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境內土壤多為水稻土,紫色土和黃紅壤,適合於農作物和經濟林木的種植。植被覆蓋率,東部較高,達到70——90%之間,中部和南部一般在30——60%之間,全鎮平均植被覆蓋率在75%以上,高田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其優勢是光熱資源比較豐富,但東部日照不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無霜期長。春季冷暖交替頻繁,春夏之間陰雨綿綿,夏季降水集中,伏秋期間太陽輻射量大增,多有乾旱發生,冬季不嚴寒,但有霜凍發生。
歷史沿革
以駐地高田得名。
蘇區時屬赤水縣,解放前夕為鰲峰鄉,解放初為高田區。
1958年分為高田、新坪、鄭里三個公社,1965年合併為高田公社。
1984年6月,建鄉換屆,分別更名稱為高田鄉和岩嶺鄉。1997年4月高田鄉改為鎮建制,稱高田鎮。2001年,原岩嶺鄉劃入高田鎮。
附:岩嶺鄉位於石城縣東北部,武夷山腹地,距縣城27千米。石河公路過境。1950年為岩嶺堂下鄉,1958年設岩嶺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80.3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岩嶺、上柏、朱家、大秀、堂下、禮地、礬竹、黃柏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
岩嶺圩。縣屬岩嶺水庫在境內~。
現任領導
2017年10月11日開始,由吳可明同志任田心村黨支部副書記,主持村委會全面工作。
地方特產
石城岩嶺貢米、
岩嶺魚乾,野生香菇,高田沙琪,岩嶺糍粑等
行政區劃
[2008年代碼];360735104:~001高田居委會 ~200高田村 ~201田心村 ~202琴生村 ~203湖坑村 ~204祠江村 ~205鄭里村 ~206遙嶺村 ~207勝江村 ~208新坪村 ~209岩嶺村 ~210上柏村 ~211大秀村 ~212朱家村 ~213堂下村 ~214奎竹村 ~215禮地村 ~216黃柏村
高田村
位於石城縣之東北角中部,距縣城26公里,地勢較平坦,北部略高,西部多丘陵,南面有江下賽,東北方寬闊,是高田平原組成部分。總面積約9.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71.7畝,主種水稻,菸葉、白蓮次之。勞多田少多從兼營農工商。截止到2007年8月,有12個村民小組,共467戶,1848人。江下吉為經在清康熙初捐建的石拱橋仍然完好,太平軍尊王劉慶漢被清軍俘虜獲於境內楓子段上(1864年)。
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高田鎮湖坑村,村政府位於湖坑國小旁491縣道上。距離高田鎮中心約5里,湖坑村是縣城和高田通往岩嶺村的必經之路。湖坑村歸石城縣管理,緊挨琴生村,鄭里村,人好,水美,物產豐富,空氣清新,主要生產菸葉、白蓮、稻穀、甘蔗、西瓜等。
田心村
位於高田街之北面,東鄰上坪,湖坑兩個村,北靠新坪,西毗琴生,南連高田。山少田多,總面積約11.52平方公里,耕地1157.9畝,地勢北高南低,北面多山,東西丘陵起伏,中部平坦,是高田小平原部分。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煙、蓮次之,共10個村民小組,共310戶,1252人。高田中心國小(螯峰書院)坐落在壩上,蘇區時其,紅軍醫院和赤水縣政府先後駐在該醫院內。
琴生村
位於高田鎮之西北,距高田約5公里,西北鄰木蘭鄉之南坑、調下兩自然村,南臨豐山鄉之棉逕,有羅漢山為天然分界,東毗新坪、田心兩村,是高田鎮之邊緣地區。四周環山,沿河為狹長耕地,共153.3畝,丘陵占40%,總面積13.20平方公里,12個村民小組,總戶數379戶、人口1683人。主種水稻、菸葉、蓮次之,手工制為粉頗有聲譽,陽斜有國小1所,高田至木蘭公路通過境內。
