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液醪醴論

湯液醪醴論

《湯液醪醴論》是東漢年間的圖書,主要講述了

⑴湯液醪醴的製備和用途,並以古今對比,反映了疾病發生、病普增加與“生物——心理——社會”因素密切相關。醫學是伴隨疾病病普增加而發展的,並且不是萬能的。

⑵以“形弊血盡,而功不立”突出“神機”對治療的重要性。

⑶論證了“標本不得,邪氣不服”及“病為本,工為標”的、正確認識醫患關係的理論。

⑷以水腫病的機理及治療方法,證實醫學解難水平是在不斷地提高的。

基本介紹

  • 書名:《黃帝內經·素問》
  • 作者:未知
  • 類別:中醫典籍
  • 出版時間:東漢年間
《黃帝內經素問》的篇名,即第十四篇
1 關於篇名
湯液和醪醴,是用稻米五穀製成,用以治療疾病的兩種劑型。其清稀液薄的叫湯液,稠濁甘甜的叫醪醴。本篇主要討論治病的療效問題,但首先從湯液醪醴的製作及作用談起,所以用“湯液醪醴”命篇。明·馬蒔《素問注證發微》:“內有湯液醪醴,故名篇。”
2內容提要
3原文與白話文
原文黃帝問曰:為五穀湯液及醪醴奈何?
岐伯對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堅。
白話文問:醪醴為什麼要用五穀來製作?
答:五穀是養人的主食,營養豐富。
原文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時,故能至堅也。
白話文問:
答:
原文帝曰:上古聖人作湯液醪醴,為而不用,何也?譯文
岐伯曰:自古聖人之作湯液醪醴者,以為備耳!夫上古作湯液,故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
白話文問:很早以前,醪醴為什麼無用處?
答:很早以前知道醪醴可作藥用,因為生態環境好,生活習慣好,沒有病人可用。後來生態環境改變了、生活習慣改變了,疾病就多起來了,醪醴作藥就派上了用場。
原文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
岐伯曰: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鑱石針艾治其外也。
白話文問:如今醪醴為什麼無治療用場了呢?
答:現代生態環境變壞了、生活習慣變壞了,病普改變了。酒性溫,虛寒、氣滯血凝可用作保健品,但現代人病重,必須用針灸等經絡干預與藥物治療相結合才能奏效。
原文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應者何?
岐伯曰:神不使也。
帝曰:何謂神不使?
岐伯曰: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壞神去,營衛不可復收。何者?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營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白話文問:針灸等經絡干預與藥物治療相結合也不能奏效又是為什麼呢?
答:心態相關。精神相關。
問:心態有什麼影響?精神有什麼影響?
答:良醫是一種精神境界。心態不正常,立志不專,精神不振,醫技不精,因此療效不佳。這是其一,其二病人心態不正常,教育心態不正常,缺少健康常識教育,就連基本的保健常識都不能懂得,病患的心態扭曲,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在病重的情形下,效果肯定就不好了。
原文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極微極精,必先入結於皮膚。今良工皆稱曰病成,名曰逆,則針石不能治,良藥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數,親戚兄弟遠近音聲日聞於耳,五色日見於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
岐伯曰: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此之謂也。
白話文問: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是一個過程,剛開始時,一定會有一些輕微的症狀或表現的,為什麼一定要待到病重了,大醫生都難治了,甚至還出現醫鬧呢?世上好醫也很多呀,監護人常在身邊的,有病是應該會覺察到的啊,為什麼不能早診斷、早治療呢?
答:根本還是病家心態問題,把是非搞顛到了。總是對自己的健康不負責任,總認為治好疾病是醫生的全權責任。醫患關係緊張。自己都不懂得珍惜自己、愛惜自己,家人都不懂得珍惜家人、愛惜家人,又怎會尊重醫生,讓醫生安心研究醫術呢,這個問題大著呢。
原文帝曰:其有不從毫毛而生,五臟陽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精於內,氣耗於外,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急而動中,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治之奈何?
岐伯曰:平治於權衡,去宛陳莝,微動四極,溫衣繆剌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潔淨府,精以時服;五陽已布,疏滌五臟,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
帝曰:善。
白話文問:
答:
回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