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控技術體系與工程實踐》是一本2021年出版的圖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控技術體系與工程實踐
- 作者:段昌群,趙永貴,洪麗芳 等
- 出版時間:2021年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637321
- 類別:環境科學類圖書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控技術體系與工程實踐》是一本2021年出版的圖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控技術體系與工程實踐》是一本2021年出版的圖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內容簡介本書是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控課題組的研究成果——“高原山地生態與湖泊綜合治理保護”叢書之一。本...
《滇池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技術體系研究》是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控課題組的研究成果——“高原山地生態與湖泊綜合治理保護”叢書之一。《滇池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技術體系研究》以滇池流域農業農村面源污染防控技術需求為出發點,系統總結流域富磷區面源污染防控技術、傳統農業的面源污染...
《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術:以滇池流域為例》是2009年4月1日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吉寧。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基於滇池流域面源構成類型與輸移途徑。內容簡介 《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術:以滇池流域為例》本課題研究的總體思想是:源頭控制、資源回用、技術實用、總量削減和最佳化管理,通過域內面源污染的有效...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系統調查與綜合解析》是202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段昌群,本書總結了高原湖泊滇池流域大調查和綜合研究成果。內容簡介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系統調查與綜合解析》是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滇池流域農田面源污染綜合控制與水源涵養林保護關鍵技術及工程示範(2012ZX07102-003)”課題組的...
第6章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控方案組織實施的支撐技術 79 6.1 以村莊為單元的農村面源污染控制方案設計及示範 79 6.1.1 高效脫氮除磷組合填料模組化單元的研究 79 6.1.2 不同村落面源污染控制技術與工程示範 82 6.2 設施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技術設計及示範 85 6.2.1 集成控制的主要技術 85 6.2.2 技術...
丹江口庫區橘園施肥技術與氮磷流失關係研究 稻草基生態護坡板及其攔截污染物效率的實驗研究 滇池周邊不同品種玫瑰養分管理與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研究 紅壤坡耕地花生不同耕種模式截流保肥效果研究 化肥控失技術控制湖泊面源污染套用效果研究 環洞庭湖雙季稻區農藥減量使用效果研究 秸稈覆蓋與平衡施肥對巢湖流域農田氮素流失的...
展望未來,我國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技術可能會在以下5個方面有溜發展:(1)農業面源污染控制關鍵技術研發;(2)技術整合與工程示範相結合;(3)農業面源污染控制與管理相結合;(4)信息技術在農業面源污染防控中的套用;(5)建立健全農業面源污染評價監測與預警體系。圍繞新的發展思路不斷吸取國內外先進科研經驗,...
顯然,日本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策略也很難適用於我國。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是國內最早開展農業面源污染研究的機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系統研究農田養分損失與水質的關係;90年代開展了農田及小流域面源污染估算等研究;2000年以來開始系統研究農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以及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技術方面的工作。結合中國30多...
2018年9月11日-18日,楚雄州針對金沙江流域水生態問題開展生態調查,範圍覆蓋龍川江、蜻蛉河、萬馬河等流域幹流及主要支流,共35個採樣調查點,為水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基礎數據。6.實施重點工程,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 “十三五”期間,楚雄州生態環境部門共向上爭取水污染防治資金項目31個,爭取到位資金34633萬元,其中長江...
聚焦夏秋季臭氧污染,大力推進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減排。以石化、化工、塗裝、醫藥、包裝印刷、油品儲運銷等行業領域為重點,安全高效推進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實施原輔材料和產品源頭替代工程。完善揮發性有機物產品標準體系,建立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產品標識制度。完善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技術和排放量計算方...
(6) 2020年10月,段昌群,趙永貴,洪麗芳,張國盛,李元,戴麗,劉嫦娥,和樹莊著,滇池流域農村面源污染防控技術體系與工程實踐,北京:科學出版社 (7) 2017年9月,段昌群主編,李唯、吳學燦副主編,劉嫦娥等編委,生態文明排頭兵建設,北京:人民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8) 2017年8月,郭懷成、賀彬、宋立榮、...
1. 段昌群,趙永貴,等著. 2021年.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控技術體系與工程實踐. 北京:科學出版社;2. 段昌群,潘瑛,等著. 2021年.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系統調查與綜合解析. 北京:科學出版社;3. 段昌群,付登高,等著. 2021年.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負荷綜合削減與區域生態格局最佳化. 北京:科學出版社;4. 段昌群...
(3)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研究:研發了面山區植物群落快速重建、源近流短山地水源涵養與清水產流、稻田系統零排放等關鍵技術,在滇池流域完成了萬畝農田的工程示範,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等獎勵。學科建有農田土壤污染防控與修復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參加單位)、西南土壤重金屬污染控制與修復協同創新中心(共建)、雲南...
