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和與其相鄰的15個市鎮共同組建了蘭斯城市社區(Communauté d'agglomération de Reims Métropole),旨在協調這一地區之間的發展。該社區共包括172.5平方千米,總人口為218372人(2015年)。
蘭斯是馬恩省的一個市鎮和該省的省會,也是蘭斯地區(Arrondissement de Reims)的行政中心(Chef-lieu)。根據2015年法國最新的行政區劃方案,聖艾蒂安地區共包括11個完整的縣(Canton),以及另外3個縣的其中部分市鎮,總計156個市鎮(Commune),總面積1702k㎡,總人口為294238人(2012年數據)。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國,“地區”和“縣”的劃分主要是為了投票或選舉,並沒有太多實際的作用,而日常的市政建設和管理則主要由“大區”、“省”或者“市鎮”協調負責。
以下為蘭斯地區的縣級行政區劃(中文名稱非官方正式翻譯,僅供參考):
蘭斯第一縣(Canton de Reims-1),包括蘭斯的中心城區部分。
蘭斯第二縣(Canton de Reims-2),包括蘭斯市區的南部部分。
蘭斯第三縣(Canton de Reims-3),包括蘭斯市區的西南部部分。
蘭斯第四縣(Canton de Reims-4),包括蘭斯市區的西部部分,以及相鄰的5個市鎮。
蘭斯第五縣(Canton de Reims-5),包括蘭斯市區的北部部分,以及相鄰的2個市鎮。
蘭斯第六縣(Canton de Reims-6),包括蘭斯市區的西部部分。
蘭斯第七縣(Canton de Reims-7),包括蘭斯市區的東北部部分。
蘭斯第八縣(Canton de Reims-8),包括蘭斯市區的東部部分,以及相鄰的8個市鎮。
蘭斯第九縣(Canton de Reims-9),包括蘭斯市區的東南部部分。
勃艮第縣(Canton de Bourgogne),包括28個市鎮。
菲姆-蘭斯山縣(Canton de Fismes - Montagne de Reims),包括53個市鎮。
以下縣級行政區劃當中的部分市鎮屬於蘭斯地區:
多爾芒-香檳縣(Canton deDormans-Paysages de Champagne),包括72個市鎮,其中30個市鎮屬於蘭斯地區。
蘭斯市區地勢平坦,平均海拔在75~100米之間。蘭斯的南側為蘭斯山(Montagne de Reims),西北方向為聖提耶里丘陵(Massif de Saint Thierry),東側地勢開闊,屬於阿爾貢山(Argonne)的山前平原。這些山和丘陵海拔都不高,最高峰西奈山(Mont Sinaï)也只有286米。蘭斯地區這一地形特徵的形成,與巴黎盆地的形成及其侵蝕作用(érosion)息息相關。蘭斯位於法國巴黎盆地(Bassin Parisien)的中東部地區,而巴黎盆地是一個典型的向斜沖積平原,其岩層以巴黎為中心向四周不斷抬升,因此蘭斯地區的地表岩層年代大致由東向西越來越久遠。蘭斯市區所處位置的基岩形成於白堊紀中後期(準確來說是坎帕期),而在市區西部大約5公里處就恰好處於中生代(Mésozoïque)和新生代(Cénozoïque)兩個不同時期岩層的交界線上,因此可以推算,蘭斯附近的其地表岩土形成時間大致在七千萬年前左右。
維勒河(La Vesle)是法國五大河流之一的塞納河(La Seine)的一條三級支流,全長139.5公里。該河流發源於本省東部的索姆維勒鎮(Somme-Vesle),自西向東流經蘭斯市區西南部,在皮卡第大區(Région Picardie)埃納省(Aisne,02省)的埃納孔代鎮(Condé sur Aisne)的西南側注入埃納河(l'Aisne)。維勒河水量較小,蘭斯市區段的平均寬度不足10米,且因其流速較慢,水質較差。在維勒河北岸平行修建有埃納—馬恩運河(Canal de l’Aisne à la Marne),這條運河始建於1866年,連線了埃納河和馬恩河兩大水系,橫穿蘭斯市區,水量充足,至今仍有航運價值。蘭斯市區段設有多個船閘和船塢,平均寬度在30~50米之間。
早在哈爾施塔特文化時期(Civilisation de Hallstatt,大約公元前8世紀),高盧部落的一支——雷姆人(Rèmes)便在這一帶活動。根據史學家考證,“蘭斯古城”(Vieux Reims)
