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族立法研究》是2015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廣安。
基本介紹
- 書名:清代民族立法研究
- 作者:劉廣安
-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2064053
《清代民族立法研究》是2015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廣安。
《清代民族立法研究》是2015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廣安。 內容簡介《清代民族立法研究(修訂版)》系統地闡述了清代民族立法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深入分析了清代民族立法的發展趨勢和特殊作用,認真總結了清代民族...
《清代中國西部宗教立法研究》是2015年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慶鋒。內容簡介 宗教立法是國家有關宗教的政策與法律規範的統稱。《清代中國西部宗教立法研究》以跨學科的方法,較為系統地考察了清代中國中央政府西部宗教立法的基本原則、法律形式、立法進程,及其對宗教行為、宗教財產的法律調整等問題。有清二...
《清代回疆法律制度研究:1759-1884》是2014年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統一多民族國家至為鞏固的朝代,形成了歷史上至為完備的民族法制體系。回疆地區民族、宗教、歷史文化背景同內地不同,與其它少數民族地區也有較大差別,清政府極為重視回疆立法,制定了包括專門法《回疆則例》在內...
一、清代中央政府對新疆的立法 二、清代新疆的地方性立法 三、清代新疆國家制定法的認識與評價 第二節清代新疆的伊斯蘭教法 一、清代新疆伊斯蘭教法中的刑事法律規範 二、清代新疆伊斯蘭教法中的民事行為規範 三、清代新疆伊斯蘭教法是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特殊組成部分 第三節清代新疆少數民族習慣法及其他法律淵源 一、...
《清代理藩院的法律功能研究》是馬青連創作的法律史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12月。該書綜合運用法學、民族學、歷史學及法律社會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從理藩院的立法和司法功能的視角考察清中央政府是如何通過理藩院這一機構較為合理地處理中央集權和地方自治的,進而更深層次地分析清中央政府是如何把維護社會穩定有序的...
《西寧番子治罪條例》又稱《番例條款》,雍正十一年制定,是適用於寧夏、青海、甘肅等地少數民族的法律。《番例條款》所規定的大量罰牛馬贖罪,和令當事人“設誓”具結,表現了極大的掠奪性和神明裁判的宗教色彩。清代末年立法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外國侵略者憑藉不平等條約攫取了...
通過法律文本和司法實踐的研究,力圖使“罰牲刑”在清代的立法與適用情況進行一個全面的展現,以此深入了解中國曆目前多民族法文化的交流融合、多民族國家法律體系統一多樣等問題,通過認真總結清朝統治者依法管理民族事務、協調民族關係的歷史經驗,可為當前我國多民族國家法制建設提供歷史 借鑑。作者簡介 文暉,女,1980...
4、清朝通過立法治理新疆的有關法規文獻;如《回疆則例》、《蒙古律例》等;5、反映清朝“因俗為治”思想的典籍文獻和清代新疆各級軍政官員有關新疆風土習俗調查的文獻,例如,《西域圖志》、《新疆識略》、《西域輿圖風土誌》、《西域聞見錄》、《新疆回部志》《新疆紀略》等。這些文獻多角度地反映了清朝統一和...
第三節 關於研究方法的說明 第二章 苗族習慣法的概念探析 第一節 西方學術界關於習慣法的基本觀點 第二節 習慣法的三種表現形態 第三節 雷公山地區苗族習慣法的含義及特徵 第三章 清代雷公山地區苗族習慣法與國家法的關係 第一節 “改土歸流”前的雷公山地區基本上處於原始狀態 第二節 清代對雷公山地區的征管 ...
青海民族性群體事件有效處置的法律問題研究 少數民族地區突發性事件的法律解決機制 少數民族公民意識與藏區治理的文化路徑 延邊地區朝鮮族人口外流問題及法律對策 論我國民族民間文化的法律保護——以蒙古族服飾藝術為例 少數民族法制史研究 清代處理民族糾紛的範例——鄂西南“漢土疆界碑”銘文解讀 清代理藩院司法功能研究...
