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潮州民居
- 地區:潮汕地區
- 特點:坐北朝南,注重採光
- 樣式:“四馬拖車”等
為何叫潮州民居,潮州民居有何樣式,四點金,下山虎,四馬拖車,《易經》風水與家居住宅環境,潮州民居的格局特點,潮州民居有何風格特色與傳承,保留古制 形式趨同,恪守禮制,重視教育,講究實用,突出兼容,輕巧通透,工藝精緻與傳承,建造“潮州民居”有何程式?,選擇風水,破土動工,上樑入宅,“潮州民居”體現了什麼潮州文化?,風水文化在潮州民居的體現,迎合安居樂業的心理需要的設計,家族觀念在房屋格局的體現,家居裝飾及其所體現的內涵,現存哪些“潮州民居”代表作?,許駙馬府的宋代風格,許駙馬府,陳慈黌舊居,
為何叫潮州民居
中國地大物博,地方建築燦若星河,各具特色,潮州民居便是這其中的一朵奇葩。潮州民居融匯千百年來潮州人的智慧,如同山西平窯民屋的粗獷,瑤寨吊腳樓的野趣,江南徽屋的雅致,蘇州園林的自然一樣,潮州民居也擁有自己的獨特的文化內涵。
潮汕農村,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帶,經濟比較發達,許多望族多聚居在這些地方,舊縣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況。因此,城鄉居民均有濃厚的氏族觀念,體現在聚落建築就是以姓氏宗祠為中心的圍寨格局。清府縣誌載:“望族建設屋廬,必建家廟,尤加壯麗。”“雕樑畫棟,池台竹樹,必極工巧。大宗小宗,競建祠堂,爭夸壯麗,不惜貲費。”潮州農村多聚族而居,而整個村寨,都依其宗族觀念、風水觀念、生產生活、防禦功能以及某些美學觀念來建設,因此潮州民居的大格局便是獨特的理想風水人居環境。同時潮州民居直接地將大自然因素所謂“天時、地氣、順風”溶入建築中,體現出人天和諧的統一境界和高尚心靈意境。
潮州民居的建築方位一般是取朝南偏東的,以南為主。這樣一來,冬天可擋住嚴寒的北風,夏天則可以接受涼快的南風。
民間有時也稱“潮汕民居”,但學術上統稱為“潮州民居”,這也是正規的叫法。
潮州民居有何樣式
四點金
“四點金”是潮州風俗的獨特建築,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間其形如“金”字的房間壓角而得名。在舊時只有富達的家庭才能建造。“四點金”的建築格局跟北京的四合院有點像。外圍一般有圍牆,圍牆內打陽埕,鑿水井;大門左右兩側有“壁肚”;一進大門就是前廳,兩邊的房間叫前房;進去就是空曠的天井,兩邊各有一間房,一間作為廚房,稱為“八尺房”。另一間作為柴草房,一般稱為“厝手房”;天井後面就是後廳,也稱大廳,是祭祖的地方,兩邊各有一個大房,是長輩居住的臥室,如果小輩住進去就是大不敬。所以潮州方言說“細仔弟住厝耳”。
“四點金”一般對外不開窗,窗只開向內庭。這是因為“凡屋以天井為財祿,以面前屋為案山。天井闊狹得中,聚財”(《陽宅撮要》)。“財氣”從大門或從上天降臨積聚於天井後,再通過各房門窗“吸”進屋裡,若對外開窗就是葫蘆漏氣,“財氣”外泄。
“四點金”的構式建築還有許多種。只有前後四個正房,沒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廳齊向天井的,稱“四廳會”;前後房都帶“厝手房”和“八尺房”的,變八房為十室的稱為“四噴水”。如果在“四點金”外圍建一圈房屋,就叫做“四點金加厝包”。
下山虎
“下山虎”的建築在粵東地區農村較為普遍,又稱為“爬獅”。顧名思義,“下山虎”的開頭真有點如下山虎又似爬行之獅。建築格局比“四點金”簡單,比它少了兩個前房,其餘的基本一樣。“下山虎”因為出入門路不同,因此有開正門和邊門的區別。通常中間不開門,而是兩邊開門,兩邊的門又稱為“龍虎門”,也既有開正門而不開邊門的。“下山虎”形制十分古老,在廣州出土的漢代明器和北京故宮博物館藏的傳為隋代展子虔所作的《遊春圖》中可見其前身,其格局與雲南白族“一顆印”住宅也頗為相似。
過去的民居,大多是一家一戶住的。隨著社會人口的發展和增加,一家一戶住的形式漸漸被人們打破。一個民居往往住著三、四戶人家。這樣的住宅,雖然住起來有些擁擠、雜亂,但是非常適合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往。平整光滑的大理石鋪就了天井,所有的房門之上亦繪有壁畫,這些壁畫的內容不同於“門樓肚”上的花花草草,而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戲劇故事、神話傳說,如“穆桂英掛帥”、“仙姬送子”、“郭子儀得寶”等等,正廳牆上則有一幅長壁畫,多為“十仙賀壽圖”,皆取吉祥之意。還有紅色的檀木,藍色的櫞子(合稱為“紅桁藍桷”),這些豐富多彩的繪畫使得“下山虎”成為一座真正的畫苑,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有無處不在的藝術可欣賞。
四馬拖車
“四馬拖車”也稱“三落二火巷一後包”,是“四點金”的複雜化。