作為雷姆部落中最大的城池(Oppidum),其原址位於瓦利斯庫爾鎮(Variscourt)和綏普孔代鎮(Condé-sur-Suippe)之間,大致建城年代在公元前450至200年之間,面積超過500公頃(hectares)。因遠離水源,且不斷受到來自北方的比利時人(Belge)的騷擾,公元前80年,雷姆人的首府向東南遷移至杜洛科爾特爾(Durocorter)附近,也就是今天的蘭斯市中心。高盧-羅馬戰爭(Guerre des Gaules)期間,雷姆部落選擇投靠羅馬帝國(Empire Romain),杜洛科爾特爾也更名為杜洛科爾托蘭姆(Durocortorum)。戰爭勝利後,杜洛科爾托蘭姆成為了比利時行省(Province de Belgique)的首府,並一度成為羅馬帝國北方最大的城市。在蘭斯市中心,有一座建於公元3世紀的戰神門,是為頌揚奧古斯都大帝所建的四座紀念性拱門中的一座,這四座拱門代表古蘭斯城的四個軸。在蘭斯鬧市的中心地段,還保留著高盧-古羅馬時期的隱門,這是一座半地下的建築群,建於公元200年左右,坐落在杜洛科圖魯姆集市會場下,是蘭斯朱庇特神廟的寶庫。
中世紀
蘭斯中世紀的歷史,與宗教緊密相關。公元4世紀初,基督教被創立並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國教。作為西羅馬帝國內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蘭斯城內也修建了聖尼凱斯教堂(Église Saint Nicaise),這也是蘭斯大教堂的前身。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但是包括蘭斯在內的北方高盧地區仍然被羅馬人夏格里烏斯(Syagrius)所控制。公元486年,法蘭克人領袖克洛維一世(Clovis I)由蘭斯西北部的弗朗德(Flandre)地區一路南下,攻克了北方高盧地區,並於公元493年與原西羅馬帝國的勃艮第公主克洛蒂爾達(Clotilde)成婚。在克洛蒂爾達的勸說下,公元496年(註:史學家對這一年份尚有爭議)的12月25日(耶穌誕辰日,即聖誕節),克洛維一世放棄了日耳曼人所信奉的亞流教派(Arianisme),在蘭斯的聖尼凱斯教堂正式皈依羅馬公教,並加冕成為法蘭克王國的第一任國王。這一舉動在法國乃至整個西歐歷史上都產生了非常重要影響,也為後來克洛維一世將其統治領土擴張到原羅馬帝國的高盧地區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克洛維一世去世後,法蘭克王國的領土被他的四兒子:克洛泰爾一世(Clothaire le Vieux)、希爾德貝一世(Childebert I)、克洛多梅爾(Clodomir)和提奧多里克一世(Thierry I)繼承,分別建立起蘇瓦松、巴黎、奧爾良和蘭斯四個王國。其中克羅泰爾一世曾經先後吞併三位亡兄的領土,並且還吞併了整個勃艮第王國(Royaume de Burgonde),成為第二位統一的法蘭克王國的國王。但在他去世之後,統一的王國被他的兒子們再次瓜分,且這種分裂局面一直持續到了墨洛溫王朝(Mérovingiens)結束。
1211年5月6日,蘭斯聖尼凱斯教堂在約翰福音節(Saint Jean Porte Latine)中不慎被燒毀。新的蘭斯聖母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Reims)由四位工程師——讓·歐爾貝(Jean d'Orbais)、讓勒盧(Jean-le-Loup)、“蘭斯左撇子”(Gaucher de Reims)和蘇瓦松貝爾納(Bernard de Soissons)設計,工程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直到1275年才竣工完成。而即使是在施工期間,路易九世(Louis IX)的加冕儀式仍然於1226年在蘭斯大教堂舉行。
法國大革命之後,香檳地區建立了馬恩省,其範圍與現在的馬恩省相同。蘭斯因為“地理位置略偏”而錯失了省會資格。其實,這不過是一個非常勉強的藉口而已(參考61省的省會阿朗松,那才叫偏)。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那就是宗教。蘭斯因為其“王者之城”的權威,讓改革派們感到不小的壓力。於是,國民制憲議會(l'Assemblée Constituante de 1789)決定,將省會定在沙隆,並保留蘭斯“加冕之城”(Ville sacrée)的地位,以便在不干涉天主教正常教務的前提下,“政教分離”,儘量減輕宗教對共和國的影響。後來修建的巴黎—斯特拉斯堡鐵路經過沙隆而不經過蘭斯,其實也從側面說明了這一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蘭斯地區損毀嚴重,市區內超過60%的建築都被損毀,被稱為法國最慘的城市(ville la plus meurtrie de France),不過法軍以蘭斯城南建於1880年的防禦工事---蓬佩勒戰堡(La garnison de Reims)為屏障,面對德軍的進攻,堅守四年之久,取得了1918年的勝利,戰堡內如今還保存著法軍、盟軍和德軍的軍事文獻。此後法國空軍在蘭斯附近又先後建立了多個軍事基地,為保衛首都巴黎起到了積極的左右。二戰期間,蘭斯所處的法國淪陷區被納粹德國占領,納粹分子在蘭斯對猶太人進行了殘酷的屠殺。1945年5月7日,納粹德國在蘭斯簽下了無條件投降書,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正式結束。在蘭斯高級技術中學的大廳里,如今依舊還按照原樣擺放著當年簽署投降協定的桌椅,牆上依然懸掛著盟軍統帥艾森豪當年指揮作戰的軍事地圖。
