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田自然村隸屬於吉利鎮魚田行政村,是魚田村委會所在地。東與青海自然村相接,南與海子自然村相接,西與響水溝自然村相接,北與黃家灣自然村相接。國土面積有2.24平方公里,海拔701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9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1662畝,其中人均耕地1.55畝;有林地914畝。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71戶,有鄉村人口1198人(含居民),其中農業人口1084人,勞動力60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36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8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75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工資,種養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魚田自然村
- 外文名稱:Fish farm village
- 地理位置:吉利鎮魚田行政村
- 面積:2.24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662畝(其中:田141畝,地1521畝),人均耕地1.55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91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畝;水面面積128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0畝;荒山荒地485畝,其他面積166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74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9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35.79%)。有271戶通電,有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1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47%和77.8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4戶(分別占總數的21.4%和14.76%)。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或不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8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0輛,機車1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2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47畝,有效灌溉率為14.8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8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1畝。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3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8.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2.7萬元,占總收入的22.6%;畜牧業收入35.6萬元,占總收入的35.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81頭,肉牛0頭,肉羊10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7.9萬元,占總收入的4.18%;第二、三產業收入22.5萬元,占總收入的11.9%;工資性收入79萬元,占總收入的41.86%。農民人均純收入1075元,農民收入以工資,種養業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18人(占勞動力的35.97%),在省內務工97人,到省外務工12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
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0.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生薑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養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71戶,共鄉村人口1198人,其中男性560人,女性638人。其中農業人口1084人,勞動力60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4人,苗族10人,其他民族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8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8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占農戶總數的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魚田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吉利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公里,距離中學6.1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9人,其中小學生88人,中學生51人。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個、圖書室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0個。由於特殊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吉利鎮有著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自古有滇川孔道、秦開五尺道、南方絲綢之路、明清古道等,眾多歷史文物古蹟分布於境內昆水公路沿線,有極高的旅遊開發價值,主要景點有五尺道遺蹟、吉利漢墓、黃荊壩蠻墳、靖國軍殉難地、吉利鋪老街及小關溪襯腰岩等。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計生,扶貧。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6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41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47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4個,黨員總數36人,黨員中男黨員32人,女黨員4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設在本村或是設在村委會),團員4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支柱產業脆弱,水利化程度低,道路交通落後,路面狀況差,教育設施不足,民眾素質低。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近抓養殖打基礎,遠抓林果強後勁,短抓務工促增收,常抓教育提素質,電礦結合促發展,綜合治理保平安.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075元增加到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