諷刺詩。
詩共十六句。前六句詠澗底松,後十句緊扣澗底松抒寫感慨。
“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首句點明所詠之物及其特徵。“百尺”,虛寫、極言其高;“十圍”,以誇張渲染其粗,說明松材之良可用。次句寫松的生長環境:“寒且卑”。氣候寒而地勢低。兩句雖十四字,卻起得簡潔明快,緊緊扣住了“澗底松”三字。
“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寫因澗深山險人跡罕至,澗底松老死也不遇良工為之量材而用。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帝王的高堂缺少棟樑之材,這裡需要那裡期待卻互不相知。
首句已經點明良木,這裡用“彼有”一詞,自然意脈貫通。
以上為第一層,詠嘆澗底松的不遇。
“貂蟬與牛衣,高下雖有殊;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這幾句承前生髮,最為警策。尤其是後兩句,以對句出之,其中“未必”一詞,出語活脫,闡明事理未加絕對化,頗具一種深刻的哲理和樸素的辯證觀點,是對儒家一貫鼓吹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的大膽否定。詩人當時身為朝廷命官,竟然發此宏論,實在難能可貴。
結句:“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歷歷天上種白榆”。“珊瑚”,熱帶海生物,骨骼相連,形如樹枝,故又名珊瑚樹。“歷歷”句:古樂府有“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的詩句。“歷歷”,形象分明可數。古樂府中的“白榆”原指星星,這裡借星指榆樹。平凡的榆樹又豈能與珍貴的珊瑚樹相比。但是榆樹卻高植上天,珊瑚卻沉生海底。足見高者不一定賢,下者不一定愚。結尾兩句以比喻兼對比的修辭方式,對“高者未必賢”二句作進一步的形象補敘。有了這兩句,詩意更加雋永,耐人回味。
以上為第二層,詩意又宕開一步,從澗底松不幸遭際的特指進而轉入對某種現象的泛指,使題旨更加顯豁和深化。
白居易的這首《澗底松》意蘊豐富。詩人原附有題注云:“念寒亻雋也”。“亻雋”,通俊。寒俊,指的是出身寒微而才能傑出的人。可見,本詩是詩人為寒俊鳴不平之作。唐時雖以科舉取士,較之西晉時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有所改進,但真正有才識的讀書人,若無達官顯宦薦引,也往往被委棄不用,默默無聞。這種不合理的社會現象相當普遍。於是詩人“緣事而發”,“比擬恰合”(《唐宋詩醇》評語)地抓住了澗底松既寒且卑和“ 老死不逢工度之”,諷喻和針砭這種不平的現象,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的。
後來,白居易又在和元稹《松樹》詩中表明了他的意願。他希望澗底松都能成為“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陽。森聳上參天,柯條百尺長”;同時他為才士呼籲“尚可以斧斤,伐之為棟樑”;更替忠貞的“松樹”道出了平生之志:“殺身獲其所,為君構明堂。”
一片憐才惜才之意,憂國憂民之心,畢見於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