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中心城區總體規劃(2016-2030年)

邢台市中心城區總體規劃(2016-2030年)

邢台市中心城區總體規劃是《邢台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年)》的重要組成部分。

按照規劃,2030年之前,邢台市中心城區將按照東西拓展、重點向東,南北提升、最佳化發展的方向,構建“一核六廊雙心五區”。到2030年,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170平方公里以內,人口達到170萬。

中心城區發展向東利用東部高速、高鐵等優越的交通條件和較為豐富的用地建設條件,依託邢台東站建設邢台未來的城市新區,同時有利於與任縣、南和實現互動發展,考慮邢台縣任縣南和縣三縣撤縣設區的可能,重點將任縣縣城、南和縣城、邢台縣縣城納入到中心城區範圍。向西充分利用南水北調乾渠以東現狀基礎及交通條件適度發展,形成完善的城市功能空間。西南方向提升最佳化生態環境;中南部東南部調整工業布局,完善配套設施,最佳化產業布局。邢州大道以北至白馬河之間區域,延續北向發展的慣性,完善該區域的生活服務配套,打造宜居生活空間。

總體規劃還突出了中心城區的生態環境建設,建設邢台中央生態公園、白馬河郊野公園、鹿城崗公園、鳳凰山公園、邢東生態公園、東汪公園、襄湖島生態公園等9座大型郊野公園,規劃高鐵新區公園等13處市級公園、晉祠公園等31處區級綜合公園、邢國墓地遺址公園等8處專類公園,61個公園總面積不小於7893公頃。在城市主次幹道交叉口等開敞空間還要設定街頭綠地遊園。按照規劃目標,屆時可望實現“半城樓房半城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邢台市中心城區總體規劃(2016-2030年)
  • 外文名:Master plan for downtown Xingtai (2016-2030 years)
總體規劃,用地規劃,交通規劃,綠地與廣場,景觀風貌,保護規劃,

總體規劃

第八十一條 城市性質
京津冀城市群節點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冀南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物理樞紐。
第八十二條 城市職能
(1)國家新能源產業基地
(2)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
(3)冀中南物流樞紐城市
(4)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試驗區
(5)京津冀南部生態環境支撐區
第八十三條 發展規模
(1)人口規模
到2020年,中心城區人口達到123萬人。
到2030年,中心城區人口達到170萬人。
(2)用地規模
到2020年,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129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05平方米以內。
到2030年,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17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內。

