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早年,講學,出仕,台灣,文化素養,著作漢語譯本,參考文獻,
早年
講學
1920年代在北京文化界活動,1925年(26歲)就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等多所大學的英國文學教授,還兼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英文組主任等行政職務。時文化界盛傳溫“身兼三主任、五教授”(1931年2月7日胡適日記,胡適同時還寫了“他近年最時髦”)。1933年起在上海光華大學文學院教英國文學。
出仕
台灣
1968年年9月29日經英屬香港全家飛抵台灣,在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教英國文學,在台北市陽明山中國文化學院創設(現為中國文化大學)西洋文學研究所英國文學組(現為英國語文學研究所),成為中國文化學院首任西洋文學研究所英國文學組主任兼所長、第六任英國語文學系主任。
文化素養
溫教授精通英語,早年的學生、文學批評家錢鐘書說老師“那枝生龍活虎之筆到處都辨認得出”。
做大使時如果有空,喜歡找青年人談文化、談文學,他兒子的同學許倬雲回憶:“他老人家一時興起背了幾首希臘詩給我聽,可是我不懂希臘文,他一句希臘文,一句英文,背得很起勁。”
西班牙華人作家、翻譯家王安博《何處無芳草》寫到溫大使找青年人談西班牙文學。
阮毅成《制憲日記》談到溫國大代表“有藏書1萬5千冊”。
溫教授在台灣指導的研究生何沐蓮回憶:“我們英研所學生到溫所長源寧家去上英國文學...他家客廳米色沙發大方,大書櫃滿是書,歡迎同學在那兒借閱。”
著作漢語譯本
溫教授的英文散文隨筆集Imperfect Understanding有2個漢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