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規,謂供人遵循的規範,信徒應守的清規,今亦泛指一般的規章制度。如:數不清的清規和戒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規
- 拼音:qīng guī
- 外文名:monastic rules for Buddhists
- 注音:ㄑㄧㄥ ㄍㄨㄟ
清規,謂供人遵循的規範,信徒應守的清規,今亦泛指一般的規章制度。如:數不清的清規和戒律。
道教清規是指道教對違犯戒律道士的懲處條例。形成於明清之際。據《正統道藏》和《道藏輯要》所收《全真清規》與清代北京白雲觀所訂清規,均按道士所犯過失的輕重進行處罰,處罰方式主要有跪香、催單(勸離)、革出(逐出)、杖革(杖責逐出)、火化(處死)等。制訂清規的目的是約束道士持守道教戒律,懲戒“乖...
清規是中國禪宗寺院(叢林)組織的規程和寺眾(清眾)日常行事的章則,也可說是中世以來禪林創行的僧制。本來中國佛教從東晉道安首創僧尼規範三例以後,即隨時有在戒律之外別立禁約之舉,如支遁立眾僧集儀度,慧遠立法社節度,乃至梁武帝造光宅寺於金陵,命法云為寺主,創立僧制,用為後范,皆是其例(見《大...
全真清規是金元時期全真道對違犯戒律的道士執行處罰的條例,旨在約束道士、維 持道觀的正常活動和生活秩序。清規與戒律是相輔而行的。戒律警戒於事前,清規處罰 於事後。簡介 全真道初創時期,力倡苦修,離俗出家,教風淳樸,有規戒思想而無制度。《真仙 直指語錄》有馬丹陽“十勸”語錄,稱一不得犯國法,二...
叢林清規是佛家用語,指僧眾日常遵守的規制,這種規制是佛所定的戒律。叢林就是大寺廟.僧眾集合在一處,好像樹林叢集成為森林一樣,所以叫做叢林.清規就是叢林的僧眾日常遵守的規制,這種規制是佛所定的戒律,結合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包括天時,地理和社會風習,國家法令以及宗派特點等等而定的.清規經過明洪武,...
《中國禪宗清規》認為,禪宗清規是以佛教戒律為思想淵源、旨在協和外部環境、整合內部資源的有關僧職設定、法事儀軌、行為規範和懲戒措施等的禪宗僧團制度,為生存方式迥異於世俗社會的宗教性亞文化群體——禪宗僧團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作者簡介 黃奎,1967年生,哲學博士。先後就讀於北京...
《 禪苑清規》是宋代人宗賾編集而成的一部禪宗叢林清規著作,它上繼《百丈清規》,此本十卷,完成於崇寧二年(1103)。又稱《崇寧清規》、《重刻補註禪苑清規》、《禪規》。收在《萬續藏》第一一一冊、《禪宗全書》第八十一冊。是現存叢林清規類書中最古的一部。是中國佛教現存最早的清規典籍,對宋元...
永平清規:凡二卷。又作永平元禪師清規。與玄透即中之永平小清規三卷相對,故亦稱永平大清規。為日本曹洞宗初祖道元,以曹洞教團應守之規則與理想為根本而記述之清規。內分六部,即:典座教訓、辨道法、赴粥飯法(食事作法)、吉祥山永平寺眾寮箴規、對大己五夏闍梨法、日本國越前永平寺知事清規等。又附錄...
《敕修百丈清規》是2018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重光。本書是元代中期江西新吳縣百丈山大智壽聖禪寺住持德輝,奉元順帝的聖旨,編撰的一部禪林清規。因其取材廣泛而精當,所以即能反映百丈舊規的風韻,又最能適應後世禪行豐富複雜的現實。內容簡介 《敕修百丈清規》是元代中期江西新吳縣百丈山大智壽聖禪寺...
清規戒律,漢語成語,拼音是qīng guī jiè lǜ,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規則和戒條。現比喻束縛人的繁瑣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出自《釋門正統》。成語出處 《釋門正統》:“百丈山懷海禪師始立天下禪林規式,謂之清規。”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示例 1.老先生~很多,學生們都很怕他。2.要有必要...
瑩山清規,佛教典籍,凡二卷。日僧瑩山紹瑾撰。又作瑩山和尚清規、洞谷清規。系參酌古來各種清規而作,為集曹洞宗叢林清規之大成者。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二冊。本書詳說日用、月次、年中諸行事,乃紹瑾於□樹林、洞谷二處所行之清規,每一條皆折中佛祖戒規之過嚴與不及處,並附錄紹瑾所著之坐禪用心記、...
《禪苑清規》是202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禪苑清規》(十卷),又稱《崇寧清規》《重雕補註禪苑清規》,乃北宋雲門宗高僧宗賾禪師編集的一部禪宗叢林清規著作,完成於崇寧二年(1103),是現存禪林清規中*古的一部。唐代百丈懷海禪師親自製定的《百丈清規》散佚後,“叢林蔓衍,轉見不堪...
