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岳飛廟是後人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中國著名民族英雄
岳飛而建(1103-1142年)的祠廟。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
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
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
完顏兀朮毀盟攻
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
鄭州、
洛陽等地,又於
郾城、
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宋高宗、
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
秦檜、
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岳飛以“
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
岳雲和部將
張憲同被殺害。
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始建年代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後歷代屢有增建,逐漸成為一處完整的古建築群。現有面積4000多平方米,殿宇建築近百間。
岳飛廟歷代曾多次作修葺、增建,其內含豐富,殿堂雄偉,碑碣林立。殿宇建築近百間,座北朝南,外廊呈長方形。廟內內含豐富,殿堂雄偉,碑碣林立。
1978年後,經全面整修後重新開放。如今的岳飛廟建築精湛,碑碣林立,史料翔實,陳列豐富。
2010年投資82萬元,對岳廟街仿古建築進行了彩繪,改善了岳飛廟景區的周邊環境;
2011年在岳飛廟大殿新增加了反映岳飛“文武忠孝”精神的大型
琺瑯彩壁畫,並對“岳飛史跡陳列室”進行重新設計和布展,運用高科技手段、聲光電的形式,真實、生動地展現了岳飛光輝燦爛的一生。岳飛先塋是岳飛廟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岳飛後裔多方籌措資金300餘萬元用於岳飛先塋建設。對先塋壘砌了圍牆,平整了場地,新建了東西廂房和氣勢宏偉的大殿,並順利完成了彩繪和基本陳列,使這兩處岳飛紀念地的文物古蹟得以有效保護,文化內涵得以充分展示,內外部環境得以明顯改善。
主要建築
建築布局
岳飛廟坐北朝南,外廓呈長方形,精忠坊,面西,是一座建造精美的木結構牌樓,過
精忠坊為山門,山門是廟宇正門,坐北朝南,三開間式建築,山門後的正殿是岳飛廟的主體建築,始建於明景泰元年。大殿兩側的東西廡,為岳飛部將祠和周同、韓世忠、宗澤、何鑄的祠堂。大殿後院,是
寢殿、岳雲祠、四子祠、
岳珂祠、孝娥祠、三代祠、賢母祠、
岳母刺字祠等。
精忠坊
精忠坊,又名
欞星門,建於
明正德七年(1521年),是一座卯榫結構的木製牌樓。它飛檐尖聳,形如群雁比翼,建造精美,氣勢雄偉壯觀。由於排列緊湊,吻合嚴密,雖然通體沒有使用一根釘子,卻歷經近500年的震災水患,仍巍然屹立,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築藝術,在力學、美學和建築學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精忠坊兩側壁間,分別嵌有“忠”、“孝”石刻大字,字高1.80米,遒勁端正,格外醒目。為明萬曆年間
彰德府推官張應登所題。坊之正中陽鐫
明孝宗朱佑樘賜額“宋岳忠武王廟”。
山門
山門,岳廟山門青階朱戶,古樸莊嚴,門坐北朝南,三開間式建築,兩側扇形壁鑲嵌有滾龍戲水浮雕,門前一對
石獅分踞左右。山門檐下一排巨匾,上書“
精忠報國”、“浩然正氣”、“廟食千秋”,是當代書法家
舒同、
楚圖南、肖勞的手跡。明柱上嵌有當代文學家
魏巍撰書的楹聯:“存巍然正氣;壯故鄉山河。”兩側還有一副楹聯:蓬頭垢面跪當前,想想當年宰相;端冕垂旒臨坐上,看看今日將軍。"
大殿
正殿是岳飛廟的主體建築,高十米,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為單檐硬山式建築。正門上的楹聯:人生自古誰無死,第一功名不愛錢,橫批:乃武乃文,由同治年間的榜眼何金壽題寫。門額上從東到西的四方匾額“百戰神威”、“故鄉俎豆”、“忠靈未泯”、“乾坤正氣”,分別由
光緒、
慈禧以及
清代湯陰知縣羅世德和
清代湯陰縣司鐸李振元題寫。
大殿內是
民族英雄岳飛的塑像,塑像上方“