“四馬拖車”整個建築的各個部分都有它特殊的功能。頭進的“反照”是為了遮擋路人和客人的視線,不致使屋裡一覽無遺。通廊是主人和來訪客人停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南北廳是平時接待客人用的,而長輩們重要的會見和議事則在二進和三進的大廳進行。三進的大廳還設定祖龕供奉祖宗靈位。逢年過節、祖宗忌辰、家人要出國,就要開龕門祭拜抑或向祖宗“告別”;家人做了傷風敗俗的事要繩之以家法,也要開龕焚香,讓他在祖宗面前請罪。後庫則是供辦喪事時停放棺柩的地方。主體建築的大房由長輩居住,最高長輩一般住在三進的房子,其它房間由小輩居住。磨房、廚房、浴室、廁所等生活用房都集中在左邊的火巷。家中遇上辦喜事,則各進大廳的禪門洞開。辦喪事時更為隆重,不單要卸下“反照”,還要卸下各進的禪門。所有天井架上地板,天井的上空撐起帳篷。這樣一來,一、二、三進形成了一個寬敞的大空間,便於進行各種活動。總的來說,主體建築前低後高,每進遞增三級石階,這樣便於突出主要廳堂,更重要的是為了不讓前進遮住後進,保證後進的採光。後包是為了保護主體建築和防盜而設。當然,像這樣大規模的房屋,一般人家是無緣問津的。現存較完整的“四馬拖車”,可在澄海縣隆都鎮的“慈黌爺故居”及普寧市洪陽鎮的清提督府“德安里”看到。
《易經》風水與家居住宅環境
《易經》風水與家居住宅環境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羅氏風水家羅楷指出,現代住宅多以層疊式商品房為主,每套房子的布局幾乎都是開發商既定的,如果想作一點調整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有的房子風水不好,但人們往往難以覺察,幾年下來家裡就會發生巨變,有的發生了車禍,有的生了大病,有的破了大財,有的夫妻分離,有的吃上了官司,所以,搬家後一般三五年內,家中如有重大的凶事發生,或者有生病卻查不出原因之類情況,不仿找找你家的家居住宅風水是不是存在著問題。
《易經》風水與家居住宅環境(一) 當自己選擇買房位置時,如果不是特別的需要,建議您不要在立交橋旁邊買房子。我們可以客觀的分析一下,在立交橋旁邊買房子一般都是交通不方便的,因為立交橋和鐵路旁往往道路縱橫車輛往來頻繁,容易發生阻車和交通事故(血光加口舌官司,醫院和法院同時發生關係);同時,高速行駛的車輛會產生噪音和螺旋氣流,粉塵夾雜著地面上的細菌及其有害物質很容易進入住宅,大大增加了患病機率,產生的噪聲使人很難進入深度睡眠,對人的身心健康會產生十分不利影響。住在這樣的地方容易得神經衰弱,腸胃疾病,肺、支氣管疾病,易發生腦中風、流產、意外傷害等。從風水上來講,立交橋和鐵路旁的住宅普遍帶有煞氣,典型的就是音煞和沖煞,“氣場”極不穩定,所以在這種環境中生存必定是有損於身心健康,難免久則成凶。
《易經》風水與家居住宅環境(二) 現代社會通訊業十分發達,發射塔隨處可見,信號塔的發射功率很強,有的發射功率很小還可以。變壓器和高壓電線在強電流通過程中會產生強大的電磁場,這些電磁波容、電磁場很容易引起失眠、免疫機能下降。煙囪則是顯而易見,排放有害物質污染空氣。在這種環境下居住易患皮膚病、白血病、精神分裂症,嚴重的還會引起類似癌症之類的其它惡性疾病,特別是煙囪、高壓電線桿和信號塔正對於大門,且距離很近,煞氣尤盛,這種情形除易發生上述問題外還會引起血光之災。風水上稱之為:“門前立桿,必出凶災”。一般住宅距離大型鐵塔、電線桿等凶煞至少在300米以上,否則還是早日搬遷為妙,以免發生不測。
《易經》風水與家居住宅環境(三) 一般來說,經濟發達的成市必有大江大河流經,風水上有:“山管人丁,水管財”之說。人類用所謂的智慧或科技攔江築壩,防洪蓄水;移山填海,建造高樓。從經濟發展與生存環境方面來看確實是無可非議,但從古代風水學來看則不以其然,其一,風水的根本法則是順應自然、利用自然,而不是改變自然,大規模的改造就是破壞自然。其二風水的其本原理是力求(陰陽)平衡,而大規模改變自然環境必定會打破自然界的平衡,其後果是無法想像的。築壩形成的瀑布、大堤、高山陡坡附近,以及前無摭攔(無案山)的海邊建造房子,近山近水看似環境優美,但卻是危機四伏。此類環境一但遭遇惡劣氣象或自然災害,危害首當其衝,風險巨大;如汶川地震,泰國海嘯,山體滑坡等等,已經很好的說明問題了。此外,近水必是濕度大,細菌蚊蠅之類易生,大的流水聲在風水上會有口舌官司之應,山高坡陡之地則必帶煞,故此類凶地宜避之。
《易經》風水與家居住宅環境(四) 火葬場、公墓、屠宰場與死亡有關,發出的往往是悲痛的信號,這種無形之氣在風水上統稱為陰氣,醫院也是如此,醫院和屠宰場還會產生大量的細菌、病毒之類,在這種環境中居住風險可想而知。現代社會汽車多了,加油站也多了,也許有人認為與加油站相鄰加油就比較方便,故而選擇離加油站較近的位置居住。其實油裡面含有大量的有害物體,比如鉛等,對健康危害極大;另外加油站旁邊的車輛停泊和啟動噪音非常大,噪音也是風水學上的煞氣。同樣,國家行政執法機關執撐生殺大權,如處決罪犯的公檢法部門,這些地方在風水上都是暗藏煞氣,所以此類環境也應儘可能遠離。
《易經》風水與家居住宅環境(五) 一條道路到盡頭之處風水上稱之為“路盡煞”,特別是深入市井村莊之中,又無其它旁通之路煞氣尤盛;而高樓的頂樓與路盡煞是異曲同工,氣場上升至頂端已經無處可走,便形成“灌頂煞”。如果說路盡煞對人身體健康理論上尚不充分的話,灌頂之煞則十分明顯。首先是空氣對流將有害物質帶入並聚集於頂層,其次頂層大氣壓力相對較低,類似於高原環境,這兩種因素長期作用於人體的話,不對健康產生危害是不可能的,梁惟朝先生曾在寧波高層住宅頂層看到過一位三十幾歲的女士,她搬家還不到三年就患上了癌症,這不能說與住宅中的“灌頂煞”無任何關係。在大面積玻璃幕牆對面居住則容易產生“光煞”,也就是光污染。有時寬闊的水域也會形成光煞,長時間的接受光煞會對健康產生影響,容易患青光眼,眼睛脹痛,白內障、慢性結膜炎、角膜炎等,還會易患皮膚病,神經性疾病等。四面高牆圍困的環境風水上稱之為“落陷”,有“永無出頭之日”的寓意。可想而知,四面高牆圍困的環境通風自然很差,濁氣長年聚集於此,長期居住必對身體構成危害。
