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息環境
濱珊瑚屬的生活環境比較廣泛,熱帶、亞熱帶,均可生存,在淺海、深海,以及各種基質的海底,如沙質、岩石底部都可以生存。溫度是影響造礁珊瑚生長的限制性因素,只有海水的年平均溫度不低於20℃,珊瑚蟲才能造礁,其最宜的溫度範圍是22~28℃,所以珊瑚礁與珊瑚島都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集中在地球的南北回歸線(23.5°)以內,很少超過2~3°,即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內。
其次造礁珊瑚要求一定的海域深度,主要生活在淺海區,大陸架及海島的四周,其垂直分布限制在60m之內,在30m左右深度處生長最好。因為淺海區是日光的穿透層,有利於珊瑚體內共生藻類的光合作用,淺海區由於潮汐作用及風浪、海水的震動為珊瑚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源及充足的氧氣,並易於移走代謝產物;另外,造礁珊瑚要求生活在較清潔的海水中,如果過多的陸源物質污染海水,便會抑制珊瑚取食、呼吸等正常生理作用的進行,就是說它們要求生活在標準鹽度範圍的海水中,即每升海水含35g的鹽,而受污染的海水內的陸源物質也會降低海水的鹽度,所以靠近河口的海域是不會有造礁珊瑚分布的;
一些具有鈣質骨骼的動植物的存在,也是形成珊瑚礁的重要生態條件。造礁珊瑚為這些動植物,例如軟體動物、棘皮動物、仙掌藻、珊瑚藻等石灰藻類提供了生存的環境,而這些動植物所形成的鈣質骨骼又與珊瑚骨骼礁結在一起共同構成了珊瑚礁或珊瑚島,其中特別是藻類起著重要的聯結粘合作用。另一個重要的生態因素,就是幾乎所有的造礁珊瑚胃層的細胞內都共生有藻類,例如動物黃藻(Zooxanthellae)、動物綠藻(Zoochlorellae)等。其密度之大使造礁珊瑚體內蛋白氮含量的50%來自這些藻類,以致使珊瑚蟲表現出共生藻類的黃褐色、綠色等。這種共生關係對雙方都是重要的,珊瑚蟲為共生藻類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及安全保護,並由珊瑚體內獲得藻類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碳、氮、硫等物質;而共生藻類對珊瑚也是不可缺少的。
物種概述
濱珊瑚屬是水
螅型的單體或群體動物,習單體或群體生活,觸手及隔膜為6或6的倍數。觸手指狀,隔膜成對發生,肌肉多相對而生,口道溝兩個。如有骨骼,其
骨骼均在體外,由表皮層分泌形成。是常見的六放珊瑚亞綱、石珊瑚目的動物,每個蟲體與
海葵相似,其基盤部分與體壁的外胚層細胞能分泌石灰質物質,積存在蟲體的底面、側面及隔膜間等處,好像每個蟲體都坐在一個石灰座上,稱為珊瑚座。單體最大的直徑可達50厘米,群體中的個體直徑僅有幾毫米。結構與海葵很相似,隔膜成對,但缺乏明顯的口道溝,具鈣質杯狀外骨骼。是造礁
珊瑚,通常長成球形或圓柱形;有些則長成分枝形或板葉形,特徵是具有小型多孔的珊瑚骨骼。生長在平坦海域的環礁表面,尤其是水深10米以內、水流較強的海域。濾食浮游性生物。群體珊瑚蟲其共肉部分的外胚層也分泌石灰質,由於群體的形狀不同,其骨骼的形狀也不一樣。有的為樹枝狀,有的為圓塊狀。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大西洋至太平洋,多在溫帶及熱帶淺海水域。
珊瑚結構
珊瑚綱中單體生活的種類及群體生活的珊瑚個體。多數體呈柱形,柱的長短因種及生活環境而不同,身體以基盤固著在岩石、沙底、貝殼或其他物體上。游離端為口端,口端向外擴展形成口盤,口盤周圍有一圈或許多圈
觸手,觸手中空。六放珊瑚類濱珊瑚屬觸手是6或6的倍數,有的種觸手可多達數百個。觸手呈指狀。口盤中央為裂縫狀的口,體壁由口向胃腔延伸,形成一個扁平的口道,或稱咽(pharynx),內陷直達體長的1/2~2/3處。口道的結構與體壁相同,只是由於內陷,所以外胚層在口道的內壁,內胚層在口道的外圍。口道的兩端均有口道溝,在口關閉時,口道溝仍開放,靠纖毛作用,使水流可以不停地流入或流出胃腔,以維持體內水的靜壓,從而完成呼吸作用。由於口道溝的存在,使珊瑚綱動物的體製成為兩輻射對稱。