二戰後
二十世紀50年代開始,法國經濟全面復甦發展,蘭斯的城市面貌不斷提升,一批現代化的街區開始出現。1996年,羅馬教皇若望·保祿二世(Jean Paul II)來到蘭斯聖母大教堂,慶祝克洛維一世加冕1500周年。2007年6月10日,法國高速鐵路東線(LGV Est)投入運營,並在蘭斯市區南部設立了香檳-阿登TGV站(Gare de Champagne Ardenne TGV)。蘭斯由此正式進入高鐵時代,蘭斯前往巴黎的旅行時間由原來的一個半小時縮短至40分鐘。
從單個的市鎮來看,2011年,蘭斯的人均月工資(Moyenne des salariés)為2194歐元,家庭月平均可支配收入(Revenu par ménage)的中位數為1957歐元,後者在法國36717個市鎮中排名第27266位,低於馬恩省平均水平(2396歐元)、香檳-阿登大區的平均水平(2238歐元)和法國本土的平均水平(2410歐元)。
2011年,蘭斯的家庭月平均消費水平(Niveau de Vie)為1436歐元,在法國36717個市鎮中排名第22058位,低於馬恩省平均水平(1619歐元)、香檳-阿登大區平均水平(1519歐元)和法國本土的平均水平(1602歐元)。
聖讓巴提斯特堂高級中學(Lycée Saint-Jean-Baptiste de La Salle)
高等教育
蘭斯大學(Université de Reims Champagne-Ardenne)成立於1548年,其前身是中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天主教學校之一。大學曾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被毀,1971年重建。學校的教育和研究涉及多個學科領域,並與各國際機構建立了密切的聯繫,現有學生大約25000人和1900名教職工。蘭斯大學為留學生提供了超過50個專業的150個文憑。蘭斯大學除了校本部外,在香檳-阿登大區內的四個主要城市(沙勒維爾-梅濟耶爾、特魯瓦、香檳沙隆、肖蒙)均設有分校區。
蘭斯高等工商管理學院(École supérieure de commerce de Reims),成立於1928年,是法國著名的高等私立商科學府之一,2013年與魯昂高等商學院合併。
蘭斯高等工程師學校(École supérieure d'ingénieurs de Reims,簡稱ESIReims),成立於1989年,該學校僅開設包裝工程(Packaging)專業。
蘭斯大學城市規劃與環境治理學院(Institut d'Aménagement des Territoires, d'Environnement et d'Urbanisme de l'Université de Reims,簡稱IATEUR),建於1971年,隸屬於蘭斯大學,僅開設研究生階段(Master)的課程。
法國國家高等信息技術學院(蘭斯校區)(École supérieure d'informatique du Cesi)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蘭斯大教堂(Cathedrale de Notre-Dame de Reims,即蘭斯聖母院),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401年,不過現有的教堂建築始於1211年。從中古世紀至1825年查理十世,法國歷任國王的加冕典禮都在蘭斯聖母院舉行。第一位在此受洗的法國國王是Glovis,由主教SaintRemi在公元49年主持儀式,自此法國國王相信在蘭斯登基能常保權利。
蘭斯足球俱樂部(Stade de Reims,又譯漢斯足球俱樂部)是蘭斯最大的職業足球俱樂部。蘭斯足球俱樂部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是法國足壇非常出色的強隊,在這一時期球隊曾經兩次打入歐洲俱樂部冠軍聯賽的大決賽。值得一提的是,蘭斯隊的主體育場是奧古斯特-德洛內體育場(Stade d'Auguste Delaune,簡稱德洛內球場)曾經也是1938年世界盃足球賽承辦球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