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清代古建築群

多倫清代古建築群

多倫清代古建築群頒布在橢圓形七平方公里的多倫舊城區內,城區南北長,東西寬。娘娘廟、城隍廟、興隆寺和清真中寺居中,清真西寺、山西會館、清真南寺、清代商號宅院、清真北寺頒布周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多倫清代古建築群
  • 地理位置:多倫舊城區
  • 占地面積:4375平方米
  • 景點級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會館,娘娘廟,興隆寺,城隍廟,清真南寺,清真西寺,清真北寺,清代商號宅院,多倫清代古建築群,

山西會館

山西會館是一座平面長方形的院落,古建築有1184平方米,南北走向,有四進院落。一進院落為山門和下宿,山門13間,下宿5間,配置消防器材。二進院為戲樓和三間過殿,戲樓為會館的中心建築,前台由兩根大紅明柱子支撐,每年舊曆五月十三開台唱戲,直到秋後。三進院為議事廳,為正方開的院落,內有會議廳三間,小戲台一座,畫像殿六間,是山西各大商號議事的場所。四進院落為關帝廟,正殿5間,耳房2間,東西配殿6間、小戲台一座。正殿供有關羽、關平、周倉塑像,殿內樑柱彩繪均為清代所繪。東配殿牆壁為清代所繪,多為三國故事中有關關羽一生的業績,十分珍貴。山西會館西側立有吉鴻昌將軍塑像,紀念吉鴻昌將軍1933年在多倫抗擊日寇侵略軍。

娘娘廟

又叫碧霞宮,地處多倫舊城最繁華的東盛街,座西朝東,占地600平方米,正大殿呈“凸”字形,院內古樹參天,建築豪華,矽木結構,以青筒板瓦覆頂,如意斗拱承托,木刻、彩繪十分精美,為京城富商捐資所建。

興隆寺

又叫佛殿,為清雍正十二年建築,是北京延慶昌寺和河北省懷來縣的龍潭寺的下屬寺院,是漢傳佛教寺院,屬於家廟系列,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740平方米

城隍廟

為清乾隆二年的建築,從北朝南,原建築豪華,“文革”時毀壞嚴重。

清真南寺

為清雍正年間建築,乾隆三十年擴建,是多倫最早的清真寺建築,由抓毛行回族商人莫天明、馬桂芳發起修建,占地面積750平方米。

清真西寺

為清光緒五年建築,由來自寧夏、甘肅駝行回族捐資興建,現有占地面積780平方米,存有正大殿5間、北講堂5間,座西朝東,為中國古典建築風格。1995年回族民眾捐資對正大殿進行了加固性維修。清真中寺為清光緒三十四年建築,占地920平方米,現有正大殿5間,水房和講堂6間。1989年由回族民眾集資進行保護性維修。

清真北寺

為乾隆末年建築,嘉慶三年進行大修,是多倫城內最大的一座清真寺。由來自寧夏、甘肅的牛羊行回族商人捐資興建,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清真寺,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有山門3間、正大殿5間、南北配殿6間,南北講堂18間。1933年,吉鴻昌將軍曾在北寺居住。

清代商號宅院

為清朝嘉慶年間興建的商號宅院,該商號為山西籍旅蒙商聚興昌的宅院,三進院落,南北走向,均有東西配房,共有房屋33間。聚興昌在民國初年由於動亂開始衰落,1933年10月以後,侵華日軍占據該院落,偽蒙疆政府的頭目李守信在此會晤德王及日本關東軍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等人。後為李守信的重要部下尹寶山的府邸。

多倫清代古建築群

是我國北方保存的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清代建築群落,是研究旅蒙商起源、發展和衰落的最好的實物載體,具有極大的典型意義。多倫清代古建築群內的各組建築物分別建於康熙到光緒年間,是中國內地建於蒙古草原上的最集中的建築群落,對於研究蒙古地區的城市發史、建築發展史,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多倫清代古建築群從建築形式到建築風格,充滿了漢蒙回的文化藝術魅力,充分體現出內地農耕文明與北方遊牧文明互相交融的特點,展現出旅蒙商之都的多文化藝術內涵,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研究價值。
多倫古商業城雖經民國期間的戰火及“文革”的破壞,但就現存比較完整的山西會館、娘娘廟、興隆寺、城隍廟、清代商號宅院和四座清真寺等九處建築群落,仍然可以透視出繁榮於清代二百多年的蒙古草原旅蒙商之都的風采,這在全國也是極其罕見的,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科學研究、文化藝術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