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背景
鄭氏收台
台灣自古以來就與大陸的關係密不可分,統一是必然的規律和趨勢。特別是自
元朝以來,台灣直接歸於中央政府管轄。天啟四年(1624年),
荷蘭東印度公司部隊登入
大員,開始占領
台灣。
清兵入關後,勢力逐漸進入福建。順治十六年(1659年),
鄭成功率領十萬大軍攻打南京,慘敗而回。鄭軍元氣大傷,鄭成功感到
清朝統治逐漸穩固,而鄭軍困守
思明(廈門)孤島糧草匱乏,難以提供數萬大軍給養,開始思考取得另外的根據地以為整補。
順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鄭成功親率2.5萬名兵將,分乘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他們冒著風浪,越過
台灣海峽,在澎湖休整幾天準備直取台灣。荷蘭侵略軍聽說鄭成功要進攻台灣,十分驚恐。他們把軍隊集中在台灣
(今台灣東平地區)、赤嵌
(今台南)兩座城堡,還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鄭成功船隊登岸。鄭軍乘海水漲潮將船隊駛進
鹿耳門內海,主力從禾寮港登入,從側背進攻
赤嵌城,並切斷了與台灣城的聯繫。戰鬥中,侵略軍以“赫克托”號戰艦攻擊,鄭成功一聲令下,把荷軍緊緊圍住,60多隻戰船一齊發炮,把“赫克托”號擊沉。與此同時,又擊潰了台灣城的荷軍援軍。赤嵌的荷蘭軍在水源被切斷,外援無望的情況下,向鄭軍投降。盤踞台灣城的荷軍企圖負隅頑抗,鄭成功在城周圍修築土台,圍困敵軍8個月後,下令向台灣城發起強攻。至此,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領土台灣。這場戰爭結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中國台灣的經營,開啟了
明鄭政權對台灣的統治。
清朝態度
清朝入關之初,因忙於統一戰爭,無暇顧及台灣。自從康熙以來,清朝內地的反抗逐漸平息,政局趨於穩固,而在台灣的鄭氏則時刻想侵擾清政權。鄭成功收台的次年即病逝,繼位的鄭經利用康熙初年
三藩之亂的機會,渡海西攻清朝福建、廣東沿海。康熙十三年(1674年),
耿精忠回響
吳三桂發起的叛亂,以提供戰船給鄭經,換取出兵,鄭經應允此事。泉州、漳州、
潮州陸續投靠鄭經。康熙十五年(1676年),廣東
尚之信再次遭鄭軍擊敗,只得加入
三藩反清陣營,並將惠州割讓給鄭經。三藩之亂後期,清軍逐漸占據優勢,鄭氏在閩粵沿海的勢力開始被驅逐出去。一方面,鄭氏不斷對東南沿海的侵襲影響到清朝東南賦稅之地的穩定,同時也不利南方民心的穩定;另一方面,台灣的鄭氏也被認為是明朝正統,成為反清復明的最後基地。台灣繼續孤懸海外,不利多民族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的鞏固和統一。因此,清朝收取台灣勢在必行。
早在康熙初年,清朝就與台灣鄭氏當局有了交流。在康熙元年(1662年)鄭成功病逝後不久,清廷即派人前往廈門招撫鄭經。其時,鄭經與其叔父
鄭世襲火併正烈,鄭經害怕清廷“指日加兵,內外受困”,因此,陽奉陰違,虛與應付,以“苟延歲月”。第二年,鄭經得勢,則提出“請如
