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又稱『
華夏』,這一名稱的由來就與漢服有關。中華天朝重衣冠禮儀。《
周易·繫辭下》曰“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周公制周禮而治天下,被儒家尊為聖人。周禮通過《儀禮》、《周禮》、《禮記》的服章和儀式表現出來,因而衣冠、禮儀往往用來代指文明,漢服是禮儀的載體。 《春秋左傳正義》疏:“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華夏皆謂中國,而謂之華夏者,夏,大也。言有禮儀之大,有文章之華也。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
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故謂之中國”。《
尚書正義》註:“冕服采章曰華,大國曰夏。”中國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詞。
五胡亂華之時,原先在中原地區的貴族和平民紛紛逃亡到江南,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種,而逐漸把江南開發成繁華富庶之地,這一事件史稱“
衣冠南渡”。漢服體系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文化、親屬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以及儒家的仁義思想。在中國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
“漢服”一詞的文物記載最早見於《馬王堆三號墓遣冊》: 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東漢蔡邕的《獨斷》:“通天冠:天子常服,漢服受之秦,《禮》無文。”,最早的正史記載見於《漢書》:“(龜茲公主)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檄道周衛,出入傳呼,撞鐘鼓,如漢家儀。”直接與漢朝重建的周禮服制體系有關。正如胡人傳統服飾被叫做“胡服”,中國傳統服飾被稱之為“漢服”。所以,後來“漢服”這個辭彙的基本內涵也固定下來,即漢族傳統服飾。在漫長的歷史中“漢服”逐漸成為漢人自我認同的文化象徵。在唐代樊綽的書中就明確的稱大唐的服飾為"漢服".到了宋元明時期,一些異族酋長也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服飾,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元代修《遼史》甚至專門為漢服開闢了一個“漢服”條。公元1645年,滿清入關後,為了毀滅漢族的民族意志,在攻占江南時立即下達“剃髮易服令”,1645年農曆6月15日,頒布剃髮令,嚴令漢族人民剃髮,隨即在農曆7月9日,下令“衣冠悉遵本朝制度”,嚴令在幾個月內毀棄漢族服飾,改穿滿族服裝,違令者斬,綿延了4千餘年的漢服文化在滿清政府的殘酷暴力的政令下突然消亡。
華夏信仰
衣裳,即上衣下裳,是漢服中最基本最古老的款式,象法天地,是華夏最高貴的祭服、
冕服、
朝服的基本款式。“《乾》天在上,衣象,衣上闔而圓,有陽、奇象;《坤》地在下,裳象,裳下兩股,皆陰、偶象。上衣下裳不可顛倒,使人知尊卑、上下不可亂,則民志定、天下治矣。”蓋衣裳之制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衣包括九個部分:領、襟、袂、袪、袖、衿、帶、系、衽。衣的甲骨文就是交領衣,襟,禁也。交於前,所以禁御風寒也。漢服中交領既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地,地既人道,既方與正;而袖子,其實都是圓袂,既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所以,領是交領(從一開始的方形的矩領演化過來)右衽;袖是圓袂收祛,都是像一種圖騰一樣體現了文化的。 