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坑村(福建永定區湖坑鎮湖坑村)

湖坑村(福建永定區湖坑鎮湖坑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湖坑村位於永定東南部,金豐溪上游,東與南靖縣書洋相連,東南與平和縣蘆溪接壤,西鄰本縣大溪,北毗古竹、高頭。鎮政府駐地湖坑村,距縣城38公里。面積96.1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13萬畝,耕地面積23439畝。全鎮16個行政村,74個自然村,6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057戶,22908人。屬漢族,講客家方言。是著名的土樓旅遊區、僑台區、邊區、老區。1999年被省定為“歷史文化名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湖坑村
  • 下轄地區:全鎮16個行政村,74個自然村,66個村民小組
  • 政府駐地:湖坑村
  • 面積:面積96.1平方公里
  • 人口:22908人
基本概況,民風民俗,新農村建設,

基本概況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湖坑鎮湖坑村位於湖坑鎮中心,是湖坑鎮鎮政府所在地。

民風民俗

每逢農曆子、午、卯、酉歲次的九月十一至十五,永定區湖坑村李氏家族都要舉行一次民俗活動,名曰:“作大福”。這個民俗由來很久,並且有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明朝洪武年間,湖坑李氏第八世祖積玉公有一年秋日去山上砍柴,正當他挑著一擔滿滿足有200餘斤的柴禾,路過馬額崗的時候,微風習習,氣候宜人,於是他便停步在一棵大松樹下,坐下來歇息。歇著歇著,竟朦朦朧朧地睡著了。忽然間,一陣香菸撲鼻,有一位古稀老人拄著龍頭鐵杖,來到樹底下四周察看,他一直靜靜地看了一個多時辰,直到太陽下山了,積玉公抬頭一看,“啊”的一聲,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他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雙手合十,嘴裡喃喃自語,祈求上天保佑,問道:“是哪位神仙駕到,請示大名,小民即厚禮侍奉。”即刻,大樹尾頂端飄著“康太保,劉漢王”6個斗大漢字(據傳:是後漢皇帝劉志遠),積玉公連忙叩頭謝罪。接著,頭戴金冠、身套龍袍、腳裹繡鞋、滿臉鬍鬚的劉漢王,在兩個侍女和左右侍衛護送下,氣宇軒昂地大踏步而過。緊接著,大批將士車馬,浩浩蕩蕩向大路邊走去……
原來是積玉老人在大樹下做了一個美夢。他回家後把夢見的一切,一五一十地向家人訴說,全家人為之驚愕起來,經村中父老商議,連忙備辦三牲果品和米酒去大樹底下敬天敬地,並邀來全村男女老少,有錢出錢,無錢獻工、獻材料,足足花去3年時間,在當今馬額山里建起一座神廟,取名馬額宮。宮內塑有劉漢王金身,並分別配上左一娘,右二娘;左判官,右押衙四個伴佛。傳說,正當村民聚眾歡慶馬額宮落成大典之時,馬額崗頂,馬嘶鈴響,徹夜不息,第二天有人發現崗前崗後,滿山遍野,蹄印累累,確有千軍萬馬壓境之勢,所以人傍神威,神助人興,一直鬧騰了5天5夜。起初是每年一鬧,後改三年一班,成為風俗,從沒間斷,村中頭人又按人丁派款,請來各地高僧名士,進行“化齋”、“打醮”、“還神”等佛事,並且不惜重金去外地僱請漢戲、木偶戲等戲班,大唱大演,凡李氏外地親戚、眷屬和散居各地的親朋、故舊或有這樣那樣的關係者,無不都在這個時候,雲集湖坑做客。一時之間,人山人海,村中巷道,絡繹不絕,有如趕大集一樣,所以曾有過“湖坑人‘作大福’,‘哭糞缸’”的俗語流傳。意思是說,為了做熱鬧,逼得許多窮人家連廁所都賣掉。
這個民風已經流傳幾百年了。馬額宮內仍然香火繚繞,終年不息,許多善男信女,每遇娶嫁聯姻,生男育女都要來這裡禱問,或備辦香紙蠟燭和豬魚雞等物品,答謝神恩。馬額宮前有條小溪,溪中砌有99個石跳,傳說就是那個時候,為了防止劉漢王所乘白馬走失而特意安置的呢!

新農村建設

全村共有4個自然村(赤珠甲、壩頭、上東、下東)8個村民小組,420戶1466人,有黨員41人(其中女黨員7人),總面積5119畝,其中有耕地面積1180畝,林地面積1579畝,主要以小作坊、經商、養殖、種植為主導產業,2012年人均純收入7100多元。經新農村統一規劃建設後,全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現中心壩新建自然村有三年一次大福場,場內可設老人活動中心,籃球運動場、活動室、健身房等,逢喜慶節目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項活動。《湖坑鎮總體規劃》規劃建設的湖坑集鎮文化廣場和湖坑停車場都落戶湖坑村,可以預見,未來幾年湖坑村將成為湖坑鎮打造土樓客家風情古鎮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