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存古學堂是清末為保存“國粹”,養成傳習中學之師資而設立的學堂。光緒三十三年(1907)湖廣總督張之洞依武昌經心書院改建。宗旨為保存本國“最為精美擅長之學術、技能、禮教風尚”,以養成其“愛國之心思,樂群之情性”。招收舉貢廩增附生,專聘博通中學經史諸學詞章、各門學問之師儒為教員,分經學、史學、詞章、博覽等門,亦兼習兵操。
湖北存古學堂是清末為保存“國粹”,養成傳習中學之師資而設立的學堂。光緒三十三年(1907)湖廣總督張之洞依武昌經心書院改建。宗旨為保存本國“最為精美擅長之學術、技能、禮教風尚”,以養成其“愛國之心思,樂群之情性”。招收舉貢廩增附生,專聘博通中學經史諸學詞章、各門學問之師儒為教員,分經學、史學、詞章、博覽等門,亦兼習兵操。
湖北存古學堂是清末為保存“國粹”,養成傳習中學之師資而設立的學堂。光緒三十三年(1907)湖廣總督張之洞依武昌經心書院改建。宗旨為保存本國“最為精美擅長之學術...
四川存古學堂在辦校原則和規格、教學規章、校務管理的劃一模式等方面,具有多數存古學堂的共性特徵;同時,川省辦學員紳對"國粹"及其保存方式的認知與張之洞等人不盡...
《存古學堂叢刻經學》是清代王仁俊撰經學研究書,六卷。...... 《存古學堂叢刻經學》是清代王仁俊撰經學...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授吏部主事,遷湖北黃州...
湖北經心書院是清同治八年(1869)湖北學政張之洞創辦。初擇地於武昌三道街文昌...光緒十七年(1891)改名“經心精舍”,三十三年改“存古學堂”。...
1907年,張之洞又電招他為湖北存古學堂總教。當時清廷設禮學館,編纂《通禮》,先生故交張錫恭、錢同壽,及從兄曹元忠,皆入館任分篡。禮部尚書溥良奏保先生來京,...
湖北省武昌縣 出生日期 1884年 性別 男楊經曲(1884年-1951年),湖北省武昌縣人。早年就讀於武昌府師範學堂、存古學堂、湖北高等巡警學校。在存古學堂讀書時與董...
【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湖北黃陂【出生年】:18901962【來源】:館員傳略【簡介】:早年就讀於張之洞所辦的湖北存古學堂。1913年任湖北省第一師範學校文史...
宣統二年(1910年),應湖北存古學堂監督張次珊(仲炘)先生聘,為管課官兼史學講師。民國元年(1912年)存古學堂停辦,回蘄春任縣勸學所所長達六年。民國六年(1917年...
解職後,先後在揚州尊經、梅花書院及湖北省存古學堂講學。辛亥革命後居上海,後受聘為湖北通志總纂。著有《光緒見聞錄》4卷、《年譜》1卷、《瞻園詞》2卷、《...
四川國學院,位於四川成都,前身為存古學堂,成立於宣統二年(1910),時任校長:謝無量。...... 宋育仁等提出:學習張之洞在湖北創辦新學──廢除科舉教學後的存古學堂。...
宋育仁等提出:學習張之洞在湖北創辦新學──廢除科舉教學後的存古學堂。宣統二年(1910),原陝甘總督楊遇春後人將位於成都外南門街故第獻出,作為存古學堂校址。時在...
1906年回國,考入湖北存古學堂,因作《春遊洪山歌》,宣傳革命,被學堂婉言勸退。 1908年,在武昌胭脂巷91號秘密機關,李基鴻與胡祖舜、楊時傑、李春萱等開展對士兵和...
1906年任湖北荊門州師範學堂國文、歷史教員。宣統元年(1909)以試用知縣分發湖北,任藩署民事科員兼存古學堂文牘。民國3年(1914年) ,任湖北通志局協修。...
他後來大部分時間都是辦教育,創修存古學堂並任存古學堂總辦,任湖北提學司總務科長,晚年在上海襄辦慈善事業,民國十二年(1923年)卒於上海寓所。陳樹屏羅田為官...
蒙文通五歲入私塾,1906年又隨其伯父入四川高等學堂分設中學,五年後被選人當時國學最高學府四川存古學堂。四川存古學堂是趙啟霖仿張之洞在湖北創辦國家機構而設,對...
民國初年,湖北教育界新舊兩派鬥爭激烈。舊派以前清舉貢及兩湖師範學堂和存古學堂的學生為主;新派以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和北京大學的學生為主,兩派...
羅偉,1918年,考進陽新縣高等學堂。隨後奔赴武漢,就讀於武昌存古學堂(後改名兩湖師範),結識蕭楚女、惲代英等共產黨人,思想覺悟迅速提高。...
沈文倬先後師從沈昌直、金天翮、姚廷傑三先生受文史之學,最後從前清翰林院編修、湖北存古學堂經學總教、吳縣曹元弼先生專攻“三禮”之學。曹元弼被譽為清代最後...
▪ 京師大學堂 ▪ 存古學堂 ▪ 通藝學堂 ▪ 天津中西學堂 ▪ 南洋公學 ▪ 愛國學社 ▪ 蒙養院 ▪ 通儒院 ▪ 湖北武備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