素積是裳的一種,又叫素裳,以十五升布為衣,積素以為裳。辟積其要中,使踧,因以名之也。”「裳又前三幅,後四幅,開兩邊,露裡衣,是以須衽。屬衣兩旁垂之,以掩交際之處。」“辟積”的意思是,為行平易,把平鋪的裳從底邊正中間向上剪開_↑_,然後把中間分開的∧形兩邊前後縫起來,就成了無襠的袴,方便走路。擺幅越大的裳做出來的袴的擺幅也越大。後來前後兩幅布的設計演進為前後各兩塊對稱的梯形布縫成,幅布越多擺幅就越大。素積是皮弁服的一部分,緇布衣,古代軍服。《
白虎通》曰:“皮弁者,何謂也?所以法古,至質冠名也。弁之言攀也,所以攀持其發也。上古之時質,先加服皮以鹿皮者,取其文章也。《禮》曰:「三王共皮弁素積。」裳也,腰中辟積,至質不易之服,反古不忘本也。戰伐田獵,此皆服之。”“諸侯每日視朝,其君與臣皆服玄冠、緇布衣,素積以為裳。《禮》通謂此服為朝服。宴食雖非大禮,要是以禮見君,故服朝服。公食大夫之禮,賓朝服,則臣於君,雖非禮食,亦當服朝服也。”素積也是君臣的朝服,公視朔之服。
玄端
《易》曰:『夫玄黃者,天地之雜色,天玄而地黃。』鄭玄注《禮記·雜記》曰:“天之正色蒼而玄,地之正色黃而纁,聖人法天地以製衣裳”。玄端,玄裳、黃裳、雜裳可也。緇帶,爵弁(此莫夕於朝之服。玄端即朝服之衣,易其裳耳。上士玄裳,中士黃裳,下士雜裳。雜裳者,前玄後黃。玄端是衣裳中第二神聖高貴的服制,即是祭服,也是天子朝服。
象徵
漢服中最典型的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深衣是最能體現華夏文化精神的服飾。深衣象徵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萬物的東方美德。袖口寬大,象徵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徵地道方正;背後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徵人道正直;腰系大帶,象徵權衡;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徵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徵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徵一年十二月。《
禮記·深衣》曰:“制十有二幅,以應十有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體現天道之圓融,懷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間之正道,行動進退合權衡規矩,生活起居順應四時之序。
尊卑論
漢服文化中的正色就是陰陽五行對應的顏色:所謂六象六色,源自陰陽五行說,概指青所以象東方的木,赤所以象南方的火,白所以象西方的金,黑所以象北方的水,玄所以象天,黃所以象地。此「六象六色」分別取其直線相對的方位為「次」,每兩色成一對位,即青(東)與白(西)相對;赤(南)與黑(北)相對;玄(天)與黃(地)相對。 而漢服的配色是如《禮記·玉藻》云:“衣正色,裳間色。”
六象六正色 | 五間色 |
玄:象徵天、道 | |
黃:象徵地 | 纁【黃赤色】 |
黑:水,象徵道 | 紫【青赤色】 |
赤:火 | 紅【赤白色】 |
青:木 | 綠【青黃色】 |
白:金 | 縹【青白色】 |
同時,與5間色平行的顏色還有:
*紺【深青揚赤色】——青
*緋【赤】
*絳【大赤】
*緹【丹黃】
*朱【深纁】
間色通常用作公服,公服五等:朱、紫、緋、綠、青。
