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①低濃度溶液中的水或其他溶液通過半透性膜進入較高濃度溶液中的現象。如
植物細胞的
原生質膜、
液泡膜都是
半透性膜。植物的根主要靠
滲透作用從
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等。②軍隊利用敵部署的間隙或
有利地形秘密滲入敵縱深或後方的作戰行動。
戰術滲透通常由小分隊實施,戰役滲透通常由大部隊實施。
③比喻一種勢力逐漸進入到其他方面。
滲透是指
水分子以及溶質通過半透性膜的
擴散。水的擴散同樣是從
自由能高的地方向自由能低的地方移動,
如果考慮到
溶質的話,水是從溶質濃度低的地方向溶質濃度高的地方流動。更準確一點說,是從
蒸汽壓高的地方擴散到蒸汽壓低的地方。
被
半透膜所隔開的2種液體,當處於相同的壓強時純溶劑通過半透膜而進入溶液的現象,稱滲透。滲透作用不僅發生於純溶劑和溶液之間,而且還可以在同種不同濃度溶液之間發生,低濃度的溶液通過半透膜進入高濃度的溶液中。砂糖,食鹽等結晶體之水溶液,易通過半透膜,而糊狀,膠狀等非結晶體則不能通過。
正滲透
水純化和脫鹽的新途徑
“
滲透”一詞套用於在
海水淡化、
脫鹽、
水處理領域,亦稱
正滲透、
正向滲透,以區別於
反滲透、反向滲透法、
逆滲透。
正滲透作為一種潛在的水純化和淡化新技術,世界上正對其進行著多角度、深層次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國外1976年,有液-液體系的原始嘗試,國內1992年,發明過液-固體系的
正向滲透(非加壓)吸附滲透法脫鹽(CN92110710.2)。直到約10年後,又重新跟隨國際潮流,開始標準的模仿複製的模式,2008年開始有綜述報告。
脫鹽技術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壓力驅動反滲透
膜分離技術(RO)在膜、膜組器、設備和工藝等方面都有了較大創新和改進,但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RO技術在節能、環保領域存在的局限,而且就脫鹽來講,RO技術可認為已接近發展的頂峰。因此,近年來國外已經開展了“正向滲透膜分離技術(FO)”的相關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海水淡化、污水處理、食品加工、醫藥等領域得到了套用,特別是“壓力延緩滲透(FRO)海水發電”,更是一項極具前景的清潔再生能源開發技術J。但是國內目前對正向滲透膜分離技術關注得很少,相關研究和論文也不多。雖然,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有了創造性的發明“非加壓吸附滲透法海水淡化”(CN92110710.2)。
滲透分離
正向滲透分離技術很早就得到了套用。很久以前,人們就採用食鹽來長期貯存食物,因為在高鹽環境下多數細菌、黴菌和病原菌由於滲透作用會脫水死亡或暫時失去活性。如今,人們已經開始利用正向滲透
膜分離技術進行
海水淡化、工業廢水處理、垃圾滲透液處理等研究;食品工業在實驗室利用正向滲透膜分離來濃縮飲料;緊急救援時的
生命支持系統利用正向滲透膜分離技術製取淡水。近來隨著
材料科學的發展,正向滲透技術已經套用於人體的藥物控制釋放。
滲透吸附
技術出自90年代,非加壓吸附滲透
海水淡化法,或稱為“
正向滲透法”,讓水通過多孔膜
正向滲透進入一種超強吸水的
吸附劑或
鹽濃度甚至超過海水的溶液或固態物,不需要外界加壓,但溶液里的特殊鹽分"
提取液(汲取液)"很容易蒸發,不需要加太多的熱(加熱能與反滲透加壓的能量比)。分固態鹽、液態鹽方向。固態鹽解吸附耗能更小。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技術:非加壓吸附滲透海水淡化法(CN92110710.2)1992年:上個世紀90年代
鄧宇的發明,《美國化學文摘》收錄。另外兩種方法都在薄膜結構上有了創新和改進
碳納米管
一種用碳
納米管來做
薄膜的小孔,另一種蛋白質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