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唇鳳凰螺

潤唇鳳凰螺

拉丁文名稱:Strombus latissimus

英文名稱:Broad Pacific Conch

貝類動物:腹足綱、鳳凰螺超科、鳳凰螺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潤唇鳳凰螺
  • 外文名:Broad Pacific Conch
  • :腹足綱
  • :鳳凰螺超科
  • 亞科:鳳凰螺亞科
  • 尺寸:15厘米
  • 分布區域:太平洋西部
簡介,分布範圍,棲息環境,

簡介

貝殼大,厚而重,體層膨大。外唇向外張開,向上伸展,超出短小的螺塔,遮蓋了殼口側邊。每螺層均具棱脊,並有小而純的結節。從殼背面可以看到:體層肩部下方有一大而圓的瘤,在外唇上部有數根螺脊。唇內緣加厚,形成寬大的脊。螺軸上滑層厚。殼表乳黃色,有褐色斑紋。(鳳凰螺缺刻或者窄而深,或者寬而淺。)
潤唇鳳凰螺
尺寸:15厘米。
分布區域:太平洋西部。
棲息地:珊瑚礁外圍的砂底。
潤唇鳳凰螺被海洋生物學家稱為汪洋中的噴射推進器。藉由水流不斷通過動物體的外套膜,然後經管狀肌肉本身以及動物體膨脹軟體而噴射往後方推進遊行。潤唇鳳凰螺的外殼由橫斷的隔板,分隔出三十餘個獨立的小房室,最後一個(也是最大一間)房室就是動物體居住處。當動物體不斷成長,房室也周期性向外側推進,在外套膜後方則分泌碳酸鈣與有機物質,建構起一個嶄新的隔板。在隔板中間,貫穿並連通一個細管,得以輸送氣體(多為氮氣)進到各房室之中,這樣就像潛水艇似的,掌控著殼室的浮沉與移行。
當動物死亡後,身軀軟體脫殼而沉沒,外殼則終生漂泊海上。它的名字事實上就是源自拉丁文“水手”一字,古代人們僅發現到成群潤唇鳳凰螺的空殼隨波逐流;而數學家們,更專著於潤唇鳳凰螺外殼切面所呈現優美的螺線。潤唇鳳凰螺的螺旋中暗含了斐波拉契數列,而斐波拉契數列的兩項間比值也是無限接近黃金分割數的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西南太平洋熱帶海區,馬來群島台灣海峽南海諸島也有分布,集中分布於菲律賓群島南半部和紐幾內亞新不列顛島海域,澳大利亞大堡礁斐濟群島海域;中國的西沙群島海南島南部,從台灣東部沿著琉球群島,一直散布到日本群島南部的相模灣;向西則從西南太平洋一直散布到印度洋。
潤唇鳳凰螺

棲息環境

潤唇鳳凰螺基本上屬於底棲動物,平時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層用腕部緩慢地匍匐而行。也可以利用腕部的分泌物附著在岩石或珊瑚礁上。在暴風雨過後,海上風平浪靜的夜晚,潤唇鳳凰螺浮游在海面上,貝殼向上,殼口向下,頭及腕完全舒展。這類動物有夜出性。
潤唇鳳凰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