唐高祖曾規定大臣們的公服,親王至三品用紫色大科(大團花)綾羅製作,腰帶用玉帶鉤。五品以上用朱色小科(小團花)綾羅製作,腰帶用草金鉤。六品用黃色(檸檬黃)雙釧(幾何紋)綾製作,腰帶用犀鉤。七品用綠色龜甲、雙巨、十花(均為幾何紋)綾製作,帶為銀銙(環扣)九品用青色絲布雜綾製作,腰帶用瑜石帶鉤。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7年至649年)時期,四方平定,國家昌盛,他提出偃武修文,提倡文治,賜大臣們進德冠,對百官常服的色彩又作了更細的規定。據《新唐書·車服志》所記,三品以上袍衫紫色,束金玉帶,十三銙(裝於帶上的懸掛鞢帶的帶具,兼裝飾作用)。四品袍深緋,金帶十一銙。五品袍淺緋,金帶十銙。六品袍深綠,銀帶九銙。七品袍淺綠,銀帶九銙。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淺青,瑜石帶八銙。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黃色,銅鐵帶七銙(總章元年又禁止流外官及庶人服黃,已見上述)。唐高宗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因怕八品袍服深青亂紫(古代用藍靛多次浸染所得深青泛紅色光,故怕與紫色相混),改成碧綠。自春秋時期齊桓公(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穿紫袍始,才確定了以紫為上品的服裝色彩格局,至宋元一直未變。到明朝才被大紅色所取代。《新唐書·車服志》記載文官官服花式,有鸞銜長綬、鶴銜靈芝、鵲銜瑞草、雁銜威儀、俊鶻銜花、地黃交枝等名目。庶人只能衣白布。而白居易當時的職務是江州司馬,司馬一職在別駕、長史之下,是州刺史的佐官,當時,實際上是閒職。其官階是最低的文散將仕郎,從九品,所以,只能穿青衫。
在唐以前,黃色上下可以通服,例如隋朝士卒服黃。唐代認為赤黃近似日頭之色,日是帝皇尊位的象徵,“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故赤黃(赭黃)除帝皇外,臣民不得僭用。把赭黃規定為皇帝常服專用的色彩。唐高宗李治(公元650年至683年)初時,流外官和庶人可以穿一般的黃(如色光偏冷的檸檬黃等),至唐高宗中期總章元年(公元668年),恐黃色與赭黃相混,官民一律禁止穿黃。從此黃色就一直成為帝皇的象徵。
傳承體系
漢服自西周的衣裳、皮弁服、褘衣、鞠衣、袒衣、袴褶、襌衣、褠衣、
裲襠等服制開始,歷經幾千年的繼承,在大唐《開元禮》中得到了充分展現和體系化,按功能分為冕服、朝服、公服、常服。大唐制,天子衣服,有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通天冠、武弁、黑介幘、白紗帽、平巾幘、白帢,凡十二等。公之服,自袞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服;士之服,自皮弁而下如大夫之服。其齋服有玄端素端。
周禮對周代及周代後世的服飾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漢服文化就是以周禮為基礎,經過漢唐宋明的考證和傳承形成的千年不變的體系,且通過儒家書史體系《禮記》、《後漢書·輿服下》、《晉書·輿服》、《宋書·禮五》、《南齊書·輿服》、《魏書·禮志四之四第十三》、《隋書·禮儀七》、《舊唐書·輿服》、《新唐書·車服》、《宋史·輿服》、《明史·輿服》記載下來,男式漢服服制十二等從高到低如下:
服制 | 分類 | 首服 | 服 | 足衣 | 配飾 | 功用 |
冕服 | 大裘冕 | 十二旒冕冠 | 黑羊裘上衣、下裳 | 赤舄 | 十二章。衣,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裳,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 | |
袞冕 | 十二旒 | 玄衣纁裳 | 赤舄 | 九章。衣,山龍華蟲;裳, | 享先帝;受諸侯朝覲 |
鷩冕 | 九旒 | - | 赤舄 | 七章。衣,華蟲、火、宗彝三章;裳,藻、粉米、黼、黻四章。 | 享先公、饗(享食賓客)、射(與諸侯射);侯伯、三公 |
毳冕 | 七旒 | - | 赤舄 | 五章。衣,宗彝、藻、粉米三章;裳,黼、黻二章。 | 祀四望、山川;子男、六命之卿 |
希冕[絺冕] | 五旒 | - | 赤舄 | 三章。衣一章,粉米;裳,黼黻二章 | 祭社稷、五祀;四命大夫 |