潮州民居的格局特點
潮州民居平面類型很多,最基本的形式是爬獅和四點金。爬獅在本地也稱拋獅、或下山虎、下雙虎,是一種三合院的形式。四點金是一種四合院形式。其他民居大多是以四點金作為基本單位加以組合發展而成的。四點金向橫發展的形式有五間過、七間過,向縱發展時為三座塔,也稱八廳相向、三壁連、四馬拖車等這些民居都是比較規整的。
從潮州民居的平面類型中,可以看出有下列幾個特點:
(1)平面緊湊、類型豐富、組合靈活。
潮州民居的平面,結合當地氣候炎熱潮濕的特點,採取密集布局的方式。它把建築集中起來加以組合,建築之間用天井相隔,而天井之間則用廳堂、或通道、或檐廊相連。平面組合很緊湊,它不象北方民居那樣作成大院子和分散式布局,而是較好地結合地區特點,並解決了通風、防熱、防曬、防雨、防風等問題。
潮州民居的平面布局,雖然基本單位都是爬獅和四點金,但它組合靈活。它可以組合中小型民居。既可以簡單組合,也可複合組成。
(2)外封閉、內開敞和密集、方形的平面布局形式。
封建社會由於宗法制度,民居有鮮明的階級性和封閉性,外牆森嚴,一般不開窗戶,但是,由於南方氣候的特點,人們又要求民居能夠通透涼快,因而形成了外封閉、內開敞的平面布局方式。在潮州民居中,為了取得內部的開敞,一般採用下列處理方法:
① 廳堂作成開敞式或半開敞式。
② 廳堂本身前後通暢。
③ 當廳堂朝向處於通風不利情況下,使廳堂開敞,以獲得良好通風條件,廳堂向前伸出,或向後延伸,或凸出南北廳,臨水,將廳堂延伸凸出水面等。
(3)庭院天井布置靈活、室內外空間緊密結合。
庭院天井是庭院和天井的統稱,面積大者稱為庭院,面積小者稱為天井,它有著通風、採光、排水、換氣、家庭副業,雜物使用和美化環境等作用,是民居平面布局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潮州民居中,庭院天井的布置很有特色,它不但布置靈活,而且與廳堂緊密結合,使室內外空間大成一片,共同形成本地民居通透開敞的布局。其基本經驗有:
① 庭院天井是根據它的功能要求和不同位置來決定它的形狀和大小。
② 室內外空間一氣呵成,緊密結合。
③ 利用廊亭豐富空間組合。
④ 運用綠化或鏤窗花牆,豐富室內外空間。
(4)庭院的朝向和廳堂、天井、通道相結合的通風系統。
潮汕地區緯度低,太陽高度角大,輻射熱量大,影響室內溫度的穩定。因此,如何採取防曬、遮陽、隔熱等措施是解決民居降溫的重要問題之一。
還有南方氣候濕度大,室內空氣悶熱,因此如何在室內加速散發輻射熱、散發人體皮膚熱,便於人體熱平衡,造成有利於居住舒適的條件,將是民居解決濕熱氣候的更為重要的問題,這就要求民居內部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
在民居中,要取得良好的自然通風效果,首先要有良好的朝向,以使取得引風條件。在朝向和引風條件已經具備的情況下,住宅內部通風效果將取決於平面布局。潮州民居在平面中採取了廳堂、天井與通道相結合的布局方式來組織自然通風,經調查,效果較好。
① 單天井通風,多見於小型民居中。
② 在大型民居中,則採用多天井通風方式。
綜上所述,由於環境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響,潮州庭院形成了獨特的格局特色。
潮州民居有何風格特色與傳承
潮州民居在早期較多地受到中原文化的滲透,後期較多地受到八閩、江西文化的浸潤和江南、廣府文化的影響,加上自身地域的自然、經濟、人文特徵,使之成為既是中華建築文化之一脈相承;又既有別於中原和北方民民居建築的凝重、鮮艷;又區別於江南民居建築的俊逸、清純,逐漸地形成自身的民居風格。
保留古制 形式趨同
潮汕開發遲於中原,而民間工匠的建築技術主要是靠師徒相承的私授形式。因此,在古代信息傳播遲慢的條件下,對中原的先進技術有著傳播過程之時差。一些珍存之民居在細部結構上至為難得地保留了前代的古制,一些幾經重修之民居因格守原則而較好地保留古制,如“斗栱之斗底皆刻皿板”,是見之中唐之前,遠者可溯至戰國時期(戰國時期中山國銅方案上的斗栱模型,斗底即刻有皿板),這種做法在中原地區宋代遺構已為鮮見,而在潮州民居中自宋至清如許駙馬府、猷巷黃府尚存此唐代之前古風。 自然環境與民系文化的同一性,使潮人的生活習慣與審美情趣具有許多共通點,反映於民居上就有風格的趨同性。同全國大部分民居建築一樣,潮州民居均恪守對稱的布局,它們都有明確的中軸線,以廳堂為中心組織空間,左右對稱、主次分明,規模大時則縱向延伸或橫向發展,規模更大時則多廳堂組合,或並列數條軸線,形成多院落組成的大型民居,因為帶有祭祖、敬神的功能,因而廳堂的中心地位在空間組合中處無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合院式民居的優點是有一個與外界隔離的內向院落小環境,它能滿足家庭生活的安寧、私密、倫理等方面的需求,因而成為全國大部分地區共同的住宅形式,潮州民居的大部分類型為這種形式。
恪守禮制,重視教育
