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2016年3月市政府委託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渭南市城鄉總體規劃(2016-2030)》(草案),(以下簡稱《規劃》)。2017年8月市人民政府常務會審議原則通過了《渭南市城鄉總體規劃(2016-2030)》(草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渭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
  • 發布單位渭南市市政府
  • 公示時間:2017年11月7日-2017年12月7日
  • 編制單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一、現狀概況
現行渭南城市總體規劃,自2011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已實施五年。按照現行總體規劃,渭南持續推進城市跨河發展和東拓戰略,將華州、鹵陽湖兩區納入中心城區,城市框架逐步拉開,多組團式總體布局初具雛形。截至2016年,中心城區現狀人口約54萬人,建設用地面積約68平方公里。規劃實施了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中心組團、高新組團、華州組團的主、次幹路道路主骨架基本成型,城市對外交通情況顯著改善,多層次、網路化的綜合交通體系初步形成。公共服務設施總量發展迅速,總體規劃確定的市級、組團級、居住區級三級公共服務中心體系建設初見成效。各項建設穩步推進,極大的改善了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升了城市品質,加強了中心城區的帶動作用。
二、規劃期限
近期2016-2020年
遠期2021-2030年
三、規劃範圍
本規劃包括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區規劃和中心城區規劃三個層次。
1.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範圍涵蓋渭南市行政轄區全域,總面積1.3萬平方公里。
2.城市規劃區範圍包括臨渭區、華州區行政轄區全域,以及納入中心城區的鹵陽湖新區範圍,涉及黨睦鎮全域,以及陳莊鎮、荊姚鎮、龍池鎮、張橋鎮、劉集鎮部分行政村,總面積2695.1平方公里。
3.中心城區規劃範圍包括主城區、華州片區和鹵陽湖新區,總面積747.0平方公里。
四、規劃目標
以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新渭南為總目標,把全市建成新型工業聚集地、現代農業示範地、華夏山河文化旅遊目的地、大關中東部區域中心城市、陝西物流新高地。
五、城市性質
關中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城市、華夏山河文化名城。
六、城市發展方向
城市總體發展方向為“北跨、東擴、西融、南優”。
北跨:渭河南岸是集聚城市創新要素、承載居住與生活服務功能的核心,渭河北岸是製造業升級、發展專業化物流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載體,是城市長遠發展的主要方向。
東擴:發展渭東新區,整合老城歷史風貌區,建設城市快速通道和軌道交通,使華州區成為城市有機組成部分。
西融:進一步推動西渭合作,促進中心城區產業平台全面融入西安區域創新鏈和產業鏈,實現城市軌道交通、快速通道、貨運通道的全面對接。
南優:依託南塬環境質量優勢和地形地勢特色,發展城市周邊旅遊目的地,重點發展郊野公園、特色小鎮等,實現最佳化。
七、城市規模
1.人口規模
到2020年,渭南市域總人口達到565萬人,城鎮人口達到28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0%;到2030年,市域總人口達到615萬人,城鎮人口達到400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5%。
規劃到2020年,中心城區城市人口規模80萬人;規劃到2030年,中心城區城市人口規模118萬人。