還我河山”四個大字是岳飛的手跡。大殿內的壁畫由山東壁畫藝術研究院設計製作,面積約135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以表現岳飛事跡為內容的琺瑯彩壁畫。整個壁畫內容分為”文、武、忠、孝“四個部分,這四組壁畫分別以歷史事件和岳飛生平故事為背景,刻畫出岳飛文武兼備的英雄形象,同時也表現了他忠孝雙全的高貴品質。
正殿內為岳飛彩塑坐像,是1981年浙江工藝美術學院塑造。岳飛頭戴兜鍪,身穿紫袍金甲,右手扶膝,左手按劍,英武魁偉,氣宇軒昂。坐像上方懸岳飛手書“還我河山”貼金巨匾,其字雄渾激昂,表達了岳飛志在收復河山的決心,兩側楹聯“朱仙鎮血戰喪敵膽,風波亭長恨遺千秋”為當代書法家、原
國防部部長
張愛萍將軍所題。
二殿
二殿原為
寢殿,供奉
岳飛和夫人
李娃的
塑像,1985年修復時,經省文物部門批准,殿內塑“岳母刺字”塑像而改為賢母祠。2011年3月,改為書法碑刻展室。
二殿東面牆壁上陳列有岳飛手書“還我河山”“盡忠報國”,以及岳飛致潭州通判的三封書札的石碣,這三方石碣是目前國內學術界公認的岳飛手跡。
二殿後壁上陳列的是岳飛手書
諸葛亮的前後
出師表碑刻。據跋文記載:紹興八年(1138年)秋天,岳飛路經南陽,適逢大雨避進武侯祠內,深夜,他秉燭觀看祠內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以及後人頌揚諸葛亮的詩詞文賦,不由感概不已。道士獻茶後向岳飛求字,岳飛揮淚走筆,不計工拙,一氣呵成這篇傳世佳作。後人稱讚岳飛的書法如印印泥,如錐畫沙,猶如大江奔流,氣勢非凡。
二殿西牆壁上“純正不屈,書如其人”八個大字是
明太祖朱元璋所題。
二殿正中是毛澤東主席手書岳飛的《
滿江紅·
怒髮衝冠》詞碑。1952年11月1日,毛澤東主席視察河南返京途中路過湯陰,下車察看了“岳忠武王故里”碑,在接見湯陰縣黨政領導時,就岳飛廟的保護工作做了具體指示,他說“不要在岳飛廟開會,要保持古廟的肅穆”。
施全祠
施全是浙江杭州人,曾任殿司軍校,他對秦檜主張議和,謀害岳飛十分痛恨,紹興二十年(1150年)正月,施全隱藏在
秦檜上朝必經的眾安橋下,行刺秦檜,不料僅砍斷一根轎柱。施全被捕後,秦檜審問他:“為什麼要刺殺我?”施全大義凜然,破口大罵:“天下人都在抗金,只有你倒行逆施,所以我要殺你!”秦檜大怒,將施全處以磔刑。人們崇敬施全嫉惡如仇,不畏權勢的精神,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增建了施全祠,祠堂後壁上四個大字“盡忠報國“為明成化二年(1466年),雲南道監察御史孫珂所書。
施全祠下的五跪像分別為秦檜、
王氏、
万俟卨、張俊、
王俊,此五人因殘害岳飛而成為世人唾棄的
千古罪人。兩側楹聯書:“蓬頭垢面跪當前想想當年宰相;端冕垂旒臨座上看看今日將軍。”
碑林
岳飛廟現存碑刻總計三百多方,大碑高至丈余,小碑有一尺見方。現存最早的碑刻為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的《岳穆王詩序碑》,較晚的是民國年間的碑刻。其中少部分碑刻是歷代重修岳飛廟以及增建其他祠堂的碑記。大多數碑刻是由明清兩代的帝王臣子、文人學士題寫的歌頌岳飛的詩詞歌文賦,著名的有
朱元璋、
乾隆、
光緒、
慈禧、
徐達、
海瑞、
董其昌、
何紹基等人的碑刻。碑刻文體形式有詩詞歌賦,書法體有真草隸篆行,可以說是一處珍貴的書法,文學藝術和史學研究的寶庫。河南作家毛冰先生為碑林賦詩一首:盪居十載思念深,翠柏紅垣繞夢魂。最愛碑林石刻好,字字都見壯士心。
御碑亭
御碑亭和
乾隆碑,在岳飛廟正殿前方的神道上有一座富麗堂皇的御碑亭,但是亭子裡卻不見有碑。那么,這塊兒御碑是哪位皇帝的?碑又到哪裡去了?他就是風流天子乾隆。清
乾隆十五年(1750年)秋,
清高宗弘曆巡視嵩山返京路過湯陰岳飛廟,在拜謁岳飛後,由衷地寫下了一首七言律詩加以讚頌。按理,碑亭不應建在神道正中,但封建社會皇權至上,所以破例。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後的1915年,人們把乾隆詩碑移到了山門外的東側。
乾隆碑
清乾隆15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南巡返京途中,路過
湯陰,前來瞻拜岳飛時,寫下這首七言律詩《經岳武穆祠》:
翠柏紅垣見保祠,羔豚命祭復過之。
兩言臣則師千古,百戰兵威震一時。
道濟長城誰自壞,臨安一木幸猶支。
故鄉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
乾隆皇帝在這首詩中讚揚了岳飛文不貪財,武不惜死的高尚品德和威震一時的抗金戰功,同時譴責了南宋君臣殺害岳飛無異於自毀長城。詩中“兩言臣則”指岳飛名言: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道濟指南朝宋國大將
檀道濟。
賢母祠
二殿原為寢殿,供奉
岳飛和夫人
