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燥

溫燥 ,病名。指在秋季感受燥熱之邪。《重訂通俗傷寒論·秋燥傷寒》:“久睛無雨,秋陽以曝,感之者多病溫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燥
  • 臨床表現:頭痛身熱、乾咳無痰
  • 類型:病名
  • 記載:《重訂通俗傷寒論·秋燥傷寒》
  • 發生時間:秋季
指感受秋天亢旱燥氣而發病,即秋燥之偏於熱者。臨床表現初起頭痛身熱、乾咳無痰、咯痰多稀而粘、氣逆而喘、咽喉乾痛、鼻乾唇燥、胸滿脅痛、心煩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邊尖俱紅等症。這是肺受溫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現的燥熱症狀。
”證見身熱頭痛,鼻唇覺乾,乾咳無痰(或咳痰少許而粘滯不爽)咽喉乾痛,心煩口渴,亦有咳逆兼見上氣、微喘者,脈微數,苔薄白,舌面少津或無津,舌質偏於紅絳。宜辛涼解表,兼以潤肺生津,用桑杏湯。燥熱甚而劫津者,宜甘涼濡潤,用沙參麥冬湯、玉竹麥門冬湯、清燥救肺湯。燥劫胃陰,用五汁飲。胃液乾燥,外邪已盡,用牛乳飲。燥甚引發氣血兩燔者,用玉女煎。久病燥傷肝腎之陰,易致上盛下虛,晝涼夜熱,或乾咳,或不咳,脈弦細,舌光絳,甚則痙厥。治宜育陰潛陽為主,用三甲復脈湯、專翕大生膏等方(見《溫病條辨·秋燥》)。參見秋燥涼燥等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