2.用地規模
規劃到2020年,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92平方公里以內,人均城市建設用地面積115平方米/人;
規劃到2030年,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面積控制在135平方公里以內,人均城市建設用地面積控制在115平方米以內,新增人均城市建設用地面積控制在105平方米。
八、空間結構
1.市域空間結構
規劃確定“一群一區三軸一帶”的市域空間結構。
一群是指將全市域建設為布局有序、疏密有致、網狀聯動的秦東城鎮群,形成全域整合發展、共同參與區域競合的空間發展新格局。
一區是指渭蒲富一體化發展區,由臨渭、富平、蒲城共同組成,以渭南中心城區為核心,以鹵陽湖新區為重要的聯結紐帶,以蒲城中心城區、富平中心城區為兩翼,形成全市轉型發展、創新功能集聚的增長極、西渭融合的核心區、秦東城鎮群協調發展的先行示範區。
三軸指渭潼城鎮發展軸、渭北城鎮發展軸與渭蒲城鎮發展軸,作為全市城鎮、產業、物流功能建設的核心空間與秦東城鎮群空間格局主骨架。
一帶是指渭南沿黃城鎮帶,包括韓城、合陽、大荔、潼關,以沿黃生態、現代農業、精品旅遊、特色小鎮為發展主體,以韓城、大荔為中心節點,主動對接陝西省沿黃城鎮帶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先進產業集聚,創建黃河國家公園,打造黃河中游生態文化共同體、新型城鎮化特色試驗區和秦晉區域合作示範區。
2.中心城區空間結構
規劃形成“一城三區三走廊”的城市空間結構。
一城三區指渭南中心城區由主城區、華州片區和鹵陽湖新區組成,促進三片區協同發展。
三走廊指渭華發展走廊、鹵陽湖發展走廊、渭蒲發展走廊。
九、中心城區組團功能布局
1.主城區
中心組團:市級行政中心、公共服務中心、商業商務中心、文化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和重要的旅遊集散地。
高新區組團:市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創新創業示範區。
經開區組團:產業功能聚焦“兩園一城”,積極培育文化製造業和商貿服務業,輻射帶動渭北小城鎮密集區。
2.華州片區
華州城區組團:區域旅遊中心節點,以完善公共服務為重點,做精做美山水田園城區,推進少華山旅遊服務配套設施建設。
華州西工業組團:精細化工基地,控制發展規模,建設生態隔離綠地。
3.鹵陽湖新區
鹵陽湖組團:生態航空產業城,產業特色為試飛科研、航空製造、綜合物流、主題旅遊。
渭富新區組團:規劃期內重點發展裝備製造業,與鹵陽湖組團互補發展。
十、產業布局
1.市域產業布局
渭南創新產業集聚區。按照總部研發和基礎研發設計在西安、工程技術中心在渭南城區、生產基地在市域園區的協作模式,打造創新產業鏈。
渭北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對接西安渭北工業區,依託鹵陽湖新區、富平高新區、蒲城高新區、以及澄城韋莊等工業集中區,集中打造渭北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承載城市未來產業發展的核心。
北塬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基地。以韓城為核心,帶動澄城、合陽、白水、蒲城的北部區域,改造提升傳統冶金、煤化工和能源等基礎行業,以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為主導方向,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2.中心城區產業布局
主城區中心組團不再新增工業用地,改造升級城中散落分布的工業用地。
高新組團引導現有工業用地原址進行產業升級,培育並引進科技研發和企業總部功能,推進渭南國家高新區發展“一區多園”,向鹵陽湖新區拓展。
經開區組團適當向西增加工業用地規模,盤活現狀渭河北岸存量工業用地,鼓勵利用低效閒置的工業廠房、倉庫等存量房產、土地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眾創空間。