琉球、朝鮮例,不登岸,不剃髮易衣冠”。清廷當然不會答應,雙方仍成對峙局面。當年十月,清軍分三路攻廈門等地,清軍擊敗鄭軍,攻占了廈門。鄭經退守銅山。後鄭軍軍官眼看大勢已去,紛紛率兵降清,致使鄭軍在大陸沿海據點紛紛失守。康熙三年(1664年)清廷授福建提督水師總兵官施琅為靖海將軍,令其統帥水師,前往征剿鄭經。施琅率水師先後三次渡海,均因颱風襲擊而未成功。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又派福建招撫總兵官孔元章先後兩次渡海招撫鄭經,但鄭經仍頑固地堅持所謂“朝鮮例”,招撫未成。康熙七年(1668年)初令施琅來京師,商討進兵台灣的大計。施琅到京師後,詳陳武力統一台灣的意見,但因當時天下初定,沿海地區人心未穩,施琅的意見未被採納。不過,康熙帝意識到武力統一台灣只是時間問題,因此儘管未採納施琅的意見,但命他為內大臣,留在京師,以備應急之用。
三藩之亂結束後,清朝的統治更加穩固,收復台灣事宜就被提上了日程。康熙帝玄燁對收復台灣的事務十分熱心。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帝恢復福建水師體制;康熙十八年(1679年),康熙帝任命湖南
岳州水師總兵官
萬正色為福建水師
提督。至是年底,福建水師有戰船240艘,官兵28580名。康熙十九年(1680年),
鄭經和清朝的戰爭失利,放棄廈門、
金門,退往台灣。
福建總督姚啟聖打算趁勢進攻台灣,但遭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反對,加上一些大臣支持萬正色的看法,康熙帝也顧慮在西南的
吳世璠(吳三桂之孫)未解決,決定暫緩進攻。
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中風而死,鄭氏台灣內部發生政變,年僅12歲的
鄭克塽繼任延平王,大權實際上為馮錫范、
劉國軒掌握,鄭氏官員向心力開始動搖,負責與清朝談和的傅為霖甚至願當內應。姚啟聖認為是進攻台灣的好時機,但萬正色仍反對出兵。姚啟聖知道
施琅仇視鄭氏政權,必能幫助他擊敗鄭軍,便向康熙帝推薦施琅。康熙帝也不滿萬正色反戰的態度,便同意施琅擔任水師提督,萬正色調任陸師提督。
戰爭起因
施琅掌權
按照康熙帝規劃,應由姚啟聖、萬正色、
巡撫吳興祚一起商討作戰,施琅卻打算排除姚啟聖等人的節制,以便能全權進攻台灣,不過康熙帝只同意吳興祚負責後勤,仍然命令姚啟聖和施琅共同出兵。
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初五(1682年6月10日),清軍抵達
銅山島,姚啟聖和施琅卻在爭執出兵時機,姚啟聖主張利用冬天的北風,施琅主張利用夏天的南風,導致清軍無法順利出兵。最後康熙帝於十月初六(11月15日)裁定施琅負責前線作戰,姚啟聖改任後勤作業,才讓施琅如願取得統帥權。十一月初三(12月1日)施琅率領約21000人,軍艦238艘前往
興化平海衛訓練軍隊。
姚啟聖軍權旁落後,為避免施琅獨得戰功,轉而和鄭氏王朝談判。但是施琅主戰意志堅決,且負責談判的劉國軒不接受
剃髮易服,談判因此破裂。康熙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1683年6月17日),康熙帝下令施琅儘速進攻,因此爆發六月
(陽曆7月)的澎湖海戰。
鄭軍動向
康熙十八年(1679年)起,清朝實施遷界令,嚴重打擊鄭氏王朝的貿易,糧食補給也出現問題,鄭經下令每戶人家每個月必須多繳一斗米,將領也必須用自己的俸祿充軍,仍沒辦法解除危機。當時英國商館就如此看待鄭氏王朝: “台灣王之境況甚不安定,不易抵抗滿清人,滿清人常施恫赫,國王因其財富被消耗,故每日向人民橫徵暴斂,亦不能使軍隊滿意。是以我國不惟受敵人(清軍)之威脅,亦恐軍隊(鄭軍)因缺餉而叛變。”
康熙十九年(1680年),鄭經退守台灣後,澎湖成為前線要地,防守卻很薄弱。直到十月,施琅抵達廈門以及傅為霖為清軍內應事情爆發,