玄冕 | 三旒 | - | 赤舄 | 一章。衣無章;裳刺黼一章 | 祭群小祀(林澤、墳衍、四方百物之屬);蠟百神、朝日夕月 |
弁服 | 爵弁 | 冕之次。赤而微黑,如爵頭然,前小後大。三代以來,皆廣八寸,長尺二寸,如冕無旒,皆三十升布為之。 | 純衣纁裳 | 赤舄 | 緇帶、韎韐 | 宗廟;祝、宗人、宰夫、雍人;九品以上 |
韋弁 | 韋弁冠 (皂絹為之) | 玄端素裳(袴褶) | | | 兵事;車駕親戎、中外戒嚴之服 |
皮弁 | 皮弁冠(鹿皮為之) | 衣緇麻衣,皁領袖,下素裳(白布衣,積素以為裳) | 白舄 | 緇帶、素韠 | 視朝 |
冠弁 | | 緇布衣,積素以為裳 | 黑舄 | | 甸(田獵) |
朝服 | 文官朝服 | 進賢冠 (緇布冠、儒冠) [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兩梁] | 絳紗袍,皂緣中衣。曲領方心 | 舄 | 劍、佩、綬 | 陪祭、朝享、拜表大事 |
武官朝服 | 武弁(籠冠) | 絳紗袍 | 烏皮靴 | | 出征告廟 |
公服 | 常服 | 幞頭 | 曲領大袖,下施橫襴,束以革帶 | 烏皮靴 | 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緋,六品、七品以上綠,八品、九品以上青。 | 王公至一命之士通服;朔望朝謁、見東宮 |
士庶服制 | 深衣(朱子深衣) | 緇冠、幅巾 | 白細布、衣全四幅,裳十二幅,圓袂方領,曲裾黑緣 | 黑履 | 大帶 | 士大夫冠婚、祭祀、宴居、交際之服 |
帽衫 | 烏紗帽 | 皂羅衫 | 系鞋 | 角帶 | 本軍校服,戎事;士大夫交際常服;國子生常服 |
襴衫 | 幞頭 | 白細布,圓領大袖,下施橫襴為裳,腰間有辟積 | | 帶 | 進士、國子生、州縣生常服 |
皂衫 | 帽子 | 衫 | | | 處士、庶人 |
喪服 | 白帢 | | 白紗單衣 | 烏皮履 | | 舉哀 |
冕服
冕服產生於西周時期,隨著周禮的一次次復興,處於漢朝至明朝的漢服體系中的核心。冕服的千年延續是對漢文化的堅守。周代冕服種類有大裘冕、袞冕、驚冕、毳冕、希冕[絺冕]、玄冕等六冕,按照不同場合需要加以穿用。六冕在漢以後歷代王朝的復禮思潮中,有時或以別的稱謂形式出現。六冕中,歷代主要採用的是袞冕一種。袞冕是冕服當中,最華麗的服裝,與其它冕服不同的特徵,主要是冕冠的旒數(十二旒)及在衣裳所施的文章(十二章或九章,按照各朝代稍微不同)。 作為六冕當中的首位冕服,大裘冕的象徵意義最為崇高而又最具獨特之處。全套冕服大致上由冕冠、上衣、下裳、中衣、袴、襪、舄、腰帶(革帶、大帶)、弊膝、佩玉、綬、劍、圭等的十四種。周代六冕的不同,可由十二文章的多少來加以區別。凡為冕服,例必有相應的“文章”。歷來被普遍採用的文章之章目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之十二章。《
周禮》始傳六冕的楷模,繼而訂立六冕取名之準則與承載往後千古歷代冕服之服色的用事、義涵,包括冕冠、冕服之衣及裳、冕服之足衣、冕服之坿飾、冕服之服章等之形與圖的用「色」規制,皆緣自周禮冕服之制。《易繫辭》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尚書‧舜典》:「…(天子)五載一巡狩,群後以朝,敷奏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臯陶謨》:「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彰)哉。」可見黃帝堯舜時代已有冠服規制,而有此論功酬庸的相關文獻。綜此可知此種服章規範之施的崇高境界。
