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建築演變的適應性機制

湘西土家族建築演變的適應性機制

《湘西土家族建築演變的適應性機制》是清華大學出版社於2015年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周婷

基本介紹

  • 書名:湘西土家族建築演變的適應性機制
  • 作者:周婷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4月7日
  • 定價:48 元
  • ISBN:9787302393818
圖書簡介,摘 要,目 錄,

圖書簡介

本書引借達爾文的生物適應性理論,旨於從建築生成和發展的動力機制上去認知建築的適應性,主張以“人本位”讓位於“環境本位”,在本質上認識到環境的“源”,方能歸其於“本”。
從地區性與民族性兼具的湘西土家族建築切入,通過對其源起至今整個演變歷程的長時段考察,本書得出形成時期建築的適應性凸顯為自然環境的選擇作用,成熟時期社會文化環境的性質決定建築文化性的適應方向,而當下正在發生的種種變遷是由於極端複雜的經濟技術環境選擇作用凸顯的結果。建築的演變呈螺旋式的發展趨勢。

摘 要

氣候變暖、臭氧空洞霧霾天氣等各種不適於人類生存的環 境現象湧現,警示著人類對環境的適應性正在受到挑戰。“適者生 存”這一為全人類所信奉的真理,已經成為危機信號,對 “適應性” 的關注迫在眉睫。
湘西地處“中國之中”,有著獨特的自然條件和深厚的人文底蘊, 四十餘個少數民族聚居於此,以土家族最多。天然屏障的地理隔離,孕育和維持了其特殊鮮明的民族文化,建築演變呈現出清晰的階段性特點。正如達爾文以特殊且更清晰的家養物種變異作為生物進化研究起點,本書視集體無意識環境下建築的適應演變為自然選擇過程,探討湘西土家族建築從源起至今整個演變歷程中,建築在自然環境、經濟技術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共同選擇作用下的適應性機制;並基於此機制之規律,嘗試提煉建築的演變模式和趨勢,進一步提出以人工選擇介入自然選擇的調適路徑,從而引導適應的方向和效果,以維護和諧人居的可持續發展。
本書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緒論及第一、二章)為背景理論的闡述。包括研究工作的準備、適應性相關理論的論述及機制要素的劃定,並根據湘西土家族地區的背景沿革將其建築演變分為形成時期、成熟時期和變遷時期三個階段。
第二部分(第三至七章)為機制要素的分析。以實地調研資料 為基礎,首先分別介紹各時期湘西土家族村寨、民居與宗教建築的適應性演變(第三、四章),然後分別從自然、社會文化、經濟技術三部分要素,論述建築演變過程中環境的選擇作用(第五至七章)。得出形成時期建築的適應性凸顯為自然環境的選擇作用,成熟時期社會文化環境的性質決定建築文化性的適應方向,而當下正在發生的種種變遷現象是由於極端複雜的經濟技術環境選擇作用凸顯的結果。
第三部分(第八章)為機制框架的總結。通過對湘西土家族建築演變歷程的梳理,闡述建築的適應性是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經濟技術環境共同選擇的結果,而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往往凸顯為一種或幾種環境要素的主導作用;建築的適應性推動了建築的螺旋式演變。