珊瑚綱動物的胃腔結構也較水螅綱複雜,即由體壁的內胚層有順序的向胃腔延伸形成了許多隔膜,將胃腔分隔成許多小室,以增加胃腔的表面積,濱珊瑚屬隔膜的數目為6個或6的倍數,常成對並列發生。根據隔膜發生的順序、寬窄及位置、六放珊瑚的隔膜可分為初級隔膜(primary mesenteries)、次級隔膜(secondarymesenteries)及三級隔膜(tertiary mesenteries)等。初級隔膜最先形成,也最寬,上端均與口道相連,一般僅6對,其中兩對位於口道溝方向,稱為指向隔膜(directivemesenteries)。次級隔膜較窄,成對的發生在初級隔膜之間,亦為6對,與口道不相連。三級隔膜在初級與次級隔膜之間,共12對。
隔膜的組織學結構是由兩層內胚層細胞、中間夾有中膠層所組成,初級隔膜的內端部分與口道的內胚層相連,其他等級的隔膜內端均游離,游離端隔膜膨大形成三葉狀,稱為
隔膜絲(mesenterial filament)。隔膜絲的兩個側葉上細胞的表面分布有大量的纖毛,纖毛的搖動有利於胃腔中液體的循環,中葉上分布有大量的刺細胞及腺細胞,所以瑚珊綱胃腔中的刺細胞是內胚層起源。腺細胞可以分泌消化酶進行食物的消化。隔膜絲一般比隔膜更長,末端在冒腔中游離、或纏繞在胃腔底部,稱為槍絲(acontium),有時可由體壁上的小孔或從口伸出體外以協助捕食。
珊瑚綱動物體內的肌肉比水螅綱發達。水螅所具有的皮肌細胞中的肌原纖維已不存在,而是由內胚層產生了獨立的肌肉束,分布在隔膜上或中膠層中。發達的肌肉束使身體可以伸長或縮短,以及將觸手縮回胃腔中。濱珊瑚屬縱肌束在指向隔膜上為背向排列,其他每對隔膜上均為面向排列。其體壁的環行肌也由內胚層發生,在口盤處特別發達。珊瑚綱的神經結構也是形成上皮神經叢和胃層的神經叢,只是具有更多的雙極神經元,也有突觸傳導,所以反應較水螅綱動物迅速。沒有特殊的感官。
珊瑚綱動物多數為雌雄異體,少數種類為雌雄同體。其生殖腺位於隔膜上,在縱肌束及隔膜絲之間形成長帶狀,生殖細胞來源於內胚層的間細胞,但一般情況指向隔膜是不孕的。如果是雌雄同體的種,一般是雄性先熟(protandry),以避免同體受精。生殖細胞排到體外,在海水中受精,或在胃腔中受精,發育中經過浮浪幼蟲,再發育成成體。
造礁原理
濱珊瑚屬是珊瑚綱中能形成骨骼的種類,骨骼的形態、部位、成分、形成方式在不同的類群有所不同。一般濱珊瑚屬骨骼都是由體表分泌形成,骨骼成分為碳酸鈣,骨質堅硬,因此常稱為硬珊瑚。它們生活在熱帶淺海中,它們所形成的石灰質骨骼不斷在淺海區堆積,並與其它形成鈣質骨骼的動植物,例如軟體動物、腕足動物、棘皮動物、石灰藻等一起經過地質年代的堆積作用,在海洋中形成了礁石、島嶼,這種濱珊瑚屬也稱為造礁珊瑚(reef corals)。
六放珊瑚濱珊瑚屬的骨骼成分均為碳酸鈣。由個體的基盤部及體柱的下端表皮細胞向體外分泌鈣質,共同構成一個杯狀骨骼而不形成骨針,身體位於骨骼杯槽內。杯狀骨骼形成時,個體的基盤部分分泌鈣質形成基板(basal plate),體柱下端分泌的鈣質形成杯槽的四周稱外壁(theca),基盤的體壁在成對隔膜之間內陷,而其所分泌的鈣質形成許多輻射隔板,隔板(septaplate)也隨隔膜相應的分為一級隔板,二級隔板等。群體中個體之間也有共肉相連,共肉部分的外胚層分泌的鈣質形成共骨(coenenchyme)。
不同種類的珊瑚,群體中個體的形狀、分布、共骨特徵及個體的分裂方式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不同形態的群體珊瑚骨骼,而且常以群體骨骼的形態而命名,珊瑚的形狀多種多樣,一般地說,凡是迎風浪生長的種類,群體骨骼多呈塊狀,粗壯,分枝較短,而背風浪生長的種類多分枝狀,且枝體細長脆弱。珊瑚群體的形成與擴大是通過出芽方式進行,石珊瑚類的出芽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外觸手芽(extratentacular budding),即芽體由珊瑚體的基部發生,新個體在原珊瑚體之外形成,鹿角珊瑚及陀螺珊瑚是由這種出芽方式形成;另一種方式是內觸手芽(intratentacular budding),即芽體由珊瑚體口盤處發生,原來親本口盤向一個方向延伸,隨後口盤與體柱縱裂形成兩個個體。腦珊瑚即為這種出芽方式,出芽後口盤與體柱均未分離,因而形成長的溝回狀,葉狀珊瑚,真葉珊瑚都是內觸手芽形成的群體。珊瑚群體及骨骼增長的速度由種及環境而決定。相同條件下,塊狀珊瑚增長緩慢,每年僅增加0.5~2mm厚度;枝狀珊瑚增長較快,每年群體可增高10~20cm。溫暖的夏、秋季節較寒冷的冬、春季節生長快,因此在珊瑚骨上留下類似樹木的年輪樣的生長環。