華州片區適當增加工業用地規模,嚴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的傳統產能規模進一步擴大,加強與中心城區其它重點產業平台在發展方向上的統籌協調。
鹵陽湖新區是中心城區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以航空裝備製造業、航空物流產業為特色,依託內府機場和民航試飛機場布局各類工業用地。
十一、綜合交通統籌規劃
1.市域綜合交通規劃
規劃在市域範圍內形成“6橫3縱1環”高速公路網路,“7橫6縱1環”快速幹道網路,“3高鐵5城際”快速鐵路網路,充分利用鹵陽湖機場、華山機場和韓城合陽機場,形成“1複合2支線多通用”民用機場格局,並逐步提升縣鄉公路建設標準,爭取規劃期末各鄉鎮主要公路達到三級以上,實現村村通等級公路目標。加快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貨運物流集約化,不斷提升運輸服務的綠色化、運輸管理的智慧型化水平,建設陝晉豫交界地區綜合交通樞紐。
2.中心城區綜合交通規劃
(1)對外交通
①鐵路樞紐
規劃中心城區鐵路線路由鄭西、大西2條高鐵,渭鹹、西潼、渭黃、西韓4條城際鐵路,隴海、寧西、侯西和包西4條普速鐵路構成。
②機場樞紐
建設鹵陽湖機場,預留西安都市圈第二機場發展用地空間,加強與城際鐵路鹵陽湖站、西侯鐵路陳莊站換乘銜接,同步配套公交樞紐站,構建區域性交通組織樞紐。
加快華山機場建設,加強與城際鐵路華州北站換乘銜接。
加強與西安鹹陽機場合作,推動鹹陽機場在渭南城區建設城市候機樓,提高渭南居民航空出行效率和品質。
③公路樞紐
“6橫3縱1環”高速公路網,加強渭南與運城、臨汾、商洛、寶雞、銅川、延安的聯通。“7橫6縱1環”市域快速幹道網。
④公路客運站
規劃3個一級公路客運站和5個二級公路客運站。
⑤對外通道銜接
全面加強與西安銜接,構建大西高鐵、鄭西高鐵、渭鹹城際、西潼城際、隴海鐵路等鐵路聯繫通道,連霍高速、西鹹北環線、京昆高速、S108、G310、S313、S107等公路聯繫通道。形成由渭鹹城際、東風大街-G310、連霍高速-西安繞城高速-機場高速組成的至西安鹹陽機場的公鐵直達通道。形成由隴海鐵路、侯西鐵路、連霍高速、G310-S108構成的至新豐編組站、新築物流中心的直達通道。完善與蒲城、富平、大荔和華陰的高速公路、幹線公路。
(2)對內交通
規劃形成“10橫5縱”片區間快速通道,保障片區間多通道快速直達。
3條公路環線(1高速環+2公路環),組織城區過境交通。
遠景預留“2橫(雙王大街、華山大街-渭華路)2縱(渭清路、民生路)”快速路。
7條公交快線走廊,24處客運樞紐,服務三大片區間快速公共運輸聯繫。
(3)貨運物流交通
以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為主體,與物流園區(中心)布局相協調,構築快速貨運通道,保障物流集散暢通,提升貨運樞紐對外、對內集聚輻射能力。重點加強主城區貨運交通管理,降低主城區公路環線(S209、S108、S107和G310構成)內貨運交通對居民出行的影響。
規劃形成“兩廊、兩帶、七楔、多線、多點”的綠地景觀結構。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兩廊:指渭河生態廊道和南塬前沿生態廊道。
兩帶:指內河景觀帶和鹵陽湖景觀帶。
七楔:指自西向東零河、南湖生態水系、沋河、赤水河、遇仙河、石堤河和羅紋河等七條南北向生態綠楔。
多線:依託抽黃乾渠和交通廊道綠化,形成主城區、華州片區和鹵陽湖新區之間的多條南北向綠化聯絡線。
多點:指布局在城市周邊的多個生態郊野公園和中心城區內部多個城市綜合公園及主要的防護綠地。
到2030年,規劃中心城區綠地與廣場面積1543.8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總面積的11.7%。其中公園綠地面積1132.3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達到10平方米。
十三、公共服務體系與公共設施用地規劃
規劃形成由1個市級綜合服務中心、5個組團級服務中心、5個專業化服務節點和29個社區公共服務中心組成的多級、多中心公共服務體系。
1.市級綜合服務中心
位於倉程路兩側,市行政中心至渭南北站一帶。
2.組團級服務中心
中心組團服務中心:完善東風大街、前進路傳統商業中心功能,補充組團級文化休閒、體育健身設施。