《尚書‧益稷》:「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以五采章施於五色,作服。汝明。」又如《禮記‧王制》及《內則》篇:「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養老;夏後氏收而祭,燕衣而養老;殷人 而祭,縞衣而養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養老。」所有「皇」、「收」、「 」、「冕」等,這是虞、夏、商、周祭冠的異名,而「冕」之名稱,又似周代才有。但這四種祭冠的形制有何異同,因史籍文獻無徵,不得而知。如由甲骨文考據,應是在殷代時已有冕,收、 、冕,這是異名而同制。另一記載:殷王曾以冕為即位的禮冠,《尚書‧太甲》:「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於亳(河南商丘)」因此以上所見之章服制度,為後世數千年立下根基,歷代都認為這是有虞氏真實的遺規,而後世代因襲仿行。 先知為上以制其衣,後知為下複製其裳,衣裳始備。 黃帝、堯、舜垂衣裳,蓋取諸乾坤,故衣玄而裳黃。旁觀翬翟草木之華,乃染五色,始為文章以表貴賤,而天下理。虞書曰:“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繢,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繡。”備十二章。玄衣繡裳,上六章在衣,下六章在裳。上畫下繡。“日、月、星辰,取其照臨也;山,取其鎮也;龍,取其變也;華蟲,雉,取其文也;會,繪也。宗彝,虎蜼,取其孝也;藻,水草,取其潔也;火,取其明也;粉米,白米,取其養也;黼若斧形,取其斷也;黻為兩己相背,取其辨也;絺,紩也,紩以為繡也。日也、月也、星辰也、山也、龍也、華蟲也六者繪之於衣,宗彝也、藻也、火也、粉米也、黼也、黻也六者繡之於裳,所謂十二章也。采者,青、黃、赤、白、黑也。色者,言施之於繒帛也。繪於衣、繡於裳皆雜施五采以為五色也。”
六冕立名之準則
《周禮》所稱的六冕各有其定名之準據。特經探究其根柢淵源,乃是出於《尚書‧舜典》。後漢鄭玄注稱:「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宗彜、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而六冕之得名,乃據上述之辭依圖而得名:起自最高的「大裘冕」而下乃分依上衣之圖紋為名,在此有謂「取首章為義」。蓋因六冕之中「大裘冕」不具文飾,其餘五冕皆有圖文,乃以九、七、五、三、一等奇數為節。此種圖文,有其專名,曰「服章」,十二圖文,謂之十二服章,簡稱十二章,分依天子、公侯以下的爵級遞次用之;上衣無圖文者,則以衣色為名。
(一)、大裘冕:其上衣以「黑色」羔(乳羊)皮(毛向外)為之而得名。《周禮‧司服》「大裘冕」註:「大裘,羔裘也。」賈公彥疏:「……然則凡祭之服皆同羔裘,義具於〈司裘〉也。」
(二)、袞冕:依鄭玄注《周禮》,有謂袞也者,龍文居首之衣,「登 (升)龍於山,登火於宗彜。」 因而「袞」以得名,所謂「登龍於山、登火於宗彜」,稱:乃遵依於圖制變更《尚書》所謂, 十二圖文之第次,即此而圖為龍、山、華蟲、火、宗彜、藻……黼、黻的序列。自此而後,歷代的所施,皆依鄭注為準。歷代無不照此採行。一一各皆依其色相,分以諸色或「繪」或「繡」以為彰施。
又有平冕,黑介幘,今謂平天冠。皂表,朱緣里,廣七尺,長尺二寸,垂珠十二旒,以朱組為纓,如其綬色。衣皂上絳下,裳前三幅,後四幅。衣畫而裳繡,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素帶廣四寸,朱里,以朱綠裨飾其側,要中以朱,垂以綠,垂三尺。中衣,以絳緣其領袖,赤皮韍,絳袴襪,赤鋋抃,郊廟臨朝所服也。
(三)、鷩冕:蓋鷩冕七章,華蟲居首。鷩,即華蟲。《周禮》「則鷩冕」註:「鷩畫以雉,謂華蟲也。其衣三章,裳四章,凡七也。」疏:「華蟲,五色之蟲,孔君注以為華象草華;蟲,雉也。義亦通。」
(四)、毳冕:毳,細毛也。〈司服〉疏云:「又知『登火於宗彜』者,宗彜則毳也。」〈司服〉鄭玄註:「鄭司農云:『毳,罽衣也。』玄謂:毳,畫虎、蜼,謂宗彜也。其衣三章,裳兩章。」因虎、蜼兩獸,同其身有貼體的「毳」(白色絨毛),故合稱為毳,以為代號。《爾雅》釋獸:「蜼,仰鼻而長毛。」注,「蜼,似獼猴而大」因而蜼是長尾猴(性敏慧),虎象威猛,猴象智慧。
