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畫
- 隸屬:清華大學
- 目的:培養人才
- 特點:因材施教
概述,綜合特色,教學方案,全面啟動,
概述
清華大學副校長袁駟教授說,在已有的各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辦學經驗的基礎上,清華推出“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畫”,旨在充分發揮清華的綜合優勢,選擇若干具有高水平學科基礎的專業,選拔優秀本科生,進一步最佳化整合優質教育資源,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一流的學習條件,創造一流的學術環境與氛圍,創新培養模式,促進學生充分發展,努力使進入該計畫的學生將來成長為相關學科領域的領軍人物,並躋身國際一流的學術隊伍。
綜合特色
“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畫”的一個突出特色是學校將專門辟出清華校內歷史最為悠久的建築——清華學堂作為該計畫的實施基地,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畫”。“清華學堂”是清華建校之初的校名,縱觀清華近百年的發展歷程,清華學堂作為特色人才培養基地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 根據計畫安排,在學生選拔方面,學校將建立科學的學生遴選機制,注重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學術興趣和發展潛質,實行多次選拔、動態進出機制,將最優秀的學生選入計畫進行培養,使他們保持“領跑”狀態。
教學方案
在師資配備方面,入選項目分別設立首席教授和項目主任。聘請學術造詣深厚、教學經驗豐富、具有國際視野的院士、長江學者等擔任首席教授。首席教授負責主持制訂培養方案,組織協調項目實施。聘請教學名師、知名教授擔任項目主任,配合首席教授全面負責學生培養和項目管理,在掌握學生特點的基礎上,切實做到因材施教。按1:3的師生比例邀請知名學者、優秀教師和社會傑出人士擔任學生導師,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綜合能力培養、創新研究訓練等提供指導,並聘請海內外知名學者參與教學活動。 在培養模式方面,進行多樣化培養模式探索,考慮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培養的要求,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設定核心課程體系,選用相關學科領域的高水平教材,高度重視基礎訓練、綜合素質和創新性思維培養,通過研討式、探究式等學習形式,鼓勵自主學習和研究型學習。 在氛圍營造方面,通過與世界級科學家交流研討、舉辦經常性的高水平學術報告等形式,搭建高端交流平台,營造濃厚學術氛圍。建立學習者“社區”和科學研究“樂園”,激發學生的學術興趣和學術理想,並內化為勤奮學習、奮發進取的自覺行動。 在國際交流方面,通過聯合培養、交換生項目、海外研習、暑期學校等方式,分期、分批選派學生到國外一流大學學習、交流,拓展國際視野,了解學科領域前沿。鼓勵學生利用國外條件開展研究工作,儘快融入國際一流學術群體。
全面啟動
1909年,清華學堂破土動工;100年後的2009年,清華推出了“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畫”。 2010年,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頒布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清華被批准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畫”。在中組部和教育部的指導和支持下,清華精心組織、積極開展“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畫”,以“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畫”為載體,分別建立六個清華學堂班,現已有290名學生入選該項計畫,並設立“清華學堂首席教授”和“清華學堂項目主任”崗位。
校長顧秉林在致辭中闡述了“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畫”的兩個核心理念:一是優勢轉化理念,即將綜合性學科、前沿性科研、一流的師資、國際間交流、優質的生源、優良的傳統等多方面的辦學優勢積極、主動、優先轉化為人才培養質量的優勢;二是領跑者理念,讓優秀學生做“領跑者”,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帶動各院系、各學科對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進而促進學校整體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顧秉林希望各位首席教授和項目主任,繼續深入思考、勇於創新,創造更加優異的育人成就;也希望更多的老師更加積極地投身到各項因材施教、培養優秀人才的工作中來;同時希望同學們珍惜時光,好學上進,在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成長成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世界科技文化的發展貢獻青春和才智。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張大良、中組部人才局副局長李博也在啟動儀式上致辭。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圖靈獎”獲得者、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首席教授姚期智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學堂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作為教師代表發言。計算機科學實驗班2009級賈志豪同學作為學生代表發言。
副校長張鳳昌,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孫道祥,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畫六個班級的首席教授和項目主任,各院系、部門領導和學生代表300餘人參加了儀式。副校長袁駟主持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