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建設沿革,組成人員,
建設沿革
該村居民多系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民眾,原有清真寺一座,清真西寺於光緒年間由西道堂馬啟西道祖創建,故該村現有清真寺兩座。民國18年(1929年)地方變亂中,清真西寺被焚毀,民國36年(1947年)馬明仁教主重建學堂5間、水房5間、阿旬在室及廚房4間,1967年“文革”中,水房及阿旬住室 廚房被拆除,學堂5間當時被縣供銷社所屬商店占用,倖免拆除,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了民族宗教政策,1982年酉寺恢復正常禮拜活動,1990年由信教民眾共同商量,自願集資,並在敏生光哈吉的贊助下,重新修建了禮拜大殿,系磚木結構,四角飛檐的古典式建築,全寺一占地2.3畝,大殿建築面積225平方米。
組成人員
該寺有教民54戶,278人,均系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