祠江村
位於高田鎮圩東南部,東靠岩嶺,北依鄭里,西南鄰湖坑。境內有源出金華山的遙嶺溪,自東至西再轉流人窯口。總面積約5.5平方公里,耕地843畝,有146戶,643人。主種水稻,煙、蓮次之。5個村民小組。有國小一所,水泥公路一條。
鄭里村
位於高田鎮圩東面,東靠岩嶺多高山,西北方山嶺綿延,南鄰祠江略低,中部為一狹長平地鎮辦林場設在湖背庵,管理鎮有林地,鄭里國小設在瓦橋頭。總面積約27.84平方公里,有耕地1911.3畝,總戶為數261戶,合1130人。主種水稻,菸葉、白蓮次之,森林面積較廣。11個村民小組。石城至岩嶺公路貫穿境內。鎮辦林場設在湖背庵,管理鎮有林地,鄭里國小設在瓦橋頭。
遙嶺村
位於高田鎮圩東北金華山腳下,多山多壠,由北向南傾斜,四周森林密布,擁有大面積原始森林,金華山南面水匯集流經境內注人高田河中,園形巨石之多甲於全鎮。總面積約14.21平方公里,耕地925.2畝,有151戶,620人,主種水稻,煙、蓮次之。7個村民小組。1996年修通了遙祝嶺至寧化安遠公路。有國小1所。
勝江村
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高田鎮,地處牙梳山、金華山、八卦腦三大高山的麓腰部,後靠廣昌、寧化二縣前臨新坪,右鄰木蘭,左連遙嶺。山高林密,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總面積約33.63平方公里。大部分是梯田,耕地1770畝,主種水稻,煙、蓮次之,土壤瘠薄,氣溫偏低而水冷,產量不高,但土特產品資源豐富,八卦腦盛產紅茹、香茹、柴胡、黃連,大片原始森林劃歸國、省,杉木蓄積量大。距高田圩12.15公里,16個村民小組.有221戶,802人,有勝江國小1所。
新坪村
位於高田圩之北方,相距約10公里,農業合作化時命名為新坪。本境多山,頭靠八卦腦,中部谷地穿插,四條小溪從北向南注八高田河。小坪湖水庫築在境內。且擁有萬畝天然草場,石城第二大電站新坪電站正在建設當中。北高南低,大部是梯田,耕地180.6畝,稅改後1892畝,有361戶,1482人。
位於在石城東北部44公里,東靠朱家莊,西與岩嶺水庫相接,東南與桂竹為鄰,北與上柏昌相連。四面多山,中部小盆地,村莊分散。13個村民小組。共240戶,1067人。總面積20.46平方公里,耕地1218畝,林地面積11457畝。主種水稻,特產香茹。全縣最大的岩水庫在境內,森林資源多,有稀土,夾藏石等礦產資源。境內有中心國小一所附設國中,系鄉(公社)駐地,2001年7月岩嶺鄉併入高田鎮後系岩嶺管理區駐地。
上柏村
位於岩嶺東北方,距岩嶺管理區2.5公里,東與大秀相連,南接朱家,西鄰鄭里,北與福建交界,地處山區,村落分散。東部多為高山,小溪從東向西從駐地流過。11個村民小組,共289戶,1294人。總面積16.19平方公里,耕地1681畝,主種水稻、菸葉次之。林木資源豐富。該村永寧橋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國小1所。簡易公路一條。
大秀村
大秀原名大牛嶺,因四面山峰秀麗,故後來更名為大秀。位於位於高田鎮岩嶺東北角,距岩嶺管理區7.5公里。東北毗鄰福建寧化安遠,西靠寧化河龍、高洋,西南與上柏、朱家相連,北靠武夷山脈。地處山區,東北多山且陡,西部較緩,7個村民 小組。共222戶,1009人,總面積7.3平方公里,耕地1258.9畝,主種水稻,菸葉次之,特產香茹、茯苓、手工粉乾。有國小一所,跨省簡易公路一條,可通岩嶺、福建寧化河龍。
朱家村
位於岩嶺管理區東部偏北,距管理區5公里,東與福建交界,南鄰堂下,西接岩嶺,北連上柏。地處山區,四周多山。小溪從東向西流經駐地匯入岩嶺水庫。9個村小組。2002年底有220戶,1025人,均系漢族。總面積9.74平方公里,耕地1096.3畝,主產水稻,特產香茹、紅茹、茯苓,優質大冬糯米,曾為貢品。有稀土等礦產資源,林木資源豐富。境內有完小1所,簡易公路向西南通管理區,向東北通大秀至閩寧河龍。
