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浦村

池浦村

池浦村屬浙江省溫州市龍港市水網平原區,東北與江口、下埠兩村毗連,南與黃家蓬、瓦窯頭村隔路為界。一條大道,兩條河流貫穿村內,系鰲江南三鎮(宜山、錢庫、金鄉)通往龍港的水陸要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池浦村
  • 所屬地區: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水網平原區
  • 地理位置:東北與江口、下埠兩村毗連,南與黃家蓬、瓦窯頭村隔路為界
  • 產業:漁業為主
地理位置,池浦村人文地理,池埔村歷史,簡介,開展漁業,漁業生產,個體運輸業,工副業,經濟發展,明清兩朝經濟,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教育發展,河捕撈業,產業優勢,江河漁業,海洋漁業,村莊狀況,鄉村建設,教育事業,地圖信息,

地理位置

池浦村人文地理

地處溫州市龍港市,舊稱木橋頭,因村前原有一浦直通江口入海,清乾隆八年(1743),村人在浦上架木為橋,以便行旅,遂有此名。村由半河章、木橋頭兩自然村組成。村中畲族與漢族混居。半河章以畲族鐘姓為主,木橋頭以彭姓為主。

池埔村歷史

50年代初屬龍江鄉。1955年屬白沙鄉。1956年與江口底大屋、蔡家合併為曙光高級漁業生產合作社,後劃為下埠生產大隊。1981年復名木橋頭村。1982年改為池浦村。1985年屬蒼南縣龍港鎮。1992年,全村410戶,1611人。主要姓氏有鐘、彭、趙、梁、陳、侯、黃、林、李等姓。有水田220畝,旱地65畝。

簡介

池浦村原是鰲江邊上的窮漁村。民國期間,全村90戶中有73戶靠近海捕撈維持生活。村民世代使用篷櫓小船,風來篷駛,風停櫓搖。50年代合作化運動中,加入高級漁業社,擺脫了小船手網的生產方式。70年代始,近海漁業資源迅速衰竭,漁產量逐日減少,經濟效益明顯下降,1976年人均收入僅89元。一些漁民靠漁貸過日子,許多漁民棄船上岸改就他業,或農或工或經營家庭副業。

開展漁業

80年代改革開放後,村領導班子於1980年確定了大力發展漁業,開拓多種經營,糧食自給有餘,十年奔上小康的奮鬥目標。漁業生產實行包產到船,調整捕撈結構,試行不同的拖網作業,產量大增。是年,村民的人均收入增到522元。十年奮鬥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池浦村
池浦村

漁業生產

先後投入280萬元創辦拖蝦作業船10隻,蝦戶作業船10隻,梅魚拖船2對,機帆船1對,大馬力漁輪1對;就業111人,年純收入67.7萬元。

個體運輸業

機動貨運四輪車9輛,三輪車54輛,拖拉機9輛,內河貨運船15艘;就業118人,年純收入92萬元。

工副業

磚窯2座,蠣灰窯9座,年純收入13萬元。從事建築業35人,年純收入38萬元。隨著再生腈綸紡織市場的崛起,剩餘勞力全部投入紡織品生產。全村410戶,95%以上置辦了紡織工具,年收入180萬元。從分配方案看,1992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而實際收入已超過2000元。

經濟發展

明清兩朝經濟

半河章自然村是畲族集中居住的地方。現有鐘姓畲民82戶327人。據《鐘氏宗譜》載:先世原居福建永春縣,為避寇擾,明隆慶二年(1568),遷來平陽十八都書閣卜宅,後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分徙十都江口半河章。據傳:祖輩初遷此時,語言、習俗不同於漢民,被稱為畲客。到清朝末期,語言、風俗、生活習慣與當地漢人逐漸融合。所不同的是畲族婦女從國小會農活粗活,下田勞動,從無纏足的陋習。農忙季節,犁、耙、耕、插樣樣能幹。體力甚佳,肩挑百斤不以為苦。農閒時又忙於紡線、織網。畲民世居茅草棚屋,耕作貧瘠土地,生活艱難。清光緒年間,農耕之餘,兼操近海捕魚作業,使用席篷小船,隨潮候漲落而進出,捕捉魚蝦貝蟹彌補生活。遇上大風惡浪,舟覆人亡。人口繁衍甚慢,直至50年代初期,村內畲族人口不足百人。根據《鐘氏宗譜》所載世系,近50%的戶後繼無人。
池浦村
池浦村

