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同治五年)至1911年(宣統三年)44年間清代開辦的郵政,稱清代郵政,其中包括1866年至1896年間的海關兼辦郵政和1897年至1911年間的國家郵政兩個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代郵政②
- 定義:1866年至1911年清代開辦的郵政局
1866年(同治五年)至1911年(宣統三年)44年間清代開辦的郵政,稱清代郵政,其中包括1866年至1896年間的海關兼辦郵政和1897年至1911年間的國家郵政兩個時期。
1866年(同治五年)至1911年(宣統三年)44年間清代開辦的郵政,稱清代郵政,其中包括1866年至1896年間的海關兼辦郵政和1897年至1911年間的國家郵政兩個時期。...
清代郵政是構成清代交通通信六種組織形式驛、站、塘、台、所、鋪的統稱。這六種機構的職責分別為:驛,各省腹地及京城聽設,負責傳遞通信,迎送使臣和運送官物;站,軍報所設,專負傳遞軍報;塘,兼負驛站傳遞的軍事機構,傳遞軍報的...
大清郵政(1878~1911)發行郵票172種;中國在正式建立近代郵政前,除驛站外,有商營的民信局和僑批局,有帝國主義者的客郵,還曾經歷過一段海關兼辦郵政的過程。民信局和僑批局:民信局又名民局,是傳遞民間書信、物品和辦理匯款的...
大清郵政簡介 清政府自光緒十六年(1890年)起,就著手推廣郵政。1896年3月20日,清朝光緒皇帝批准開辦大清郵政官局,中國近代郵政由此誕生,標誌著中國開始與世界各國郵政平等交往,中華民族維護國家主權與民族尊嚴的歷史增添了新的一頁。大清...
國家郵政建立初期,郵政仍在洋人把持的海關掌管之下,1911年(宣統三年)5月,才才正式由大清郵傳部接管郵政,由李經芳為首任郵政總局局長,但郵政實權又落入法國人帛黎之手。清代國家郵政開辦後,發行有以銀元本位為面值的“萬壽”、“...
清代郵政郵票指清代海關試辦郵政和國家郵政發行的郵票。從1878年發行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起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為止,清政府先後以大清郵政局、大清國郵政局、大清國郵政和大清郵政等銘記,共發行普通郵票、紀念郵票、欠資郵票、快信郵票以及...
報房胡同內的大清郵政北京郵政總局辦公地(1905~1907年),於1914年改為北京第一郵務支局,1920年更名為崇文門大街郵局。新中國成立後,曾是營業處、郵亭、郵政支局、郵電所。1955年後成為民宅。主要建築是一排五開間平房,在小報房...
郵票上“大清郵政局”5個字十分醒目,圖案中的“大龍”兩目圓睜,騰雲駕霧,呼之欲出。上方標有“CHINA(中國)”,下方標有“CANDARIN(S)(海關關平銀 分銀)”字樣。中國的第一枚正式發行的郵票是大龍票。在發行之前,清海關設計...
郵政是一種生產力,如《載敬堂集》載:“函信會議,借國家郵政力以通函形式交通信息,達到交換意見、集中議題、辦理事務等目的的會議。”1896年3月20日清朝光緒皇帝在“興辦大清郵政”的奏摺御筆朱批,正式批准開辦大清郵政官局,中國...
清代郵政事宜初由兵部車駕清吏司主管,並於全國各地根據不同情況,設定驛、站、塘、台、所、鋪等郵政機構,以負責官方文書的傳遞及出差員役交通工具與食宿方面的供應。驛站分布 其中僅驛、站、塘、台即有一千七百八十六處, 計: ...
大清郵政北海分局,座落在北海市中山東路,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是一座單層、券拱、長方形的西洋教堂式建築,長18.6米,寬6.75米,高4.35米,建築面積126平方米,地壠1米,主體建築保存較完好。歷史沿革 1877年英國在北海設立領事...