堂下村
距高田鎮管理區岩嶺8公里,地處閩贛交界,南鄰禮地,西連桂竹,北接朱家,東靠福建。四面多山,村舍繞山坑散布。7個村民小組,共178戶,803人。總面積5.89平方公里,耕地1025.2畝,主種水稻,菸葉次之。有含量較高的稀土等礦產資源,松杉林木多。境內祠宇多,據傳古時全村有祠九隻,現存七隻,溫姓同保公之雙井雅儒祠位於該村境內北坑,溫革創建的“青錢書樓館”亦在此地。有完小一所,簡易公路可通岩嶺。
禮地村
距岩嶺管理區10公里。西靠桂竹,北連堂下,東鄰福建,南靠青崗崬、地處山區,四面群巒起伏,東部青崗崬、筆架山。南部寨腦山,海拔近千米。中部較平坦,南北走向。11個村民小組,共305戶,1466人。總面積10.13平方公里,耕地1524畝,主種水稻(一季晚稻),菸葉次之 ,特產香菰、黃花菜。大冬糯小有名氣,有瓷土、鐵鋅礦等礦產。村舍分散,多建在山坑、山窩壠地之中。境內有國小校一所,雨量測報部一所,簡易公路經堂下可通岩嶺管理區。
黃柏村
距岩嶺12公里。東鄰禮地,西、南均與寧化濟村鄉,北靠桂竹。境內多山。7個村民小組。共134戶,608人。總面積5.1平方公里,耕地632.5畝,主種水稻,菸葉次之 。林木資源豐富,有鐵鋅、瑩石、夾藏石等礦產資源,有較有名氣的獅子岩風景,天然形成的同心石。
經濟發展
高田人中絕大部分為漢族,2002年畲族人口為6人。
高田鎮現有山地面積292215畝,其中岩嶺管理區121845畝,森林資源活立木蓄積53.8萬立米,毛竹20萬株,森林覆蓋率75%。轄區內多為松、杉、闊葉樹,每年提供松脂約30萬斤,商品材約2000立方米。岩嶺堂下有國家一級保護樹種銀杏、其中一棵樹齡達200年以上,禮地、黃柏、勝江等處有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紅豆杉多株,禮地一棵紅豆杉樹徑達1米多。高田的果業生產亦很多發展,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有計畫的發展果樹生產,至2002年,牛心柿、黃花梨、板栗、臍橙、柑桔等果樹栽培達到1500畝。
高田鎮境內主種水稻,盛產烤菸、白蓮。2014年,全鎮糧食總產6607噸,菸葉產量798噸,白蓮產量186噸,農業總產值8900萬元,煙、蓮、稻是高田三大農業支柱產業。
高田鎮的畜牧業發展較快,特別是養牛業發展更快,1985年年末耕牛存欄數為1965頭,2003年存欄5631頭,達到戶平1頭以上。生豬存欄也有較大增加,由2000年的2519頭提高到2003年的8800頭(戶平1.5頭)。
高田多高山溪澗,水利資源豐富,解放五十多年以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興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計有中型水庫1座,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1座,塘壩21座,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9940畝,90%以上的農田可旱澇保收,促進了高田的農業生產得到穩定持續的發展。
解放前,高田地區只有少數工匠,從事傳統的手工業勞動。解放後,興辦了不少廠礦企業,在生產通用產品。但由於設備陳舊,經營不善,多數廠經營幾年或十幾二十年後就會關閉。2002年從事企業人員680人,上義國家各種稅費36萬元。在鄉鎮企業中包括工業品製造業88戶,建築業32戶,交通運輸業58戶,餐飲服務業26戶。
