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起義背景,起義爆發,起義結局,起義後續,起義意義,
起義背景
溫朝忠起義爆發地
溫朝鐘,四川省黔江縣後壩(今屬湖北省鹹豐縣)人,土家族;他在讀書時,即胸懷大志,博覽群書,志在探求天下解放的道路;光緒三十二年(1906),他在成都經黔江人程芝軒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此後,他“探山川之要隘,訪草澤之英雄”,聚集革命力量,準備武裝起義。
溫朝鐘返回黔江縣後,“乃與鹹(豐)、黔(江)二邑訪同志翻印《滅滿八策》”,揭露清廷勾結帝國主義的罪行,以激勵人心;並倡導改良風俗,勸告人們戒吸鴉片,男人剪髮,婦女放足,深入各鄉講演,宣傳革命道理,“人多悟焉”。在他的宣傳鼓動下,鹹豐縣士紳黃玉山、黔江縣士紳王克明、談茂才等,均願傾其家產,資助革命;不久,他又與黃玉山、王克明、談茂才、王雲笠、王斐然等,在黔江、鹹豐交界處小南海地方成立“鐵血英雄會”,鹹豐、黔江、利川、酉陽、彭水等縣的土家族、漢族人民,入會者達萬餘人,散發鄒容的《革命軍》萬餘冊,還在鹹豐縣的大路壩、彭水縣的李家營等處設立聯絡點。
宣統元年(1909),溫朝鐘等把“鐵血英雄會”改組為“川鄂湘黔鐵血聯英會”,提出“義联英俊,協和萬邦,推翻滿清,打倒列強,復興漢族,實行共和”的政治綱領。
溫朝鐘在川鄂邊界的革命活動,使清政府極為恐慌。湖北省施鶴道出示通緝,溫胡鐘遂化名孔保華,赴各鄉聯絡黨人,準備武裝起義;當他與黃玉山、王克明等在彭水縣風池山集會,商討起義計畫時,因事機不密,被地主溫百川探知,飛報鹹豐、黔江兩縣知事衙門。鹹豐知縣徐培因同情革命,“不為所動”;而黔江知縣王熾昌則糾集地主豪紳商議鎮壓之策,派兵在大埡口、八面山一帶防守堵截。
起義爆發
溫朝鐘等於遂於1911年1月3日,在彭水縣風池山區集眾二百餘人,剪斷髮辮,誓師起義;接著,兵分兩路向黔江縣進發:一路由裴從元率領,越過八面山,揚旗放炮,牽制清軍;一路由溫朝鐘率領,直奔大埡口,陣斬黔江縣把總曾吉芝。
起義爆發第四天,義軍在溫朝忠親自率領下,高舉“除暴安良,保國保種,掃清滅洋”的旗幟,攻克黔江縣城;黔江知縣王熾昌與城內豪紳棄城逃遁;義軍進占縣城後,搗毀天主教堂,釋放犯人,沒收官府財產,召集城內民眾開會,揭露“專制政體之暴政與各處官吏之貪污”,傾訴“人民之苦楚”,“聞者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