(五)、希(絺)冕:希冕三章,首章為「粉米」。《虞書》傳:「葛之精者曰絺。」孔氏正義曰:「藻、火、粉米、黼、黻,於細葛而刺繡以五種之彩。」「後代無用葛者,蓋於(虞)時乃質(樸素),暑月染絺為纁而繡之為祭服。」鄭註:「希讀為絺,或作黹,字之誤也。」概「黹」是針黹,即繡技,其說可信。
(六)、玄冕:玄冕乃是依衣色為名。〈司服〉「玄冕」註:「玄者,衣無文;裳刺黻而已。是以謂『玄』焉。」疏:「以其祭服本是玄;今玄冕一章,以玄為名,明上衣無畫。一章者,刺黻於裳而已。是以謂之玄焉。」蓋以始自袞冕皆九章而下。然後逐次遞減其「章」之數。一概上單下雙,以象「陽」「陰」。下至「玄冕」,則上衣無任何服章,下裳僅有「黻」文一章,上衣之色玄,故「以衣為名」,曰「玄冕」。
冕冠的文化內涵
1、 延(冕版):冠上加「延」(綖)前圓後方,上玄下朱(纁),象天地之道。前低後高,以示俯伏謙遜。
2、 旒 :大裘冕無旒。冕以次,皆有垂旒,旒之數各有等差。旒之設,所以「蔽明」。義在不宜察察為明。旒之玉,周用赤、青、黃、白、黑五采。漢改以單色白玉珠。東晉用翡翠、珊瑚。明用各色珠,以組貫五采玉十二,象徵一年十二個月的極數。其餘諸冕之旒都是奇數,屬於陽數,亦即是吉數。《禮記·玉藻》云:“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龍捲以祭。”《禮記·郊特牲》又云:“祭之日,王被袞以象天,戴冕璪十有二旒,則天數也”。
歷朝冕服用色:玄衣纁裳
「玄」是「黑」與「赤」兩色的複合;而在中國哲學理論上,它是千古中華服色制度中最能象徵「天道」的思想色彩。先人以「玄擬天」,這在《
周易》〈坤上六〉的爻辭中有所比擬:「龍戰於野、其血玄黃」文言曰:「天玄而地黃。」前章已述,是因天道幽深而遠,窺測維艱,如同一片「漆黑」。概以「黑中揚赤」內涵奧秘,與提供無盡的生活資源以育、以養、以造福眾生。因而最尊隆的冕服采玄色,這是中國傳統敬天畏天而「保民以王」的思想之顯現。 纁裳之用纁,文字載錄首見於《周禮》之注文。 《周禮》:「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註:「凡冕服皆玄衣纁裳。」纁色,即赤色、黃色、白色的複合色。《後漢書·輿服志》:「玄上,朱綠裏」。
《晉書·輿服志》:「皂表,朱綠裏」。
《晉書·輿服志》:「皂表,朱綠裏」。
《隋書·禮儀志》:「玄表,朱綠裏」。
《唐書·車服志》:「黑表,纁裏」。
《明史·輿服志》:「洪武十六年,始定冕制。冕前圓後方,前後各十二旒,旒五采,玉十二珠,五采繅,十又二就,就相去一寸,紅絲組為纓;黈纊充耳,玉簪導」「洪武二十六年更定。冕版廣一尺二寸,長二尺四寸,冠上有覆,元表朱裏,余如舊制。」「成祖永樂三年,定冕冠以皂紗為之。上覆曰綖,銅版為質,衣之以綺,玄表朱裏,前圓後方,以玉衡維冠,玉簪貫紐,紐與冠武並系纓處,皆飾以金綖。以左右垂黈纊充耳,系以玄紞,承以白玉瑱,朱紘。」
《後漢書·輿服志》: 「上衣玄色;下裳纁色。」
《晉書·輿服志》:「其衣皂(黑)色。前三幅,後四幅;衣畫而裳繡。中衣以絳緣其領袖。」「下裳絳色;素帶,廣四寸。赤皮為韍。絳袴襪。素帶,朱裏,以朱綠裨(緄邊)飾其側。」
南朝梁《隋書·禮儀志》:「其衣皂上;素帶、朱裏、朱繡,中衣絳緣領袖。」「韍,赤皮。 絳袴襪。」
北朝魏《隋書‧禮儀志》:「上衣皂色。袞服皂衣,緣絳中單。」「裳絳色。前三幅後四幅。朱紱(黻),絳袴襪。」
隋《隋 書 ·禮儀志》:「上衣玄色 。 玄衣,衣褾、領織成升龍,白紗內單,黼領。」「下裳纁色。纁裳,黻隨裳色,龍火山三章。」
唐《唐書·車服志》:「袞冕,深青衣。大裘冕,黑羔表,纁裏,黑領、褾、襟緣,白紗中單。」「朱裳、纁裳。黻以繒為之,隋裳色,畫龍、火、山三章。」
宋《
宋史·輿服四》:「諸臣祭服,唐制。青羅衣,緋羅裳,緋蔽膝……。」
明《明史·輿服志》:「袞緣衣,白羅中單(素紗為之),黻領,青綠襈。」「黃色下裳,蔽膝隨裳色(紅羅蔽膝),腰有辟積,本色綼裼。繡龍、火、山文。」
冕服足衣:赤舄
冕服之裳、舄、舄飾的用色,依古禮, 皆有其既定的準則:即舄飾之色決定於舄,舄之色決定於裳。申言之:裳之色纁(淺絳),舄之色,因而用赤,與裳同色。而舄飾之色乃用黑,黑與赤為直線相對方位的「繢次色」。
《後漢書·輿服志》:赤色足衣;赤舄絇履。
《晉書·輿服志》:赤色足衣;赤舄。