用地規劃

第八十四條 空間布局總體策略
(1)建設綠色生態城市,實現生態更優。拉開城市東西框架,控制城市南北向寬度;構建雙中心組團式空間形態,構築中心城區生態通風廊道系統,調整產業空間布局,改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
(2)建設優美宜居城市,實現生活更美。強化綠地、水系建設,注重景觀風貌、歷史文化系統的建設;完善生活公共服務配套,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
(3)建設產城融合城市,實現生產更強。促進產業發展對於城區集聚能力,保障產業用地共供給,為產業轉型提供充足的空間平台;創新城市空間,為接納新型產業做出預留。
(4)建設精明高效城市,實現運行更暢。形成合理的交通骨架,構建環形快速路系統;貫徹窄路密網理念,加密支路網,貫徹精明增長理念,老城市最佳化存量,新城區做好增量。
第八十五條 城市用地發展方向
東西拓展、重點向東,南北提升、最佳化發展。
第八十六條 空間結構
空間結構為“一核六廊雙心五區”。“一核”指中央生態核,利用邢東礦塌陷區打造中央生態公園,規劃將其納入現在西部建成區與東部新城區之間的城市綠心,也是城市內部的“綠肺”;“六廊”指沿白馬河、七里河、南水北調總乾渠、京廣鐵路、京廣高鐵、東環城公路形成的“兩橫四縱”六條通風生態廊道;“雙心”指傳統商業中心和商務金融中心;“五區”指橋東片區、橋西片區、龍崗片區、開發區片區和高鐵片區五個城市功能片區。
第八十七條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布局
(1)等級體系。按照市級-片區級-居住區級三級設定,形成“兩主、七次、多點”的公共服務中心布局結構。“兩主”指傳統商業中心和商務金融中心兩個市級公共服務中心;“七次”指龍崗、職教、鋼鐵路、上東、開發區、王快、高鐵片區南七個片區級公共服務中心;“多點”指多個居住區級公共服務中心。
(2)行政辦公用地。市級行政辦公用地在高鐵片區預留。區級行政辦公用地,在各區內均衡布置。保留現狀用地條件充裕、辦公環境較好的行政辦公用地。
(3)文化設施用地。按照市級-片區級-居民區級三級設定。市級,保留現狀圖書館和博物館,在龍崗片區和高鐵片區集中建設市級文化設施。包括文化藝術中心、會展中心、科技館、城市規劃展覽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大型文化設施;片區級,結合七個片區級公共服務中心布局,包括文化館、圖書館以及青少年活動中心等中小型綜合性文化設施;居住區級,按照國家規範標準配置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等文化設施。
(4)教育科研用地。在高鐵片區集中布置教育科研用地,完善中心城區西部現狀職教園區。
保留完全中學3所,新建完全中學3所;保留高級中學8所,新建高級中學7所;保留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11所;保留初級中學17所,新建初級中學29所,保留國小52所,新建國小76所;保留九年一貫制特殊教育學校1所,新建特殊教育國小1所。
(5)體育用地。按照按照市級-片區級-居民區級三級進行配置。市級,保留市體育館,在高鐵片區新建大型體育中心;片區級,各片區配套建設區級體育中心或全民健身中心;居住區級,按照國家規範標準配建。
(6)醫療衛生用地。按照按照市級-片區級-居民區級三級進行配置。市級,保留現有市級醫院、疾控中心,新建綜合醫院3所,專科醫院5所;片區級,每個片區設定一所區級醫院,改建或擴建原有區級醫院;居住區級,每個街道或每3萬-5萬服務人口設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若干個社區衛生服務站。
(7)社會福利用地。規劃新建養老機構1處,改造或擴建現有市級養老設施;新建市殘疾人康復中心1處;擴建市級兒童福利院1處。規劃新建救助站2處。
(8)文物古蹟用地。在現狀基礎上,對開元寺、清風樓、火神廟、天寧寺進行重新整治和修繕,同時建設邢國墓地遺址公園,在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可進行遊覽科教功能的開發。
第八十八條 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布局
(1)商業用地。建立市級-片區-居住區三級商業服務中心體系。
市級中心:規劃老城區和高鐵片區兩處市級公共服務中心。
片區中心:結合七個公共服務中心設定。
居住區級商業中心:每3-5萬人集中設定區級商業中心。
專業批發市場:在北部、東北部、東華路東側、南部形成四大專業批發市場。
(2)商務用地。按照“大集中、小分散”原則,在高鐵片區中部,邢台東站以東規劃市級商務中心,各個片區結合片區級公共服務中心布局商務用地。
(3)娛樂康體用地。在高鐵片區市級商務金融中心、原邢鋼改造地塊形成市級休閒、康體、娛樂中心。各個片區結合公共服務中心、濱水區域布局娛樂康體用地。
(4)公共設施營業網點用地。按照便捷、集約的原則,布局加油站、加氣站以及郵政、供電、電信等公用設施營業網點。
第八十九條 居住用地布局與住房保障規劃
(1)居住用地規劃。打造高品質的居住環境,建設宜居城市。劃分9個居住片區、41個居住區,人均住宅建築面積達到45平方米。
(2)保障性住房策略。逐步建立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加強住房保障工作力度,解決城市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加大政府對保障性住房的財政投入,將包括公租房在內的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納入政府年度財政預算。
(3)棚改區改造應該按照國家和省部署要求,按相應的時間節點有序完成,建立強有力的領導組織體系,成立棚改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市棚戶區改造的組織、推進、綜合協調等工作。建立市、區、辦事處之間的聯動機制,將棚改區改造作為年度城建重點工程,納入全市對各區、各相關部門綜合目標考核體系。
第九十條 工業用地布局
按照產業集聚、優地優用和環境有限的思想進行工業用地布局,中心城區工業用地全部規劃為一類工業用地。
形成兩個工業組團:開發區工業組團,位於祥和東大街以南、開元南路以東、興泰大街以北區域,重點發展新能源、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等產業;高鐵片區北工業組團,位於邢州大道以北、京廣高鐵以東、建立新興產業基地,大力發展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老城區內工業逐步向工業集聚區及外圍工業園區集中。邢鋼等大型企業近期在滿足環保要求的前提下保留現狀,遠期整體向外搬遷,如因不可抗力等因素未能搬遷必須要通過技能改造滿足環境保護要求,並不得擴大生產規模等為遠景搬遷製造障礙。
第九十一條 物流倉儲用地布局
依託好望角物流園區,結合邢台內陸港和保稅物流中心建設, 在京港澳高速南出入口周邊形成綜合性倉儲物流區。