改革開放經濟發展

1949年後,畲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51年土地改革中每人分得土地一畝。農忙耕作,農閒捕魚,男耕女作,開始了安定的生活。80年代開始,畲村的面貌迅速改變。村民收入逐年遞增:人均收入50年代20元,60年代55元,70年代310元,80年代初期700元,1984年為1200元,1988年為1800元,1992年超過2000元。據統計,至1992年底,半河章畲族村有46%村民建住宅樓,計有37間。全村有電視機77台、錄像機5台、電冰櫃4台、洗衣機35台、腳踏車112輛、機動捕漁船3艘、汽車2輛、三輪車18輛、內河機動運輸船3艘。

教育發展

幾個世紀以來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畲族村民,現有大專畢業生1人,中專畢業生10人,中學畢業生125人,並且普及了國小教育。十八平川稻穀香,碧海漁火賽朝陽;村里日夜機聲響,物阜民豐幸福長。這首流傳於當地的民謠,正是古鰲江畔新漁村的寫照。

河捕撈業

產業優勢

境內河道縱橫交錯。由齋堂基、西後官、鹹水岱、狹河、江心寺、新開河、淡河、九畝浹、二房浹、墳後、銀打銀、三墳、礱擔、白昌田、元宵河、東包、西包、章皮岱、黃爛豆、河心官、筆、墨、硯、稻前、月空印、硯瓦筆、花田五畝、台科、登科、十八畝、大河心、店基、七畝心、插田橋等34個大小不一的河心小島構成。這些河心小島,有的為村民聚居的自然村落,有的展布耕田。島島之間或小橋相通,或仗舟楫往來。
池浦村
池浦村

江河漁業

清代形成富有特色的內河捕撈業,方式有戽鱔魚兒、手網、河擂三種,其中戽鱔魚兒以西岸底自然村最多,有20多對漁船,其餘各自然村則零星散見。這項漁業,以長不足5米的小漁船組成一對,由一人在船頭擇點撒網捕撈。魚網一下水,兩隻小船上打槳的姑娘,一手加緊搖槳,一手持手柄水勺戽水,搖槳、戽水的速度越來越快,齊向魚網逼近,把在河面浮游的鱔魚兒驅引至網內。捕來的鱔魚味鮮美,一對船一天可捕獲40多斤。手網,以後岸自然村最多,有魚船40多隻,能捕到鯽魚鯉魚烏鯉等淡水魚。為了趕鮮,冬春日捕,次日上市;夏秋夜捕,次日早晨上市。以上兩項捕魚業,打槳的都是小姑娘,故有李家,囡兒會划船的民諺。河擂又稱擂網,是較大型的內河捕撈作業,大小魚蝦直至介殼類水產品,均可捕獲。故村民把大面積獲取的手段,比喻為打擂網。

海洋漁業

全村有打梅魚、拖梅魚、夾網、鷹捕、擂網、背對等種類。諸項作業中,以季節性打梅魚的最多,約有90%以上家庭參加。每年從清明到夏至,村里青壯年幾乎全部出動,架著幾百隻小漁船競相下海。捕梅魚必須掌握潮候。為了不誤漁時,在江口修建一條專用埭,供本村漁民出海、返航過埭。他村漁民視埭上船隻過往情況而定,不能與之擠壓碰撞。打梅魚的船隻形小體輕,出沒在汪洋大海里,危險很大。但全村漁民團結互助,且技術熟練,漁具較先進,都能滿載而歸。當時,最高的產量,一船一潮可捕數百斤。
1949年後,由於過度捕撈,以及內河上近海水域受到污染,魚蝦資源銳減,漁業生產日趨衰落。現除海洋捕撈仍保持一定數量外,內河漁業戶已基本改行。

村莊狀況

鄉村建設

1985年劃歸龍港鎮轄後,村自籌資金搞建設。興建的4條街道縱橫於村中。東西走向的池浦路。寬15米,長620米,東起龍翔南路下埠橋,西至人民南路交易場,貫穿全村。北起光明路,南至殿前河的富民街已全部竣工。長300米,寬13米的繁榮路連線了富民街與人民路。興民路寬13米,長500米,溝通了龍華路和通港路。4條道路兩旁的4~5層樓房鱗次櫛比,排水、排污設備齊全。舊時星羅棋布、蚊蠅成群的敞口茅坑已被4條道路旁的4座新型公廁所取代。此外,池浦村獨資籌辦、投資200萬元,占地2萬平方米的龍港興榮綜合舊貨調劑市場已經動工。

教育事業

經濟騰飛推動了教育事業和村民福利的發展。舊日文盲占95%以上的漁村,而今有大學本科畢業生15人,大專畢業生58人,中專畢業生47人,中學生600人,1983年普及了國小。1987年成立了老人協會,建有一座老人亭園。同年,實行了60歲以上老人享有經濟補助制度。凡屆歲末,視不同狀況給每位老人300~2000元的經濟補助。一年一度組織老人旅遊活動。

地圖信息

地址:溫州市蒼南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