該屬物種
|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
1. | | Porites annae |
2. | | Porites andrewsi |
3. | | Porites aranetai |
4. | | Porites arnaudi |
5. | | Porites astreoides |
6. | | Porites attenuata |
7. | | Porites australiensis |
8. | | Porites baueri |
9. | | Porites bernardi |
10. | | Porites branneri |
11. | | Porites brighami |
12. | | Porites cocosensis |
13. | | Porites colonensis |
14. | | Porites columnaris |
15. | | Porites compressa |
16. | | Porites cumulatus |
17. | | Porites cylindrica |
18. | | Porites decasepta |
19. | | Porites deformis |
20. | | Porites densa |
21. | | Porites desilveri |
22. | | Porites divaricata |
23. | | Porites duerdeni |
24. | | Porites echinulata |
25. | | Porites ericacea |
26. | | Porites eridani |
27. | | Porites evermanni |
28. | | Porites excavata |
29. | | Porites flavus |
30. | | Porites furcata |
31. | | Porites harrisoni |
32. | | Porites heronensis |
33. | | Porites horizontalata |
34. | | Porites latistella |
35. | | Porites lichen |
36. | | Porites lobata |
37. | | Porites lutea |
38. | | Porites matthaii |
39. | | Porites mayeri |
40. | | Porites monticulosa |
41. | | Porites murrayensis |
42. | | Porites myrmidonensis |
43. | | Porites napopora |
44. | | Porites negrosensis |
45. | | Porites nigrescens |
46. | | Porites nodifera |
47. | | Porites okinawensis |
48. | | Porites ornata |
49. | | Porites panamensis |
50. | | rites porites |
51. | | Porites profundus |
52. | | Porites pukoensis |
53. | | Porites rugosa |
54. | | Porites rus |
55. | | Porites sillimaniana |
56. | | Porites solida |
57. | | Porites somaliensis |
58. | | Porites stephensoni |
59. | | Porites studeri |
60. | | Porites sverdrupi |
61. | | Porites tuberculosa |
62. | | Porites vaughani |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註:濱珊瑚屬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