慶《澄海縣誌》曰:“大宗小宗,競建祠堂,爭夸壯麗,不惜資費”因為宗祠是聯繫族人、舉行宗族活動之紐帶,也是衡量宗族實力之視窗。它在強化封建禮制上的作用與影響不言而喻。在民居中,禮制秩序對其建築格局和使用功能的影響也十分明顯,如百鳳朝陽式宅院、門廳會客、後廳設龕祭祖、中廳可行各種大禮;中廳西側大房,乃家長之居室,前院為客房,後院為內眷,火巷排屋則為族人、傭人之住所,這種格局,切實地體現了父權統治,男尊女卑、主僕有別的倫理秩序,即便是最基本的“下山虎”、“四點金”,上廳正屋,一定要高於下廳,大房的縱深長度也一定要超過下房,上下的尊卑等級絕不能越雷池半步。 在裝飾題材中,二十四孝、忠義戲曲故事、以及英雄神話故事、漁、耕、樵、讀等傳統題材使用頻率最高,學為民居之彩畫、木雕、石雕用於大門、閃門、隔斷等構件之上,這無不體現其建造者敦敦之教誨。 又“家有千金,必構書齋”(《周志》),簡單8個字刻畫出潮州文風之盛,從此更可看出潮人對教育重視之程度。
講究實用,突出兼容
潮汕地處亞熱帶,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境內河海交匯,雨水多、颱風多,洪患多,建築物須立足於實用、牢固上。又因潮汕森林資源不豐,故建築材料以石材、泥沙、貝灰為主,《周志》稱“民居輒用蜃灰和沙土築牆,地也如之,堅如金石。即遇颶風推撲、列火焚餘,而牆垣卓立無崩塌者”貝灰沙的廣泛套用,是潮州民居建築的一大特色。 潮州民居屋頂多採用硬山式,因為它所有的屋頂形式中有更好的搞風防火性能,而且出椽不長,不易受淋,為了防風,屋頂偏於平緩,又適當降低高度。檐口加封檐板以阻擋氣流進入;屋瓦鋪雙層,以利隔熱,瓦面交接處抺灰做成瓦壠,以增加屋面重量以及前述的輕巧造型、通透石雕、木雕構件等等無不體現潮州民居講究實用的特色。 至於突出兼容,明中葉以前,潮州民居建築多受八閩文化和中原文化輻射,此後由於潮商在江南一帶活動頻繁,則受到江南文化較大影響,近代則較早吸納了一些海外文化因素,正是這種海納百川式的兼容,才使潮州民居的不斷發展,顯得絢麗多彩又風格獨具,近代以來,海外的建材、模式以強勁的勢頭進入本土,許多民宅紛紛使用“紅毛灰”、玻璃、瓷磚、如蒪園之建玻璃廳(民諺有“起大厝,激玻璃”之句),澄海陳慈黌故居的拱門、檐梁內容中甚至用了英文字母,門窗飾件兼用嵌瓷與石膏構件、地板用馬賽克。順德居的書齋裝飾,以及遍處皆是的古城區沿街騎樓等……。但是這些居宅、園林的總體布局和外觀大都以潮州建築傳統風格為基調,反映了潮州文化強大的生命力和對外來文化的善於融合吸收的能力。
輕巧通透
輕巧通透是潮州民居的重要特色之一。
所謂輕巧,一是單體體量較小,普遍不及中原地區和江南地區民居建築的宏敞高大;二是外表視覺效果不及中原地區之威嚴,也不及江南地區之俊逸。無論是屋頂的曲線、檐角的舉翹、門面的布局、顏色的塗飾只要作一比較,就可以感受到潮州民居的特色。以色彩為例,北方喜上下均重彩,金碧輝煌,團花簇錦,顯得雍容華貴;江南喜用素色和黑色,顏色清純,與水鄉之環境協調。而潮州民居的色調較之偏灰濁,著重於屋脊、梁架、牆頭、檐下等重點部位加強裝飾,而這些裝飾構件往往同建築構件的實用功能有關。在潮州民居中,通常是灰麻石或灰面勒腳,貝灰牆面,灰瓦屋面,唯有屋脊和山牆、大門口才飾以較為鮮艷悅目的灰塑、嵌瓷、彩畫、木雕、石雕,在屋檐與屋面交界處常施以黑色邊線,畫上彩色(有的黑色)卷草、懸魚、夔紋,使輪廓醒目,在強烈的日光下,豐富了立面的變化,表現出傳統建築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所謂通透,是指建築從整體上注意透風,既有利於建築材料去潮防朽、延長壽命。更著眼於地處亞熱帶地區的潮州長夏無冬的自然氣候條件下,使居住活動舒適涼快。潮州民居注重整體環境設計達到室內降溫效應,形成一個適宜人居的冬暖夏涼的建築環境。為使空氣流通,採用前低後高,巷裡對直以兜風入室,此所謂之“露白”,加強了室內的穿堂風和足夠的日照。在民居向大型化組合發展的情況下,橫縱之間以火巷、屏風、槅扇等相隔,既通風、又防火、便交通、達到形式上的分隔。就是照壁、砌磚窗花、廳堂、門口採用的門罩、攔乾門、閃門、博古等空間分隔構件,都以不同材料做成通雕,以利空氣對流,達到分而不隔,更使石雕木雕等傳統工藝有用武之地。木結構多採用徹上露明造,讓所有之建築構件通風透氣,木材儘量外露以防白蟻、防腐朽,庭院內多為敞廳,門窗多朝天井,一般人的天井都設有花圃、水池、花木、蓮缸、四季常青、靜謐幽雅、更有利於調節室內溫度。這些都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潮州民居的通透特點。
工藝精緻與傳承
潮州民居重視裝飾,《周志》已經提到所謂“鳥革翬飛”“雕樑畫棟”都在讚美潮州民居裝飾的華美,特別是明清以後潮州民居建築進入了成熟時期,建築裝飾手法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其一是實用與藝術和諧結合;在關係到建築結構、特別是屋面上最顯眼部位,如屋脊、牆頭、不同牆面的轉角處、細部收口等部位,通過裝飾手法使之不至於單調,而且更加堅固。潮州乃多雨地區,對於屋面結合部的屋脊防漏要求很高,屋脊做得較大,在最為突出的屋脊飾以灰塑、嵌瓷、彩畫,不怕日曝雨灑,歷久如新,在大面積的外牆面牆上嵌以石雕、牆頭飾以彩畫,避免了單調的直角、豐富了立面,大中型祠堂採用穿斗式與抬梁式結合結構,多數採用徹上露明造以求建築空間敝大,同時在梁架、照壁、額坊、柱頭斗橫、雀替等部位精雕細琢,使這些舉目而可見、抬頭可見的部位給人以美的感受,為了防潮、防洪和防白蟻,潮州民居一般採用石構柱礎,而且比北方明顯更高,因而將柱礎雕刻成複雜的幾何形狀、造型飾樣幾乎逾百種,在家內一般追求良好的採光、通風、採用精緻的通雕屏風,隔扇,同時,潮州民居十分注重門面裝飾,集中對石柱、屋脊、外牆門框、匾額楹聯、檐頭、抱鼓石、石獅乃至門前之亭子、旗桿等均予以精美之裝飾,使建築物之門前徒增華貴之感。對於內部重要部位用器物如梁架,雀替以至神龕,更集中了裝飾之精華,使之光彩奪目。一般樑柱在潮汕稱之為“五臟內”,可見其在建築物內部之重要位置。
