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研究所,顧名思義,該辭彙是漢學科研機構稱謂,創立時間是丁亥2007年秋,具體辦公地點是吉林省公主嶺市。其所行使的學術職能是:1、在這個“漢學機關”的文化...
漢學或稱中國學,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或稱國際漢學、海外漢學、域外漢學、世界漢學,是指中國以外的學者對有關中國的方方面面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1814年12月...
法國在中國開設的學術研究機構。1941年在北平(今北京)成立,前身為《法文研究月刊》出版委員會。經費主要來自中法庚子賠款餘額。由法國駐京使館聘請漢學家鐸爾孟任所長...
漢學研究,漢學術語,即中國學研究。又稱國故學,或國學研究。...... 日本漢學: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日本中國學會-成立於1949...
法國漢學研究所IHEC創立於1920年3月,當時由法蘭西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總統最高層贊助。它於1921年被承認為"公益"性組織之前,曾獲得過普通民事社團的地位。它的創建...
1968 年6月台灣行政院孫前院長運璿於任內巡視教育部,指示為促進漢學研究,加強對國內外漢學研究人士服務,列為施政重點之一。...
漢學家是個翻譯名詞,是指從事中國古代、近代或現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外國學者。本應譯為中國學家。近代最有影響的漢學家有美國的費正清、龍夫威、宇文所安、...
《海外漢學研究》,是2002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研究方向為金文和殷周史、中國思想史、東西方漢學史。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員。...
他對中國所有問題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嚴格分析、利用他所篤信的中文典籍的基礎之上,也因此,他的豐富著述使俄羅斯漢學擺脫了從前翻譯和出版歐洲傳教士的漢學作品、附和...
陳良佐,1929年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畢業於台灣大學歷史系。...... 〈我國古代的青銅農具—兼論農具的演變(上)〉,《漢學研究》2.1(1984):13...
《世界漢學》是1998年5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式批准創辦的學術期刊。...... 《世界漢學》是研究世界各國漢學的歷史和傳統,交流漢學研究的經驗,傳遞漢學研究最新訊息...
東亞文化研究所成立於1995年。現任所長高文漢教授。現有研究人員21名,其中教授4名(含博士生導師兩名),副教授9名,講師8名。...
施教授經過多年潛心研究,積累了豐富的漢學成果,也獲得了許多學術榮譽,歷任法蘭西科學院漢學研究所所長、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院長、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等學術要職。[1...
中國人民大學漢語國際推廣研究所(簡稱漢推所)創建於2006年11月,在2007年3月26日由國務委員陳至立和教育部部長周濟揭牌後正式成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教授兼任...
1987年、1990年在復旦大學古籍所先後獲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清代文學研究、元代文學的近世性研究、明清文學的近世性研究、日本漢學概論等。...
吳曉鈴 (1914~1995),男,民族:漢,研究生畢業。1937年後歷任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助教、講師,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作品有《中國文學史》(...
1928年2月分立為天文研究所、氣象研究所,均在南京。語言歷史研究所於1927年夏...1980年,舉行第一次國際漢學會議。1981年,成立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原子與分子...
生前任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所長、二級研究員。專業領域是蒙古文學、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方向為蒙古文學、蒙漢文學關係、中國各民族文學關係。...
該著在全面批判戰後美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模式的基礎上,系統闡述了他所倡導的“...美國漢學的真正崛起,引起全世界矚目的是在1947年。此時,費正清在哈佛全面實施其...
在《文史》《國學研究》《文學遺產》《漢學研究》《中研院文哲所集刊》《中華文史論叢》《古漢語研究》《敦煌吐魯番研究》《中國文化》等學術雜誌上發表《從古方...
4、《靈寶:有關一個道教術語的注釋》(Ling-Pao,note sur un terme du taoisme religieux,載於1960年出版的《高等漢學研究所雜編》第2卷(Melanges de l’...
黃寬重(Kuan-chung Huang),1949年7月26日出生於台灣省宜蘭縣。中興大學文學士,台灣大學文學碩士、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日本...
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美國漢學家,1952年生於賓夕法尼亞,芝加哥大學教授,中國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鮑吾剛(Wolfgang Bauer)德國著名漢學家。1930年2月23日生。高中畢業後進入慕尼黑大學東亞研究所學習漢學。日本學、蒙古學和哲學。...
施舟人。1934年出生於瑞典,祖籍荷蘭。施舟人通曉8種語言,是歐洲三大漢學家之一。1979年施舟人來到中國專門從事文化研究,歷時二十餘年不輟。2003年,施舟人在福州大學...
李約瑟主持的《中國的科學與文明》(《中國科學技術史》)項目的重要研究成員和...台灣和香港的著名漢學家為該系師資,並在幾年內建立了一個世界上最好的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