高新區組團服務中心:位於樂天大街與崇業路北段,布局行政管理、商業服務、文化娛樂等功能,在高新區中心廣場與西海公園之間形成公共服務走廊。
經開區組團服務中心:位於規劃渭南東站西側,布局交通集散、商業服務、文化娛樂、體育休閒等綜合服務。
鹵陽湖組團服務中心:圍繞天驕湖重點發展與航空產業相配套的商務辦公、金融服務、商貿會展以及旅遊服務等功能。
華州組團服務中心:提升新秦路、新華大街傳統商業中心功能,完善各類公共服務。
3.專業化服務節點
西海創智中心節點:圍繞西海布局科研辦公、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中小企業創新孵化等功能,打造良好的城市環境和完善的公共設施配套,建設渭南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和創業創新基地。
東湖旅遊休閒節點:規劃在解放路、渭河大街以北,依託東湖建設關中非遺中心。以東湖廣場為節點,沿原渭河堤線建設水岸商業步行街,與渭河休閒景觀帶聯動一體,成為展示關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傳統劇目、購買地方特色產品、以及市民休閒活動的場所。
老城歷史風貌區節點:結合渭南老城整治和渭東新區建設,提升環境品質、恢復歷史風貌,重點注入休閒旅遊、特色商貿、文化創意等功能,重塑老城活力。
渭富組團生產服務節點:結合鹵陽湖濕地公園,建設服務渭富新區起步區的生產性服務節點,配套商務辦公等功能。
華州西生產服務節點:依託瓜坡鎮原有公共服務與商業基礎,建設服務華州高新區組團的生產性服務節點,並配套商務辦公等功能。
4.社區公共服務中心
以29個城鎮社區生活圈為單元,參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配建中國小、幼稚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管理與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站、社區文化站、足球場等運動場地及其它商業服務設施。
十四、市政基礎設施
1.海綿城市
重點推進包括“勝利大街-渭清路-渭河大堤(規劃河堤路、堤底路)-湭河大堤、樂天大街-前進路”範圍內約16.68平方公里,以及濱水西區範圍內約6.2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重點地區建設。
2.供水工程
規劃2030年中心城區供水設施能力達到67.1萬立方米/日。
主城區供水設施能力49.6萬立方米/日,保留東水廠、南水廠、高新區二水廠,新建北水廠、南塬水廠,將渭陽水廠和高新區一水廠調整為備用水廠。
華州區供水設施能力7.5萬立方米/日,保留華州二水廠,新建華州三水廠,將華州區一水廠調整為備用水廠。
鹵陽湖組團供水設施能力10萬立方米/日,新建鹵陽湖水廠。
3.污水工程
新建城區採用雨污分流制,建成區結合舊城改造逐步推進雨污分流改造。
規劃建成污水處理廠8處,小型污水處理站2處,污水設施總規模達到42萬立方米/日。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95%以上,污水廠出水達到《城鎮污水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2030年中心城區污水量38.4萬立方米/日,其中主城區28.1萬立方米/日,華州區4.3萬立方米/日,鹵陽湖組團6.1萬立方米/日。
4.雨水工程
雨水量計算採用渭南市暴雨強度公式,重現期採用3-5年,重要區域採用5-10年。主城區有效應對不低於30年一遇的暴雨,華州區、鹵陽湖組團有效應對不低於20年一遇的暴雨。
主城區中心組團分為4個排水分區,西部分區雨水由南向北排入渭河,北部分區雨水排入新建內河水系,東南分區及老城區雨水排入湭河;主城區高新區分為3個排水分區,北部分區雨水排入新建內河水系,南部2個分區雨水由南向北排入渭河;經開區分為2個排水分區,南部分區雨水排入渭河,北部分區雨水排入新建內河水系。
華州城區分為2個排水分區,北部分區雨水由南向北排入二華乾溝,南部分區雨水分別排入石堤河和就近水系。
鹵陽湖雨水按就近分散的原則排入就近湖泊水系。
5.再生水工程
規劃到2030年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40%,再生水利用規模達到15.3萬立方米/日,其中景觀澆灑和工業替代用水參與供水平衡,水量為10.4萬立方米/日。