目 錄

緒論/ 1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1
二、研究思路/ 6
三、研究對象/ 8
第一章 適應性的理論與思想/ 13
一、適應性的闡釋 / 14
1. 適應的基本釋義/ 14
2. 達爾文進化論的“適者生存”/ 15
3. 斯圖爾德的“文化適應”/ 16
4. 麥克哈格的“適應標準”/ 19
5.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適應觀/ 20
6. 人居環境科學中的適應性基礎/ 23
7. 可持續發展觀中的適應性要求/ 24
二、建築的適應性/ 26
1. 基本含義/ 26
2. 集群性/ 27
3. 普遍性與相對性/ 27
4. 時態性與時段性/ 28
5. 互動性與共生性/ 29
6. 中性與多維性/ 30
7. 自組織性與可調控性/ 30
三、建築適應性機制的基本要素/ 33
1. 建築與自然環境/ 33
2. 建築與社會文化環境/ 36
3. 建築與經濟技術環境/ 37
4. 自然選擇與人工選擇/ 39
第二章 湘西土家族地區的適應性背景/ 41
一、自然地理概況/ 41
1. 地理氣候/ 41
2. 自然資源/ 44
二、土家族的基本情況/ 45
1. 土家族概況/ 45
2. 土家族族源/ 45
3. 土家族的形成時間/ 47
三、湘西土家族地區的歷史沿革及研究階段劃分/ 48
1. 溪州之役以前——形成時期/ 48
2. 溪州之役至鴉片戰爭——成熟時期 / 51
3. 鴉片戰爭之後——變遷時期/ 53
第三章 湘西土家族村寨的適應性演變/ 55
一、形成時期/ 56
二、成熟時期/ 58
1. 村寨選點/ 58
2. 山環水繞:老司城/ 60
3. 山岡之巔:雙鳳/ 66
4. 枕山面水:勞莊/ 69
5. 兩山之間:龍西湖/ 70
6. 太極之勢:小乾溪/ 72
7. 開門見山:那丘/ 73
8. 適應性特徵/ 75
三、變遷時期/ 77
1. 形態異質/ 77
2. 交通升級/ 78
3. 結構離散/ 78
4. 規模矛盾/ 79
四、小結/ 79
第四章 湘西土家族民居與宗教建築的適應性
演變/ 81
一、形成時期/ 82
1. 穴居/ 82
2. 巢居/ 83
3. 半地穴和早期地面建築/ 84
4. 早期乾欄建築/ 86
5. 適應性特徵/ 87
二、成熟時期/ 88
1. 從叉木架屋到木構瓦房/ 88
2. 傳統民居的平面功能/ 89
3. 傳統民居的結構形式/ 108
4. 傳統民居的材料構造/ 108
5. 典型的宗教建築/ 109
6. 適應性特徵/ 110
三、變遷時期/ 111
1. 傳統民居的變遷/ 111
2. 新民居的出現/ 122
3. 宗教建築的極端異化/ 122
四、小結/ 123
第五章 適應性機制之自然環境的選擇作用/ 125
一、形成時期:凸顯制約/ 126
1. 聚落:選址的絕對依賴/ 126
2. 住所:基本需求的物化/ 127
二、成熟時期:均衡理應/ 128
1. 村寨之 “理”/ 128
2. 民居之 “應”/ 130
三、變遷時期:自主分化/ 132
1. 自然環境的生態異化/ 132
2. 村寨的自主生長/ 135
3. 民居的游離分化/ 136
四、小結/ 138
第六章 適應性機制之社會文化環境的選擇
作用/ 139
一、形成時期:蒙昧野蠻/ 140
1. 樸素的氏族部落文化:原始的住居/ 140
2. 征戰頻繁,社會動盪:部落聚居的維持/ 142
二、成熟時期:有機凸顯/ 143
1. 民族共同文化和心理的形成/ 143
2. 文化涵化/ 147
三、變遷時期:徘徊之間/ 153
1. 國家意識形態的建構/ 154
2. 民族主體意識的徘徊/ 162
四、小結/ 167
第七章 適應性機制之經濟技術環境的
選擇作用/ 169
一、形成時期:原始萌芽 / 170
1. 從漁獵採集到原始農耕:定居的可能/ 170
2. 從陶器燒制到鐵器鍛打:材料的換代/ 172
二、成熟時期:穩定發展/ 173
1. 封建地主經濟的確立和發展/ 174
2. 先進技術的傳播/ 177
三、變遷時期:複雜凸顯/ 181
1. 經濟體制的轉型/ 181
2. 技術結構的雜糅/ 191
四、小結/ 199
第八章 結論/ 201
一、湘西土家族建築適應性演變的特點/ 202
二、湘西土家族建築演變的適應性機制/ 202
1. 共同進化與螺旋式演變/ 202
2. 選擇限度與短板效應/ 205
3. 自然選擇與人工選擇/ 206
4. 建築適應性機制的框架/ 207
三、結語/ 208
附錄/ 211
參考文獻/ 217
後記/ 22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