2021年獲雲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9):滇池流域農田和山地面源污染防控關鍵技術體系及套用;2023年獲雲南省研究生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4):“三點一線”科研-教學-社會服務深度融合的生態學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創建;2023年獲雲南省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優秀指導教師。學生培養 本科生:先後指導大學...
13.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術研究”,2000~2003 14.國家“十五”攻關課題“面源水污染控制成套技術和示範工程研究”,2002~2004 獲獎記錄 1.國家“十五”攻關課題“受污染場地環境風險及修復技術規範”,環保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08 2.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術研究”,教育...
截至2023年4月,段昌群主要從事高原湖泊面源污染防控與流域生態治理、重金屬污染與礦區廢棄地生態修復、生態文明建設與區域綠色發展等研究,作為第一完成人先後取得經鑑定達到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6項。學術論著 截至2023年4月,段昌群在各類重要中國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0餘篇,主編有學術著作12部。截至...
第七條 公民應當遵守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採取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減少日常生活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自覺履行生態環境保護義務。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大生態環境保護財政投入,合理安排生態環境保護所需經費,加強資金監督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支持生態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和...
(八)深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和農村污染治理。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開展農業面源污染監測,推廣套用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探索構建農業面源污染調查監測評估體系。加強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加快推動長江沿線畜禽規模化養殖場糞污處理配套設施裝備提檔升級,推進畜禽養殖戶糞污處理設施...
堅持“一湖一策”,強化流域空間管控和生態減負,最大限度減少人的生產生活對湖泊的影響和破壞,實施洱海、滇池、撫仙湖等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加快污水和垃圾收集及處理、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入湖河道生態治理、調水補水、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與濕地建設、生態搬遷、資源循環利用等項目建設,環湖周邊現有的村莊...
2、河口區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技術與示範工程(863項目),課題負責人 3、流域水環境風險評估與預警技術研究與示範(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項目負責人 4、三峽庫區水環境特徵與支流富營養化機制研究(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課題負責人 5、黃海入海污染物負荷評估及其控制研究(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
污染防治攻堅戰完成階段性目標,“湖泊革命”攻堅戰全面打響,滇池沿岸違規違建整治取得決定性成效,九大高原湖泊水質穩步向好。持續抓好長江十年禁漁和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斷面水質100%達標。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穩定在98%以上,2022年居全國第1位。森林覆蓋率穩居全國前列。CO...
土壤污染源頭防控難度較大,歷史遺留污染問題突出,在產企業環境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有待鞏固提升,建設用地準入管理有待加強,土壤環境監管能力有待提升,法規標準體系尚需健全,基層土壤污染防治技術支撐隊伍的專業素養和技能較為薄弱。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務艱巨。農村生活污水、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形勢嚴峻...
爭當生態保護修復排頭兵,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強流域污染源綜合治理和生態環境修復,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產業,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打造一批流域生態廊道,推動開發與保護雙促進、雙獲益;扛起赤水河源頭保護治理責任,高質量完成“兩污”治理、面源污染治理、礦山治理修復、...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任務重、覆蓋範圍廣,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頭預防壓力大,受污染土壤安全利用和修復治理任務繁重。環境治理能力不足的短板突出。城鄉污水收集處理能力不足,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水平不高。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水平較低。高原臭氧發生機理不明且技術支撐不足,跨境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難度...
繼續搞好“三河三湖”(淮河海河遼河、太湖巢湖滇池)、渤海、松花江、三峽庫區及上游、南水北調水源及沿線等重點流域和區域污染治理。禁止污染企業和城市污染物向農村擴散,控制農村面源污染。七是強化執法監督管理。建立更加有效的節能環保監督管理體系,堅決依法懲處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八是認真落實節能環保目標責任制。抓...
繼續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加快黃河中上游、珠江、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三峽庫區及上游以及雲南滇池水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對青海湖、博斯騰湖、艾比湖、洱海、撫仙湖、草海等湖泊採取預防性保護措施,進一步加強瀾滄江中上游、東川小江、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疏勒河、渭河、烏梁素海等流域綜合治理。嚴格飲用...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堅決全面徹底整治滇池沿岸違規違建問題。落實好河(湖)長制,加強九大高原湖泊“三區”管控,實施“一湖一策”,落細“退、減、調、治、管”舉措,加快推動湖泊保護條例修訂。持續整治工業污染、農業面源污染、重金屬污染等突出問題,加強六大水系...
在黃河、淮河等流域進行試點,分期分批確定生態流量(水位),作為流域水量調度的重要參考。(水利部牽頭,環境保護部參與) 四、強化科技支撐 (十一)推廣示範適用技術。加快技術成果推廣套用,重點推廣飲用水淨化、節水、水污染治理及循環利用、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再生水安全回用、水生態修復、畜禽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