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西寺(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清真西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滄州哲赫仁耶派最早是由濟南一金姓阿訇(當時人稱“老金爺”)來滄傳播,本地劉豹阿訇積極回響,與部分擁護哲派的信教民眾經過一番論爭,從清真北大寺中分化出來,另在今西寺胡同一帶購地建立了清真西寺。北大寺對哲派與西寺予以承認,並贈送西寺題為“正道可風”匾額一塊(此匾文革中散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真西寺
  • 位於運河區西寺民主街胡同內
  • 始建:於公元1740年
  • 建築面積:510平方米
清真寺簡介,清真西寺阿訇,清真西寺變遷,景區熱度指數,

清真寺簡介

滄州市的清真西寺位於運河區民主街西寺胡同內,
始建於公元1740年,占地面積1445平方米,其中
建築面積510平方米,內有大殿一座,折房13間,
平房20間,總計房屋33間,屬於伊斯蘭教哲赫仁
耶派唯一一座清真寺。

清真西寺阿訇

駐清真西寺的阿訇分別是:劉豹阿訇、劉錫恩阿訇(與現在的劉錫恩阿訇不是一人)、馬太阿訇、馬成阿訇、劉洪如和劉松壽阿訇,之後是從寧夏請來的馬忠德阿訇、馬如愚阿訇、劉錫恩阿訇。
劉錫恩阿訇,1981年擔任滄州市伊斯蘭教協會主席,第二屆省伊協委員,第六屆市人大常委。後因身體健康不佳等原因,只擔滄州市伊斯蘭教協會名譽主席一職。

清真西寺變遷

清真西寺文革時被拆除,僅存留四間房,此處先後被紅旗塑膠廠、市軋鋼廠、運河區紅旗服裝廠占用。
1989年以來,在信教民眾要求下,區政府領導做了大量的工作,並騰出五間房,作為信教民眾活動地點,還投資4千餘元進行了修繕。1990年9月,由市政府撥款25萬元,區政府撥款5萬元作為紅旗服裝廠搬遷費,全部搬出清真西寺,雙方訂立了交接協定書。自此,清真西寺重新回到信教民眾手中,充分體現了黨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現修復的清真西寺可供60—70人做禮拜之用,基本滿足了哲派民眾正常的宗教活動。其餘房屋由清真西寺租賃給市民族幼稚園使用。

景區熱度指數
景區熱度指數根據景區歷史人流量計算得出。近30天展示的數據中,今天及之後的數據是預測值。為排除異常數據、保證準確性,對近期數據會定期檢查回溯,有可能造成數據波動。

   |  合作夥伴:百度地圖
  • 近30天
  • 近一年
近30天熱度指數均值為3.28近一年熱度指數均值為6.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