其二在裝飾題材廣泛,潮州民居的裝飾題材幾乎可說囊括傳統的民間題材,如歷史故事、神話、漁耕樵讀、戲劇題材、吉祥圖案、蟲魚鳥獸、亭台山水、以至名人名家詩書畫,同時善於表現地方特色,嶺南佳果等地方題材,晚期尚出現了一些西方花紋圖案。
其三、裝飾工藝豐富多彩,博採眾長以為我用,最突出的是石雕、木雕、灰塑、嵌瓷、琉璃、彩畫等工藝。
其四、精益求精的營造思想,豐富多彩的裝飾手法和裝飾內容使潮州藝人大顯身手、注入了競爭機制,使明末以後之潮州民居裝飾日顯細膩繁複。
五行山牆
山牆在潮汕地區也叫“厝角頭”,是當地民居中比較講究的部位。它結合五行之說,形成有地方特色的五行山牆,即金,木,水,火,土五種形式。這五式的形狀是根據堪輿學的山形之說而命名:“金形圓而足闊”,“木形圓而身直”,“水形平而生浪”,“火形尖而足闊”,“土形平兒體秀”。而這些山牆的選擇則是由風水先生們視環境來決定的,比如周圍的山形多為火形,則山牆面採用“水式”,取“水火相剋”之意。而一般的民居中忌諱使用“火式”山牆,而一般用在宗祠家廟,取家族興旺之意。此外,根據五種最基本的形式來變化,還會派生出其他形式,如“大幅水式”等。
山牆面的做法分為三線,三肚,下帶浮楚,即楚花。線指的是模線,窄的為線條,寬的為板線。板線之間劃分出來的部位叫做“肚”,也叫做“板肚”。“肚”根據題材的不同又可以分為“花鳥肚”,“山水肚”,“人物肚”。而牆頭正中下方成為“肚腰”,肚腰下面的花紋即使“楚花”。
山牆面的做法分為三線,三肚,下帶浮楚,即楚花。線指的是模線,窄的為線條,寬的為板線。板線之間劃分出來的部位叫做“肚”,也叫做“板肚”。“肚”根據題材的不同又可以分為“花鳥肚”,“山水肚”,“人物肚”。而牆頭正中下方成為“肚腰”,肚腰下面的花紋即使“楚花”。
現今潮汕內能完成既傳統又美輪美奐的古建築民居的只有位於廣東省揭東區隴上村的金石祖傳木雕精藝坊賴沛鈿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
起源由祖傳木雕精藝坊高祖賴茶天於清鹹豐初年開創,至今160年左右,幾經動亂,從未間斷。時賴茶天綽號蓋三陽,即海陽(潮安)、潮陽、揭陽。可見其技藝高超,現存世作品有福建省東山島關聖帝君廟木雕。曾祖賴榮林存世作品不詳。祖父賴源順存世作品有鳳塘鎮大埕三房祠木雕(現正在重修,木雕工作由祖傳木雕精藝坊創始人:賴沛鈿承接)。父親賴森河較有名氣的作品有汕頭媽嶼放雞山天后宮、蓬州所城天后宮的木雕和揭陽炮台關爺宮的龕、幾(皆為文保單位)。賴沛鈿完成的木雕作品文保單位的就有官塘宋祠(陳氏家廟)、蓬州翁萬達大司馬府、蓬州城隍廟、鷗汀許氏家廟(青磚祠)、潮州青龍古廟、南春路謝氏宗祠等。還有磷溪的劉刺史公祠、新加坡的修德善堂、眾弘善堂、廣東揭東區隴上村的“泰華祠” 等的木雕工程。工藝精緻,得到了優良的評價。
賴沛鈿自小生長在祖傳木雕世家,在家傳的木雕工藝氛圍中,耳濡目染,慢慢地對木雕工藝產生了一份熱愛。悄後跟隨父親賴森河學習,憑著自己對木雕藝術的執著追求和父親的精心傳授,刻苦學習,認真鑽研。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就能熟練掌握從木雕的選料到製作各種技巧。在36年的工作歷程中,在父親和五華仝仁的幫助下創作了一些木雕工藝作品,取得了一定成績。
從業三十幾年來,在每一道工序的學習都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很快地就能熟練掌握了修光、打坯等各種潮州金漆木雕藝術的手法和技巧。進而對木雕圖案設計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從1985年起從事學習汕頭何大盛大師的木雕圖案設計,能充分根據潮州金漆木雕的特點特性,設計出一批既能體現出潮州金漆木雕多層鏤空的特點,但又便於進刀、運刀;既疏密有致,又堅固耐久的木雕圖稿。在設計的過程中汲取前輩的精髓並融入自己的理念,逐漸提高自己的水平並形成自己的風格。受到了同行的一致讚許。
自1995年以來完成的木雕作品中“文保單位”的就有官塘宋祠(陳氏家廟)、蓬州翁萬達大司馬府、蓬州城隍廟、鷗汀許氏家廟(青磚祠)、潮州青龍古廟、南春路謝氏宗祠等。還有磷溪的劉刺史公祠、新加坡的修德善堂[5]、眾弘善堂、揭陽市揭東區隴上村的“泰華祠”等的木雕工程,得到了優良的評價。特別提到的是設計、創作的揭東區隴上村“泰華祠” 的木雕作品更是工藝精緻到了極點,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許。廣州陳家祠博物館館長李卓奇(國家級工藝大師評審) 先生只看了該祠堂的照片就讚嘆不已。
創作的木雕掛屏《梅蘭菊竹》在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創意獎” 金獎,《七子歸朝》和《喜上眉梢》分別獲得“廣東(潮州) 工藝美術精品展”金、銀獎。創作的鏤空蝦蟹簍也在該次展會榮獲金獎,創作的《仕、農、工、商·漁、樵、耕、讀》在“第十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榮獲金獎。並於2014年4月被聘為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木雕專業委員會委員,在2014年12月被評為市工藝美術師。於2015年4月被評為工藝美術大師
建造“潮州民居”有何程式?