劉國軒才前往澎湖強化守備。劉國軒抵達澎湖後,在娘媽宮、風櫃尾、四角嶼、雞籠嶼築城; 東蒔、西蒔、內塹、外塹、西嶼頭、牛心山設定炮台。同時在海邊建造矮牆並配置火銃,阻止清軍登入。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劉國軒得知施琅準備進攻,便從台灣本島調度鄉兵到澎湖,並將商船以及私人用船都改為軍艦(大小炮船、鳥船、趕繒船、洋船、雙帆等各式戰船約200艘),準備決戰。
戰爭經過
施琅出動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從
銅山島出發,姚啟聖也撥3000人同施琅出征
(清軍24000人,大鳥船70艘、趕繒船103艘、雙帆居船65艘)。六月十五日(7月9日)鄭軍哨船發現清軍已到花嶼、貓嶼一帶, 趕緊回報劉國軒,當晚清軍在
八罩島過夜。
六月十六日(7月10日),施琅進攻娘媽宮,以速度快的鳥船當作先鋒。劉國軒讓林升、
江勝指揮水軍;
邱輝為先鋒,自己在娘媽宮港口督戰。當時受風勢阻擾,清軍不敢前進,只有以
藍理為首的7隻艦隊突入鄭軍。
施琅再派出第二波鳥船部隊,交戰不久後開始漲潮,一些清軍船隻被海水沖向岸邊,鄭軍趁勢將艦隊分成兩翼包圍清軍。 施琅見狀趕緊突入鄭軍,想解救被圍困的船隻,卻被林升率軍包圍。施琅在交戰中被火銃射傷右眼,不過沒有失明; 林升也被大炮打斷左腿。林升負傷讓鄭軍失去指揮,施琅藉機撤離戰場,到西嶼附近的海上休息。
施琅在六月十七日(7月11日),返回
八罩島,八罩島地形險惡,船隻遇暴風很容易撞上島邊的暗礁,農曆六月又是容易發生
颱風的時節, 施琅卻很幸運沒碰到颱風。劉國軒得知清軍在八罩島休息,親自進攻卻被施琅擊退。施琅趁勢在六月十八日(7月12日)先派戰船攻取澎湖港外
虎井嶼、
桶盤嶼。
清軍總攻
六月二十二日(7月16日)早七時,施琅決定發動總攻擊,將艦隊分成三路進攻,剩下約80艘當後援部隊:
天亮前,開始颳起颱風。辰時
(7時—9時)受颱風影響,海上吹起西北風,鄭軍順著風勢進攻,一時處於優勢,清將
朱天貴被炮擊而死。到了中午,颱風受到赤道鋒面帶的影響,海上開始吹南風,風向轉變成對清軍有利。施琅命令全軍反攻,順著風勢發射各種火器,並且以數船圍攻鄭軍一船,鄭軍全面崩潰,江勝戰死、邱輝自焚。共斃傷鄭軍12000人,俘5000餘人。擊毀、繳獲戰船190餘艘。劉國軒眼見大勢已去,率領殘餘部隊從北面吼門退往台灣,澎湖各島鄭軍都向施琅投降。清軍陣亡329人,傷1800餘人,船隻無一損失。
善後事務
施琅戰勝後,考慮台灣水道非常險惡,進軍困難。施琅決定暫緩進攻,採取攻心戰術,讓鄭氏政權從內部崩潰。施琅在澎湖禁止殺戮,張榜安民;發布《安撫輸誠示》。派原劉國軒副將曾蜚赴台。派人醫治受傷戰俘,並配給他們衣服、糧食,再將士兵送回台灣。還拉攏鄭軍將領為內應,防守淡水的
何佑首先私通施琅,其他將領也跟進。
鄭軍戰敗訊息傳到台灣,人心開始不安。為了延續政權的生存,有將領提出進攻菲律賓,得到
馮錫范同意。卻傳出遠征軍只想搶劫,還打算逃往海外,因此劉國軒阻止此計畫。七月十三日(9月3日),施琅率軍在台灣登入。後來在劉國軒大力主張下,鄭克塽於七月十五日(9月5日)向施琅投降,並於八月十八日(10月8日)剃髮易服,鄭氏政權正式滅亡。
鄭克塽投降後,清廷為了是否把台灣併入版圖產生爭論,不少大臣認為台灣孤懸海上,治理以及防守花費不小,主張棄守。最後施琅以台灣戰略地位重要,說服清廷將台灣併入版圖。
戰爭結果