南、北朝《隋書·禮儀志》:赤色足衣;
隋《隋書1禮儀志》:朱色、赤色、金色足衣; 朱襪,赤舄,舄加金飾。
《唐書·車服志》:赤色足衣;朱襪,赤舄。
《明史·輿服志》:「黃色足衣;黃襪,黃金舄飾。」「赤色足衣;朱襪,赤舄。」「襪、舄皆赤。」
冕服文章與用色
冕服十二服章,一一皆有其內在精神義涵,具有民族文化的特徵,更具有倫理、哲學之意義,這是中華千古的服飾文化思想之表徵,勉人向善,在在充滿尊天、隆祖、明禮、尚義之義涵。惟《尚書》經文僅有「敷奏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以及「五服五章」、「惟衣裳在笥」。凡此「道協人天」之理念,自古出自諸多聖賢的學說。如日、月、星辰昭明,象發生萬物、養成萬物。山龍興雲雨、能適應沾物濟眾以配天。火明而炎上;…是乃明理崇禮精神之強調。又如虎,嚴猛;蜼,智慧,象神武定亂。粉米粒民。黼象割斷能決。韍象背拂於非義,或君臣可否相濟…是乃仁民尚義,與臨事而敬精神之崇尚。
依於載籍:所有冕服的十二服章,即十二圖象, 乃以五采交陳,衣繢而裳繡。龍山以下各為純色:
龍山青;華蟲黃;宗彜白;藻火赤;而日月星辰不與焉。據稱:「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尊卑之服,汝明制之。」疏:「其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合五采而畫之。…其藻、火、粉米、黼、黻於絺葛,刺繡以五種之彩,明施於五色,製作衣服。」《大學衍義補》冕服之章引蔡沈曰:「采者,青、黃、赤、白、黑也。色者,言施之於繒帛也。」《
正義》又雲「鄭玄云:會,讀為繪…絺讀為黹,黹,紩也。自日、月至黼黻,凡十二章,天子以為祭服。凡畫者為繪;刺者為繡。此繡與繪,各有六,衣用繪,裳用繡。」賈公彥疏:「作繢者,繢,畫也。衣是陽,陽至輕浮,畫亦輕浮,故衣繢也。…鄭君讀希為黹,黹,紩也,謂刺繒為繡次。但裳主陰,刺亦是深沈之義,故裳刺之。」
據考:自漢以下,諸儒皆言衣畫而裳繡。歷代制度皆以此為準則,或改用織成。
朝服
文官服進賢冠,絳紗袍,皂緣中衣。絳紗袍,深衣制,白紗內單,皂領、褾、襈、裾,絳紗蔽膝,白假帶,方心曲領。其革帶、劍、佩、綬、舄,與上同。武官服武弁,絳朝服,劍,佩,綬。唯武騎虎賁服文衣,插雉尾於武冠上。 武弁之制,案徐爰《宋志》,謂籠冠是也。《禮圖》曰:“武士服之。”董巴《輿服志》云:“諸常侍、內常侍,加黃金附蟬、毦尾,謂之惠文冠。”今制,天子金博山,三公已上玉冠枝,四品已上金枝。侍臣加附蟬,毦豐貂,文官七品已上毦白筆,八品已下及武官,皆不毦筆。其乘輿武弁之服,衣、裳、綬如通天之服。講武、出征、四時蒐狩、大射、禡、類、宜社、賞祖、罰社、纂嚴,皆服之。
公服
幘,簪導,絳紗單衣,革帶,鉤灊,假帶,方心,襪,履,紛,鞶囊。絳褠衣公服,鷿衣即單衣之不垂胡也。袖狹,形直如鷿內。
戎服
戎服是周禮軍禮的一部分。周禮規定的戎服為韋弁服,魏晉之後改為袴褶。
女式漢服體系
天子有六等冕服,相應的周禮也規定了王后六服,此謂陰陽相合為十二的信仰。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翟,闕翟,鞠衣,展衣,褖衣,素沙。王后六服皆袍制,以尚婦人專一,德無所兼,袍色五行相生,且以白絹為里。
服制 | 分類 | 服制 | 紋章 | 公服品級 | 功用 |
---|
王后六服 | 褘衣 | 玄袍(深青) | 畫翬 | 王后 | 王后從王祭先王 |
揄翟 | 青袍 | 畫搖 | 王后 | 王后祭先公 |
闕翟 | 赤袍 | 刻而不畫 | 一品、二品 | 王后祭群小祀 |
鞠衣 | 黃袍 | 黃桑服 | 三品 | 王后告桑事;九嬪之服;王公命婦 |
展衣(襢衣) | 白袍 | | 四品 | 王后禮見王及賓客;世婦之服;卿大夫命婦 |
褖衣 | 黑袍 | | 五品、六品 | 御於王,燕居;女御之服;士命婦禮服及助祭之服 |
中單 | 素沙 | 白絹 | | | |
公服 | 鈿釵禮衣(翟衣) | 青袍 | | | 宴見賓客;內外命婦朝參辭見及禮會服之 |
青紗公服 | | | 七品、八品、九品 | |
花釵禮衣 | 雜色袍 | | | 親王納妃 |