選擇風水
舊時,在潮汕農村,人們對建造住宅十分講究。從選擇風水、動土建築、上樑落成到進宅居住,都有一系列的習俗活動。
在潮州人心目中,風水的好壞,關係到一家人的前途、命運、禍福、成敗。因此,選擇風水是建宅前的一件大事。“擇風水”主要是察看這地基有沒有“氣”。潮州風水學對於“氣”的重視,包含著一個科學道理。“氣”之說是從雲氣、水氣、煙氣以及人的呼吸之氣概括而來,與生命有很大關係。人體內之氣保持生機和力量,使身心得以持續的穩定,大地之氣維持萬物生長和代謝。故風水對“氣”才特別重視,引出“天氣”、“地氣”、“陰氣”、“陽氣”、“風氣”、“水氣”等說法,實質上是追求人身的小宇宙之“氣”與周圍環境的大自然宇宙之“氣”相協調、統一,以保證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平和,從而有能力獲得“滾滾財源”。因此,選擇風水時特別忌諱“死氣”、“煞氣”、“泄氣”、“漏氣”。
如何察看住宅的“氣”呢,主要在於察形:氣者,形之微;形者,氣之著。氣隱而難知,形顯而易見。地有吉氣,土隨而起,化形之著於外者也。氣吉,形必秀潤、特達、端莊;氣凶,形必粗頑、欹斜、破碎。這就將抽象的“氣”與自然環境的具體形態之間建立了溝通的橋樑。人要認真深入地觀察自然形態,便可知“氣”之吉凶順逆,從而推導宅的禍福,選出佳地來。
如何看形?潮州人通常會請專於此術的風水先生。其實,風水先生察看地形,也不外乎按照所謂的“地理五訣”━━龍、穴、砂、水向來看。“地理五訣”是風水先生選擇風水的理論要訣。其實就把自然環境歸納為龍、穴、砂、水四大類,根據這四大類本身的條件及其相互間的關係決定建築基址及位置方向。所以對這四大要素的考察和踏勘構成了風水活動的主要內容:宅址如果近山地,則要求這山勢飽滿而且平緩,不宜太過陡峭;如果近水,應該是有源之水,也不能徑直流去,這才能“聚財”。
破土動工
選好宅基後,要在上面砌一小神龕,置香案供土地伯公(土地神)。破土動工前,要舉行“許土”儀式:即用三牲或五牲,紙錢祭拜土地伯,祈求保佑。設定土地神位之後,從破土開始,就必須以簡單祭品(或糖果或餅乾)祭祀。
動土時忌挖到棺材、屍骨,因為如果挖到這些,意味著這地方曾經作為“陰宅”,惟恐其靈魂不散,有所騷擾。因此,每當碰上這種情況,就焚香燒紙錢,恭恭敬敬將其遷到別的地方,不可亂扔。
另外,禁忌挖到“太歲”,《論衡.難歲》對此已有過記述。按過去記載“太歲”主凶的書籍,以《續夷堅志》、《酉陽雜俎》描述最為繪聲繪色。元好問的《續夷堅志》載:許州人何信叔,他父親死了,找了一個地方埋葬。當他帶領僕人挖地時,挖出了一塊肉塊,如同面盆那么大。眾人十分恐慌,連忙又將它埋上。不久,何信叔就死了。再不久,他的妻子以及親屬一共死了十多人。認識的人都說這是他們衝撞上了太歲土。《酉陽雜俎.續集》卷二也載:墨縣一帶有一個叫王豐的,同他兄弟幾個人都不相信有“太歲”的說法,曾經在“太歲”的方位上挖坑,挖到一塊肉塊,大如斗,蠕蠕而動。於是王豐兄弟便將肉埋上,但怎么也埋不住,王豐等十分害怕。過了一夜,這肉塊居然塞滿了庭院。王豐兄弟以及家人在幾天內都得了暴病而死。
為了避邪祛災,人們除了設定土地神位外,還產生了一些禳解鎮邪的方法,就是我們常見的:在宅基地上樹立一塊“石敢當”的石碑。有時候整個村子也會樹石,這“石敢當”便常常設定在村落入口處,河邊或池塘邊,或者門前巷口,三叉路口的直衝處。
關於石敢當的來歷,有這么一個傳說:黃帝時代,蚩尤殘暴,頭角無人能敵,所向之物,玉石難存,黃帝屢遭慘敗。有一次蚩尤登上泰山,在泰山上自稱:天下誰敢當? 蚩尤的狂妄激怒了女媧,女媧遂投鍊石以制其暴。上面鐫“泰山石,敢當”,終致蚩尤潰敗。黃帝乃遍立“泰山石敢當”, 蚩尤每見此石,便畏懼而逃,後在涿鹿被擒,囚於北極。從此“泰山石敢當”便成了民間辟邪神石。又有一說源於周朝,石敢當即是神名“石將軍”。因姜子牙輔佐西岐文、武二王滅商紂有功,死後被謚封為“泰山━━石敢當”,其神權主執守鬼門關道。因東嶽泰山雄偉富有神氣,被視為具有無邊法力的神,能鎮壓任何厲鬼,此後便衍化為驅邪之神。又據《姓源珠璣》載:五代劉智遠的手下有一員猛將,叫做石敢當,生平逢凶化吉,禦侮防危,是一員福將。因此石敢當死後,後世人凡橋路衝要處,必刻石志書其姓名,以捍衛居民。因此後人有詩讚曰:“甲冑當年一武臣,鎮安天下護居民。捍衛道路三叉口,埋沒泥土百戰身。”
這些傳說被風水先生抓住,加以利用,於是就使這一塊石頭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魯班經》曰:“凡鑿石敢當,須擇冬至日後甲辰、丙辰、戊辰、庚辰、壬辰、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此十日乃龍虎日,用之吉。至除夕用生肉三片祭之,新正寅時立於門道,莫與外人見,凡有巷道來沖者,用此‘石敢當’”。
上樑入宅
新宅的建造過程中,如果要立門柱、上大梁,都必須在下面鋪上一塊紅布,包上幾枚銅錢。紅布用意在於辟邪,而錢幣則意味著招財進寶。
新屋落成後,在搬進去居住前必須舉行“淨油火”和“謝土”儀式。“淨油火”時,先用一口大鐵鍋煮沸一鍋花生油,由一人用鐵叉托起,一人端酒,進入房子正中,端酒者即噴酒下鍋,只見酒落火起,濃煙滾滾。淨油火的路線由上而下,先內後外,依次序進行。“淨油火”意在將屋裡的妖鬼驅逐出房子。因此,操持的人不能說話,不能中途停頓,屋裡淨畢之後,還要趕出屋外,並把油、酒倒掉,才算完畢。現時一般人家多燃放鞭炮,手持一大串長長的鞭炮,里里外外走遍,跟在拿鞭炮的人後面的另一個人,隨手將手中神符貼遍各門窗。