規劃再生水廠與污水廠合建,再生水廠以污水廠出水為水源,中心城區共建設再生水廠8處,規模合計16.5萬立方米/日。
6.供電工程
規劃至2030年,中心城區最大電力負荷約150萬千瓦,全社會用電量約71億千瓦時/年。
完成渭南熱電廠一期建設,並按照“以熱定電”原則進行二期擴容,裝機容量4×350MW;秦嶺電廠按照“上大壓小”對現狀5#及6#機組關停後建設2×600MW機組;保留現狀主城區西部的渭化自備電廠,裝機容量50MW;擴建750kV信義電站750kV出線間隔;至規劃期末,中心城區330kV電網以渭南熱電廠、蒲城電廠、秦嶺電廠三座電廠及750kV信義變電站為電源。
7.通信工程
規劃至2030年,中心城區固定電話用戶數58萬線,行動電話用戶數137.2萬卡號,有線電視用戶數34萬戶。
主城區:保留電信樞紐局和兩處匯接局、保留聯通樞紐局及移動樞紐局、保留現狀有線電視中心局。新建綜合匯接局2座。保留三賢路郵政處理中心,新建高鐵站郵政綜合處理中心,預留用地1.5公頃;新建郵政支局8處,各新建郵政支局以獨立占地為主,每座預留用地面積1000平米,在下部規劃中予以落實。
華州區:保留固話交換局、移動匯接局及郵政處理中心,不再新增通信局所。新建瓜坡鎮郵政支局,預留用地1000平米,在下部規劃中予以落實。
鹵陽湖組團:新建鹵陽湖綜合匯接局1處,預留用地5000平米。新建鹵陽湖郵件綜合處理中心,預留用地0.5公頃;保留黨睦郵政所,新建郵政支局3處,其中1處與鹵陽湖郵件綜合處理中心合建。
8.燃氣工程
至2030年,中心城區天然氣總用氣量為10.9億立方米/年。
主城區:遷建高新區門站至西環路,預留用地約1.2公頃;遷建經開區門站至經開區北側城市外圍,預留用地約1.5公頃;新建渭南東門站及渭南東LNG儲配站,預留用地約1.5公頃。
華州區:保留華州門站及華州區工業園門站。
鹵陽湖組團:保留“韓渭西煤層氣管線”鹵陽湖分輸站及鹵陽湖LNG儲配站;新建鹵陽湖東天然氣門站,規劃預留用地1公頃,新建鹵陽湖西天然氣門站,規劃預留用地1公頃。
9.供熱工程
至2030年,中心城區總供熱面積約7300萬平方米,總供熱負荷約3461MW。
主城區:劃分為8個供熱分區,分別是高新區供熱分區、經開區供熱分區、濱水西供熱分區、濱水東供熱分區、城中供熱分區、中南供熱分區、城南供熱分區、城東供熱分區。
華州區:劃分為3個供熱分區,分別是華州北供熱分區、華州南供熱分區、瓜坡供熱分區。
鹵陽湖組團:劃分為3個供熱分區,分別是鹵陽湖北供熱分區、鹵陽湖南供熱分區、鹵陽湖西供熱分區。
10.環衛工程
2030年中心城區人均垃圾產生量為1.1公斤/人·日。
垃圾處理場站規劃:主城區、華州區近期以馬家溝垃圾填埋場、高塘鎮垃圾填埋場為過渡方案,並擴建現狀高塘鎮垃圾填埋場為綜合環境處理園區,集生活垃圾填埋與焚燒、污泥處置、建築垃圾處理、醫療垃圾處理功能於一體,中遠期結合生活垃圾熱值變化情況,適時建設垃圾發電廠;原馬家溝垃圾場站滿庫容後封場處理;
建議鹵陽湖新區生活垃圾以蒲城生活垃圾焚燒廠為終端處理方案,並根據實際運行情況,適時在鹵陽湖新區周邊地區選址建設鹵陽湖生活垃圾處理場站。
垃圾轉運站規劃:中心城區轉運站設定標準按服務半徑2公里、規劃日轉運量≤150噸/日。主城區供設定垃圾轉運站16座,華州區設定4座,鹵陽湖組團設定5座。在各住宅小區必須建設垃圾分類收集站(點)。
環衛工人休息場所:中心城區按照1座/萬人的標準設定環衛工人休息室。
環衛停車場規劃:按照2.5輛/萬人、用地為150平方米/輛標準設定。主城區建設5座,華州區建設1座、鹵陽湖組團建設2座、每座按照0.5-0.6公頃預留。並按照間距不大於1.5公里/處的標準設定灑水沖洗車輛供水器、按照服務半徑0.9~1.2公里/處設定車輛清洗站。
公廁規劃:按照3~5座/平方公里的標準增加公共衛生間的規劃設定,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進行落實。
11.管線綜合
供水、燃氣、通信管線布置在道路的北側或西側的人行道下或綠化帶下。電力電纜、再生水(如有)、供熱管線布置在道路的南側或東側的人行道下或綠化帶下。污水管線布置在道路的北側或西側的非機動車道或機動車道下;雨水管線布置自所有管線最內側,如果斷面寬度不允許,則布置在道路的機動車道下。
12.綜合管廊
