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漁落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漫灣鎮五里村委會
漁落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漫灣鎮五里村委會,屬於半山區。位於鎮政府西北邊,距離五里村委會15公里,距離漫灣鎮政府15公里。國土面積0.36平方公里,海拔950米,年平均氣溫25℃,年降水量1,110毫米...
自然村數量大、分布廣、規模大小不一,有僅個別住戶的孤村(如在山區),也有數百人口的大村(如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區)。自然村經濟結構較單一,一般由主要從事農(林、牧、副、漁)業的人口居住。20世紀80年代以來,因鄉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不少自然村不僅限於單純經營農牧業,還建起了小型工業...
自然村數量大、分布廣、規模大小不一,有僅個別住戶的孤村(如在山區),也有數百人口的大村(如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區)。自然村經濟結構較單一,一般由主要從事農(林、牧、副、漁)業的人口居住。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因鄉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不少自然村不僅限於單純經營農牧業,還建起了小型...
溪頭下自然村,隸屬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濱海街道,從前是廈門的一個小漁村,廈門為數不多的原生態自然村,是廈門環島南路沿線處於道路和沙灘之間的自然村落,離海最近的漁村了。溪頭下被譽為愛情小鎮,得利於自然風光優美,這裡的婚紗攝影和民宿行業興盛。地理位置 發展歷史 溪頭下自然村地處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濱海...
龍地漁村位於後宅鎮中心區域一個自然村落,現有人口2000人,530多戶,面積約48000平方米;龍地漁村以漁業經濟為主體,全村70%以上勞動力從事漁業生產,現有在冊漁船56艘,全漁村年總產值3200多萬,人均年純收入367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20萬元左右;龍地漁村由龍地漁黨支部直接領導,龍地漁黨支部現有黨員45名,...
坂美村屬於典型的漁業農業自然村,地廣物豐,有紫菜、海膽、孔螺、鮑魚、對蝦等特產。一般沿海海灘基本都是鮑魚養殖場,坂美紫菜在當地擁有很高的聲譽,營養價值高,生產量少,收穫難度大,村往年主要以漁業為主農業為輔。由於漁業產量的逐年下降,以及人口的增長,單憑打漁種田已經無法滿足生存的需要,逐漸轉為打工...
塘落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歸朝鎮那旦行政村,屬於山區。距離 那旦 村委會3.00 公里,距離歸朝 鎮15.00公里,年降水量1,010.00毫米,適宜種植穀類等農作物。有耕地67.00畝,其中人均耕地0.70畝;有林地480.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9戶,有鄉村人口98人,其中農業人口98人...
三澳村位於南澳縣深澳鎮東北部,是以漁業為主的自然村,也是汕頭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單位。據相關網站數據顯示,全村總人口720人,村域總面積178.7公頃,山地面積2500畝;海水養殖漁排40個;龍鬚菜養殖面積800畝;太平洋牡蠣養殖面積500畝;陸上紫菜培苗場二個,年育苗量500多畝。地理位置 村莊建設 經濟建設 三...
但從自然地理環境、兵家必爭的歷史來說,村鎮、人口較為稠密。直至微山湖形成前夕及形成過程中仍有人遷來在此定居,當時有114個自然村,其中宋、元代的有劉橋、大卜灣等6個自然村,明初有卞集、王蘇白、南羊莊等71個自然村從山西洪桐縣等地遷來。明中、後期和清代有譚莊、建閘、湖西頭等37個自然村,也是從...
八水河自然村是由劉氏、林氏於民國初年從青山遷此給太清宮看山定居,以地理位置命名。教子園自然村是由曲氏“立蘭”於民國初年從青山遷此給太清宮看山定居,相傳東漢大儒鄭康成曾在此教子讀書,亦因此而得名。至於青山村劉、溫、唐等姓氏,都是後來陸續遷來的。這裡雖然青山綠水,風景宜人。該村以漁業為主,...