淨了油火,緊接著是“謝土”。分別在廳、房、廚等設定神位的地方擺開五牲設祭,並燃喜炮祭拜土地,答謝土地神功勞。祭畢,將五牲贈送工頭、師傅,“紅桃餜”分給泥瓦匠,以示犒勞。並且設宴請親朋好友。親朋好友必須帶白糖、糯米和燈、鏡等物品前來慶賀主人新居落成之喜。
以上這些舊習俗,有的是有些科學根據的,但也有一些是封建迷信,不能信以為真。
“潮州民居”體現了什麼潮州文化?
風水文化在潮州民居的體現
風水是潮州文化的體現之一。這在潮州民居中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潮州古民居其朝向的選擇的原則是:在節約用地的前提下,要滿足冬季能爭取較多的日照,而夏季與其相反,並要有利於自然通風的要求。
南方是炎熱的,爭取良好自然通風是選擇建築朝向的主要因素之一。應將建築物朝向儘量布置在與夏季主導風向入射角小於45度的朝向上,使室內得到更多的穿堂風。但當總平面布置是行列式方式時,應當避免建築物正對夏季主導風(即風向入射角等於0度),以避免兩棟建築物之間,產生旋渦區過大,對後排建築物的自然通風不利。在這種情況下,建築朝向宜採取與夏季主導風向入射角在30~60度之間的朝向上,以利於室內自然通風。
除了氣候等方面的原因,影響到建築朝向的另一個因素是建築環境的景觀。自然景觀是這一指定的有利的地點所眺望到的動人景致,一個自然景觀優美的地區,常常有充分理由被選為建築基地。民居都選在景色宜人的地方,利用借景、對景的手法,把綺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納入到建築的視景之中。在一個風光優美的環境中,動人的景色並不是全方位的,而是僅有一二處最佳觀賞面。如果要取得較好的觀賞效果,建築的主朝向應對應於這些景點圖,並組織建築的門洞、窗洞或於景色的特點設計窗框,將景色的優美之處突出顯現於景框之中,“巧於因借”(《圓治》),往往會給人以意外的收穫,從而深感大自然對人類的恩惠,使人的自然屬性得以釋放,與自然世界在心理上獲得更融洽的協調和統一。
迎合安居樂業的心理需要的設計
不論對於在外辛勤拼搏謀生的男人或是對於在家相夫育子的婦女;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家居其和平、祥和的屬性至關重要。不論是誰,面對風雨漂泊、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都希望有一個像避風港般溫馨的家可以在這裡得到充分的休息,這對心理和身體的健康都是必須的。但怎樣才能使一個家居建築讓人一看就感到它的和平、安寧而有保障的呢?除了理所當然的牢固的門窗、堅固的牆壁之外,古人認為還是缺少了些什麼。
對於鬼神之說,古代人大多是相信的。堅門厚壁雖可防禦活生生的盜賊的襲擊,卻無法抵擋人們心中陰森森的鬼神的滋擾,怎么辦呢?這鬼神是人們由於對大自然的不了解而想像出來的。同樣,抵禦鬼神的方法當然也有從源自大自然的想像入手,於是人們想到了獅子。獅子是百獸之王,兇猛異常,人人怕它,鬼是人變的,當然也怕。所以,人們根據這一想法,在自己的門前放上兩尊石雕獅子,以此來驅除心目中的妖魔鬼怪的侵襲,稱“辟邪”、“擋煞”在心理上取得進一步的平安。
除此之外,有的人家還嫌兩尊大石獅子不太夠,於是,在自家的門楣上,屋脊屋檐上,甚至門前的照壁上和家裡的牆壁上,都或塑、或雕、或刻、或畫地置上各種在想像中可以“辟邪”的奇禽異獸。可見人們對平安的生活環境的渴望已達到無可復加的地步。其實,古人自恃“萬物靈長”,認為天生萬物本來就是供人取用的。以大自然兇猛的禽獸來抵禦心中的敵人也體現了這一觀念。
走進一座老屋,你一般是不可能透過天井直接看到裡面的情況的,因為,在大門與天井之間,一進屋子與另一進屋子之間,一般都設有屏風(本地許多老屋由於歷史原因或現代人的方便,把屏風拆了)。屏風的設定,除風水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心理因素在裡面:為外人對裡屋的觀察製造障礙。事實上,人們都不願受外人的監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再光明正大的人也有一定的“不足為外人道之”的秘密。正是本著這樣的心理,住戶千方百計地要為別人對家裡的觀察製造障礙,結合風水學說,所以才有屏風。屏風的設定既是人們隱藏隱私的一種好辦法,又給人們帶來了“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詩意。
家族觀念在房屋格局的體現
在那封建的時代,連房屋也染上了封建的色彩。我們知道,那些老房子都是由一進、一進,一個院子、一個院子組成的,而家族中輩分較小,地位較低的人就住在越靠近大門的廂房裡,而這些廂房也隨之變小。反正,家長就得住在最後最大的房裡。這樣的安排帶有很重的封建色彩,很強的等級觀念。
家居裝飾及其所體現的內涵
家居裝飾向來是住宅必不可少的工程。家居裝飾可以創造明顯有別於外界的環境,給人一種家的溫馨、家的親切。家居裝飾對人有著巨大的親和力,這是宅第的外觀所遙不可及的。一座外表華麗的豪宅,如果沒有經過裝飾工程,只是一個美麗的空殼罷了,其價值比不上一座布置得當的草廬。只有內部的裝潢和外部建築藝術的有機結合,才能使一個家趨向完美、甚至完整。這也是家居裝修業不但經久不衰而且日趨發達的重要原因。
正如各地建築風格的迥異,各地的家居裝飾也是各有千秋。
現存哪些“潮州民居”代表作?