郵政信箋 約於1904~1910年間由清代郵政發售的一種信封和信紙連在一起可以摺疊的信箋,當時稱郵政信箋,是我國最早的郵簡式郵制信封。
大清郵政津局始建於1884年,是清朝時期中國的郵政心臟,曾是全國郵務管理中心和郵運組織中心,位於位於聖路易路與維多利亞路,天津市和平區解放路103-111號。2019年4月12日,入選由中國科協調宣部主辦,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
大清郵政分局 大清郵政分局是清代各郵區郵政總局之下設立的郵政分局,又稱郵政支局。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始設於塘沽、大沽、吳淞、南京等地,1898年開始在內地及各重要城鎮設定。現北京西直門內大街,尚存留有“大清郵政分局”的遺址。
清代海關郵政郵票 清代海關郵政郵票:指1878—1896年間海關稅務司署兼辦郵政時期所發行的郵票。這段時期共發行“大龍”、“小龍”、”萬壽”郵票三種,面值單位為銀兩。
中國清代郵政圖集 《中國清代郵政圖集》是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北京郵政局
清代國家郵政發行的正式欠資郵票,由英國倫敦華德路公司承印。首批發行於1904年11月10日 (光緒三十年十月初四),全套8枚,面值分別為半分、1分、2分、4分、5分、l角、2角、5角,刷色均為藍色,圖幅為14*22.5毫米,票幅為當時...
因而當時的大清郵局,又有“海關信局”之稱。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廈門海關設立郵務辦事處。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正月,在廈門海關正式開辦大清廈門郵務總局,由海關派華員郭兆春、李錦南充任供事。郵政創辦初期,全國郵政劃分為華北、...
大清郵政津局大樓建於1878年,前身為天津海關書信館,坐落於天津法租界的主要街道大法國路(Avenue de Grand France)和聖路易路(Rue Saint Louis)交口處(今和平區解放北路和營口道交口的解放北路103--111號)。該建築是中國現存唯一...
清代台灣地方郵政郵票 清代台灣地方郵政郵票是清代台地方郵政所發行的郵票 188年3月-1895年7月清代台地方郵政所發行的郵票。
清代倫敦版第二次欠資郵票是1911年清代國家郵政發行的郵票。1911年(宣統三年)2月22日,清代國家郵政第二批發行的正式欠資郵票,當時向華德路公司定印的是全套6枚,只正式發行先期運到的1分、2分兩種,半分、4分、5分和20分四種因運...
窯灣大清郵局位於窯灣,是明清時期運河要津,加之古運河漕運鼎盛,該處為商賈雲集、人口稠密的商鋪,相應出現了通郵需求,先後興辦了清前郵政、大清郵政和民國郵政,並見證了新中國郵政的發展和進步。官、民用辦通信服務最早於1874年窯灣...
郵票上“大清郵政局”5個字十分醒目,圖案中的“大龍”兩目圓睜,騰雲駕霧,呼之欲出。上方標有“CHINA(中國)”,下方標有“CANDARIN(S)(海關關平銀 分銀)”字樣。中國的第一枚正式發行的郵票是大龍票。在發行之前,清海關設計...
清代國家郵政於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開辦快信業務,1909年(宣統元年)5月公布快信辦法6條,附列快信可達的5l處局名,隨後正式制訂《寄遞快信之章程》,清代國家郵政於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開辦快信業務,1909年(宣統元年)5月公布快信...
倒蓋兼復蓋是發行於1897年的“大清郵政”郵票。相關影像 紅印花加蓋“暫作洋銀貳分”郵票,有大字、小字兩種。小字的主要特徵是小字的“2”字與英文“Cents”字平列(同是一排);大字則為兩排,“2”字排在英文“Cents”的上面...
1896年,大清郵政官局設立,並於1897年2月20日正式對外營業。1899年,《大清郵政章程》頒布,這是中國有了國家郵政以後的第一部郵政法規。而從1906年11月6日起,清代郵政有了專業管理單位,即成立了郵傳部。歷史背景 光緒三十二年,清...
1905年(光緒三十一)冬,為了適應快信業務的需要,大清郵政專門印製發行了一套“大清郵政加緊信件”專用郵票,即快信郵票。1905年發行第一版快信專用郵票,圖幅較大,長210毫米,寬60毫米,圖案是一條全龍。底文印有英文“CHINESE ...
這是大清郵局脫離海關,光緒皇帝御準開辦“大清郵政”以後第一次正式發行的郵票,它是中國郵票史上首次由皇帝親自御批的郵票。歷史沿革 發行 大清蟠龍郵票,是1897年10月1日大清郵局脫離海關正式開辦“大清國郵政”以來,發行的首套普通...
發”快信郵票 清低頭龍全筆“發”快信郵票:1906年清代郵政發行的二次快信郵票。圖案龍頭下垂,兩爪向上,稱低頭龍,發信收單聯上的“發”字寫為完整的“發”,稱全筆發。該票集郵界習稱低頭龍全筆“發”快信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