清代廣西的改土歸流 二、習慣法研究 從廣西壯族民間婚姻形態看宗法制度及其影響 廣西壯族習慣法初探 廣西壯族習慣法探究 壯族習慣法及其特徵與功能 壯族習慣法的法理學思考 三、法制建設與實踐 當前廣西民族鄉散居少數民族特有權益保障的落空與實現 ——“廣西民族鄉法制狀況研究”之 廣西民族區域自治40年的理論與...
第二節 西夏法 一、西夏法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 二、西夏的立法概況 三、西夏法典體例及演變 四、西夏法典的主要內容 五、西夏法典的基本特點 第三節 金法 一、女真習慣法 二、金國成文法 三、金國司法制度 第六章 元代的民族法制 第七章 明代的民族法制 第八章 清代的民族法制 參考書目 後記 ...
國家民族立法的一個樣式:清朝苗例立法特點研究 文化特質下的法系生成:民族法學視覺下的世界法系形成研究 民族習慣當代適用途徑:“賠命價”的歷史及與現行法的調適 民族地區土地法制變遷 一個地權的形成史:元明時期雲南白族地區所有權的變化 土地功能與財富的關係:元明清時期西南少數民族地區 土地所有權制度的變遷 ...
在管理上也創造性地採取了多重多樣的管轄體制和機構,實施了不同的民族地方立法,實現了較為良性的民族地方與中央政府的互動,達到較好的社會控制效果。 研究中特別注意從後金與蒙、藏民族政權實體和中原與邊疆民族(中原與四夷)、中央與地方等三個層面對清朝與蒙藏地區政治互動內容的依次遞變和性質的因勢嬗變,進行了...
參與過國家七五、八五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中國法制通史》明清卷的撰寫工作。任明代卷副主編。擔任過法務部97年立項《中國立法史研究》主持人,以及《二十世紀中華法學文叢》編委等職。主要著作:1、《清代民族立法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出版。2、《中華法系的再認識》,法律出版社2002年出版。3、《中國...
63. 吳豐培:《清朝駐藏大臣制度的建立與沿革》,中國藏學出版社1989年版。64. 張晉藩:《清律研究》,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65. 魏秀梅:《清代之迴避制度》,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版。66. 郭松義:《清朝典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67. 劉廣安:《清代民族立法立法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朱勇:《清代宗族法研究》1.內容提要 2.導師所作書序 3.論文節選:清代宗族法論略這 鄭秦:《清代司法審判制度研究》1.內容提要 2.導師所作書序 3.論文節選:清代司法審判制度研究論略 劉廣安:《清代民族立法研究》1.內容提要 2.導師所作書序 3.論文節選:簡論清代民族立法 李曙光:《晚清職官法研究》1....
研究概況 張晉藩《中國憲法史》荊知仁《中國立憲史》五、司法制度史 研究概況 張晉藩主編《中國司法制度史》那思陸對司法制度史的研究 其他學者對中國司法制度史的研究 六、家族法史 研究概況 滋賀秀三《中國家族法原理》朱勇《清代宗族法研究》七、民族法史 研究概況 劉廣安《清代民族立法研究》徐曉光對少數民族法制史...
九、在立法方式上,通過忽里勒台進行立法 十、在形式上,立法技術簡單,法學理論性差,未有內地“律學”之成就 第四章晚清蒙古族法律傳統的轉型 一、漢族移民與蒙地的開墾 二、清代晚期蒙古族民事權利的變遷 三、清代晚期蒙古社會階級關係的演化 四、清代晚期行政組織的變遷 第五章餘論 一、蒙古族法律傳統的特點 ...
明代還加強了經濟方面的立法,主要有鈔法、錢法、稅法、鹽法等。清代 清代制定的《大清律例》,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部封建法典。它的篇目與《大明律》相同,在沿用唐、明五刑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許多新的刑罰及民族壓迫條款。在刑罰和訴訟方面,清律規定滿人享有各種法律特權。清朝還頒布了用於少數民族地區專有特定...
最後,理藩院的民族立法為清朝管理邊疆地區提供了法律依據和用法制管理少數民族事務的成功經驗,充分顯示了一個多民族的統一國家在民族立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對這一時期邊疆地區的安定和對民族法律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歷任主官 播報 編輯 理藩院尚書 任數 任職人員 任職時間 類別 卸任時間 備註 1 留保住 乾隆五十年...