李娃的塑像,1985年修復時,經省文物部門批准,殿內塑“岳母刺字”塑像而改為賢母祠。2011年3月,改為書法碑刻展室。
二殿東面牆壁上陳列有岳飛手書“還我河山”“盡忠報國”,以及岳飛致潭州通判的三封書札的石碣,這三方石碣是目前國內學術界公認的岳飛手跡。
寢殿內陳列著刻石一百四十餘方。人們常在這裡流連忘返,欣賞讚嘆其精湛的書法藝術。賢母內四周壁間鑲嵌有岳飛手書“
出師表”、“滿江紅”、“墨莊”、“還我河山”、“寶刀歌”等碑刻及後人歌頌岳飛書法讚詞的碑碣。
其他建築
以上主要建築之外,還有岳雲祠、四子祠、孝娥祠、東西廂房、碑林以及肅瞻亭、覲光亭等。
人文記錄
據《湯陽縣岳飛廟志》記載:施全,錢塘(今
浙江杭州)人,原為殿司小軍官,對秦檜主和誤國,謀害岳飛極為仇恨,岳飛被害後的第九年即
紹興二十年(1150年)正月,施全挾刃藏於眾安橋下,待秦檜乘轎赴朝路過時,直前行刺,未中被捕,秦檜親審。全正氣凜然,破口大罵:“舉天下皆欲殺虜人,汝獨不肯,故我欲殺汝也”。秦檜大怒,將施全處以極刑。
清乾隆15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南巡返京途中,路過
湯陰,前來瞻拜岳飛時,寫下七言律詩《經岳武穆祠》;
1952年11月7日,毛澤東主席在返京途中路過湯陰停車,在火車站察看了“岳忠武王故里”碑,在接見湯陰縣黨政領導時,詢問了岳飛廟的情況,並指示:“民眾既很關心岳廟,就要保護。注意不要在裡面開會,保持古廟的靜穆。”
1958年,湯陰縣建立岳飛紀念館 。1963年12月,岳飛廟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59年11月7日,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耀邦同志來湯陰檢查工作時,參觀了岳飛廟,並與地方領導合影留念。
賈慶林、
李瑞環等國家領導人也先後來湯陰岳飛廟參觀。
2016年12月5日,國家旅遊局通報,岳飛廟景區被通報批評。
現實意義
前、後《
出師表》碑刻可稱得上是”三絕”碑,據碑跋記載,宋紹興八年(1138),岳飛遇雨夜宿南陽
武侯祠,感慨萬千,揮淚手書前、後《出師表》,以抒胸臆。所謂”三絕”,一為文章絕, 《出師表》為千載名篇,二為書法絕;岳飛的書法可謂蒼勁峭拔,龍飛蛇騰,忠武之氣流於筆端;三為刻工絕,宛如手書。三者結合,可謂珠聯璧合,岳飛的手書碑刻,不僅具有書法價值,而且完美的融合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忠君、愛國、不屈不撓、抵抗外侮侵略等民族精神,具有歷史和現實意義。
岳母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母親,1126年,金軍大舉侵犯中原,岳飛立志從軍報國。當時岳家貧苦艱難,岳飛留下妻子兒女,整個家庭重擔將落在母親一人身上。但是這位母親沒有阻攔兒子,相反,在兒子背上刺下“
盡忠報國”四字,激勵兒子竭盡全力報效國家,勿憂家事。千百年過去了,“岳母刺字”的故事代代流傳,人們說,正因為有岳母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才成就了岳飛這位文武皆能、忠孝兩全的歷史巨人。
所獲榮譽
1963年12月,岳飛廟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5年被評為全國文博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6年10月,經國家旅遊景區等級評定委員會的評定驗收,公布為AAAA級旅遊景區。
岳飛簡介
岳飛是
南宋最傑出的
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
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表達對“岳家軍”的由衷敬畏。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鬥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
滿江紅·怒髮衝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另輯有文集傳世。
景區指南
氣候類型
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
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歷年平均氣溫12.7一13.7℃。極端最高氣溫40.8℃,極端最低氣溫-17.4℃。
票務信息
開放時間:夏季: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