施琅軍隊到達台灣後,鄭氏無力抵抗清軍,只得投降,結束在台灣歷經22年的統治,台灣也因此成為清朝的領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領戰船300餘艘,水師2萬餘人,仍自銅山出洋,第二天上午,戰船即陸續到達澎湖海外。六月十六日曾發生小規模海戰,雙方各有損傷。六月二十二日清軍分三路出擊,與鄭軍決戰,施琅親率主力擔任中路主攻。清軍利用“風利舟快,瞬息飛駛,居上風上流之勢,壓攻擠擊”,一鼓作氣,經過七八個小時激戰,大敗鄭軍。劉國軒率所剩幾隻小舟逃回台灣。澎湖為台灣門戶,一旦失守,台灣即失去了屏障。由於鄭氏集團政治腐敗,所以清廷統一台灣得到台灣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清軍至台灣時“百姓壺漿相繼於路,海兵皆預製清朝旗號以迎王師”。施琅派員到台灣勸降,聯絡劉國軒。劉國軒見大勢已去,於是派兵監視鄭氏統治集團,鄭克塽、馮錫范只得上表求降。八月,清軍勝利進駐台灣。
戰爭分析
明鄭
清鄭交戰雙方的兵力大體相當,鄭軍經營澎湖多年,設防據守,以逸待勞;清軍渡海作戰,遠來疲憊。鄭軍處於有利態勢,而結果卻一敗塗地,全軍覆沒。除政治腐敗,士氣不高以外,指揮上的失著應是一個重要原因。
首先是防禦部署上的錯誤。鄭軍只注意防守八罩水道以北的北大山、西嶼、北山等大島,而忽視了在八罩水道以南的八罩、
虎井、桶盤、
花嶼、
貓嶼等諸小嶼設防,這就使南來的清軍水師得以乘虛入據,成了清軍駐泊、休整和出擊的前進基地。
其次是消極防禦,貽誤戰機。當清軍水師經過30多小時的航行,抵近澎湖時,鄭軍宣毅左鎮邱輝對劉國軒說:“乘彼船初到,安澳未定,兵心尚搖,輝願領煩船十隻,同左虎衛江勝貫陣卻之。”建威中鎮黃良驥也說:“先發制人,半渡而擊,正合兵法。”
劉國軒卻說:“炮台處處謹守,彼何處灣泊?當此六月時候,一旦風起,則彼何所容身?此乃以逸待勞,不戰可收全功也。”遂按兵不動,使清軍水師得以順利到達澎湖,環泊花、貓二嶼。邱輝又建議:“乘夜潮落,沖舟宗擊之”,又遭拒絕。六月十六日,清軍出戰不利,千帥受傷。邱輝建議乘勝夜襲,劉國軒仍以等待颶風使彼自覆為由未予採納。邱輝說:“兵法有云:半渡可擊,立營未定可擊,乘虛可擊;今敵患三者,而不乘其勢,若早晚無風,合萬人為一心而死戰,將奈何?”劉國軒不聽部屬的合理建議,三次放棄殲敵的有利戰機,把取勝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可期而不可必的風暴上,結果是風未至而兵已敗。
第三是冒險決戰,全軍覆沒。戰史上因主帥胸無全局,遷就眼前事變,由消極防禦變為冒險決戰的事例時有發生。鄭軍的作戰方針本來是以澎湖為重點設防固守,劉國軒本人也不願主動出擊,而是指望海上風暴會使清軍不戰而敗。既然如此,就應該充分利用防禦工事,保存有生力量,避免與清軍決戰。劉國軒見不及此,當施琅發起總攻時,亦率全部海上兵力迎戰,終於全軍覆沒。
清朝
在澎湖海戰中,清軍之所以取勝,除戰船裝備精良,將士作戰勇敢之外,也是與作戰指揮的正確分不開的。清軍水師統帥施琅“治軍嚴整,通陣法,尤善水戰,諳海中風候”,因此在指揮上有許多獨到之處。在渡海時間上,他一反在東北風季節渡海的傳統,選在西南風始發的六月中旬。有人間這是什麼原故,施琅說:“北風日夜猛,今攻澎湖,未能一戰克,風起舟散,將何以戰?夏至前後二十餘日,風微,夜尤靜,可聚泊大洋,觀釁而功,不過七日,舉之必矣。”
這種選擇曾經遭到姚啟聖等人的強烈反對,但施琅始終不為所動。實戰證明,這一選擇是正確的,它保障了清軍水師在發起總攻前的安全錨泊。在渡海航路上,以往從大陸到台灣,都從金、廈出航,而施琅又一反慣例,把出航點選在靠南的銅山島。因為水師從銅山出航後可利用西南風,直取澎湖以南鄭軍未設防的諸島嶼,以作為前進基地,然後向北轉入澎湖海域,這樣便始終處於順風順流的有利陣位。實戰證明,這種選擇是正確的,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在戰術上,集中兵力,速戰速決。澎湖海域六月多風,深諳海情的施琅是知道的,在初戰小挫之後,便立即抓緊再戰準備,並不失時機地發起總攻。施琅除分兵二路,從東、西兩個方向進行佯動和箝制以外,在主攻方向上集中了56艘主力戰船,並以五船合攻一船,逐次殲滅了鄭軍主力,而清軍水師卻無一船損失。一場大規模海戰,損傷如此懸殊,這在海戰史上也屬鮮見。
