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官,南詔官名。相當於唐之宰相,共六人,具體官名有“坦綽”、“布燮”、“久贊”。繼南詔之後的大長和國、大天興國、大義寧國、大理均沿置。 ...
《與南詔清平官書》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與南詔清平官書》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與南詔清平官書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散文 ...
民國楊憲益《零墨新箋》認為《清平樂》為南詔樂調:“當時南詔有清平官司朝廷禮樂等事,相當於唐朝的宰相。《清平樂》當然源出於清平官。此外更無其他合理的解釋。”...
南詔官制,南詔設官仿唐制而自有其名,如王下最高軍政大員有清平官,包括坦綽、布燮、久贊,猶唐之宰相。酋望、正酋望、員外酋望、大軍將、員外,猶唐之試官...
南詔把宰相稱為清平官,南詔設定六名清平官,異牟尋以鄭回為清平官,事務都與鄭回商議,鄭回執政當權。其他五個清平官,謙恭謹慎的侍奉鄭回。如果他們有了過失,鄭...
鄭買嗣(?—909年),鄭回七世孫,世為南詔清平官(即宰相)。鄭買嗣曾為南詔重臣。乾寧四年(897年),鄭買嗣指使楊登殺死南詔王隆舜,天復二年(902年),鄭買嗣起兵...
高升泰(?~1096年),雲南大理人,白族先民。大中國皇帝,布燮高智升之子。文武雙全,拜清平官,兼職九爽,官至布燮(國相),封鄯闡侯。廣安四年(1080年),起兵討伐篡權...
高智廉為滇東烏蠻三十七部首領的後代,世襲鄯闡(昆明)侯,後升為清平官,元豐三年(1080)命其子起兵討伐篡奪大理國君主之位的楊義貞(?—1080),復立段氏為大理國...
鄭回的後裔世代為南詔清平官(宰相)。其七世孫鄭買嗣,南詔權臣。897年,鄭買嗣指使南詔蒙氏之近臣楊登殺死南詔王隆舜。902年,隆舜之子舜化貞死,鄭買嗣殺死舜化貞...
碑陰刻書41行,詳列南詔清平官、大將軍、六曹長等職銜和姓名。經過千百年的風風雨雨,碑文僅存八百餘字。碑文相傳為南詔清平官鄭回所撰,唐流寓南詔御史杜光庭...
他還賜名鄭回為蠻利,後鄭回官至南詔清平官。南詔的發展壯大與唐王朝的昏庸腐敗,導致了唐與南詔的矛盾激化。於是,唐王朝出兵進攻南詔,閣邏鳳被迫與唐軍作戰。...
尋閣勸早年受業於漢族清平官鄭回,在鄭回的嚴格教育下,尋閣勸頗有漢文化修養。 [3] 794年,尋閣勸奉父命率清平官等高級官員與唐朝使臣崔佐時會盟於點蒼山神...
公元866年,唐懿宗鹹通七年,丙戌年,南詔清平官董成使唐。...... 公元866年,唐懿宗鹹通七年,丙戌年,南詔清平官董成使唐。中文名 公元866年 外文名 A.D.86...
趙善政,白蠻人,五代時大天興國(928-929)建立者,初任大長和國清平官。...... 趙善政,白蠻人,五代時大天興國(928-929)建立者,初任大長和國清平官。...
後來趙善政做了大長和國的清平官,一日他走在路上,突然從天上掉下一塊大石頭,石頭裂開有“善政為天子”五個赤字。時任劍川節度使的楊乾貞聞之,並以擁立“真命...
段儉魏,祖籍涼州,西洱河“白蠻”土著大姓。唐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段斂魏領兵大破唐軍於西洱河紅山坡。佐南詔王蒙氏有功,賜名忠國,擢清平官(南詔官名,相當於...
《南詔野史》載:“段氏,河西四郡之武威郡(涼州、雍涼)人,羌族,祖上段儉魏為閣羅鳳將,佐南詔大蒙國,唐天寶中大敗唐兵,功升清平官,賜名忠國,拜相,六傳而生...
四個月後,鄯闡侯高智升之子清平官高昇泰以東方爨僰兵誅殺楊義貞,擁立段壽輝即位,改元上明。酬謝高氏平亂有功,封高智升為布燮(國相),以高升泰為鄯闡侯。 上明二...
內容分為兩類:一是佛教題材,如佛、菩薩、觀音、天王、明王、力士、脅侍、羅漢等;一是世俗題材,如南詔王、清平官、醉酒漢、「阿央白」等。 [1] ...
唐懿宗昭聖惠孝皇帝鹹通七年,南詔清平官董成使唐。...... 唐懿宗昭聖惠孝皇帝鹹通七年,南詔清平官董成使唐。中文名 866年 中國紀年 唐懿宗昭聖惠孝皇帝鹹...
人物簡介段宗榜,是大理國開國皇帝段思平的先祖。曾任南詔國清平官,曾奉南詔國王勸豐佑的派遣,應緬甸國王的請求,率兵打敗了入侵緬甸的獅子國部隊,被南詔國王封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