半袖裙襦 | 半臂、裙襦 | 雜色 | | 女史 |
宮廷常服 | 大袖長裙 | 裙襦 | 霞帔 | | 后妃公主常服 |
褙子 | 裙背 | 絳羅領 | | 后妃常服 |
士大夫命婦禮服 | 大袖連裳 | 青衣雜色裳深衣,素紗中單 | 花釵 | | 六品以下九品以上妻及九品以上女嫁則服之 |
庶人婦女禮服 | 連裳 | 深衣 | 花釵 | | 庶人女嫁則服之 |
士庶人婦人常服 | 裙背(褙子) | | | | 未婚女子、妾 |
禮儀文化
漢服是漢族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部分。周禮的禮典分為五禮八綱,五禮包括: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八綱包括:
冠禮、婚禮、
喪禮、
祭禮、
鄉禮、
射禮、
朝禮、
聘禮。冠禮和婚禮是嘉禮的核心。祭禮即吉禮。
冠禮
冠禮是華夏禮儀制度之首,又稱
成人禮,是對漢人進行禮教的開始。周朝士大夫年及二十行冠禮,王公年及十五而冠。《禮記·冠義》曰:“已冠而志之,成人之道也”。士大夫三加,三公諸侯四加。士大夫三套加冠漢服如下:
| 意義 | 服名 | 首服 | 上衣 | 下裳 | 帶 | 蔽膝 | 足服 | 足服裝飾 |
---|
始冠 | 朝服 | 冠弁 | 玄冠(緇布冠) | 玄端 | 上士 | 玄裳 | 緇色麻布帶 | 雀頭色 | 黑屨 | 青色 |
中士 | 黃裳 |
下士 | 雜色裳(前三幅玄色、後四幅黃色) |
再加 | 視朔之服 | 皮弁 | 皮弁冠 | 緇麻衣 | 白素裳 | 緇色麻布 | 素帶 | 白屨 | 緇色 |
三加 | 祭服 | 爵弁 | 爵弁冠 | 玄衣 | 纁裳 | 緇色熟絹 | 雀頭色熟牛皮 | 纁屨 | 黑色 |
三公諸侯以及皇太子在三加之後,還會再加玄冕。
笄禮
笄禮是漢女的成人禮,即挽發腦後做髻,以簪綰之。鄭玄注《儀禮·士冠禮》曰:“笄女之禮猶冠男也,使主婦女賓執其禮”。已許嫁的漢女在15歲舉行笄禮,未許嫁則二十歲再舉行。按《宋史·禮志》載,宋朝公主的笄禮仿庶子冠禮由皇帝三加冠服:初加冠笄,再加冠朶,三加九翬四鳳冠。宋朝公主三加笄漢服如下:
步驟 | 意義 | 服名 | 首服 | 服制 | 配飾 |
---|
初加 | 常服 | 裙背 | 冠笄 | 裙襦褙子 | |
再加 | 禮服 | 大袖長裙 | 冠朶 | 裙襦 | |
三加 | 祭服 | 褕翟 | 九翬四鳳冠 | 深衣 | 九章翟、蔽膝 |
婚禮
婚禮是嘉禮之一。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絳公服婚。女方以禮衣或連裳嫁。
軍禮
鄉射
行鄉射禮服玄冠,衣玄端素裳。執事者冠皮弁,衣緇麻衣,皂領袖,下素裳,所謂皮弁素積者也。
大儺
吉禮
吉禮是祭神祀祖的禮制,是華夏的最高禮儀。祭服包括六冕以及爵弁。士助祭爵弁服,自家祭服玄端。士之妻服褖衣助祭。其他詳見圖表。
主要體現
漢服作為傳統社會的日常生活服飾,體現在傳統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在傳統社會中無處不有漢服文化的影子,比如在一下幾個方面:一,漢服製作工藝考究文化
二,漢服的配飾文化
三,文學作品中的漢服文化
四,雕塑藝術中的漢服文化
五,繪畫藝術中的漢服文化
六,傳統禮儀中的漢服文化
七,曲藝中的漢服文化
…………
等等
總之,在傳統社會中漢服文化無處不在。
社會意義
下面就簡單的從六個方面闡述一下研究漢服文化的社會意義:
一,研究漢服文化對人們了解本民族傳統,加深民族感情具有很大的幫助.
二,研究漢服文化對弘揚傳統文化具有特殊的意義.
三,研究漢服文化可以增強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和愛國心.
四,研究漢服文化對現階段祖國的道德文明建設有著積極的意義.
五,研究漢服文化對發展帶動我國的服裝產業的發展有很大幫助.
六,研究漢服文化從而回復華夏禮儀文明,帶動全民學習國學的熱情,提升全民的素質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