在新城區、舊城改造核心區和重要工業區等三類城區建設幹線、支線、纜溝三層次有機結合的地下綜合管廊體系。建成超前性、示範性、可持續性的科學合理的綜合管廊骨架網路。
至2020年,建設渭河大街、金水路、新盛路、渭源街、解放路、渭清路、前進路、勝利大街、豐原路、湭河東路等綜合管廊工程,總長度總計55.1公里(不含纜線溝)。至2030年,基本形成由主幹、次乾、支線及纜線溝四級系統組成的地下綜合管廊系統,完成綜合管廊建設65.1公里。
十四、綜合防災減災
1.防洪工程
按照《防洪標準》(GB50201-2014),中心城區採用分區設防。渭河:渭南城區段按100年一遇洪水設防,堤防工程為1 級。湭河、零河:渭南城區段按50年一遇洪水設防,堤防工程為2 級。遇仙河華州城區段按50年一遇洪水設防,堤防工程為2級;羅紋河、太平峪華州區城區段防洪標準按30年一遇,堤防工程為3級。農防段按10年一遇設防,堤防工程為4級。加強河道堤防建設,建成完整的、高標準的堤防工程體系;對渭南主城區南部塬區洪水,採取“上攔下排”,形成市區完整的的防洪屏障;結合河湖水系改造,在有條件的地區形成較大面積的生態水面和濕地。
2.消防工程
中心城區共規劃設定消防站19座,其中已建消防站4座,新建15座,其中特勤消防站3座,用地規模6000-8000平方米/座;普通消防站16座,用地規模4000-6000平方米/座。其中,主城區配置12座消防站,華州組團配置3座,鹵陽湖配置4座。消防通道主要依託城市道路網系統,消防車通道在界區內的道路建設中考慮進去,道路中心線間的距離不宜大於160米。當建築物沿街部分的長度大於150米或總長度大於220米時,應設定穿過建築物的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應設定環形消防車道。消防車道的淨寬度和淨高度不應小於4.0米;轉彎半徑應滿足消防車轉彎的要求;消防車與建築之間不應設定妨礙消防車操作的樹木、架空管線等障礙物;消防車道靠建築外牆一側的邊緣距離建築外牆不宜小於5米;消防車道的坡度不宜大於8%。
3.人防工程
渭南市為國家三類人防重點城市。
實行“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貫徹人防工程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原則,提高人防工程的社會、經濟、戰備、環境效益。推進各項人防工程建設,形成以指揮工程為核心,人員掩蔽工程為主體,醫療救護工程、防空專業隊工程及相關配套工程為保障的高效人防工程防護體系,增強城市整體抗毀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
十五、主城區文化特色空間規劃
城市特色風貌定位提煉為“塬田相望、城水相依、通途廣廈、古韻新腔”,依託地形地貌特色,創建可持續的人居環境,構建自然本底和建築風貌互相融合的整體山水格局。
重點建設東風大街-渭華路、內河水系、官油路、鹵陽大道4條東西向景觀廊道和倉頡路、民生路、前進路、崇業路、新秦路、天陽大道6條南北向景觀廊道。
十六、近期建設規劃
主城區近期重點建設渭東新區,發展濱水西區科技服務和教育功能,發展經開區“兩園一城”功能,開展渭南老城歷史風貌區更新和圍繞“兩環兩路”的城市雙修項目,建設主城區內河水系。預留濱水東區和城市中心區核心用地功能。
鹵陽湖新區近期重點圍繞天驕湖、鹵陽湖大道兩側形成一定規模,控制鹵陽湖大道北側工業用地,用於發展航空裝備製造業等相關產業;渭富新區起步區在渭清路北延伸段兩側集中發展。
華州片區近期重點在現有發展框架內填充組團,實施西環路安居項目,完善城南新區城市功能,建設渭華大道和赤水特色小鎮(渭東新城),實施石堤峪河生態建設項目,改善城區環境。
十七、遠景規劃
遠期重點建設渭河兩岸濱水區,促進渭河北岸工業用地搬遷、調整,提升高新區科技創新功能,增強經開區面向渭北地區的綜合服務能力;鹵陽湖新區航空產業、裝備製造業快速發展,完善鹵陽湖大道以南城市居住和公共服務功能;華州片區旅遊服務、企業技術研發服務等功能有所突破。
遠景實現城際鐵路連通中心城區三大片區,重點發展鹵陽湖新區,完善主題旅遊、保稅加工、航空物流、航空商務辦公等功能,實現“五位一體”生態航空城目標;發展渭北戰略性新興產業帶,發揮經開區輻射帶動作用,在渭北平原形成小城鎮均衡發展、城鄉融合格局;主城區、華州區形成特色鮮明、環境優異的創新發展區和宜居城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