截落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者東鎮新文村委會,屬於半山區。村情概況 位於者東鎮西北邊,距離村委會10公里,距離鎮政府25公里。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128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為主。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7.6畝,其中:田11...
漫落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永平鎮南谷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位於永平鎮西邊,距離村委會0.5公里,距離 鎮35公里。國土面積1.67平方公里,海拔1340米,年平均氣溫17.2℃,年降水量1530毫米,適宜種植茶葉、甘蔗、糧食等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林業為主。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05...
漁農村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南部,位於福田街道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2.5千米,村落總面積約0.1平方千米。東鄰皇崗口岸,與香港相連,是福田區距香港最近的一個村;南面是深圳河,河水由東向西經深圳灣匯入伶仃洋。是香港進人深圳的重要門戶,與香港元朗隔河相望。相鄰自然村有水圍村。始建於民國時期。中華人民...
落水自然村,隸屬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勐板鄉白岩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5.00公里,距離鎮14.00公里, 國土面積3.77平方公里,海拔1570.00米,年平均氣溫17.60℃,年降水量1298.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作物等農作物。有耕地823.00畝,其中人均耕地2.39畝;有林地3333.00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4戶,有...
漁一村,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蛇口街道,位於蛇口街道中部,距街道辦事處約0.9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漁二村、灣廈村、大鏟村。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初。南海、番禺、中山等地的蛋戶(漁民,因其漁船形狀如蛋,故稱蛋戶,“疍”即“蛋民”)在珠江出海口伶仃洋海域以捕魚為生,經常在內伶仃洋靠岸避風,漸漸有漁民...
魚田自然村,隸屬雲南省昭通市大關縣吉利鎮魚田村,是魚田村委會所在地。東與青海自然村相接,南與海子自然村相接,西與響水溝自然村相接,北與黃家灣自然村相接。國土面積有2.24平方公里,海拔701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9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1662畝,其中人均耕地1.55畝;有林地...
下河村又名霞河村,位於福建省詔安縣的梅嶺鎮政府駐地北部,直距0.5公里,詔安至宮口公路兩側。下河村東臨詔安灣梅嶺港港口,西至前江埭,東南鄰林厝,北至高坑。包括下河、西河二個自然村。村委會駐下河村。地處沿海平原,何氏集居,聚落呈長方形。1286戶,5102人,漢族,講閩南話,組成14個村民小組。漁...
漁二村,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蛇口街道中部,距街道辦事處約0.7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漁一村。始建於20形紀50年代初。1961年7月,西海(蛇口水產)公社改稱蛇口公社,原蛇口二大隊相應改稱漁業大隊,漁二村之名即由此而來。早在清代,先祖駕著蓮船小艇,從廣東海豐沿著粵東海岸順水流,進行著古老的拉網捕魚作業,...
魚塘寨自然村,隸屬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德黨鎮勐汞村,屬於半山區。位於鎮西南邊,距離村委會2.00公里,距離鎮13.00公里。國土面積2.02平方公里,海拔1,550.00米,年平均氣溫17.70 ℃,年降水量1,257.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276.10畝,其中人均耕地0.70畝;有林地735.00畝。全村轄2個...
鯽魚塘自然村,隸屬雲南省保山市騰衝市猴橋鎮輪馬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位於猴橋鎮的北邊,距離輪馬村委會5公里,距離鎮政府17公里。國土面積3.21平方公里,海拔1865米,年平均氣溫12℃,年降水量20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 、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145.99畝,人均耕地1.33畝,林地4213.66畝。據有關資料顯示,有...
中國已經發掘的最早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前期,如浙江的河姆渡以及陝西的半坡等。按照鄉村的經濟活動內容,可分為以一業為主的農業村(種植業)、林業村、牧村和漁村,也有農林、農牧、農漁等兼業村落。根據鄉村是否具有行政含義,可分為自然村和行政村。自然村是村落實體,行政村是行政實體。一個大自然村可設幾個...