清規院 清規院是四川省地名,地名來源於歷史流傳。地名含義 規劃局職工宿舍。歷史沿革 2008年汶川地震時,房屋損毀,居民搬出。
《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團戒律清規研究》是2015年4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魏迎春。內容簡介 晚唐五代歸義軍時期,敦煌佛教空前的繁榮和興盛,同時也是日益世俗化的一個階段。晚唐五代敦煌佛教的世俗化主要體現在佛教戒律的演變和清規的制定,使之適應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敦煌佛教戒律演變和清規制定有其自身...
《幻住庵清規》是一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峰明本。全一卷。元朝中峰明本撰。收於卍續藏第一一一冊。乃就叢林日用須知制定,自成天目一家之規矩,於延祐四年(1317)冬自序上梓。全編分十門,即:日資、月進、年規、世范、營辦、家風、名分、踐履、攝養、津送。附錄之開甘露門,乃施餓鬼會之施食次第及...
《玉交枝·清規願守》是謝讜所作的一首曲。作品原文 小旦:清規願守。侍蘭房抱衾與裯。調脂弄粉誰還又。玉箏檀板都收多謝夫人收留了。。良緣已遂君子逑相公。。長條免折他人手合前。作者簡介 謝讜(1512—?),明代傳奇作家,字獻中,號海門,上虞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進士,授泰興令。後辭歸,傍蓋...
清規戒律第二季 《清規戒律第二季》是一部紀錄片,共2集,播放平台為騰訊視頻。劇情簡介 《清規戒律第二季》是2017年4月16日播出的一部紀錄片。
《禪門規式》又稱《古清規》。“清規”是指禪宗寺院組織章程及寺眾日常生活的規則,亦即禪宗叢林關於大眾行、住、坐、臥等威儀所訂定的僧制,為眾僧所必須遵守的儀規,類似現代的“共住規約”,是為僧眾日常修行的規範,以及僧團組織、行事的依循。因此,“清規”是健全僧團的圭臬。簡介 中國禪宗自百丈懷海...
清規 清規是叢林眾僧口常遵行的規制。中國最古的清規是東晉時道安所制《僧尼軌範》,主要精神足根據戒律和法律而制定的。這些規制,今已不傳。所謂“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其實百丈所立的清規究竟如何,今日也不可得知。到元至元四年(1338)德輝根據一鹹參以諸家詮釋,為敕修百丈清規八卷,明英宗正統七年...
中國佛教儀軌制度,由中國佛教協會編注,其主要內容分為一、叢林,二、殿堂,三、傳戒,四、度牒,五、清規,六、課誦,七、國師,八、俗講,九、浴佛,一○、行像,一一、讚唄,一二、水陸法會,一三、懺法,一四、盂蘭盆會,一五、焰口。制度原文 一 叢林 叢林通常指禪宗寺院而言,故亦稱禪林,但後世教、...
王重陽創教之初,對全真派的立教原則作了闡述,有《重陽立教十五論》傳世,其中對全真道士的信仰生活和行為準則作了全面的規定。邱處機仿照佛教的三戒之制,立「三壇大戒」。元明之際,創建了一系列全真道觀。全真派參照佛教寺廟的管理,制訂了《全真清規》。清代全真派高道王常月按照邱處機制訂的「三壇大戒」...
百丈懷海(約720-814),中國禪宗著名禪師,唐代禪宗高僧。本姓王,俗名木尊,福建長樂人,創立了《百丈清規》。百丈禪師是洪州宗風開創者馬祖道一大師的法嗣,禪宗清規制定者。因常住地為洪州百丈山(江西奉新),故稱“百丈禪師”。唐中葉後,舊教規戒律與禪宗發展衝突,懷海大膽進行教規改革,設立了百丈清規,...
道教倫理思想,是道教有關道德理論和道德生活的思想學說,道教教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體現在道教戒律和清規中。在早期道教倫理思想中,存在大量反映當時農民和下層勞動者的道德觀念。如《太平經》中以“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為善:以“體力而不作”、“強取人物”為惡(見王明《太平經合校》卷六十七),...
《中華律藏》集戒律相關文獻之大成,涵蓋歷代律部文獻,並收錄藏外律部文獻、本土僧團多年來形成的各自特色的清規以及近現代高僧學者有關戒律的論述等,所包豐富,內容全面。《中華律藏》集戒律相關文獻之大成,涵蓋歷代律部文獻,並收錄藏外律部文獻、本土僧團多年來形成的各自特色的清規以及近現代高僧學者有關...
禪規,讀音是chán guī。意思是佛教的清規戒律。亦指寺院法規。解釋 佛教的清規戒律。亦指寺院法規。出處 《元亨釋書·建仁寺榮西傳》:“戶部侍郎 清貫 創小院延之,秋八月八初行禪規。”明 沈德符 《野獲編·釋道·僧家考課》:“故 元 奉佛尤甚,其奢僭至無等,本朝大爲之節制,然而禪規亦嚴。”
凡二十卷,目錄一卷。又稱禪宗辭典禪林象器箋。日僧無著道忠( 1653~1744)編,日本寬保元年(1741)刊行。系蒐集百丈懷海古清規以下各清規有關禪林之規矩、行事、機構、器物等用語、名目之起源、沿革以至現行之意義,一一加以闡明詳釋。共分二十九類,總計一七二四條。本書援引經、律、論、疏、僧史、禪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