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單七號(渝9501)系重慶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以自選系268為母本,外引系87-1為父本雜交組配選育而成的高產、優質、多抗、糧飼兼用型雜交玉米新組合。2001年11月首次通過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3年通過國家農作物新品種審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渝單七號
- 母本:自選系268
- 父本:外引系87-1
- 審定: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
簡介,詳細特點,事件,
簡介
渝單七號(渝9501)系重慶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以自選系268為母本,外引系87-1為父本雜交組配選育而成的高產、優質、多抗、糧飼兼用型雜交玉米新組合。
2001年11月首次通過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003年通過國家農作物新品種審定。
歷次審(認)定時間和部門
詳細特點
2001年11月26日首次通過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號為2001001。
2001年12月,通過全國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西南組)區試。
2002年12月,通過全國玉米新品種生產試驗(西南組)。
2003年11月,通過全國玉米新品種審定,審定號為:國審玉2003058。
該品種綜合農藝性狀好。幼苗葉鞘為淺紫色,成株株型半緊湊,中熟(127天)、中桿(株高231cm),莖桿堅韌,抗倒力強,抗性好,1999-2000年經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鑑定,高抗-抗絲黑穗病,抗小斑病,中抗-中感大斑病。2001年在全國區試總結中經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鑑定高抗莖腐病及玉米螟,抗小斑病及矮花葉病,中抗大斑病、絲黑穗病及紋枯病。中後期長勢旺,成熟時莖葉持綠,秸桿可做優質青飼青貯飼料。果穗園柱形、穗長18~20cm,穗粗5.2cm,16~18行,淺粉色軸,馬齒型,頂端淡黃色,千粒重307.9克,色澤好,外觀粒大質優。單位面積產量高,增產潛力大。1998-1999年參加重慶市區試,兩年均名列第一,平均籽粒畝產411.2公斤,比對照成單14畝產366.8公斤增產12.2%,兩年試驗中均高於同期參試品種農大108。2000年示範種植平均畝產488.1公斤,比對照農大108增產8.1%。2000-2001年在全國玉米區試(西南組)中,52個點試驗平均畝產584.5公斤,比對照農大108增產5.63%,2002年在全國玉米生產試驗中比當地對照增產4.7%,已通過全國區試待國家級審定。
該品種籽粒、秸稈品質雙優。1999年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化驗:渝9501含粗蛋白11.58%,粗脂肪5.28%,賴氨酸0.36%,粗澱粉68.55 %。2002年在全國區試中籽粒品質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含粗蛋白10.29%,粗脂肪4.75%,賴氨酸0.34%,粗澱粉69.38%,容重740克/升。表明其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賴氨酸含量均比較高。
該品種適宜在重慶市平壩、丘陵、低山及類似生態區域種植,表現適應性廣,穩產性好。
2001年在全國玉米新品種區試西南組七省25點中,平均畝產604.99公斤,比對照農大108增產7.60%,差異極顯著。在貴州省平均畝產585.48公斤,比對照增產7.15%;在重慶平均畝產506.3公斤,比對照增產12.17%;在湖北省平均為畝產706.14公斤,比對照增產12.90%;在雲南省平均畝產754.5公斤,比對照增產8.09%;在四川省平均畝產536.64公斤,比對照增產9.75%;在湖南省平均畝產438.1公斤,表明其適應性廣,在生產示範中套用效果顯著。2001年在重慶市九九龍坡區、渝北區、彭水、武隆、巫山等區市縣不同生態條件下種植1.4萬畝,抽樣調查測產,畝產在400公斤-510公斤之間,平均畝產460公斤。2002年在重慶、四川、廣西、貴州、雲南等地種植共24.1萬畝,普遍表現產量高,一般畝產460-550公斤,抗倒抗病性強,深受廣大種植農戶歡迎,紛紛要求繼續擴大種植。至2002年累計推廣面積25.5畝。
該品種具有活稈成熟、適宜青貯、籽粒秸稈雙高產雙優質等突出優點。在確保玉米糧食穩產高產前提下,可增加飼料來源,提高土地產出率,達到同時滿足生產中對飼料糧和青飼料的要求。因此具有廣闊的套用前景。據此保守估計該品種大面積推廣套用後,至少可占西南玉米區種植面積10%,每年可推廣面積500萬畝以上。每年可增產玉米籽粒15605萬公斤,增收15605萬元。利用秸稈過腹還田,可提供大量有機肥和防止秸稈焚燒造成的環境污染,對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亦可起到重要的作用。
栽培規程
2、合理密植、發揮單株增產潛力:一般畝植2600~3000株,肥水充足的地方宜密,肥水差的地方宜稀。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渝單七號是採用熱帶種質和溫帶種質相結合的辦法,成功育成的西南地區少有的糧飼兼用型高產優質雜交玉米新品種,該品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如下:
(1)產量 1998、1999年參加重慶市雜交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均名列第一,平均籽粒畝產411.2公斤,比對照成單14畝產366.8公斤增產12.2%,兩年試驗中均高於同期參試品種農大108。2000年生產示範種植平均畝產488.1公斤,比對照農大108增產8.1%。2000-2002年在全國玉米區試中,52個點次試驗平均畝產584.5公斤,比對照農大108增產5.63%,通過全國區試,2002年正在西南區進行生產試驗。經多年試驗示範該品種均表現出大穗、高產的優點。1999年參加全國預試,東華北組中遼寧、山西點產量居當地1、3位,畝產分別為916.9公斤和1122.7公斤,比相應兩點對照掖單13增產65.4%和15.2%,表現出較高增產潛力。
(4)熟期 綜合農藝性狀 該品種中熟(在重慶市區試中127天)、中桿(在重慶市區試中231cm),株型半緊湊,莖桿堅韌,抗倒力強,中後期長勢旺,成熟時莖葉持綠度近100%,收穫籽粒後的秸稈宜用作青貯飼料。
(5)適應性 經1995~2000年重慶、四川、雲南、湖南、湖北、貴州、廣西、山西、遼寧等省、市、區120個點次試驗示範,均表現高產、穩產。 2001年在全國玉米新品種區試西南組七省25點中,平均畝產604.99公斤,比對照農大108增產7.60%,差異極顯著。在貴州省平均畝產585.48公斤,比對照增產7.15%。在重慶平均畝產506.3公斤,比對照增產12.17%,在湖北省平均為畝產706.14公斤,比對照增產12.90%。在雲南省平均畝產754.5公斤,比對照增產8.09%,在四川省平均畝產536.64公斤,比對照增產9.75%,在湖南省平均畝產438.1公斤,表明其適應性、穩產性好,適宜多種類型生態區種植。
套用情況
1、實際推廣面積
1999在重慶沙坪壩區、黔江酉陽、四川華鎣縣進行示範種植,其中:沙坪壩區210畝,平均畝產410kg,比對照成單14增產28.9%,比當地種植的農大108畝產352公斤,增產16.47%;在黔江酉陽100畝示範中,平均畝產665.0kg,比對照成單14畝產383.1kg增產73.5%。在四川華鎣市示範種植250畝,平均畝產425.5kg,比對照成單14增產15.1%,比雅玉2號(平均畝產397.1kg)增產7.1%。2000年在重慶市九龍坡區、長壽、涪陵、墊江、江津、梁平、酉陽、石柱示範種植1150畝,其中在九龍坡區西彭鎮示範點測產,平均畝產488.1kg,比同田鄰近對照農大108(平均畝產448.4kg)增產8.1%。2001年在重慶市九龍坡區、渝北區、彭水、武隆、巫山等區市縣不同生態條件下種植1.4萬畝,抽樣調查測產,畝產在400公斤-510公斤之間,平均畝產460公斤。2002年在重慶、四川、廣西、貴州、雲南等地種植共24.1萬畝,普遍表現產量高,一般畝產460-550公斤,抗倒抗病性強,深受廣大種植農戶歡迎,紛紛要求繼續擴大種植。至2002年累計推廣面積25.5萬畝。
2、預計推廣面積:該品種具有活稈成熟、適宜青貯、籽粒秸稈雙高產雙優質等突出優點。套用於生產,在確保玉米糧食穩產高產前提下,可改變以收穫籽粒為主的傳統玉米生產習慣,增加飼料來源,提高土地產出率,達到同時滿足西南地區生產中對飼料糧和青飼料的要求。據此預計該品種大面積推廣套用後,至少可占西南玉米區種植面積10%(西南玉米種植面積約為6000萬畝),每年可推廣面積500萬畝以上,累計可推廣面積2500萬畝以上。
3、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包括已經取得效益及預測的效益)
由於該品種才開始推廣,制種面積小,比價成本高,因此還無直接經濟效益。至2002年已推廣25.5萬畝,按重慶市區試中該品種增產比例計算,已產生社會經濟效益1132.2萬元。該品種大面積推廣套用後,其效益預測如下:
(2)社會經濟效益:預計該品種大面積推廣套用後,可占西南玉米區種植面積10%,至少每年可推廣500萬畝以上。籽粒秸稈均可利用。玉米籽粒每年可比現主推品種農大108增產15605萬公斤,增收15605萬元。
註:①西南玉米種植面積約為6000萬畝;②根據該品種2000-2001年參加全國區域試驗畝產為584.5公斤,比全國主推品種對照農大108增產5.63%,則平均畝增產籽粒約31.21公斤;③根據當前玉米市場價格每公斤售價1元計算。
(3)生態經濟效益:實施該項目有利於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利用秸稈飼養牛羊,過腹還田,可提供大量有機肥,有利於改良土壤,防止過去秸稈焚燒造成的環境污染。同時,該品種抗蟲抗病性強,可少施農藥,對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它必要材料
收穫籽粒後秸稈經農業部蔬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化驗,含粗蛋白7.49%,灰份7.89%,粗脂肪1.72%,粗纖維30.42%,可做牛、羊、魚等家畜、魚類的優質青飼料。經過密封青貯後,經農業部蔬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化驗,含粗蛋白10.11%,灰份9.12%,粗脂肪1.44%,粗纖維26.05%,是一優質青貯飼料。
事件
2022年,重慶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為育種者的渝單7號玉米被撤銷國家級審定品種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