交通規劃

第九十二條 規劃目標和策略
(1)規劃目標。完善城市道路等級級配,建成結構清晰、級配合理、功能完善的總和交通路網體系;形成城市公共運輸便利、安全高效的城市交通服務系統。
(2)建立城市快速幹道網路,縮短城區時空距離,保證城市的緊密聯繫;貫徹“窄路密網”理念,打通城市“微循環”系統;保護和改善歷史城區道理網路;以公交為主導,預留軌道交通空間,建立完善的公交體系;對城市重要交通設施今邢整合與綜合利用,提高利用效率。
綠地與廣場系統規劃
第九十三條 對外交通系統規劃
(1)鐵路。建設邢和鐵路,加快推進京石邯城際鐵路建設,謀劃邢濟鐵路並預留線位;改造現有邢台站,加快邢台東站附屬功能建設;將邢台站原鐵路貨場搬遷至邢台南站;採用下穿與上跨相結合的方式解決鐵路與道路交叉問題。
(2)過境公路。形成“環形+放射”的對外交通體系。由S341省道、內丘滏陽聯絡線、隆南線、S240省道、S
345省道(沙河緯三路)、S244省道、西外環構成公路環線,由京港澳高素、邢衡高速、東呂高速(邢臨-邢汾)組成高速環線,解決過境高速穿越中心城區的問題;形成八條放射性公路與外部聯繫,包括S242省道、107國道(中心城區-內丘)、S338省道、S343省道、S243省道、G107(中心城區-沙河)、S242、S547聯絡線。
(3)交通樞紐。綜合交通樞紐:依託邢台東站,建設集城市公交、軌道交通、公路客運樞紐站、鐵路客運站為一體的“無縫換乘”的邢東綜合交通樞紐。
客運交通樞紐:規劃汽車客運站5座,其中保留邢台中心汽車站、邢西汽車客運站,遷建邢北汽車客運站,新建邢南汽車客運站和邢東汽車客運站,均達到一級站標準。
第九十四條 城市道路交通系統規劃
(1)道路網系統。中心城區城市道路系統分為快速路、主幹路、次幹路、支路四級。
快速路:形成內外環快速路系統。外環又北環城公路、東環城公路、南環城公路、西環城公路構成;內環由邢州大道、東華路、百泉大道、濱江路構成。斷面採用“主路加輔路”的形式。
主幹路:形成“九縱九橫”的骨幹性主幹路系統。九縱為太行路、鋼鐵路、郭守敬路-興達路、新華路-北關街、開元路、襄都路、永安路、振興一路、心和路。九橫為龍崗大街、金泉大街、泉北大街、團結大街、中興大街、新興大街、七里河南街、祥和大街、興泰大街。其他主幹路包括冶金路、信都路、長安路、信德路、紅星街、鹿城大街、崗北大街、崗南二街、銀泉大街、張家屯街、河曲路、河盛大街。
次幹路:設定間距在350-500米之間,生活片區內適當加密,提高可達性,工業片區適當降低路網密度,簡約開發成本。
支路:貫徹“窄路密網”理念,重點在老城區增加城市支路。下層次規劃應該在本規劃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路網密度,達到密度要求。
(2)路網密度。規劃城市快速路路網密度為0.62公里/平方公里,主幹道路網密度為1.35公里/平方公里,詞幹道路網密度為1.40公里/平方公里。支路路網在下一層次規劃中進行細化,支路網密度為不小於4.7公里/平方公里,中心城區整體路網密度不小於8公里/平方公里。
(3)個等級道路紅線控制指標。城市快速路為55-70米,主幹路為50-70米,次幹路為30-45米,支路為12-30米。
第九十五條 城市公共運輸規劃
(1)公共運輸線網布局。線網布局目標:中心區公交線網密度達到3-4公里/平方公里;城市邊遠地區達到2-2.5公里/平方公里。乘客平均換乘係數不大於1.3;線路非直線係數不大於1.4;城區公交站點300米半徑覆蓋率不小於50%,500米半徑覆蓋率不小於90%。
軌道交通線路布局;按照都市區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預留相應的通道。
常規公交幹線布局:形成“六橫十縱六射”的常規公交線網通道。“六橫”指沿鹿城大街-龍崗大街、金泉大街、泉北大街、團結大街-東關街-紅星街、新興大街、七里河南街形成東西向常規公交線路通道。“十縱”指沿太行路、冶金路、郭守敬路-興達路、開元路、襄都路、信都路、永安路、東華路、振興一路、心和路-河盛大街-振興四路形成南北向常規公交線路通道。“六射”指沿永安路北沿線、龍崗大街東延、邢臨公路(S343省道)、邢沙公路、邢和公路(G340)國道、邢昔公路(S547聯絡線),設定放射狀城郊公交線路通道。
(2)公共運輸場站規劃。規劃5處公交樞紐、10處公交首末站和7個公交停保場。
第九十六條 都市慢行系統規劃
(1)腳踏車道路系統。主、次幹路採用機非分離的形式,在主、次幹路兩側布置非機動車車道。在主要交叉口實行拓寬,採用渠化交通,引導腳踏車出入交叉口。大型公建、商業、娛樂等設施都要預留足夠的腳踏車停車場地。
(2)步行系統。在機動車交通頻繁的主要道路和交叉口做好行人處理,結合實際情況設定人行天橋或地道,間距按250-300米設定;結合優美自然景觀和濱水景觀,建立步行道;商業設施引入街坊內部,有條件的可形成步行商業區。
第九十七條 社會停車設施
採用小規模分散化的布局方式,結合各級公共服務中心以及大型商業設施、醫院、國小、幼稚園等設施周邊設定,鼓勵建設停車樓等立體停車設施。

