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移亞門

游移亞門

無柄,自由生活。口面向下,口位口面或體前端,肛門位反口面或體後端。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游移亞門
  • 拉丁學名:Eleutherzoa
  • :動物界
  • :棘皮動物門
  • 亞門:游移亞門
形態特徵,物種分類,海星綱,蛇尾綱,海膽綱,海參綱,

形態特徵

游移亞門(Eleutherzoa) 無柄,自由生活;口面向下,口位口面或體前端,肛門位反口面或體後端;骨骼發達或不發達;主要神經系統在口面。

物種分類

游移亞門有4綱,包括:海星綱(Asteroidea)、蛇尾綱(Ophiuroidea)、海膽綱(Echinoidea)和海參綱(Holothuroidea)。

海星綱

海星綱(Asteroidea)是棘皮動物中結構生理最有代表性的一類。體扁平,多為五輻射對稱,體盤和腕分界不明顯。生活時口面向下,反口面向上。腕腹側具步帶溝,溝內伸出管足。內骨骼的骨板以結締組織相連,柔韌可曲。體表具棘和叉棘,為骨骼的突起。從骨板間突出的膜質泡狀突起,外覆上皮,內襯體腔上皮,其內腔連於次生體腔,稱為皮鰓(papula),有呼吸和使代謝產物擴散到外界的作用。水管系發達。個體發育中經羽腕幼蟲和短腕幼蟲。現存種類1600種,化石種類300種,分目意見並不一致。一般分為顯帶目(Phanerozonia)、有棘目(Spinulosa)、鉗棘目(Forcipulata)等3目。廣泛分布於砂質海底、軟泥海底、珊瑚礁及各種深度的海洋中。
駝海燕(Asterina gibbosa)駝海燕(Asterina gibbosa)

蛇尾綱

蛇尾綱(Ophiuroidea)又稱海蛇尾綱,是現存棘皮動物中最大的一個綱,約有2000種及200化石種,淺海及深海均有分布,深海軟質海底很豐富。體扁平,星狀,體盤小,5個腕細長,二者分界明顯。腕內中央有一系列腕椎骨(vertebra),骨間有可動關節,肌肉發達。腕只能作水平屈曲運動,很靈活,上常被有明顯的鱗片,無步帶溝。管足退化,呈觸手狀,無運動功能。每一腕節由4塊腕板組成,上下左右各一,側腕板上有腕棘,側腕板間有2列觸手孔,自此伸出觸手。消化管退化,食道短,連於囊狀的胃,無腸,無肛門。以藻類有孔蟲、有機碎屑為食,也食多毛類甲殼類等小型無脊椎動物。多數雌雄異體;少數雌雄同體,胎生。個體發育中經蛇尾幼體。可分為蔓蛇尾目(Euryalae)和真蛇尾目(Ophiurae)。
海盤(Astrospartus mediterraneaus)海盤(Astrospartus mediterraneaus)

海膽綱

海膽綱(Echinoidea)體呈球形、盤形或心臟形,無腕。內骨骼互相癒合,形成一個堅固的殼,分三部:第一部最大,由20多行多角形骨板排列成10帶區,5具管足的步帶區和5個無管足的步帶區相間排列,各骨板上均有疣突和可動的長棘。第二部稱頂系,位反口面中央,由圍肛部(periproct)和5個生殖板及5個板眼(ocular plate)組成,生殖板上各有一生殖孔,有一塊生殖板多孔,形狀特異,兼作篩板的作用;板眼上各有一眼孔,輻水管末端自孔伸出,為感覺器;圍肛部上有肛門。第三部為圍口部,位口面,有5對口板,排列規則,各口板上有一管足,口周圍有5隊分支的鰓,為呼吸器官。多數種類口內具複雜的咀嚼器,稱亞里士多德提燈(Aristotle’s lantern),其上具齒,可咀嚼食物。消化管長管狀,盤曲於體內,以藻類、水螅、蠕蟲為食。多雌雄異體,個體發育中經海膽幼蟲(長腕),後變態成幼海膽,經1~2年才達性成熟。現存900種,化石有7000多種。可分為規則海膽亞綱(Endocyclica)不規則海膽亞綱(Exocyclica)兩個亞綱,22目。分布在從潮間帶到幾千米深的海底,多集中在濱海帶的岩質海底或沙質海底,或有廣泛的分布,或局限在特定的海域,因種而異。
刺冠海膽(Diadema setosum)刺冠海膽(Diadema setosum)

海參綱

海參綱(Holothuroidea)形態與其他棘皮動物有很大區別。體呈蠕蟲狀,兩側對稱,背腹略扁,具管足,背側常有疣足(papillae),為一種變形管足,無吸盤或肉疣。口位體前端,周圍有觸手,其形狀與數目因種類不同而異,肛門位體末。內骨骼為極微小的骨片,形狀規則。消化道長管狀,在體內回折,末端膨大成泄殖腔;由此分出的一對分支的樹狀結構,稱呼吸樹或水肺,為其特有的呼吸器官,受刺激時,可從肛門射出,抵抗和纏繞敵害,能再生。另有許多盲管狀的居維爾氏器,司排泄。圍繞食管有石灰環特有結構,輻水管和輻神經由此通過。篩板退化,位體內。海洋底棲,匍匐行進,以混在泥沙中的有機質碎片、藻類及原生動物為食,攝食時連泥沙一同吞入。個體發育依次經耳狀幼體(auricularia)、樽形幼蟲(doliolaria)和五觸手幼蟲(pentactula),最後變態成海參。現存種類約有1100種,化石種類較少。是潮間帶很常見的棘皮動物,分布在不同深度的海底,多隱藏在石塊下,常成堆聚集。可分為指手目(Dactylochirotida)、枝手目(Dendrochirotida)、楯手目(Aspidochirotida)、彈足目(Elasipodida)、芋參目(Molpadiida)、無管足目(Apodida)等6目。
蛇目白尼參(Bohadschia argus)蛇目白尼參(Bohadschia argu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