解放前,該鎮境內沒有工礦企業,解放後,先後建起了各種工廠企業,此後有新開設也有因市場競爭的原因而停產的,其中經營效益較好,至2014年還在運行正常的有:1、岩嶺電站個:位於石城境內北部約15千米的蓮花寺附近,系貢江支流,琴江上游開發的龍頭工程。該工程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養魚等綜合效益。該電站含岩嶺水庫、岩嶺一級站和二級站 。2000年,岩嶺電站改為股份制企業。2、其它電站:全鎮共有其它小型電站10個,總計員工40餘人,除小坪湖電站為高田鎮政府所屬外,其它9個均為私人電站。3、國營石城縣金華山林場:1985年從高田林站分拆成立,場址設在高田村豐坪小組境內,編制25人。2005年企業改制,有編制36人,實有職工5人。林場總面積6.3萬畝。全場有活林總蓄積18萬立方米。4、石城縣鴻順手套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9月,在高田與縣城各設1廠,高田廠址設高田糧管所院內,有員工105人,年產值近1000萬元。
社會事業
高田、岩嶺是多山地帶,交通向來不便,況且又無大河航運,歷史上只能靠肩挑販運。解放後,通過國家投資,地方集資,民眾投工的辦法興修了很多公路,鄉道、村道都可以通車,部分鄉道已鋪設了水泥路面,大大方便了商客往來,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圩鎮建設
進一步完善圩鎮管理機制,理順高田城管中隊(內設環衛所)管理體制,投資11萬多元新購置垃圾清運車2輛,對圩鎮清掃實行民眾評議評比,獎優罰劣,破解管理難點和薄弱環節。投入資金對“天網工程”進行全面改造升級,鎮政府院內、高田國中、岩嶺中國小、大秀村、琴生村道路出口視頻監控系統全面完成,有力提升了高田治安防控水平。對高田老街、高田村賴田組、田心村太陽組等予以亮化,總計新安裝路燈80餘盞,對老的線路進行了全面整修,安裝時控通宵LED大燈5盞,打造“不夜”高田。新建鰲峰小區與豆山上新村點,新增圩鎮面積1.4萬平方米,新增圩鎮人口600餘人,對全鎮街道進行了標準化劃線,街道秩序、圩鎮環境大有改觀。
文化教育
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理事會運作”的模式,籌資50餘萬元對原高田大禮堂、岩嶺農民戲場和堂下禮堂等農民文化活動場所進行了全面修繕,活躍了農村文化陣地,豐富了農民文化生活。啟動了公立幼稚園建設等28個教育項目,投資資金1066萬元,教育條件明顯改善。
民情風俗
新春鬧花燈是高田鎮境內的傳統習慣,1986年,境內特別盛行。一般正月初就籌集經費,請巧匠扎制樣式繁多的花燈數百餘盞,耗資甚巨,熱鬧非凡,還有採茶戲隨同演出,組成長龍的龐大舞燈隊伍。燈光輝映,景若長虹,笛吹奏,鑼鼓喧天,走街串巷,博得觀眾的歡迎掌聲。花燈經過時,各家都要焚香鳴炮,以示恭迎。在高田街舞完後就游鄉串村,接燈的村莊要設宴款待,一直延續元宵日謝燈。除上述花燈外,還有龍燈、獅燈、稈龍燈等舞燈隊伍也紛紛出動,游村串戶進行耍燈表演,接燈主人應奉贈禮金(紅包)。正月十五大鬧花燈,而後備筵聚餐,設供敬神,焚卸花燈,名曰“謝燈”。是晚,多有為頭年結婚戶送花燈(俗稱打甑蓋)、鬧元宵習俗,接燈者備筵席謝親友。
高田鎮境內的上柏村每月正月初七至十五都有舞花燈的習俗,種類有花燈、排燈、鼓子燈、八角燈等十餘種。舞燈時兼放花筒(即煙花),全村八房輪流出燈,每房舞燈一夜,花燈伴隨鑼鼓鎖吶,家家戶戶舞去,熱鬧非凡。
過漾節,是當地的一個傳統祭祀節日,也是廟會。“過漾”,是當地的方言,意思是人來人往,水波蕩漾,很是形象。有過漾節習俗的村有上柏村、大秀村、鄭里村、遙嶺等村。例如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三日是上柏村是過漾節,這天是關公雲長的生日,為紀念關雲長這個忠義的化身和山里人的保護神而設立。就在離上柏不遠的岩嶺大秀村,他們的過漾節是八月十五,供奉的是華光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