”之一的嵛山島雖屬於福鼎市管轄,自古以來由於陸緣的接近,在文化、民間交往等方面與霞浦縣三沙鎮有著密切聯繫。其位於青官藍村正東方的東海洋面上,直線距離約9km。如需前往遊玩可前往三沙古鎮村的古鎮碼頭,或選擇福鼎硤門畲族鄉漁井村的漁井碼頭。島上有大小天湖及遍布全島的優質草原。留雲洞 三沙留雲洞俗稱...
池浦村原是鰲江邊上的窮漁村。民國期間,全村90戶中有73戶靠近海捕撈維持生活。村民世代使用篷櫓小船,風來篷駛,風停櫓搖。50年代合作化運動中,加入高級漁業社,擺脫了小船手網的生產方式。70年代始,近海漁業資源迅速衰竭,漁產量逐日減少,經濟效益明顯下降,1976年人均收入僅89元。一些漁民靠漁貸過日子,許多...
2010年9月13日,借桐照開漁節之際,中國魚業協會正式授牌桐照為“中國第一漁村”稱號。村鎮由來 桐照和桐蕉司都屬於蓴湖街道,一南一北,直線距離相差幾十公里,那么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么?看看這2村的來歷便曉得:宋末元興(距今730餘年)四海擾亂,有福建莆田縣林氏坤公偕兄弟與兩子,北上避難到浙江沿海。一日暮...
1942年11月,以原所福、李本亭等漁工為首的30餘名貧苦漁民,為反抗漁霸的剝削和壓迫,自發組織了大罷工,罷工鬥爭儘管失敗了,但狠狠地打擊了漁霸、漁行的囂張氣焰。1945年11月初, 村民付守山、宋聚素、張世民、張世英、姜文良等5人加入中國共產黨。月底成立了村第一屆黨支部,支部書記由石島特區委派的湯光賓擔任...
潯埔,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臨海背山的優勢,大力開發漁、工、貿各種產業,尤其是水產養殖業,並且積極發展民營企業和旅遊業。在黨的領導下,潯埔人民正齊心協力奔小康,努力創造著未來更美好的幸福生活。居民的收入年年在提高,潯埔村正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變得越來越新,越來越富裕。一幢幢新的居民樓正成排...
如今這裡的老百姓生活富足,2014年玉包港現有住戶310戶,總人口1602人,是橋頭鎮地區一個最大的純漁業村;以漁業為主,兼務農,有水田70畝,坡地1300畝,坡地均承包造林,在海岸一帶的坡地也造上海防林。該村利用自然港灣優勢,90%當地人都從事以捕魚為主,以漁業養殖、海產品加工及漁家樂為輔的新模式;按照“...
林寨古村村前視野開闊,有田可耕、有水可漁,形成“負陰抱陽”“背山面水”之勢。村落東南方為水口,東側的古雲山,俗稱象形山,與西側山峰對峙,在堪輿學中,被稱為“獅象守水口”。空間布局 林寨古村村廊城牆環成船型,立有東、西、南、北四門,門前有五口池塘,兩邊有護城河。林寨古村分兩部分,南部以...
現有媽灣、北扣2個自然村。1986年約有250人,耕地面積2公頃,大小機船24艘。居民以漁業為主。1989年有179戶,603人,漁業勞動力73 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 126人。2008年有66戶,189 人,男性94人,女性97人,漁業勞動力73 人。其中媽灣有44戶,125 人,北扣有 22戶,64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1人...
漁粱古為通京大道,宋設漁粱驛。漁梁,位於歙縣縣城東南1.5公里,村落占地8.2公頃,人口1770人。該村形成於唐,約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姚姓遷居漁梁,並發展為村落,其形態似漁。古村落內現存傳統古建築430處,占古村落建築總數的65%。門票價格:30元 開放時間:全天 文化教育 解放前,漁梁村沒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