綠地與廣場

第九十八條 規劃目標
城市綠地建設主要指標(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到2030年,綠地與廣場用地2986.28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17.57%。其中,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554.56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03平方米。
第九十九條 綠地系統結構
規劃形成“一心六廊十軸多節點”結構。“一心”指利用邢東礦採煤他塌陷區建設邢台中央生態公園;“六廊”指白馬河、七里河、南水北調總乾渠、京廣鐵路、京廣高鐵及東環城公路形成六條綠色生態廊道;“十軸”指沿濱江路、鋼鐵路、東華路、心和路、邢州大道、泉北大街、中興大街、百泉大道、祥和大街等十條城市道路形成連結主要城市公園或公共活動中心的重要綠化軸;“多點”指分散於中心城區的各級公園。
第一百條 綠地與廣場規劃
(1)公園綠地。中心城區規劃市級綜合公園13處、區級綜合公園31處、專類公園8處。
(2)防護綠地。京廣鐵路沿線規劃生態隔離綠帶,百泉大道、濱江路、龍崗大街等道路兩側或單側各規劃寬度30米的防護綠地,南水北調總乾渠一級保護區範圍內規劃防護綠地,在工業區主要道路兩側、工業區與居住區之間、水廠及環境設施用地周邊規劃防護綠地。
(3)廣場用地。規劃廣場13個,占地面積34.57公頃。
(4)外圍生態綠地。規劃邢台中央生態公園、森林公園、白馬河郊野公園、鹿城崗公園、鳳凰山公園、邢東生態公園、東汪公園、襄湖島生態公園、邢國墓地遺址公園等9個郊野生態公園,沿南水北調乾渠,京廣鐵路、京廣高鐵、東環城公路建設生態防護廊道。