歷史影響
清朝統一台灣後,施琅懇切陳辭,闡述利害,得到大學士李蔚、工部侍郎蘇拜、都察院左御史趙麟等人的贊同和支持,於是康熙帝始決定堅守台灣,在台灣設台灣府,下轄台灣、諸羅、鳳山三縣,隸屬福建省。台灣、廈門合派一道官管轄。並派兵8000人駐防,設總兵一員,副將二員,澎湖亦派副將一員統兵2000 人駐防。這樣,台灣重新統一於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管轄。
戰爭評價
施琅:夫炎徼僻壤,職方不載;天威遐播,遂入版圖。推恩陶俗,銷兵氣以光文治,端有望於官斯土者。
楊文魁:從茲不特各省沿邊獲享敉寧,而化外來依赤子,快睹帡幪;土著蚩番,漸濡聲教。誠盛化無遠不屆,廓千古未有之弘模、啟千古未辟之遐陬也。
劉良璧:大業疏天派,膚功列上班。龍旗開敵壘,虎竹賁仙關。浪靜平甌越,烽晴靖海蠻。朱甍輝玉鑰,碧甃燦金環。謨烈青編著,賢良紫誥頒。勛名縈兩浙,世澤衍三山。頌溢鰲峰上,謳興鹿島間。東南槎萬里,長此奉王顏。
高拱乾:台以海外地,明季通商,始有漢人。迨鄭氏遁踞,舊家世族或從而東,生聚有年,而弦誦猶未廣也。越至於今,輸誠納土,島民得睹天日;分設郡縣,招徠愈眾。十餘年間,聲教大通,人文駸駸蔚起;即深山邃谷文身黑齒之番,皆知向風慕學。有識之士,鹹謂治以道隆、道隨治廣;從此海波不揚,內外如鄒魯矣。
吳昌祚:維郡伯倡牧令,以靖地寧人,厥任綦重;而台灣獨加難,孤懸海東,番黎雜處,縱長几三千里,實為閩、粵、江、浙之籬垣,非果卓循,豈易理此!辛丑夏,高君天木,特奉簡調而來。當其時匪變初平,大師雲集,糗糧蒭茭立待騰飽,君乃咄嗟辦之。捕黨孽、寬脅從,全台底定,襄力居多。已而秋颶為災,酷逾兵燹;請蠲、議賑,心曲殫焉。由是集哀鴻、銷偑犢,務簡靜以息耕,廣教化以培士。比及三載,民用大和;則君之大有造於斯台,而膏澤良已深矣。
夏之芳:台灣僻處海隅,自入版圖歷今,垂五十載。舊制:郡邑守令外,以觀察使領之。康熙六十年,始以台臣出司巡視,滿、漢各一員,歲一更替;蓋重海疆也。我皇上御極以來,文德覃敷、聲教暨訖,休風雅化,已遍遐陬;猶於臨軒遣策,如意遴選,再三訓誡,俾奉命諸臣得所遵循,以為觀風訓俗之軌,則聖明洵周且至矣。
張湄:台灣者,萬川環流、一島中屹,與世殊絕;六十年來,沐浴聖教,暗沕躍乎光明。海邦人士,璘璘然、紛紛然質有其文矣。
白壽彝:清朝統一台灣,使台灣重新回到祖國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這不僅對國家統一具有重要意義,對台灣的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後來事實證明,台灣經濟、文化的進一步振興,正是在台灣重新統一於清朝中央政權管轄之後。
丁紹儀:至是台灣蕩平,民再康矣。台灣滅而天下無事,詔息天下兵。
軼事典故
依據《天妃顯聖錄》記載: 施琅進攻澎湖時,抵達
八罩島,島上缺乏淡水。清軍挖開退潮後的沙地,發現有淡水可供飲用。媽祖還告訴清軍“二十一日必得澎湖,七月可得台灣。”和鄭軍決戰的日期,清軍將士還看到媽祖現身。施琅認為是媽祖庇佑清軍戰勝,因此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加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