許駙馬府的宋代風格
許駙馬府
這座宋代宅第,在明清兩代曾經重修。許駙馬府,整座建築面闊42米,進深47米,面積約1800平方米,是一座四合院式庭院。住宅正座三進,左右有火巷排屋,後包是樓房,稱“御書樓”。主體建築採用五柱穿斗式梁架,夯土牆。屋頂為硬山頂,傾角小於20度,出檐平緩。這與明清時期潮州民居屋頂的形式有較大的區別,據說是保留了唐宋時期的建築風格。如果從營造方式方面去考慮,這種小傾角屋頂,大概是原來採用蝴蝶瓦砌蓋方式。在鋪蓋瓦頂時,不使用膠結材料,第一層底瓦直接鋪架在兩桷之間,凹面朝上,第二層瓦將凹面朝下,覆蓋住兩行底瓦間的接縫。這種屋頂,就叫做蝴蝶瓦屋頂。蝴蝶瓦屋頂的透氣性強,能防止梁木受潮腐朽,為南方民居所常用。到近代客家圍屋的瓦頂還採用這種形式。採用這種營造方式,屋架不能太斜,否則瓦頂受大風雨或其他外力影響,容易發生溜瀉危險。明清時期的潮州民居屋頂的營造採用灰沙土做膠結物,瓦片粘連結實,傾角也就可以陡些。風格的差別也許能說明許駙馬府的建造,確實在明代以前。
許駙馬府建築裝飾簡樸。門簪為木製圓形,門檻較高。柱子多為圓木柱,門牆柱礎均置於石基上。第二進廳前的拱斗有簡單的捲雲雕刻裝飾。與明清時期潮州大型民居的裝飾風格,區別也很明顯。
陳慈黌舊居的改良形式
陳慈黌舊居是粵東大型的民居宅院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座。這座民居坐落在澄海隆都前美鄉,包括“郎中第”、“壽康里”、“善居室”三座宅院和“三廬”書齋,興建時間從清末延續到抗戰前。這四座房子連成一片,占地25,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有大小廳房506間,是粵東地區最大的宅第之一。
陳慈黌舊居
陳慈黌舊居採用中西結合的建築形式。每座宅院都用潮州民間建築的百鳳朝陽的傳統格局。整座宅院外面又建起一圍二層洋式樓房,形成一完整的獨立結構。樓房面朝庭院,後牆向外。自外遠望,大面積的粉牆與黝黑的屋頂,對比鮮明。宅第的這種外觀形式中,蘊含著一種堅實而嚴肅的內在精神,讓人感覺到它的不可冒犯。在高牆後面,宅院成為一個同外界隔絕的空間,保持了靜謐和安寧,而宅院格局秩序所蘊含的禮制秩序,同樣顯得穩定難以改變。
這組建築的裝飾也是中西合璧。或飾以中式金漆木雕,名家書丹的石刻,典雅大方,或飾以西式圖案瓷磚,彩色玻璃,金碧輝煌。這些不管是物質外觀還是文化品格都存在極大差別的樣式被並置在一處,使整個裝飾變得十分不協調。但正是在這種不協調的形式中,呈示了一種兼收並蓄的精神力量。
由於宅院平面布置中以洋式樓房代替了圍牆,陳慈黌舊居的總體布局已經有了新變化,加上新型建築材料的使用,這一建築群在文化景觀學上,應屬於準傳統型民居。陳慈黌舊居建築形式的新變化,顯示出社會經濟因素對於民居文化的影響。它對研究潮州民間建築及其演進,對研究近代潮州人文化觀念變化,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樟林民居的歷史序列
現存早期樟林寨民居,大多建於明末清初。平面布局多為方形,中間是一大庭院,有水井。房間繞庭院建成一圍,門戶朝著院子開。夯土牆壁,向外的後牆較厚,窗小而高。房頂的坡面,朝外一面,較陡而短,朝里一面,則平緩而長。整座民居只有一個大門與外相通,大門關閉,即與外界隔絕。從起居的舒適和方便考慮,這種民居建築有相當多的缺陷,但它卻有顯而易見的防禦功能。這同樟林建寨初期,海氛不靖,經常受到山賊海寇侵襲的歷史背景有很密切的關係。
乾隆嘉慶年間,隨著商貿經濟的繁榮,樟林的民居面貌大變。社會穩定,商業經濟發達,使得樟林人有資力可以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這一時期,樟林興建了許多高大寬敞的下山虎和四點金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