景觀風貌

第一百零一條 規劃目標
凸顯“太行泉城、守敬故里”的總體風貌,構建展示邢台人文及自然景觀風貌特色的景觀風貌體系。
第一百零二條 景觀風貌結構
景觀風貌結構為“五心、六廊、六軸、多片區”。
五心:指依託城市景觀特色資源打造的中央生態景觀中心、歷史文化景觀中心、傳統風貌景觀中心、泉城風貌景觀中心和現代風貌景觀中心。
六廊:指依託河流水系形成的七里河生態景觀廊道、白馬河生態景觀廊道和南水北調總乾渠生態景觀廊道,以及依託交通幹線形成的京廣鐵路生態景觀廊道、京廣高鐵生態景觀廊道和東環城公路生態景觀廊道。
六軸:指依託六條主要道路形成的中興大街城市發展景觀軸、鋼鐵路城市文化景觀軸、邢州大道城市商貿景觀軸和百泉大道、濱江路、心和路綠化景觀軸。
多片區:指根據功能特點劃分為歷史文化風貌區、商貿會展風貌區、教育科研風貌區、生態居住風貌區、文化創意風貌區、綜合服務風貌區、高新技術產業風貌區、商貿辦公風貌區、創業研發風貌區、倉儲物流風貌區10類景觀風貌區。
第一百零三條 城市設計引導
(1)景觀視廊控制。沿白馬河、南水北調總乾渠、七里河、京廣鐵路、京廣高鐵形成“兩縱三橫”五條景觀視廊。注重視廊周邊綠化帶的規劃管理,以及對周邊建築高度控制,形成由景觀視廊向外高度遞增的建築景觀,預留城市風道,改善城市環境。
(2)公共空間組織。生活型公共空間:市級生活公共空間包括老城綜合公共空間和高鐵片區綜合公共空間;片區級生活公共空間分布於各片區中心。人文型公共空間:歷史文化型公共空間包括邢國墓地、曹演莊遺址、鹿城崗遺址、開元寺等歷史文化型公共空間;文化活動型空間包括會展中心、文化藝術中心、科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活動型公共空間。
(3)城市門戶景觀控制。在兩處火車站、高速出入口、城市主要道路出入口,設定標誌、雕塑小品,建設形成具有明確意象的城市門戶。
(4)城市輪廓線控制。形成疏密有致、層次豐富的城市天際線,同時將西部的山色引入城中,控制視覺走廊兩側的建築高度,增加城市活力與特色。
(5)地標性建築群。規劃打造五組地標式建築群,分別為:老城區傳統風貌建築群、西北部歷史文化建築群、上東片區建築群、開發區中心建築群和邢東新區商務辦公建築群,加強軸線序列感,強化空間景觀中俄引導作用。
(6)選取鳳凰山及西側太行山制高點作為景觀視點,部分廣場、公園、濱水平台、重要建築或人氣較旺區域作為城市眺望點;在景觀視點和部分城市眺望點之間的控制建築高度,留出觀山視線通廊;控制濱水區域的建築高度;高層建築選址必須考慮與城市整體輪廓線的關係等。
(7)建築色彩控制。城市主色調為淡雅灰。

保護規劃

第一百零四條 保護原則
(1)堅持文化遺產保護優先原則,正確處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發展建設的關係。
(2)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注重保護歷史信息的真是載體。
(3)保護整體歷史環境,保護文物古蹟歷史環境風貌的完整性。
第一百零五條 歷史文化名城整體格局保護
山水環境:龍崗、鹿城崗等山體,達活泉、百泉等泉水。
城市輪廓、牛城意向:城垣和城址輪廓、寨城城址輪廓,圍寨河、牛尾河等兼有護城河的水系,表征牛形態的城內水坑、地名等。
標誌性公共建築:體現禮樂制度的清風樓、開元寺等及其歷史景觀和視廊。
第一百零六條 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劃定
(1)北大街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區:東至小東街,南至建設東大街,西至真武巷、仁義巷,面積13.53公頃;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小東街,南至建設大街,西至順德南路,北至中興東大街,面積12.53公頃。
(2)羊市道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東至羊市道,南至羊市街,西至省農機公司邢台分公司東牆,北至西羊市道。面積1.88公頃;建設控制地帶:羊市道道路紅線東側30米範圍,西羊市道南至核心保護範圍,面積0.83公頃。
第一百零七條 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的保護管理規定
除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外,核心保護範圍內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
歷史文化街區內應嚴格控制建築高度。歷史建築按照原貌高度控制,其他建築在翻修、重建時,高度不得超過2層,檐口建築高度不超過6米。
保護和延續傳統建築形式,實施建築分類保護。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應按照相應要求進行保護,鼓勵保留和維修傳統建築,對於建築質量較差的傳統建築,可採用傳統建築或與傳統建築相協調現代建築形式進行翻建、重建,翻建、重建應以一個或數個現有院落地塊模數單元進行,保持歷史風貌。對於無風貌特色的現代建築進行立面整治和建設引導,對於歷史風貌不協調的建築近期整治,遠期超出重建。
第一百零八條 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控制地帶的建設控制要求
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各類建設活動應保證核心保護範圍的安全,不得影響核心保護範圍的歷史風貌,不得造成噪聲、廢氣等環境污染。
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建築高度不超過9米,其中北大街西側臨近順德路南延段,建築高度不得超過18米。
第一百零九條 文物古蹟保護範圍控制要求
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不得建設污染文物保護單位及其環境的設施,不得進行可能影響文物保護單位安全及其環境的活動。對已有的污染文物保護單位及其環境的設施,應當限期治理。
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內不得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特殊情況需要在文物保護單位範圍內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的,必須保證文物保護單位的安全,並經核定公布該文物保護單位的人民政府同意,在批准前應徵得上一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的同意,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內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的,必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應徵得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同意。
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建設工程,不得破壞文物保護單位的歷史風貌。工程設計方案應當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經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後,報城鄉建設規劃部門批准。
市政基礎設施規劃
綜合防災規劃
消防規劃
地下空間利用規劃
環境保護規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